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头胎21岁,二胎4岁,产后7天去参加考试,这些妈妈到底有多拼?

头胎21岁,二胎4岁,产后7天去参加考试,这些妈妈到底有多拼?

文 | 米粒妈

这疫情闹得我莫名其妙增加了大量的居家陪娃时间,也让我重新审视了当妈妈有多么的不易。

在这篇文章中:《开学前一天,老公发来个链接,让我沉默了...》,我还吐槽呢:

疫情好不容易告一段落了,米粒眼看开学、期末复习齐上阵,我在打印健康宝、填各种表格;米粒在收拾书包、洗红领巾。

而米粒爸竟然开始计划着暑假旅行的事了。

当时我就很纳闷,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却能做到这么“离群索居”、又这么“傻白甜”。

虽然我总是吐槽米粒爸的“超然物外”,但很多时候,对米粒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大包大揽,还真的是我出于本能的一种自发行为。

你要说不让我管了吧,我还真放不下。可能这就是人类天然存在基因里的母性。

前段时间为庆祝母亲节上线的一部纪录片《成为妈妈》,米粒妈看了,觉得特别好。

它就是非常简单真实地跟拍记录了五个妈妈的日常,但太有共鸣了,我好几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们都是最最平凡的妈妈,有职场的操劳,孕期身体不适的担忧;也有养育的疲惫,辅导作业的焦虑。

她们每个人都那么不容易,却又那么笃定地选择成为妈妈,并接受这痛并快乐的挑战。

这部片子特别有烟火气,我们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要推荐给大家。

职场妈妈的勇敢

片中的一位职场妈妈周红娟,是一名产科主任。

她每周三门诊,负责整个楼层的产妇,一周上一次大夜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随时回医院。

周主任的大女儿雨儿今年21岁,小女儿彤彤2018年出生,今年刚满4岁。

这种一胎二胎相差巨大年龄差的情况,米粒妈快羡慕死了。姐姐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就不会有被忽视、被分走关注的问题,可以像另外一个妈妈一样去照顾妹妹。

小女儿的到来给人到中年的周红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相差17岁的姐妹,关系特别融洽,真的挺不错的。

但是对于周红娟来说,高龄生产也确实很危险。

她做手术一直做到将近36周。

上夜班,上到整30周,37周还出门诊。她感叹说:

我就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就跟我的患者说。我说我下周不出门诊了,我也住院了,她说真的呀!他们都不知道我怀孕了。

这真的是太强大了有没有?30周还在上夜班,36周还在手术台上做手术,这就算是对于一个适龄产妇都是巨大的挑战,何况是周红娟这样的高龄产妇!

女人强悍起来,真的可以是开挂般的存在。21岁的大女儿说,妈妈生下妹妹,就是为了让她将来多个亲人。

片子探讨的问题是:成为妈妈对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

每个妈妈选择生育的动机都不同,但成为妈妈之后,她们又变得千篇一律。

除了这个厉害的妇产科主任,另一位建筑师妈妈也是超人般的职场妈妈。

她叫石灵,九年前,老大青青出生7天后,她就去参加了三个小时的建筑专业绘图考试,还获得了一级专业建筑师资格,并成功进入了一家全国著名的大型地产公司。

我真的震惊!东方女性习惯坐月子,而石灵这等于生完孩子,就马不停蹄地参加考试。

九年过去了,石灵的第二个宝宝哈鲁出生了。在忙忙碌碌又要带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她发现大女儿总是有些失落,也意识到端平一碗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于是她决定辞职,全心全意在家陪伴两个孩子,享受妈妈时光。

米粒妈真的觉得这很了不起,想要拼事业的时候,即使刚生完孩子7天也能去考试。想要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的时候,也能够毅然舍弃辛苦打拼来的事业,全情投入。

石灵一定是个特别通透的女性,她知道人生就是不断取舍的过程。选择了,就尽全力去做好,明白每一个时期的自己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放不下的妈妈

