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戚继光的军刀,不知砍杀了多少倭寇!

戚继光的军刀,不知砍杀了多少倭寇!

前言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所收藏的“万历十年登州戚氏”军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戚继光军刀”。

图丨登州戚氏军刀

全刀通长89厘米,柄长16厘米,刀身狭长,刃薄脊厚,利刃出鞘,不知斩落了多少倭寇!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乌云密布,倭寇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但百姓名不聊生,就连大明帝国的统治也都受到了威胁。

面对如此危情,28岁的戚继光临危受命,奔赴倭患重地,担负起抗倭重任!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重温这位常胜将军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去再一次感受他的智勇兼备、多谋善断、用兵如神。

一、倭寇横行

1528年,戚继光出生在了山东济宁一个叫作鲁桥的小镇上(一说祖籍安徽定远,另一种说法山东东平)。

戚继光出生将门,其父亲是明都指挥戚景通,他对戚继光十分严格,只要发现一点问题,就会严厉批评。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戚继光耳濡目染,从小便树立了正直的人品和远大的理想。

戚继光年幼时风流倜傥,个性十足,同时他也很喜欢读书,曾通读儒经、史籍,曾在武举会试时书写的《答俺答策》便被作为内参,在兵部广为流传。

16岁时,戚继光便继承了祖上的职位,担任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秩正四品,负责协理禁中警卫部队。

戚继光自幼立志疆场,保家卫民,在他18岁那年,便曾写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如此豪言壮志,无不令人钦佩。

而其中的“海波”,指的就是当时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其实倭寇之患自明朝初期一来便一直存在。

明朝建立之时,日本正处在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代,除了南北两个朝廷之外,周围还有许多割据势力,他们之间经常互相争战,夺城掠地。

为了获取足够的经费,这些人暗中支持和勾结海盗、商人侵扰和掳掠为我国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了元末明初的倭患。

图丨抗倭名将戚继光

朱元璋建国之后,为了消除倭患,曾多次派使者远赴日本,寻找对策,但没有起到任何结果,倭患日益猖獗。

1392年,日本北朝胜利,结束南北朝对立,恢复统一,自此之后,南朝的武士、浪人以及政客们失去了依托,开始在海岛上盘踞,并逐渐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

起初,日本方面为了促进与明朝之间的贸易,恢复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并开始积极清除倭患,但在足利义教时期,中日之间的关系中断,倭患卷土重来。

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后,中日两国之间的勘合贸易彻底中断,日本方面已经自顾不暇,倭患对中国沿海的侵扰开始日益严重。

在明朝初期,国力强盛,海军建设发达,抵挡住了绝大部分倭寇,致使倭患未能酿成大患。

然而到了嘉靖年间,政府开始逐渐腐败,海军建设无人重视,甚至一些沿海富商和明朝官员为了牟取暴利,与倭寇勾结到了一起,致使倭患愈演愈烈,祸殃沿海,危及漕运。

种种原因使得倭寇的暴行变得肆无忌惮,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同时,被激怒的中国人民也都开始纷纷行动起来,与倭寇之间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卫斗争!

戚继光就是这场抗倭战役中涌现出来的一位爱国将领,他依靠人民的力量,百余战未尝遭一劫,成功解除东南沿海倭患,带来了一方安宁。

二、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在登州卫指挥佥事职位上表现出色,“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荀。”受到了兵部主事计士元的推荐,同时得到了张居正的赏识。

1553年,在首辅张居正的推荐下,戚继光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图丨内阁首辅张居正

1555年,戚继光又被调往浙江,负责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倭患,而就在他刚刚赶赴浙江上任之际,沿海地区的倭患却已经达到了无人能挡的地步。

来犯的是一股由53人组成的倭寇队伍,他们自绍兴一带登陆,所到之处一片狼藉,短短几天时间,便洗劫三省,攻掠二十余处州县。

更匪夷所思的是,这批倭寇竟深入我国腹地横行千里,从浙江窜入安徽、江苏,甚至还绕着南京城转了一圈。

要知道,当时南京是明朝的都城,周围的驻军更是有十几万人,但是在面对这支倭寇小队时,却无人前去清缴,令人不可思议。

最终,这批倭寇虽然被全部歼灭,但是却令明军损伤近4000余人。

这起倭寇侵扰事件对戚继光的触动极大,在绝对兵力差距面前,几十名倭寇竟然能够杀伤明军4000余人,实属滑天下之大稽。

这也是很多读者朋友所感到困惑的一点,为什么偌大的明朝,竟然打不过区区只能够凭借小股势力作战的倭寇?

