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顺宗李诵当了25年太子,在位仅186天,为何就禅让大位给李纯呢

唐顺宗李诵当了25年太子,在位仅186天,为何就禅让大位给李纯呢

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几乎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一方面安史叛军余部表面上归顺了唐朝,实际上拥兵自重,割据河朔三镇自雄。另一方面,皇帝再也不信任武将集团了,导致宦官专权,朝廷乱成一团。

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况下,唐德宗李适去世了,他的儿子李诵草草继位,史称唐顺宗。一个“顺”字,足以说明李诵无奈的职业生涯。

有点作为的皇帝,要么叫太宗,要么叫武帝、高宗、宣宗等,可李诵却得了个顺宗的谥号,这是为啥呢?主要是因为他登基仅仅186天,就无奈地把大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唐宪宗李纯。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唐顺宗李诵的身体本来就不怎么样。

李诵虽然是唐德宗的太子,但是这个太子当得实在是太窝囊了,老爹一言不合就要把他给废了,每次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李诵才能化险为夷。

时间长了以后,李诵的心理上似乎就出了点问题,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原来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渐渐消失了。

当年泾原兵变的时候,叛军攻占长安,李诵亲自持剑保护唐德宗逃出长安。在40多天与叛军对峙的过程中,李诵常常身先士卒,鼓舞士气,这才确保了唐德宗的安全。

那时候的李诵,是何等的少年英雄,绝对是大唐王朝的未来之星。

只可惜他的岳母郜国公主(唐肃宗的女儿),偷偷搞起了巫蛊之术,这是皇家极为反感的东西。有用没有姑且不论,这玩意儿简直是灭族神器。当年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就是因为巫蛊之祸,导致身死族灭。可惜后人依旧不知道反省。

事发之后,唐德宗幽禁了郜国公主,诛杀了部分参与者,流放了一大批人。就连太子李诵,也受到牵连,导致唐德宗时不时动起废太子的念头。

除此以外,李诵当太子的时候,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能臣干吏,最著名的就包括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他们在唐顺宗时期可谓是威名赫赫。

但这事儿也很快引起了唐德宗的不满,他觉得自己还没死,怎么大家就都投靠太子了呢?因此唐德宗对太子李诵就更加不满意了。

种种事情积累起来,使得唐德宗十分不信任自己的儿子李诵。李诵也是战战兢兢地熬着,甚至曾经提出与妻子离婚的方式,保住太子之位。

在这种情况下,李诵的身体没多久就垮了。

公元804年,44岁的李诵忽然中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可把老皇帝唐德宗给急坏了,毕竟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好,而且年迈不堪,压根就没力气管儿子。

此后李诵足足病了1年多,一直躺在床上。老皇帝唐德宗每次想到这事儿,都痛哭流涕,没多久就去世了,父子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

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躺在病床上继承了大唐天子之位。你说说看,这么个病秧子能不早早退位吗?

二、永贞革新,直接导致了唐顺宗禅让大位。

唐顺宗李诵继位以后,即使在病床上,也忧心国家大事。当时压在唐朝头顶上的3座大山分别是:

第一,宦官专权。

第二,藩镇割据。

第三,朋党之争。

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宦官就已经开始干预朝政了,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高力士。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唐代宗时期的程元振、鱼朝恩,唐德宗时期的窦文场、霍仙鸣,都是手握军政大权的超级大宦官。

藩镇割据,其实唐朝的老毛病了。自从安史之乱以后,除了河朔三镇割据一方以外,其他有点实力的节度使,也打算拥兵自雄。

至于朋党之争,主要来自于以科举起家的寒门集团,与关陇士族、山东旧贵族等各大集团之间的斗争。

这些问题不解决,唐朝想要复兴,基本就是痴人说梦。唐顺宗李诵当太子的时候就想办这件事,如今虽然病重,但昔日的班底还在,因此说干就干。

公元805年4月,唐朝开始了永贞革新。这次改革的主要干将是王伾、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10位大臣,他们都是唐顺宗当太子时,跟着唐顺宗的旧臣。

这次改革的力度似乎有点儿大,不仅打压了宦官集团,而且连藩镇集团也遭受重创。人家是吃素的吗?很显然不是。

因此改革只进行了100多天,反对派立马发起了反攻。

首先,宦官集团在俱文珍的带领下,借唐顺宗久病不起为由,趁机将李纯推上了太子之位,唐顺宗和王伾等人对此也很无奈,毕竟这也是国之根本。

其次,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等,不断上书皇帝,弹劾王伾、王叔文等改革派骨干。

此外,改革派内部发生严重分歧。王伾、王叔文等人还没做出多少成绩,就开始任人唯亲,排除异己,结果导致改革派内部走向分裂。

在这种情况下,宦官集团发起了致命一击。

公元805年7月28日,俱文珍等宦官集团将他们的人袁滋、杜黄裳推举为宰相。8月4日,他们又逼迫唐顺宗退位,禅让大位给太子李纯。

唐顺宗李诵,在位仅仅186天,一大半时间都躺在病床上,刚准备做点实事,就被强行变成了太上皇。

至于他所器重的王伾、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也因为改革失败,而被纷纷贬谪,这帮人全都被贬谪为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公元806年正月十八日,唐宪宗李纯宣布太上皇病重,第二天太上皇李诵就病逝了,跟演戏的一样。

总结:身体是改革的本钱。

很明显,唐顺宗李诵,就吃亏在了身体不好上。但凡他身体好一点,宦官集团也就不敢这么放肆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啥唐顺宗李诵不把宦官都撤了。其实这是有难言之隐的,如果不用宦官,一来没有人照顾皇帝,二来权力就集中在文臣武将手里了,这会让皇帝很不爽。

宦官虽然跋扈,可始终没有子嗣,所以不可能篡夺江山,这是皇帝们最心安的地方。而且宦官整天和皇帝待在一起,跟皇帝的关系更加亲密,唐顺宗自然也舍不得除掉这帮人。

难道让王伾、王叔文这帮人擅权,唐顺宗就一定能善终吗?唐朝就一定能走向光明吗?从他们任人唯亲,互相争斗的情况来看,估计也不现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1631.html
上一篇乾隆弟弟弘昼是怎样的人?为何被称为荒唐王爷?做过哪些荒唐事?
下一篇《甄嬛传》齐二哈的悲哀,如果换成了你,你会怎么做?

为您推荐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