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听育儿:父母对孩子最扎心的爱,是包揽他的一切┃快乐小暖炉

听育儿:父母对孩子最扎心的爱,是包揽他的一切┃快乐小暖炉

作者┃快乐小暖炉 朗读┃蓝羽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

“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机会。”

父母对孩子大包大揽,会让孩子习惯不劳而获,得不到锻炼责任感的机会。而父母却又无法保护孩子一辈子,这样的爱只会害了孩子。

在教育中最扎心的爱,莫过于包揽孩子的一切。聪明的父母都懂得,想让孩子勇敢说出“我能行”,就必须先让孩子“做自己”。只有教会孩子独立,在以后的生活里,他才会在逆境中生存,不至于走得那么艰难。

孩子缺乏独立

是因为背后有包揽生活的父母

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应当让他自己做。”

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锻炼他独立的第一步,但很可惜,许多父母都弄错了顺序。

周末和朋友小冉带着娃聚了一下,小冉的儿子豆豆,今年五岁了,性格活泼,十分可爱,两个孩子在一旁玩耍,我们这两个许久未见的宝妈在一旁唠家常。

点的餐很快就上来了,小冉一边将孩子固定在餐椅上,一边抱怨道:“我家孩子总是不好好吃饭,都五岁了,还不会用筷子,必须要我亲手喂饭。”

我看到她嘴在数落孩子不独立,手却一直忙乎着将小勺递到孩子嘴边。就忍不住打断她:“你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吃呢?”

小冉满脸无奈地说:“豆豆瘦弱,从小就不好好吃饭,我要是不喂他,营养更跟不上了。”

在后来的聊天中我得知,原来从豆豆开始吃辅食时,小冉就一直在手把手喂饭,起先是看孩子将饭洒落一地,担心他自己吃不饱,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根本不好好吃饭,总是挑食。

小冉觉得,只有她亲手去喂,孩子才能吃饱。但是我观察到,整顿饭孩子都吃得心不在焉,并没有吃多少。

我丝毫不怀疑小冉爱豆豆的心,但在吃饭这样的小事情上,小冉确实表示的过度担心,用力过猛,导致了孩子不爱吃饭和“不会吃饭”。

有句话说得很扎心:“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20岁时他学会了。但20岁明明已经应该打工挣钱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许多父母都将原本孩子能做的事情一并代劳了,他们会觉得孩子还小,没办法照顾好自己,心里总是揣着不放心;他们会认为孩子做事情太慢,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还不如自己做更方便。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一边唠叨孩子不够自立,一边却又自己动手把事情做了,父母过度对孩子大包大揽,不仅弄得自己身心俱疲,孩子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无法独立成长起来。

被父母过度呵护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许多事情不会做而怨恨父母,只有学会放手,才会看到孩子也有独立的一面,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

孩子抗挫能力差

是因为背后有包揽困难的父母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

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独挡一面,当孩子真正面对挫折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稍遇到些不如意,就可能一蹶不振,放弃自我。

前几天,江苏一成年男子在网上大火,被称为“巨婴”的他,在火车站检票口拒绝出示证件,觉得工作人员有意刁难他。

警察赶来后,一旁的母亲凑上前来极力辩解,称是工作人员欺负人,儿子一听,索性也躺在地上撒泼耍赖,警察劝诫无果,只能对这对母子强制执行处理。

不难看出,这位母亲平时一定非常纵容保护孩子,在她的过度保护下,孩子分不清大是大非,遇到问题乱发脾气,泼皮耍赖,最终只能自食苦果。

作家鹿妈说:“对孩子过度的爱,等于裹着蜜糖的毒药。”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父母也不可能一直陪伴孩子左右,过度保护的爱,在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是多么的苍白无力。父母要懂得学会:“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樊登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的朋友十分重视女儿成长的独立,并着重培养女儿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岁时,女儿独自去美国留学,一个人乘坐飞机27个小时。到达后,女儿被扣在机场,原来美国不允许15岁以下的孩子单独飞行。