片中还有一位妈妈崔留惠,她是北京曲剧团的二胡首席,先生楠哥是中国京剧院乐队大提琴手。

儿子咪多今年9岁,女儿咪西7岁。这个浪漫的音乐之家也不能脱俗,跟中国千千万万孩子的父母一样,为子女的学习、才艺、升学道路操碎了心。

这种音乐家庭还真的挺让人羡慕的,爸爸妈妈都是乐手,每天家里充满了音乐氛围,就连孩子们的名字都是音符。

但是他们的日常也跟咱们一样,哥哥咪多跟爸爸一样学的是大提琴,妈妈每次都不忍心听爸爸陪他练琴,因为爸爸太严格了,孩子经常练完琴就躲到房间里哭。

妈妈崔留惠说,她每次都不忍心听得太仔细,因为会心疼。但是又真的忍不住支着耳朵听,生怕爸爸太严厉了把孩子给弄得心里有阴影。

这种焦虑就很真实,相信当妈妈的都懂。

自己辅导孩子学习就算多么忍不住怒火训斥孩子都没事,但爸爸只要一发火,咱们就特别心疼孩子,害怕爸爸言语太过。

作为二胎妈妈,她也有过焦虑,跟摄制组说的时候,她甚至忍不住流泪了。她说:

我害怕孩子觉得我替他选择的路不够好。我老觉得好像我有那种期待,但是我又不敢告诉他我对你的期望是什么,一定是什么,就是那种只能自己在心里头,那种责任。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为孩子铺平道路,同时又想呵护着他不让他受伤的心态,真的太真实了。

面对米粒的成长问题,我虽然不至于焦虑到哭,但是她的这种纠结的心情我太懂了。

片中的另一位妈妈薛贺,是一个90后。女儿出生后,她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同时还跟朋友经营着一家创业公司。

她每天都很忙碌,她说她想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是一个努力生活的,很棒的人。

虽然家里有老人可以帮忙,但是她还是为了照顾女儿大幅减少了自己的出差频率。出差之前,女儿问她:“妈妈不走行不行?

坐上出租车的她,看着手机里女儿的照片哭了。

她说,尽管自己有着事业,孩子也有家人帮忙照顾,但是她根本没办法完全放下女儿。对于一个妈妈来说,如何平衡工作和孩子,根本就是无解的。

没有平衡,只有取舍。

成为妈妈对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

卫莉是一位41岁的高龄产妇,虽然有着特别疼爱她的暖男老公,但生育的这道门,一直不停地在她面前关闭。

本以为生育是一件顺理成章发生的事,没想到经历了无数坎坷。

中间她经历了癌前病变、肝坏死的可能性,甚至大夫跟她说,怀孕的几率就跟中大奖差不多。

经过了几次手术,加上无数次的检查、打针,41岁的她才有了这个孩子。

为什么拼了命也想要有一个孩子?卫莉说,她觉得这是她的使命,她要给这个家庭一个完整性。

妈妈们的动机真的都很不同,但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成为妈妈的那一刻,每个女性都要经历一次海啸般的蜕变。

这些女性在成为妈妈之前都相当优秀,有建筑师、清华博士、演奏家、医生……

但在选择成为妈妈的那一刻,她们都必须面对一个共同的命题,那就是怎样像做好自己的事业一样去做好一个妈妈。

石灵在里面说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对,她说:

可能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是在各方面都好强的。不光想要拼尽全力做好事业,也会想拼尽全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这种要强,也是她后来决定全职带娃的原因。

还有崔留慧说的,她说要给孩子整理英语复习资料。摄制组问她:“孩子都会复习一遍吗?

她说:“大多数时候达不到,但是我整理了就算复习了,不然自己心里过不去。

天呐!这简直就是“世另我”。咱们大家不都是这样吗,给孩子搭建平台,监督上网课、写作业,甭管结果怎么样,至少先得让自己觉得安心。

石灵说,任何产品在出厂之前都会有使用说明书,唯独孩子没有。你就像是在开盲盒,不知道开出男孩女孩,什么样的性格,成长过程中也会不断变化。

她说她时常想,要是孩子们有使用说明书就好了。

因为不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随时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所以妈妈就要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起探索。这个过程不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每一个妈妈的成长过程。

但这几位妈妈的一个共同感慨是,现在社会给予妈妈的支持和关注还是太少了。

今天的女性面临自我、母性和社会性的多重挤压,很多人仍然勇敢地选择成为妈妈。光是这份勇气,就很了不起不是吗?

米粒妈觉得,妈妈们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应该被更多地看见、理解、获得更多的支持,因为母性平凡而伟大,闪耀着温柔和煦的光,也迸发出无限的力量。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521.html
上一篇都知道儿童戏剧很重要,但是家长却容易陷入这几个误区!
下一篇“你是万里挑一的独特,我会陪你走出来”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