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游记 绍兴记-越记

游记 绍兴记-越记

一直想写一篇游记,上次想写的时候,发现照片丢了。无奈之下查了查这几年拍摄的其它地方的照片。发现其它地方的照片又不是很全。所以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当然,本人没有写过游记,可能就会比较随性。大家不要介意。绍兴这个城市是我这次旅行去的最后一个城市。我本人是非常喜欢。未来有机会的话,可能还会去几次。

绍兴市地处浙江省的中北部,东临宁波,西接杭州,南临台州、义乌,北接嘉兴。交通网络十分发达。甚至在现在绍兴的地铁线路已经直通杭州。

绍兴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内水路纵横,森罗棋布,随处可见古桥古迹,老旧的住宅街区。当地对于古代遗产保护的非常好。著名的大禹陵,书圣王羲之的故居,鲁迅故居,蔡元培故居,贺知章故居,周恩来祖居,沈园等著名的名人古迹都在这里。除了这些这里也是黄酒之乡,越剧之乡。甚至到了现代,如果你晚上在一些地方闲逛,还能偶尔听到一些老人清唱的越剧。

这里几乎可以说,不用特别去一些古镇景区。因为绍兴本地就是一座古城古镇。这些照片都是在市区内随机拍下的。当然,新手机的拍照我还不怎么会用。景色有些绝对是美过我的照片的。

说到越国就不得不说说这些历史人物。

勾践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槜李(一名醉李。在今浙江桐乡市东北二十里。因其地产佳李,故名。)大败吴师。吴王阖庐(亦称阖闾)重伤不治而亡,吴王夫差即位。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今苏州太湖洞庭山)被迫向吴求和,囚禁于吴国三年为奴。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越王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为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促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今江苏省吴淞江一带)之战中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今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山附近),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文仲

文种,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勾践三年(前494),越王勾践兵败于吴时,奉勾践之命赴吴议和。勾践夫妇偕大夫范蠡质于吴,文种主持国政,群臣于浙江之上临水祖道,种之祝词曰:“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勾践归国,日以报吴,举国政属之种。吴增封越国,纵横八百余里。种索葛布十万、甘蜜九党、文笥七枚、狐皮五双、晋竹十艘,以复封礼。

言其治国之道为“爱民”二字: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与之无夺,乐之无苦,喜之无怒。种总结商周以来征伐经验,提出伐吴九术。《越绝书内经九术》记载昔者,越王句践问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大夫种对曰:“伐吴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对曰:“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疆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况于吴乎?”越王曰:“善。”

于是作为策楯,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曰:“东海役臣孤句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悦。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昔桀起灵门,纣起鹿台,阴阳不和,五谷不时,天与之灾,邦国空虚,遂以之亡。大王受之,是后必有灾。”吴王不听,遂受之而起姑胥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尸哭。

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句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洿下贫穷,不敢当,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悦。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桀易汤而灭,纣易周文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句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句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句践冬披毛裘,夏披絺绤,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

吴既灭,范蠡引退,致信种曰:“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种得范蠡书后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属镂之剑曰:“子有阴谋兵法,顷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种遂伏剑。死后葬于越都西山之上,改名西山为“种山”,即现在绍兴城内的卧龙山。墓在卧龙山望海亭之下。

范蠡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宛地(河南南阳)三户邑。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范蠡师从于计然。

公元前511年,范蠡邀文种入越。公元前493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勾践兵败西于会稽山,始重用范蠡、文种等。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公元前493年,勾践、范蠡君臣入吴为奴三年。

公元前490年,勾践、范蠡君臣离吴返越。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范蠡还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公元前473年,年底,越灭吴,夫差自杀。公元前468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即泛舟五湖。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於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西施

姓施,名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绍兴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其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西施与郑旦合称“浣纱双姝”(诸暨在绍兴以南约60公里处)《越绝书》: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句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洿下贫穷,不敢当,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悦。

(郑旦之死历史上只有寥寥数笔。已经无法考究。)

最值得一提的是到现在“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佳话。但实际很可能真实的历史并非这样。

首先说范蠡在《越绝书》《吴越春秋》甚至《史记》中记载。范蠡最后泛舟五湖,成为了商人,自称陶朱公。以如今的考古发现来看,范蠡墓在如今有很多还皆有历史考究。这就非常让人疑惑了。

