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二胎妈妈真实生活曝光,被称“活该”,爸爸去哪了?

二胎妈妈真实生活曝光,被称“活该”,爸爸去哪了?

前段时间,一条“二胎妈妈睡2小时给孩子做早餐”的新闻上了热搜。

来自杭州的欧阳是位二胎妈妈,每天晚上8点到凌晨4点上班,由于没有父母帮忙,照顾孩子的重担落到了欧阳自己身上。

凌晨4点下班后,欧阳匆忙赶回家中,仅睡2小时,就要起床给孩子做早饭,饺子、杂粮粥、馄饨、面条,家里的早餐一周七天不重样;

早晨8点,把小儿子送到学校以后,欧阳赶紧回家补觉,等到下午3点,又要急匆匆地接儿子放学;

回家后,欧阳陪儿子一起做运动,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

下午5点开始做晚饭,吃完饭收拾一下就到了7点,欧阳得赶紧去上班。

新闻里的二胎妈妈勤奋、辛劳,甚至就连周末都不忍休息,做家务、给自己充电,乍看上去仿佛是二胎妈妈中的“榜样”。

然而,很多网友看完之后却觉得这位二胎妈妈“活该”,是二胎妈妈里的“反面教材”,忍不住反问:爸爸去哪了?

事实上,如今像欧阳这种“奉献型”的妈妈不在少数,“丧偶式育儿”问题频发,很多人的童年里,只有母亲,没有父亲。

“丧偶式育儿”成为母亲日常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问题:

现代社会里,为什么都是“妈宝男”、“妈宝女”,却很少有“父宝男”、“父宝女”呢?

高赞答案是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长期缺位,“父宝男”、“父宝女”根本没有成长的土壤。

传统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尽管社会发生了变化,但在一些人眼里,带娃、收拾家务就该是女性在婚姻里的义务,赚钱养家才是男人的事。

2017年,平安人寿曾发布《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针对2000个家庭进行调研统计,数据显示,超过55.8%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都是母亲,只有12.6%的家庭子女由父亲陪伴。

以前我们常说“父爱如山”,但现在有人调侃“父爱如山,一动不动”,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丧偶式育儿”已经成为了无数母亲的日常,像欧阳一样的妈妈为数众多。

“父爱缺席”会带来什么后果?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最初的性别认同来源于父母,父亲和母亲的不同形象,会内化到孩子对这两种性别角色的认知中,并影响到自身的性别认同。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每天与父亲相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男孩长大后性格更加坚毅,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

而一旦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位,男孩的性格会偏阴柔、敏感、情绪化,缺少刚毅、勇敢等男性特征,女孩则是会对异性比较疏离和不信任,很难建立一段健康的异性亲密关系。

另外,当育儿问题全部压在妈妈一人身上,爸爸成了“透明人”时,还很容易引发妈妈的不满,在独自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满抱怨。

孩子处于这样的成长环境,不仅容易对婚姻关系产生错误认知,还会缺乏安全感,导致自闭、内向,情绪易于冲动,可以说,“父爱缺席”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并且极其深远的。

“奉献型妈妈”不值得歌颂,“丧偶式育儿”并非理所应当

尽管“奉献型妈妈”确实在家庭中付出了极多,但“丧偶式育儿”并非理所应当的一件事,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共同承担、共同奉献才是理想的家庭教育方式。

只有告别“丧偶式育儿”,不再一味地“男主外,女主内”,才能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再让妈妈陷入“必须奉献自己”的泥淖中。

生活中,宝爸应该参与到家庭任务的分配中来,把时间更多用到孩子、家庭上,宝妈可以和宝爸将家庭任务的权重用清单详细地列举出来,明确分配,夫妻来一起承担。

当然,有些宝爸可能习惯了在家里当“撒手掌柜”,缺乏主动参与育儿的意识,这需要宝妈的适当带动,让宝爸能够接触到育儿知识,了解到父亲角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在家庭活动中的参与感,从而避免宝妈自身长期处于透支的奉献状态中。

结语:

二胎妈妈欧阳的生活,其实是无数“丧偶式育儿”家庭中宝妈的缩影,教育孩子不是宝妈一个人的事情,宝爸也应该承担起自身的义务。

只有宝爸给宝妈多一点理解和分担,让宝妈能在繁重的家庭任务中歇一歇,才能为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家庭氛围也变得更和谐。

今日话题:你对二胎妈妈欧阳的这种生活怎么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23633.html
上一篇萌宠驾到 暑热顿消 动物宝宝给您欢笑
下一篇养一个孩子成年花多少?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