究其本质,这与当时实行的“卫所”世兵制有密切联系。

在这样的制度下,使得许多不愿参军的人选择了逃跑和换籍,以至于到了后期,后卫所中出现了大量的空额,能够参与战斗的士兵也是少得可怜,再加上训练废弛,明军的战斗力就更不用说。

戚继光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分析他认为,明军格骄兵惰、纪律松弛、兵不习战,这样的战斗力与善使倭刀、重箭的倭寇比起来,差距实在太大,如不进行军制改革,抗倭的胜算也将无从谈起。

所以在他抵达山东备战之后,便不再使用卫所制的士兵,而是立刻赶赴义乌等地招募了3000新兵,并开始亲自训练。

图丨倭寇

在这可能会有很多读者好奇,明朝那么大的疆域,为什么戚继光偏偏要去义乌招兵呢?其实这与他的一次“偶遇”有关。

堂堂全浙,岂无材勇?”戚继光是不相信的,在一次出差途中,他碰巧看到了一场昏天黑地的械斗。

双方是义乌人民和邻县的永康人民,为了争夺一处矿产资源的归属,大打出手,男女老少齐上阵,场景之壮观,令戚继光惊讶不已,“怎么会有这么勇猛的百姓?

而他口中所说的“勇猛百姓”,正是义乌人民,在面对“敌人”时,他们所散发出来同仇敌忾、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正是明军在面对倭寇时需要的精神?

所以从那之后,戚继光便决定在义乌招兵,当然,为了保证兵源的质量,他特意制定了“四要”与“四不要”:

“四要”:

1、要标准的农名、矿工;

2、要目光有神的人;

3、要粗壮皮肉结实的人;

4、要对官府有敬畏心的人。

“四不要”:

1、不要城里人;

2、不要40岁以上和长相白净的人;

3、不要在官府里当过差的人;

4、不要胆子特别小和特别大的人。

这便是最早期的“戚家军”。

这些士兵都是当地勤勤恳恳的农民,他们大多都受过倭祸之害,这是与那些明朝士兵最根本的差别。

为了整顿军纪,戚继光提出并实行了“连坐制”,战场上如果有人退缩则队长受罚,“保国卫民”为建队初心,经过这番改革,戚家军开始逐渐强大起来。

在训练军队的过程中,戚继光亲赴倭寇猖獗之地,他发现,浙闽地区山陵、沼泽众多,道路崎岖难行,不适合大部队开展行动。

图丨“鸳鸯阵”图解

为此,他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战斗阵型,采用这种阵型的战士们,好似结伴而行的鸳鸯,故被人称为“鸳鸯阵”。

此阵灵活多变,经常使来犯倭寇无法突破,完美抑制住了对方善于游击作战的优势,对敌人造成毁灭性地打击。

然而,有了军队,有了战术,有了阵型依旧不够,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双方之间的武器装备差距颇多,这也成了戚继光最为头痛的问题。

到底什么样的武器才能够克制倭寇的倭刀?直到它的出现,才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这就是“戚氏军刀”!

三、斩倭利刃——“戚氏军刀”

明朝之后,士兵的刀法并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这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年代,显然成为了明军的缺陷。

不但刀法没有得到提升,就连战士们配备的刀具也都还停留在长刀、短刀阶段,武器既短又重,实用性很低,这让明军在与倭寇交战时,吃了不少苦头。

反观倭寇所使用的倭刀,既长又轻便,其坚硬程度不输坚石,在使用方便的同时,杀伤力还极强。

在抗倭初期,明军在与倭寇拼杀时,手中的武器就经常被倭寇一刀斩断,变得赤手空拳,自然任人宰割。

两军作战,拼的不只是战士们的个人能力,武器装备同样重要,戚继光洞察到了这点。

通过对倭刀的研究,戚继光逐渐参透了其中的奥秘,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刀具的特点,改良出了一款威力不输倭刀的戚氏军刀。

此刀长五尺,与倭刀相差无几,在重量上也比以前轻了许多,刀形狭长,具有优美弯弧,护手与刃的相接处装有吞口,面长背短,可增加刀的强度,从而便于士兵们使用,使士兵再也不用担心与倭寇拼杀时,武器被敌人斩断。

图丨《倭寇图卷》

并且在刀法上,戚继光通过大量的操练和摸索,对辛酉刀法进行改革,融入了传统中国刀的使用技巧。

再加上当时正是苗刀刀法创立初期,多种刀法相互融合,大大提升了明军的作战能力,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除此之外,狼筅也是戚家军用来对付倭寇的又一利器,从某些方面来看,其威力并不输戚氏军刀。