湖南华容县范蠡墓

湖南华容范蠡墓位于县城西半里外田家湖边。关于范蠡墓在华容的记载还有明朝万历《华容县志》:“出城门而西,有田家湖,方十余里,有官渡通安乡,今废。有范西戎墓。旧志:城西田家湖上,有范蠡墓。《水经·郦注》:夏水历范西戎墓南。王隐《晋书·地道记》曰:陶朱冢在华容县。树碑云:是越之范蠡。碑是永嘉二年立,观其所述,最为究述,似亲历其地。故违众说,从而立之。晋《太原地记》、盛弘之《荆州记》、刘澄之记,并言在华容之西南。清朝《湖北通志》载:陶朱公冢在华容县西,有碑云,是越之范蠡。

安徽省涡阳县范蠡墓

范蠡、西施死后就合葬在西子河畔的范蠡墓内。1981年载入《中国名胜大词典》,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叫范蠡孤堆,位于涡阳县西阳镇西,原属蒙城县。清光绪年间《安徽通志》说:越大夫范蠡墓在涡阳东南范蠡村。《蒙城县志》说:范蠡墓在县西五十里,湖水环绕,墓浮其中,高苦土山,上建庙宇,内塑范蠡西施像并有松柏密林覆照,异常壮观,行者皆瞻望凭吊焉。

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范蠡墓

据《史记》载,范蠡辅越灭吴后,弃官经商,先到齐国,后定居于陶,自称陶朱公,曾三致千金,死后葬于此地。《定陶县志》《曹南文献录》亦记载:“范蠡墓在定陶县城东北五里”,“卒老死于陶”。经考证,范蠡死后,葬在今定陶镇堌堆刘庄村南。

山东肥城陶山范蠡墓

乾隆年间进士、陕西布政使巡抚、文学史家唐仲冕所著的《岱览》一书最后一卷中,完全记载了肥城和陶山范蠡的一些古迹,收录了清康熙年间肥城知县史廷桂的《重修陶朱公墓赞碑》一文,内容如下:

“陶山之阳,幽栖之侧,一冢屹然,千秋独立。传为越臣,於焉遗迹。缅想当年,为越良弼。败于会稽,困于石室,虽在颠沛,臣节不失。念在图复,寝不安席。终能沼吴,霸业显赫。功成者退,日中则昃。长颈鸟喙,早焉心恻。知足忠完,脱君险厄。扁舟五湖,飘然遐逝。致富敌国,变名自匿,更号陶朱,鸱夷子皮。忠以事主,智以自庇。千载而下,谁可与匹。霸业虽朽,忠名不赦。墓比黄金,此土是惜。纲常既维,宇宙扶掖,沧桑几易,乃至於今。

秦篆既杳,汉赞谁识。颓然荆榛,一片孤石。藓食文字,久可摸索。第见樵夫牧竖,踯躅而叹于其侧曰:此非越大夫之墓欤!何碑字之模糊?觉今之非昔!时维已未,春日熙熙,招侣携朋,于此一适,凭今吊古,晨游竟夕。谒公之祠,寻公之迹。睹此烟没,心焉恻恻。千秋芳躅,可听泯灭!兴废利弊,何惜千百。爰命匠石,创为再勒。非谓公之霸业于此益著,庶几赤松子三笑三点额,指冢口诵八言,不致于遂熄。……肥城县生员王琯撰文,平阴县监生张嗣宗书丹,平阴县岁贡张岳龄重建。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岁次乙未四月吉旦。”

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造就了范蠡墓如此之多?这就非常值得后人考究了。

考《吴越春秋》中记:蠡所以不死者,诚恐谗于太宰嚭,成伍子胥之事,故不敢前死,且须臾而生。夫耻辱之心,不可以大,流汗之愧,不可以忍。幸赖宗庙之神灵,大王之威德,以败为成,斯汤武克夏商而成王业者。定功雪耻,臣所以当席日久。臣请从斯辞矣。"越王恻然泣下沾衣。言曰:"国之士大夫是子,国之人民是子,使孤寄身托号以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将逝矣,是天之弃越而丧孤也,亦无所恃者矣。孤窃有言,公位乎,分国共之,去乎,妻子受戮。"范蠡曰:"臣闻君子俟时,计不数谋,死不被疑,内不自欺。臣既逝矣,妻子何法乎?王其勉之,臣从此辞。"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考《史记越王世家》中记: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於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考《国语》中记: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王曰:“不穀疑子之所谓者何也?”对曰:“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王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这三部书中记载,范蠡与越王谋事的最后的结局。却没有“西施与范蠡”情况。但在《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明代戏曲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中也有类似描述。

