首页 > 历史 > 火烧圆明园、天津被迫开埠…都是北塘炮台失守的蝴蝶效应

火烧圆明园、天津被迫开埠…都是北塘炮台失守的蝴蝶效应

现在的北塘口,是蓟运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交汇入海口。在明清时期,北塘口是天津海域仅次于大沽口的海防要塞。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北塘炮台是大沽防御体系的北翼,在此后的历次侵略保卫战中均承担了重要使命。

北塘古镇老地图

北塘本是一座小渔村,形成于明永乐二年(1404),随着内河漕运的发展,处在蓟运河入海口的北塘,兼得渔盐漕运之利,日渐富庶。到明嘉靖时期,北塘地区已有了“塘儿上”的名字,后改名“北塘儿沽”,与“南塘儿沽”区分。

北塘炮台遗址分布图(笔者绘)

同样是出于防范日益猖獗的倭寇的目的,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戚继光在修建大沽炮台的同时,在蓟运河口东北、南两隅各修筑了一座炮台,分别命名北营炮台、南营炮台,史称“北塘双垒”,为“宁河八景”之一。其中“北营”炮台就是现在的三河岛。

清代北塘炮台形势图

明代的炮台比较简陋,修筑模式就是在河岸堆土成高地,层层夯实,形成五丈高的平台。再架设铁炮,设置守兵。到了清道光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军舰北犯大沽口。清廷统治者进一步意识到大沽海防的重要性,派讷尔经额任直隶总督,负责加强海口防务。

北塘炮台文保碑(市四)

第二年,北塘炮台被扩建到5座。讷尔经额在原有两座炮台的基础上,又在蛏头沽、青坨子、海滩站各建设一座炮台,分别命名北营、花营、独标营。此时的北塘炮台共有炮位20个,驻兵600名。

仁正营炮台遗址

其中,东营(原北营)为大本营,设统领1人,其它四营为哨营,各设哨官1人。当时的炮台营盘筑有营墙、营门、营房、火药局、器械库,营墙外挖壕沟,营门外设吊桥,营房外设校场。

左营炮台遗址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三年时间,英法联军三次进攻大沽口。咸丰八年(1858)年大沽口之战惨败,英法联军兵临天津城下。转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僧格林沁采用诱敌深入的方式,取得大胜。由此产生了轻敌情绪,对北塘口实行“弛防”政策,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大沽口上,甚至把北塘炮台的守兵和火炮全部撤到营城。

右营炮台遗址(三河岛)

咸丰十年(1860)七月,英法联军在探听到北塘防务空虚的情况下,转而由北塘口登陆,再包抄大沽炮台后路。经过激战,北塘守军三千余人全军覆没,新河、军粮城相继失陷。英法联军趁势占领塘沽,海河南岸大、小梁子亦迅速落入敌手。

仁副营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终于在前后夹击下破防。英法联军由海河逆流而上,进犯津、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放成为通商口岸,并逐渐形成了“九国租界”。可以说这一连串的变故,都是从僧格林沁弃守北塘炮台开始的。

义胜营炮台遗址

此后40年,在李鸿章的经营下,北塘口的五座炮台重新得到修复,从南向北依次是仁正营炮台、左营炮台、右营炮台、仁副营炮台、义胜营炮台,形成了“五座营盘、三座大炮台”的规模。在庚子事变(1900)中,面对八国联军的猛烈攻势,北塘军民坚守三个月,成为最后一座沦陷的阵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北塘炮台守军(老照片)

可惜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北塘炮台彻底走下了历史舞台。光绪二十七年(1901),按照条约规定:大沽口及大沽口至北京沿线的所有炮台被陆续拆除。坚固的北塘炮台也被炸毁。时至今日,这五处炮台遗址仍在,但除了仁正营炮台外,其他都只是残存的遗迹了。

被英法联军攻陷的北塘炮台(老照片)

1973年开挖潮白新河拓宽河道,建成最早的右营(北营)炮台因为三合土基础坚硬施工困难,最终被保存了下来,成了“三河岛”。此后,又在左营炮台基础上,修建了北塘古镇和“双垒炮台”旅游区。随着生态城的建设发展,仁副营炮台遗址已经建成了故道河公园。唯独仁正营、义胜营两座炮台尚未得到开发。(津315,2022.11.1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6317.html
上一篇阿尔巴津城史(四)
下一篇《海河》第三集 通达天下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