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为什么有人说左宗棠近妖?

为什么有人说左宗棠近妖?

1881年,70岁的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慈禧下令将17岁的宫女章怡赐给他当小妾。成亲当晚,章怡百般委屈,左宗棠仅说了一句话,就让她从此心甘情愿跟在左宗棠身边。

章怡是西安知府的千金,进宫两年有余,不仅相貌清秀,而且知书达礼,嘴甜手快,深得慈禧喜欢。

一个月前,慈禧听说左宗棠要进京,天天琢磨除了加官进爵,还该给他个什么赏赐呢?

李莲英趁机给慈禧献计:“左大人这次立了大功,太后给他加官进爵是应当的,还该再给他个赏赐。”

李莲英看到慈禧听得入神,继续说:“左大人性子刚烈,不听管束,不如赐给他一个小妾,不仅体现太后对他的抚恤,暗地里也在左大人身边安个眼线,万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报告给您老人家。”

慈禧听完,连声说道:“好主意”,当然,这件事还得章怡这种才貌双全的宫女去办才放心。

就这样,章怡成为了左宗棠的侍妾。

李莲英派人把章怡送到了左宗棠的住处,按照慈禧的吩咐,还有一份不算薄的随嫁礼品。

章怡的委屈可想而知,自己年纪轻轻入宫,本指望在宫中能成为宠妃。

而如今太后一句话就成了一个能当她爷爷的人的侍妾。

成亲当晚,章怡百般委屈,暗自抹泪,左宗棠看在眼里,心中多有不忍。

左宗棠这人虽然跋扈,但对女人却向来客气,他对章怡说:“这桩婚事是太后的懿旨,我没办法拒绝,你先在我家住下。就当我的丫头吧!以后有机会一定帮你找个好人家。”

左宗棠说完,便关门回了书房。

自此,章怡对左宗棠心存感恩,不仅把左宗棠的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还积极献计献策,在外人眼里,就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小妾。

一直到四年后,左宗棠病逝前,才将事情真相告诉家人,章怡也找到了好的归宿,一生都对左宗棠感动不已。

这样的故事看起来很有浪漫色彩,却也只是小说家们杜撰的罢了,事实上,在正史的记载中,左宗棠一生只有妻子周诒端和妾室张氏,并没有和其他女子牵扯。

此时的左宗棠垂垂老矣,而且有眼疾,可是老骥伏枥,他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大清国土不容分裂。

放眼清朝晚期的文武百官们,左宗棠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异类,以至于有人说左宗棠“近妖”。

从乡村塾师到封疆大吏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左家塅的一个 耕读之家,他的曾祖父是秀才,祖父是国子监生,也算是书香门第。

左宗棠出生的年代,正好是十九世纪初,此时的清王朝已经濒临崩溃之时,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左宗棠20岁就高中举人,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

当众人眼中的他未来会前程似锦的时候,他的科举之路却停滞不前了,他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连着三次名落孙山。

屡试不第的左宗棠,情绪非常低沉,三次会试使他既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

他自恃才高,有强烈的功名心,但是科场屡屡受挫,他却毫无办法,只能叹息命运不济。

不过科场失意,反而让左宗棠能静下心来钻研经世之学,他学习了农学,此外还留意阅读各省通志,条列历代兵事,勾勒边疆沿革,所作笔记达几十巨册,经世学问大有长进。

左宗棠虽身居穷山僻壤,但是时刻心系时局,关心天下大事,而随着左宗棠经世才干的日益增长,机会也在不经意间降临。

尽管左宗棠科举之路不太顺,但他还是比较幸运的,结识了不少有能力的人,偏偏这些人都欣赏左宗棠这个偏才。

1837年,左宗棠25岁,为了养家糊口,应巡抚吴荣光的邀请,到湘东醴陵主持渌江书院,在此期间,结识了当时的两江总督陶澍,这对他以后的事业发展无疑是个机遇。

1850年,左宗棠37岁,时任贵州安顺知府的胡林翼向林则徐举荐左宗棠,说他有“异才”,林则徐途径长沙,特地见了左宗棠。

两人会谈后,惺惺相惜,林则徐视左宗棠为“不凡之材”、“绝世奇才”,左宗棠则称林则徐为“天人”。

林则徐将左宗棠看做自己的接班人,并预言“西定新疆”非左宗棠莫属,还把自己收集整理的新疆地理考察记录、战守计划等资料全部交给左宗棠。

可惜还没来得及重用左宗棠,林则徐就去世了,左宗棠只能靠自己去闯荡。

1852年,左宗棠40岁,此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已狂飙突起,长沙危在旦夕。

在众人推动下,左宗棠终于出山应聘,弃文从武,成为了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并重挫太平军,使其撤围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从此开始