女儿淡定地给爸妈打电话告知了情况,并且要求自己试着解决。她先向警察展示了自己的证件和录取通知书,证明自己是来读书的,解释是因为不了解年龄限制,所以才独自乘坐飞机。

在她的努力下,警察同意给她放行,机长也被她独立的一面所感动,邀请她与机组成员合影留念。

父母害怕孩子受伤,从来不让孩子做这做那,但是这些行为可能会让孩子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长大后越容易受挫。聪明的家长,懂得站在远远的背后,既保护孩子不让其受伤害,又放手让孩子去锻炼。。

也许在某个时刻,孩子会感到迷茫困惑,父母适当地给些建议就好,不必事必躬亲。把孩子人生的方向盘交到他手上,父母静静地坐在副驾驶就好,只有敢放手给孩子独挡一面的机会,孩子才能在困难中越挫越勇。

父母懂得让孩子「做自己」

孩子才会说出「我能行」

狐狸在小狐狸长大后,就将它赶出巢穴,让它开始独立生活。老鹰在小鹰长全羽毛后,就把它推下悬崖,逼它学会飞翔。

父母也应该适当的狠心,学会放手,用下面几个方法,既能让父母在教育上轻松,又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01

提供机会,让孩子体验生活

孩子起床时,可以教孩子穿衣服和鞋袜,而不是总去代劳;孩子乱扔玩具时,可以引导孩子把玩具放回原处,而不是独自去收拾;吃完晚饭时,让孩子也参与到做家务中,试着洗碗洗盘。

生活中许多小事,都可以成为孩子锻炼动手能力的契机,只要父母去挖掘和引导,便可以制造出机会让孩子去感受生活。

02

营造宽松氛围,学会耐心等待

当父母找到机会,让孩子独自动手去做时,也要有一定的耐心,孩子可能独自穿不了鞋袜,也不能总是将玩具收好,甚至在洗碗时,还会毛手毛脚的打翻碗碟。

这个时候,很多父母就会血压飙升,不满地唠叨孩子不够自立,然后自己又动手去打扫,你越希望孩子独立,孩子却越来越不独立。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孩子能够很好地完成。

03

循序渐进,多次练习

虽然一开始摔破过盘子、收不好玩具,但孩子在做的过程中会不断变好。父母只需要耐心等待,必要的时候帮一下忙。

让孩子生活独立的这些技能,是需要时间慢慢去沉淀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失败,孩子才能真正的学会独立自主。

04

少做否定,多做鼓励

最重要的是,孩子已经去尝试,就是好的开端,父母除了要有耐心,还必须要有爱心,眼睛里不能只看到孩子的不足,也要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

别只看到孩子打碎了碗,就否定他学不会,碎掉一只碗并不可惜,碎掉孩子的积极性就得不偿失了。父母多去鼓励,孩子才能在学习中认可自己,从而真正地学会独立。

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会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孩子,首先让他做自己,这样,在未来的生活里,他才能不依附别人、不逃避困难,积极勇敢地面对世界。

让孩子做自己

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父母如果把孩子的事情都包揽了,就剥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独立的机会。孩子终究会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你,若是不能独立成长,社会将会让他尝尽苦头。

愿所有父母都能学会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独自去承担生活的重量,在未来的狂风暴雨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作者:快乐小暖炉,一个有脾气且温暖的女子。

赞赏归作者

朗读者┃蓝羽

蓝羽,来自新疆石河子,中学教师,科技创新辅导员,热爱读书与写作,教育育儿文创作者。愿用文字温暖世界,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被温柔以待。期待与更多同行相遇,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山伯教育指导┃郭新爱

郭新爱,深圳市某小学校长,一级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宝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曾担任德育处主任,从事教育34年,热爱书法和文学创作,作品屡获各级各类书法文学比赛大奖,关注青少年成长、心理教育和亲子养育综合素质教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64316.html
上一篇过度练习不一定是好事
下一篇别让弱视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弱势”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