明军初期在与倭寇交战时,在武器长短上吃了亏,谁的武器更长优势就能大,为此,戚继光便通过对矿工起义军发明的一种类似长枪的武器,改良之后便成了狼筅。

所谓狼筅,就是将一根细长的毛竹装上铁枪头,再往旁边有直有曲地分叉上涂上毒物。

与鸳鸯阵配合使用,威力极大,常常令倭寇望而却步,不战而退。

为求对倭寇造成最大伤亡,戚继光根据葡萄牙以及日本的新式火器,仿制出了鸟铳和“佛朗机炮”。

并在军中专门成立了配备火器的部队“神机营”,使明军进入到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

在后续的战斗中,戚继光又发明出了杀伤力能大,携带更为便捷的“虎蹲炮”,并推广至全军。

在这一系列兵器的加持下,戚家军的战斗力持续飙升,倭寇们的末日也终将来临。

四、屡战屡胜

1、台州之战

1561年春,宁海之战刚刚结束,一支近两万人的倭寇队伍便直扑新河城,得知此事,戚继光立刻派兵前往增援。

当戚继光主力抵达新河城后发现,此处的倭寇竟然不足千人,显然这是倭寇使用的障眼法,他们的目标不是这里,而是台州。

戚继光当即便得出结论,立刻亲率1500名戚家军赶赴台州,与一支3000余人的倭寇队伍在花街相遇。

图丨倭寇侵略范围图

虽然戚家军的士兵们长途跋涉、饥肠辘辘,但还是在第一时间投入了战斗。

在戚家军猛烈火器的射击下,来犯倭寇顷刻间被打得四处逃散,戚继光找准时机,一马当先手刃对方首领,群龙无首的倭寇们阵脚大乱,慌乱之下大批倭寇坠入瓜陵江,死伤惨重。

此役,戚家军歼敌1000余人,牺牲3人,取得台州大捷,戚继光也因此官升三等。

2、长沙之战

1561年5月,先前宁海之战逃跑的2000多名倭寇,聚集18艘舟船从长沙(今浙江温岭东南)登陆,企图继续扩大地盘,为长期在此地盘踞做准备。

当时戚继光正率部驻守新河城,得知倭寇来犯,他决定联合戚家军水路联军包围长沙之敌,将此批倭寇全部歼灭。

为了防止倭寇再次逃窜,戚继光派小部人马备守隘顽,切断倭寇的海上逃生之路。

19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抵进长沙,下令:陈大成为正面进攻主力,丁邦彦为左翼主力,向东侧突击;楼楠为右翼主力,向西侧突击;吴成器为奇兵,迂回至长沙东南,焚烧倭船,切断通往海上的道路。

20日,戚家军向倭寇展开全面进攻,在水路联军的包夹下,倭寇匆忙应战,结果发现根本不是戚家军的对手,当即便夺船逃跑,乱作一团。

然而倭寇的退路早已被戚家军截断,为了求得一线生机,百余名倭寇纷纷选择跳海,被事先埋伏好的戚家军水师全部歼灭。

此役,戚家军歼敌3000余人。

此后,闽、广一带的倭寇转战江西诸县继续作恶,戚继光率军前去支援,在上访巢将敌击退后,引军返回浙江。

3、福建之战

1562年,大批倭寇进犯福建,在当地倭寇的响应下,兴风作浪,无恶不作。

图丨戚家军使用狼筅、鸳鸯阵与倭寇作战

倭寇声势浩大,使得当地的官兵连连退却,迟迟不敢进攻,见此情形,总督胡宗宪下令戚继光率兵除倭。

1562年夏,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直扑横屿岛。

该岛是倭寇在福建境内经营多年的大本营,隔10里浅滩与大陆相望,是一座典型的海中小岛。

独特的地形使得官兵很难直接发起进攻,“潮来成海,潮退成洼”,步兵攻打难以涉渡,水师攻打容易搁浅。

再加上倭寇经营多年,已经在岛上筑城建堡,想要消灭此处的倭患,谈何容易?