1854年,左宗棠42岁,应湖南巡抚骆秉章的聘请,左宗棠答应骆秉章入巡抚幕府。

在湖南巡抚衙门,左宗棠协助骆秉章“内谋守御”,“外筹军实”长达六年之久,这期间左宗棠的才干初露峥嵘,引起了朝野关注。

1860年,左宗棠48岁,随着战事的推进,左宗棠的军事才能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这一年五月,他终于接到了清廷给予四品京堂后补,襄办曾国藩军务的谕旨,并赴江西、安徽和太平军作战。

1862年,左宗棠50岁,凭借出色的战功和曾国藩的一再保举,一年多时间升任浙江巡抚,终于从一介布衣熬成了封疆大吏。

1863年,左宗棠51岁,他又迈上了一个台阶,升任闽浙总督兼署浙江巡抚,三年内,升职速度像乘了火箭一般飞快。

再后来,左宗棠仕途顺风顺水,先后参与了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主持平定陕甘肃同治回民起事等,官职也一路飙升,其间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等。

1874年,左宗棠62岁,这一年,左宗棠被授予东阁大学士。此时的他已经62岁,原本打算从西北告老还乡,不曾想一个更艰巨的重担又落在了他的肩上

抬棺西征,收复新疆

1874年2月,清政府朝堂上关于新疆问题起了纷争。

彼时,阿古柏早已入侵新疆,伺机吞并新疆,在清王朝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疆面临着被分裂出去的危险。

此时的晚清可谓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两次鸦片战争让清政府丧失了大片国土。

巨额赔款压得清政府喘不过气来,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海防重要,也有人认为平定新疆境内叛乱是当务之急。

清政府先后收到这方面的80份奏折,朝廷和地方的要员们也分为了“海防派”和“塞防派”。

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此时的一门心思都在海防上,他是最坚定的“海防派”。

1874年12月10日,在李鸿章所上奏折《筹议海防折》中提出,朝廷财政困难,塞防和海防不能同时兼顾,可以暂时放弃新疆,静以待变,再图后举。

李鸿章的观点一出,虽然引来了很多朝中大臣的呼应,可是却惹恼了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

左宗棠认为新疆是西北的屏障,塞防和海防同样重要,只要“剿抚兼施”,新疆完全可以收复。

左宗棠还提出了具体收复新疆的方略、包括兵力调集、进兵路线、后勤保障等方面,总之,对李鸿章所说的观点进行了驳斥。

与此同时,湖南巡抚王文韶、山东巡抚丁宝桢也赞同左宗棠的看法,大争论接近尾声的时候,文武大臣们也从支持李鸿章转而支持左宗棠。

此时,全国舆论也趋于一致主张收复新疆,促使清政府最后下定决心。

1875年5月,新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负责收复新疆。

接到使命后,左宗棠立即开始筹划,部署妥当后,他率军离开肃州,出嘉峪关向哈密出发。

左宗棠临危受命收复新疆,已经63岁了。

为了宣示奉命收复新疆的决心和义无反顾,左宗棠是抬着棺材直赴新疆的。

为了稳妥地收复新疆,左宗棠提出“先北后南”“缓进急战”两项战略。

然而,打仗需要钱,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无力支持西征所需上千万巨额军费,左宗棠终日为了缺饷发愁。

最后还是多亏了胡雪岩鼎力相助,帮助左宗棠筹借洋款、购买军火等。

采取“缓进急战”战术的左宗棠,在做好筹措军饷、聚草屯粮、整肃军队等准备工作后,左宗棠正式出兵,于两年内破敌如破竹,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接下来,就要收复伊犁了。

阿古柏占据新疆的时候,俄罗斯趁乱占领了伊犁,因为消息不通,两个月后,朝廷才从俄罗斯驻华公使口中得知,俄国军队已经为大清“代守”伊犁。

1878年,左宗棠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在新疆设省以及收回伊犁等事宜,同时和沙俄进行谈判。

此时的沙俄态度强硬,一边谈判,一边还实施武力侵扰和威胁。

1880年,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沙俄谈判,68岁的左宗棠抱病出关,同时也向伊犁方向挺进,矢志收复伊犁。

与此同时,左宗棠喊出口号:“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誓为收复伊犁将血战到底。

当时俄国一看,左宗棠亲自来了!在俄国人心目中,左宗棠是个好战分子,和李鸿章的性格正好相反。

李鸿章是能谈尽量谈,尽量不打,而左宗棠则是少扯,国土问题绝不含糊,打!

