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徐皇后:十四岁嫁给朱棣,是朱棣上位的最大助手,最终结局如何?

徐皇后:十四岁嫁给朱棣,是朱棣上位的最大助手,最终结局如何?

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曾产生过几十对帝后夫妻。其中最出名的可能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朱佑樘和他的张皇后这两对了。毕竟前面一对是明朝的开国帝后,名气实在太大。另一对又是在真正践行一夫一妻制,这在古代男权社会实属罕见,想不被人注意都难。

但其实在明朝前期,还有这么一对帝后,他们不仅门当户对,势均力敌,甚至他们的感情不亚于朱元璋和马皇后。他们就是一直被人忽略的朱棣和徐皇后。翻翻明史,就会发现,他俩真的是被史书都偏爱的模范夫妻。

徐氏是明朝开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的嫡长女,幼时就有“女诸生”(女秀才)的美誉,所以深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喜欢。明初,朱元璋为笼络功臣、稳固江山,实行与各功臣联姻政策。

于是朱元璋便为自己的第四子朱棣选定了徐氏为妃。不过当时二人年纪都还尚小,直到洪武九年正月,朱棣16岁了,朱元璋才正式下旨册封14岁的徐氏为燕王妃。

一、九年生七个,所有存活子女皆为徐氏所出

因为曾有野史记载:朱棣当上皇帝后,曾想多次立徐氏的妹妹徐妙锦为后,最后徐妙锦宁愿出家为尼,都不愿意嫁给姐夫。

所以,现在很多关于朱棣的影视剧,都非得给他编排出和各类白月光直接爱而不得的狗血剧情。那么真实的历史真的如此吗?其实,翻翻正史就知道了,历史上朱棣和原配徐氏的感情简直不要太好。

从洪武九年正月俩人成婚,婚后九年,连续生了7个孩子,而且还都是单胎子。分别是:长女永安公主朱玉英、长子仁宗朱高炽、次女永平公主朱月贵。次子汉王朱高煦、三子赵王朱高燧、三女安成公主、四女咸宁公主朱智明。

史书记载朱棣一生中共有9个子女,记在徐氏名下的有7个。另外两个孩子生母都记载不详,从时间上看都是在徐氏未有所出后才出生的,毕竟古代讲究多子多福,也算正常。但是这两个孩子最终却都没有存活下来,一个刚出生就夭折了,另一个人在永乐六年就早逝了。

朱棣所有子女中,真正存活下来的其实只有徐氏生的这七个孩子。

二、有勇有谋,是朱棣上位的最大助手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下旨让各藩王就藩。朱棣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一代。徐氏作为燕王妃跟随朱棣一起就藩。

从北平就藩,到靖难之役前夕的这二十年间,徐氏不仅将庞大的燕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时不时地还给朱棣充当军师,为他出谋划策。

在王妃徐氏的协助下,朱棣处理外务或者外出领兵打仗时完全无后顾之忧,徐氏可以说是朱棣真正的贤内助。

徐氏虽然少时就有女诸生的美誉,但在军事谋略方面,她一点也不比朱棣麾下的谋士差。不过平日里她主要是管理燕王府后宅,直到靖难之役爆发,徐氏有勇有谋的一面才真正显现出来。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在几个文臣的忽悠下便开始削藩,因为手段过于激烈,引起了各路藩王的反抗。燕王朱棣就是反抗最强的那一个,毕竟如果削藩真的成功,朱棣一家都得死,但是要是赢了,那直接可以坐拥整个天下。

靖难初期,朱允炆派李景隆领几十万大军北上平叛,当时朱棣实力不够,只能去宁王朱权处借兵。此时北平城内部防守空虚,徐氏便与儿子朱高炽一起共同御敌保卫北平。

面对李景隆的几十万大军围城,出身将门的徐氏丝毫不畏惧。不仅和儿子朱高炽一起共同部署御敌之事。在城中极度缺乏杀敌士兵的情况下,徐氏更是披甲上阵,带领城中女眷一起到城头上和守城的士兵共同作战。为朱棣回师北平争取到了有利的时间。可以说,朱棣最后靖难成功,徐氏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靖难成功,徐氏家族满门荣宠

靖难之役最终以燕王朱棣大胜、荣登帝位而结束。朱棣也没有忘记徐氏的付出与功劳,所以,一登基便开始着手册立徐氏为皇后。早在朱元璋还在世时就已经规定了皇后所用的玺绶上为龟纽,不用单独颁发宣读立后诏书。

可是朱棣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与重视之情,不仅将皇后所用玺绶上的龟钮直接改为盘龙纽;封后当天,更是让礼部官员单独在承天门宣读诏书昭告天下,这两项制度为以后明清两朝皇帝册封皇后时所沿用。

徐氏一共有两个弟弟,分属两派阵营。大弟弟徐辉祖效忠建文帝,二弟弟徐增寿誓死效忠朱棣。可惜徐增寿没有等到朱棣靖难成功就被建文帝杀了,所以朱棣一上位就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由其子徐景昌袭爵。

对宁死不愿投降的徐辉祖,朱棣也没有杀他,只是将其圈禁在府中。在徐辉祖病死后,其魏国的公爵位仍由其儿子徐钦承袭。徐家一门两公,显赫至明末,为有明一朝所罕有。

四、虽当上皇后,万千宠爱,却无命享福

朱棣当上皇帝后,不仅给予了徐家满门极宠,对徐氏更是万千宠爱。不仅没有册封任何后妃,宫中嫔妃唯徐皇后一人而已。二人更是如民间夫妻那样同起同居,偶尔还在一起讨论国事,夫妻感情甚笃。

可惜徐氏在当上皇后没几年,身体便慢慢垮了,当时宫中的太医也束手无策。为此朱棣心急如焚,为了能治好徐皇后,他亲自学习医术,竟然学得还不错,甚至都可以给生病的朝鲜国王问诊开方了。

最后朱棣的这些努力还是没能留住徐氏的命。永乐五年徐皇后崩逝,朱棣万分悲痛,群臣劝了好久都没劝好,徐皇后死后朱棣性情大变,脾气阴晴不定,时常躁怒不安,处事也不如以前理性了,宫人惴惴不安。

五、生前不立妃,死后不立后,是朱棣对徐氏最大的深情回复

徐皇后死后,朱棣为爱妻举办了空前盛大的葬礼,丧礼规格之高为此后历代所不及。朱棣自己及百官为徐皇后服丧就超过了百日(朱元璋为马皇后服丧仅有十五日)。

当时朱棣有打算迁都北平的想法,但徐后却死在了南京,朱棣不想将徐皇后葬在南京,毕竟日后自己死后是要和爱妻合葬的。

所以,朱棣就做了个令群臣都震惊的大胆决定:徐皇后的葬礼正常举行,但停棺不葬。六年后北京长陵完工,朱棣才让太子朱高炽扶灵北上,将徐皇后的棺椁正式下葬北京长陵。

徐皇后死后,朱棣又当了17年皇帝,但却没有再立过后。后宫也都是太子妃张氏在打理。甚至有名字记载的妃子,也都是在徐皇后死后两年才册封的。朱棣可以说真正做到了“生前不立妃、死后不立后”。空置后位也是朱棣的爱妻的一种怀念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3926.html
上一篇更始帝刘玄早于光武帝刘秀复兴大汉,为何不被东汉承认为合法皇帝
下一篇价值曾堪比金银珠宝,这件“奢侈品”你家厨房就有……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