为了找到破敌之策,戚继光亲自赶到战场最前线,实地考察地形,最终决定采用“先定外围,抚收胁从”的方略攻克倭寇。

八月初八,戚继光趁海水退潮之际,率部从张湾出发,实施攻岛作战,并命水师停靠于横屿外洋,准备夹攻。

8时,戚继光下令全军出击,各部向预定地点前进。

一声令下,戚家军众战士摆开鸳鸯阵,每人负草一捆,匍匐前进,遇到泥洼之地将用杂草填补。

对岸的倭寇早已严阵以待,准备趁戚家军尚未站稳脚跟时,突施冷箭,将其歼灭,但他们低估了戚家军的威力。

战士登岸之后,立即展开冲锋与倭寇厮杀,陈大成率部从山脚绕到敌人后侧,进行围攻。

倭寇不敌,大败,此役,戚家军歼敌近千人,同时解救被倭寇虏获的男女共8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横屿岛倭患消除之后,戚继光便率部马不停蹄地赶到牛田,此处有近万名的倭寇,乃福建地区的倭巢之最。

戚继光下令兵分三路,趁着黑夜行军,待敌人松懈之际,发动突然袭击,将倭寇的牛田老巢一举捣毁。

此役,戚家军斩首倭寇688颗,己方无一人牺牲。

图丨被戚家军俘获的倭寇

牛田大捷之后,未被戚继光歼灭的倭寇纷纷逃至林墩一带,结寨据守,戚继光乘胜追击,于9月13日率部抵达莆田城。

为了迷惑倭寇,戚继光并未立即组织进攻,直到次日半夜,戚家军才趁着夜色,浩浩荡荡地朝着林墩杀去。

拂晓十分,戚继光率领部队抵达林墩附近,此时倭寇已经发现戚家军的踪迹,当即占领了唯一通路宁海桥,并派重兵把守。

眼看形势不利,戚继光当即改变部署,令一部戚家军继续夺桥,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从黄石大道进攻。

倭寇来不及防备,大本营被戚家军突破,随即陷入混乱,大部被歼。

此役,解救被倭寇虏获的男女共2000余人。

在之后的福清葛塘之战中,戚家军再歼倭寇300余人,此时的倭寇残党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开始向兴化一带逃窜,戚家军穷追不舍,一路狂杀,又相继捣毁60多处倭寇据点,斩首无数。

经过几次战斗之后,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家军消灭,戚继光率部返回浙江。

4、兴化之战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新一批的倭寇又开始蠢蠢欲动,人数日益增多,随后袭击了兴化,兴化陷落。

1953年4月,戚继光率部前来支援,俞大猷、戚继光、刘显3路大军会战平海卫。

针对平海卫易守难攻的情况,采用了水陆合攻的战术,次日,3路大军相互配合,戚继光从中路突破,左右两军联合夹击,一举攻克平海卫。

此役,攻歼敌2200余人,解救被虏获的男女3000余人,并收复被倭寇攻陷的兴化府。

5、仙游之战

1564年2月,倭寇残党又集结近万人的队伍,向仙游发起攻击。

戚继光率兵支援,在戚家军的硬实力面前,倭寇变得不堪一击,当即败逃。

图丨抗倭保家

此后,戚继光率部穷追不舍,将此处的倭寇悉数歼灭,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福建的余倭逃往广东,这里的倭患大部由俞大猷平定,至此,明朝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被平定

1568年,在东南沿海与倭寇征战十余载的戚继光,被派往北方,以此抗击频频入侵的鞑靼。

在戚继光的镇守下,北域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子无法攻入,再次立下不世之功。

1582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被“压制”了多年的皇帝,决定开始清楚张居正的党羽。

在一些大臣的谏言下,拥兵数万,镇守蓟州长达16年的戚继光,成为了这位青年皇帝不得不防的头号目标。

随后,戚继光遭到罢免,被调往广东,时过境迁,面对昔日的大海,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感慨不已: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1585年,戚继光被罢官还乡,不久病逝家中,时年61岁,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结语

正如戚继光当年所说的那样,“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一点他的确实现了,而且完成得十分出色。

研发兵刃,组建军队,面对倭寇,同仇敌忾,屡战屡胜,保障边境安宁,让那些胆敢入侵我国的侵略者们明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道理!

正可谓:“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1624.html
上一篇李光地受到许多大臣的弹劾,为什么康熙还要给他升职
下一篇上古时代的部族为何能远距离迁徙建国?华夏文明竟如此传播开来

为您推荐

五一山东省免费的景区推荐

五一山东省免费的景区推荐

山东省的免费景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淄博玉黛湖景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为游客们带来无尽的欢愉与宁静。
山东莒县莒国古城景点

山东莒县莒国古城景点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莒县人,自莒国古城建成以来,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还是第1次来到古城参观,莒国古城是免门票的,非常欢迎全国各地的友友们来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