此时,驻新疆的清军士气正旺,俄军却在战争中大伤元气,面对清军的军事压力,沙俄最终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

1881年2月,中俄签订了《伊犁条约》,左宗棠以武力支撑清廷在谈判桌上收回了伊犁,为保住我国西北大片领土做出了贡献。

后来经过左宗棠五次疏请,清廷又于1884年在新疆设省,左宗棠凭借收复新疆的重要贡献被视为民族英雄。

未张国威,抱憾而终

1881年,左宗棠离开新疆,到京城担任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同年,改任两江总督。

这位69岁的老人一时位极人臣,享有直接参与决策政务的权力。

此时,连年在外征战的左宗棠感到身心疲惫,京师本来是一个颐养天年的福地,可惜,这种日子过得太不舒心。

因为他脾气耿直,李鸿章等人都排斥他,而且他的唐突冲撞也令当时的官员感到很不安,还经常得罪人。

左宗棠不适应京师的官场,于是因病告假三个月,疏请告老还乡,清廷一番慰留后,终于答应外放他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当时法国正增兵越南,对中国西南边境构成威胁,此时,强悍武将左宗棠再次挑起了防御外侮的重任。

1882年2月,左宗棠赴任,此时的左宗棠病得很厉害,但是为了表演给法国人看,他抱病检阅南洋水师,一点看不出有病。

1884年1月,72岁高龄的左宗棠因为眼疾实在无法处理公文,向朝廷奏请回家休养。

然而,中法局势突然恶化,一个圣旨过来,让他抓紧进京,再次任命他为军机大臣,并管理神机营事务。

1884年的年底,左宗棠抵达福州,人心大定,法国舰队在福建沿海寻衅,左宗棠抱病筹谋应对。

然而,没想到的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在朝堂上说话很有分量,清廷决定取得大捷以后见好就收。

1885年6月,李鸿章奉命在天津和法方代表签订《中法新约》,中法战争以法国不胜而胜、清廷不败而败的结局收场。

清廷以军事上的胜利换取了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在世界外交史上也是一件奇闻。

清政府的“不败而败”对于左宗棠产生了致命打击,一直希望一战而振奋民心的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搏中彻底失败了。

那时,左宗棠已经73岁。

“不败而败”是左宗棠病逝的直接原因。

对此,左宗棠犹如接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打击,“肝疾牵动,愤郁焦烦”,身体再也支撑不住,病情日益严重。

1885年,左宗棠以身体羸弱、饮食锐减、头晕眼花等病情奏请卸任回籍。

9月5日,在台风袭击福州之时,虽然前两天他早已接到允准回籍的上谕,却再也无力生还湖南老家。

这一天,他病逝于福州,享年73岁,一代军事强人、治国能臣、爱民的清官就这样在极端失望中撒手人寰。

据说,左宗棠临终前不时连声呼喊道:“出队!出队!我还要打......”

总结

古人有云:“大智近妖”,是说一个人能力太强,觉得他不像一个人而像妖,左宗棠便是这样一个能力强到令人诡异的人。

左宗棠确实属于晚清政坛上的一个异类。

左宗棠不如曾国藩会做人,也不如李鸿章会做官,更不如张之洞学问大,但是他作风豪迈、言谈不羁、始终铁骨铮铮,是晚清时期官场的一股清流。

左宗棠从出身上说是纯粹的草根阶层出身,从民间草野书生入仕,一直以“忠孝廉节”作为自己的信仰主线。

他更像是一个民间隐士抓住时机趁势而起,将各种社会资源整合聚拢,让他的家国事业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大成功。

左宗棠四十岁才出山,中年后迅速发迹,平步青云,朝廷给了他无限逾越常规的恩荣,他却始终没有利用名位和声望来谋求个人利益,这是他独有的“清气”和个人素质中的“明澈”。

但是左宗棠也有个弱点,左宗棠的外号是“左骡子”,从外号就可以看出,此人属于性格刚烈、执拗的一类人。

耿直刚介、脾气坏的左宗棠在官场上难免混不开,因为左宗棠憨直的脾气不会受到官僚们的欢迎,对于官场的习气他既不懂也不学习,对于看不惯的事物直言不讳,难免要得罪人,也会招来别人的忌恨。

但是在任何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左宗棠这样铁骨铮铮的孤胆英雄,这才是民族的钢铁脊梁,你们说是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4315.html
上一篇他2天毙伤2个日军将军,一生娶40个老婆,拿枪敢打红卫兵
下一篇岐沟关之战:曹彬并非帅才,指挥失误,10万宋军溃败

为您推荐

《我的阿勒泰》提前带火新疆游

《我的阿勒泰》提前带火新疆游

根据李娟同名小说改编的连续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黄金档播出后,成功地提升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在国内外游客心中的吸引力,并提前带火了新疆游。
新疆的饭贵吗?我也说几句。

新疆的饭贵吗?我也说几句。

最近,网上刮起一阵风,随着哈尔滨的“小土豆”“小沙糖桔”风光无限,抨击新疆物价高、不敢来新疆旅游的帖子越来越多,很多新疆网友也跟风说话,导致新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