而在《东周列国志》中却有如下记载:

范蠡私叹曰:“越王不欲功归臣下,疑忌之端已见矣!次日,入辞越王曰:“臣闻‘主辱臣死’。向者,大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欲隐忍成越之功也。今吴已灭矣,大王倘免臣会稽之诛,愿乞骸骨,老于江湖。越王恻然,泣下沾衣,言曰:“寡人赖子之力,以有今日,方思图报,奈何弃寡人而去乎?留则与子共国,去则妻子为戮!蠡曰:“臣则宜死,妻子何罪,死生惟王,臣不顾矣!”是夜,乘扁舟出齐女门,涉三江,入五湖,至今齐门外有地名蠡口,即范蠡涉三江之道也。次日,越王使人召范蠡,蠡已行矣,越王愀然变色,谓文种曰:“蠡可追乎?”文种曰:“蠡有鬼神不测之机,不可追也。”

种既出,有人持书一封投之,种启视,乃范蠡亲笔,其书曰:子不记吴王之言乎?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今不去,祸必不免。

文种看罢,欲召送书之人,已不知何往矣。种怏怏不乐,然犹未深信其言,叹曰:“少伯何虑之过乎?”过数日,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后人不知其事,讹传范蠡载入五湖,遂有“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误君王”之句,按范蠡扁舟独往,妻子且弃之,况吴宫宠妃,何敢私载乎?又有言范蠡恐越王复迷其色,乃以计沉之于江,此亦谬也。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冯梦龙所写的纪传体历史小说。但其中大部分东西,多见于史书杂文。尤其是西施下场这一部分是可信的。同样的论证也见于《墨子.亲士》:“西施之沈(古通沉)其美也。”诸子百家的墨子,本身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也或者说,与越王勾践称霸的时期几乎是同一时期,也是现今为止“有关西施结局最早的记述”此外,当时诸子百家争雄,他提出自己的学说,这些学说在成书和论述过程中必须要非常严谨。所以几乎墨子在侧面证明了西施的结局。

而另外一个考证在十余年前也在江苏无锡的鸿山镇发现。2004年在江苏无锡的鸿山镇考古发现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古墓中的竹简所记“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在唐学者陆广微的《吴地记》中也有类似记载:嘉兴县,本号长水县“县北三十里有隽里池,是吴越战敌处。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那么在这几部书的佐证下,我们几乎可以还原一个历史事件的原貌。范蠡与西施在最初确实是情侣关系,而且还是“私下的情侣关系”并且还“孕有一子,名叫语儿亭。”而西施是被范蠡逼侍奉于吴王夫差。而西施最终的结局,并不是在《越绝书》或《浣纱记》中描述:“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是死于沉江。

那么范蠡的墓又是怎么回事呢?当然,下面就是我的推测了。

勾践灭吴后对文仲说:“你教我九种策略,现在我用了三种已经灭吴了。我希望你下到阴间,为我们家的先人去打吴国的先人。”以此为由赐死大夫文仲。却为什么没有赐死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个性与作风几乎不可能是这样。所以这一段的历史事实很可能是当时编造的。

最直接的一种推测,就是范蠡为躲过越王勾践的追杀,几度更名并给自己造墓。为骗过越王勾践所以遗留下很多的墓葬。但我个人并不倾向于前一种。因为毕竟当时越灭吴后的势力非常强大,正是万众一心,声名日隆的时候。勾践想要抓范蠡非常简单。甚至随意安插几个罪名就可以直接使范蠡声名扫地,然后动用全越国的各种机构追拿范蠡。但在重要的一些史书上却没有这样的记述。我并不认为越王勾践会想漏这样的方法。

我更倾向于后一种推断。

按照当时的情况,勾践灭吴之后正欲雄霸天下。而雄霸天下最初的工作就是网罗天下人才。但又因为勾践忌于文仲,范蠡的功绩又必须要这两个人死。文仲、范蠡、西施都死的话,很可能使“天下贤能之士不敢归附”所以在正史的记述上,只记载了文仲的死亡。因为文仲被赐死之后在当时对朝局人心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范蠡、西施死亡的消息再被传出那么对于越王想雄霸天下的道路就形成了无形的阻碍。但实际很可能范蠡在文仲被赐死之前就已经死了。

