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打开心灵的枷锁 点亮孩子成长的光芒|成长心理学

打开心灵的枷锁 点亮孩子成长的光芒|成长心理学

近日,一位焦虑的妈妈在“时代新家长”公众号后台留言寻求帮助:上初中的儿子,活得像个“局外人”。他身上仿佛有道围墙,任何人都进入不了他的内心,整个人一天没精打采,好像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您的孩子是否对外界有着疏离感,该如何帮助孩子打开内心的枷锁、点亮生命的光芒,我们邀请专家解答。

名词解释

青春期疏离感

青春期疏离感是青少年难以正常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能与所属的家庭、学校或同伴群体等社会机构建立有效联结的社会性障碍。疏离感较强的孩子觉得自己被孤立,以自我疏离的方式保护自己,表现为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不感兴趣,拒绝别人的接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其实这是孩子渴望被关注的信号,很多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状态,焦虑、唠叨、批评甚至打骂孩子,让孩子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不满家人偏心

初一男孩离家出走

“你今天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去学校。”刚升入初中第一个月,小浩就说不愿意在这个学校继续上学了。爸爸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脸上,小浩用仇恨的目光瞪着爸爸,转身飞奔出家门……那天晚上妈妈出去找了半夜,哭着把小浩领回了家。到家的小浩把自己的房门一关,不再去上学,也不再和家人说话。

心理专家经过咨询了解到,小浩是家中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弟弟乖巧听话,是全家人的宝贝,而小浩因脾气倔强经常招来爸爸的批评、奶奶的唠叨。弟弟上了幼儿园后,妈妈开始忙于工作,顾不上关心小浩。

少说话少犯错,小浩渐渐不再和家人交流说话,有事找同学朋友倾诉。选择初中时,爸爸不顾小浩的请求,动用关系把他送进了重点初中。小浩在新学校一个朋友都没有,他感觉自己的生活变了味。当他鼓起勇气告诉家人时,爸爸的一巴掌再次让他把心门关闭。

咨询过程

改善疏离需全家齐努力

小浩一开始拒绝来咨询室,专家运用了家庭治疗的方式,要求奶奶不再唠叨小浩,爸爸和妈妈多关注小浩,从陪他吃一顿饭、打一场球开始,不要催着他去上学,不评价他的做法,用行动去激活小浩的感受。

两周后,小浩接受了心理咨询。心理专家第一步鼓励小浩与小学好友联系起来,探讨遇到的困扰,通过朋辈力量看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办法;第二步与妈妈达成和解,最后母子俩决定先办理休学。

妈妈请假一个月,带孩子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和生活。旅行结束后,亲子关系逐渐修复,小浩接触了很多陌生人,慢慢觉得与人相处并非难事;他还到偏远山区小学听课,感受到教育资源的差距后,理解了爸爸的用意。

经过全家人一年的努力,小浩如约回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成因解析

三大因素造成青春期疏离感

个人因素:青少年要成长为独立的人,面临自我与环境或与他人的分离,即产生疏离感。适度的疏离感可以反思和探索,建立边界感;而强烈持久的疏离感则会导致自我的混乱,危及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

家庭因素:专制型的父母高度重视子女的服从,充满敌意、强制的教养方式使得亲子沟通出现障碍,产生疏离感;忽视型的父母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多子女家庭的偏爱、本身不善表达情感,使得孩子觉得父母不在乎自己。开始沮丧,逐渐适应父母的冷落,最后也会对父母冷漠、不关注。

社会因素:青少年因考试升学、融入新环境、获得新朋友等一系列挑战,打破了之前较为平衡稳定的社会关系,无法从同伴关系中寻求精神慰藉、获得归属感来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若没能重建社会支持,孩子会产生疏离感,严重者甚至沉溺于网络或者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

专家支招

◎擦亮眼睛,学会识别孩子疏离的信号

孩子的疏离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回家就关起房门;不愿意与家长一起出行;不谈论学校发生的事情;不过问家里的事;一家人很少围坐在桌前吃饭,或者吃饭时各看手机或电视……如果出现这些信号,家长要主动走近孩子,寻找话题打破僵局,尊重孩子的选择,拉近彼此的距离。此外,在环境转变的关键时期,如幼升小、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这些阶段,家长要留心孩子的变化,用陪伴和支持帮助孩子渡过关键时期。

◎摆正心态,正确看待青春期疏离感

面对孩子的疏离,家长不要放大焦虑,过度干预,如偷看孩子的日记、手机,跟踪孩子。这种行为不仅破坏孩子的边界感,更让孩子处于被监视中,心里压抑出现问题。青春期疏离感是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必要经历,若缺少这种疏离感,很有可能成为“妈宝男”“娇娇女”,缺少独立自主的人格。适度给孩子留出一些空间,是对他自我成长的一种信任与帮助。

◎变更思路,尝试了解孩子的世界

家长都有一套自己的认知模式,它包含了生活目的、对世界的看法、思想信念、生存之道等,并想将这套认知模式强加在孩子身上。家长要改变思路,努力去学习、接纳新事物,跟上社会的发展,从而缩小与孩子间的差异,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文:王瑾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30361.html
上一篇为什么小学生都喜欢《孤勇者》?父母要看到背后的隐患
下一篇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秘诀是什么?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