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今 “宿迁”非古“宿国”所迁

今 “宿迁”非古“宿国”所迁

春秋时期,宋国强令附属国“宿国”迁往其辖地内监管,即所谓“宋人迁宿”。这与同时期宋国接壤的“钟吾国”无牵扯。也与钟吾国被吴国灭亡后若干年至晋代,在原钟吾国辖地内建置的“宿豫县”,和唐后期宿豫县治迁址改名的“宿迁县”更不沾边。但,现在网络《百度》“宿豫建置沿革”,依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宿豫县”条目中注为:“周朝东周春秋时宋人迁宿之地故名。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宋闵公令宿国迁于宋国内地,以为附庸。其迁居之地,约在今淮北地区中部。宿州即以古宿国而命名。另有宿国迁至今江苏省宿迁县境说”。近年出版的有关志书,据此记载:“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其迁居之地在今宿迁市境内”云云。这就不能不严肃辨别、深入探讨、以正视听了!

春秋时期,钟吾国的国都在今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乡司吾村。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江南的吴国内乱,前吴王诸樊之子阖闾派人刺杀吴王僚,吴王僚的两个公子掩余和烛庸北逃分别到徐国和钟吾国避难。阖闾自立为吴王后,于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以讨还原吴王僚的两个公子为借口,兴兵北伐灭掉了徐国和钟吾国。其地域归属吴国。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了吴国。因越国国力管辖不到淮河以北地域,被楚国乘机占领。从此今宿豫区(原宿迁县)境域,就隶属于楚国,直至秦灭六国始皇帝统一全国。

清《四库全书》纂修官姚鼐在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宿迁县志•序》中说:“后世史氏所宗,惟春秋为正。……唐人乃以宿迁为宿国之地,于古无征。为志者苟执以为说,是首为不信也……今县之士君子……惟志纪之甚备,而余尤喜其首不取故宿国之论。”姚鼐作序的清嘉庆宿迁县志,是继明万历五年、二十四年,清康熙三年、二十二年之后官修的县志。这五部宿迁县志,连同康熙四十五年张忭私修的县志,咸丰年间高均儒、王禹畴私修的县志,及同治十三年官修的县志,1935年官修的宣统宿迁县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轮编修的县级《宿迁市志》,官修者凡八次,私修者凡二次,均不认同春秋时期“宿国迁都于此”之说。

姚鼐所说的“唐人乃以宿迁为宿国之地,于古无征”,系指唐李吉甫编纂的《元和郡县图志》。北宋乐史编纂的《太平寰宇记》承其绪,在“泗州”条说:“……春秋时宋地,故曰宋人迁宿,又在宿之封内也。”在“宿迁县”条说:“……亦宿国所迁之地也。南附于宋,北逼于鲁,遂内迁其人而更封其君也。宿豫城……本宋迁宿处也。”把宋国“迁宿处”错讹为钟吾国境内了。但在“宿州”条又说:“立宿州取古宿国为名。”即今安徽省宿州市“(原宿县)的命名。混淆了“宿州”和“宿迁”两个不同方位的地名,似乎古“宿国”迁址,既迁到“宿迁”,又迁到“宿州”。忽视了唐代的宿迁地,在春秋时期是隶属钟吾国所辖,宿州地是隶属宋国所辖。宿国只能迁到宋国的辖地内。就正因唐《元和郡县图志》、北宋《太平寰宇记》的错讹,致使“后世史氏”信以传信: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乃至199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均以讹传讹。

宿国历史很久。相传伏羲氏自取“风”姓,给其后裔建立了“任、宿、须句、颛臾”四个方国,以代代祭祀先人。随着时代变迁,这四个方国逐渐式微。西周时,分封“公、侯、伯、子、男”爵位,宿国仅得“男爵”名号。东周时,周王室已失去对诸侯国的控制,羽翼丰满的各大诸侯自立为王。春秋时,各诸侯国相互吞并,宿国已衰弱成为宋国的附属国。因宿国与接壤的鲁国交往频繁,宋国就强制迁宿国都城而于宋国辖地内。这就是所谓“宋人迁宿”“内迁其人更封其君”。

1989年出版的新编山东省《东平县志》载,春秋时期的宿国在“今东平县县城西四公里的宿城乡”。而宋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辖今河南省东境,山东省西南境,安徽省东北境,与今江苏省西北境接壤。1991年12月出版的新编安徽省《宿州市志》“建置”中说:“唐宪宗元和四年建置宿州……州依春秋时期宋湣公迁宿入境的史实而得名”。明确认定“宋人迁宿”处,是在今安徽省宿州市。今宿州地在春秋时期正是宋国的内地。今山东省东平县的古宿国正是迁往今“宿州”的。

1988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在“宿国”、“宿州”、“宿豫县”、“宿迁县”辞条中,均未有“宋人迁宿”的字样。198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宿州”辞条,明确写道:“春秋时为宿国地”。至此,今宿迁市境内并非古宿国“迁居之地”,更没有“宿国迁都于此”之事。其历史脉络已经十分清楚。为尊重历史事实,有关辞书、志书和网络,均应予纠正。

作者简介:刘云鹤,原江苏省县级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原县级《宿迁市志》总纂,副编审。

总编:蔡啸泉

编审:蔡 娟  叶亭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8182.html
上一篇“吾本应在战场而死,谁知死在倭寇刀下!”你没听说过他,可不应该忘记他
下一篇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一个月,因一颗红丸丢了命,阴谋论还是自作孽

为您推荐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春秋时期定下的规矩,为何后世都不遵守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春秋时期定下的规矩,为何后世都不遵守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斩了来使,那会怎样?没法联络了呗,还能怎样呢?古代民间通讯基本靠吼,两国之间,肯定逼格要高一些,就不能乱吼了,互相派遣使者,是上策。一来可以通过使者的素质,体现本国的人才水平有多高。二来可以达到基本的对话功能。如果把人家的使者给斩了,那如果人家要求和呢? 还敢派使者过去和谈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