而后来的“范蠡墓葬”据推测,很可能仅仅是一场政治宣传秀。在那个时期并不像现在“当时某个人长什么样子很难得到相应的考证”所以很可能是派出了几个人假冒范蠡。而这几个人一边宣扬着“自己是范蠡”的这个事实。一边也为越王做着“不杀功臣的政治宣传”所以才有了越国后来的强盛。而现今的考古学也很难得知“墓葬里葬的是否是范蠡本人了。”

历史就是这样,经过各个朝代的扭曲。总是变的“看上去比较圆满”而实际无论是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还是文仲、范蠡、勾践或者是“西施沉冤”我觉得我有意识的想让更多的朋友们真正了解。

这也是我在绍兴此行最大的收获。这座古城不单单让我翻开书本,开始仔细再次研读了这段历史。也再一次让“西施的千年沉冤”这一段真实的历史浮出水面。也看清了“某些历经千年被当作正面教材的历史人物真实”的真实样貌。

论史窃为勾践耻,下笔亦为范蠡羞。

昔日天颜苎萝女,灵巧亦兼人俊秀。

因子被胁随夫差,十载苦志度春秋。

待得功成身退日,却遭沉江使人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1455.html
上一篇历史小故事:宋太祖憾事
下一篇他,提拔下属,引为知己,却遭到算计:人心难测,三招教你自保!

为您推荐

乘地铁到绍兴游记

乘地铁到绍兴游记

喜欢绍兴的风光,也多次到绍兴游玩。绍兴地铁连通杭州后,乘地铁游绍兴就成了一个期待。趁雨停妻身体尚可,清晨临时决定到绍兴走走。
浙江莫干山游记

浙江莫干山游记

甲辰龙年大年初八、2月17日是女儿的生日,又恰逢难得的好天气,为此我们策划了全家浙江莫干山自驾两日游。
游记:青海贵南县

游记:青海贵南县

同德县到贵南县的路程是最没有什么可以描述的了。从同德县县城所处的河谷里面爬上来,走在昨天进入的同德-贵南盆地中心,重新走向昨天刚刚走过的101省
栖霞山游记

栖霞山游记

南京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以其山高景美、古迹遍布、红叶满山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四大赏“红”胜地之一。它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
江西“浮梁古县衙”游记

江西“浮梁古县衙”游记

我们几位同学,完成“河南自驾深度游”之后,穿越安徽,进入江西,前面就是景德镇,来到这里,马博维夫妻俩是必须去拜望的,当年,马博维是我们江西省南昌
华东游记(45):江苏镇江,句容茅山

华东游记(45):江苏镇江,句容茅山

茅山,原名句曲山,又名地肺山、冈山,位于镇江句容东南部,距镇江、南京、常州三地均60公里左右,到句容、溧水、金坛各30公里左右,是以上所提到的三
广州游记(上)

广州游记(上)

越人并未屈服,而是躲进丛林之中,后越人迅速集结,恢复战力,选出英勇善战的人做首领,重又交战,利用熟悉山势地形、深谙水性的优势,夜袭秦军,秦军疲于
台湾游记:台北的士林夜市

台湾游记:台北的士林夜市

我曾经在某天中午路过这里,当时饥肠辘辘想在街上找一个地方吃饭,结果店铺几乎都没有开门,更见不到街边的小吃摊,狭窄破旧的街巷里行人寥寥。
穿越天路:西藏自驾游记

穿越天路:西藏自驾游记

波密,藏语意为“富饶之地”。清晨,站在波密酒店的窗前,一眼望去,天空浓云密布,山间云雾缭绕。这景色仿佛将我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仙境之中。318国道,
宛平城下卢沟桥游记

宛平城下卢沟桥游记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而闻名于世。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
西藏游记

西藏游记

提前一周抢票,没能抢到直达火车票,只抢到了站票、硬坐、卧铺票,途中转乘两次,计划了十多年的西藏之行终于成行。
台湾游记:台北中正纪念堂印象

台湾游记:台北中正纪念堂印象

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中央政府办公区南侧,这座通体白色上覆蓝色琉璃瓦的建筑其实并非是安葬蒋介石的陵墓,而是类似于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那样的纪念馆。1
台湾游记:初识台北

台湾游记:初识台北

我一直有一个去台湾的旅行计划,但因为疫情的影响计划一再搁置,直到最近疫情管制彻底解除才找到了机会。目前台北桃园机场的航班仍未全面恢复,来往的旅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