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新疆切糕”没生意还全国乱窜,如今才明白,猫腻不是一般大?

“新疆切糕”没生意还全国乱窜,如今才明白,猫腻不是一般大?

文|不知名哲学家

编辑|不知名哲学家

民间“三大神秘组织”之一的新疆切糕,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记得。

提起切糕,许多人脑海里先浮现的,并不是那香软糯甜的美味,而是“昂贵”“天价”等令人胆颤的词,成为“比黄金还贵”的代名词,成为许多笑话和段子的来源,让无数游客望而却步。

切糕明明是新疆特色,为什么最后沦落到众人“避之不及”的状态?

名声传遍全国

要追溯切糕的起源,就不得不提那条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来自各地的商队,在穿越高原与沙漠时,必须准备充足的干粮。切糕干燥不易损坏,而且还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就变成了当时商队的最爱。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如今的切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古商旅必备食品这个范畴,它因为味道好,卖相好,还能消耗本地水果,逐渐变成新疆民间的传统小吃。

切糕在新疆各地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街头小店,路边摊贩,到处都有卖这种花花绿绿的糕点。但对于新疆之外的游客而言,切糕是一种没见过的特色美食。

这种特色美食如果价格正常,或者价格稍微有一点点高的话,那么对于大多数去新疆游玩的消费者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惜有很多“黑心”商家,为了多赚点钱,各种套路层出不穷。比较简单的套路就是消费者说要一小块,商家“手一抖”切了一大块。

商家还会以已经切下来的切糕没有办法再卖了的借口要求消费者全部买走,面皮薄的消费者基本上都会买走,面皮厚的消费者如果闹起来,会被周围走过来的“本地人”吓到,最后还是买走。

还有些商家故意装傻,装作听不懂询问价格的中文,有人来问就伸手指比划价格,消费者以为比划的价格是一斤多少钱,结果结账时消费者一看价格不对,就会有“路人”解释比划的是一两的价格。

甚至这些商贩还不是单个单个出现,而是好几个一起出现,一旦其中一个人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了纠纷,就会被这些“热心本地人”围起来。

再加上当年有个消费者在买切糕的时候因为商家的“大刀”不满,和商家起了一些纠纷,最终两方打了起来,商户的一车切糕被打翻,这一车切糕居然要价16万。

这个受害者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个,“一刀就要破产”的恶名迅速扩散,切糕成了人们口中恶名昭彰的“刺客”。

切糕的名声一落千丈,从特色小吃蜕变成了“强买强卖”的代名词,甚至现在有些人碰见黑心商家的时候,还会用“卖切糕”的来形容。

但切糕本身是没什么错的,因此切糕本身的名声也并非是一直都很差的。

靠节目挽回名声

当切糕声名狼的时候,一档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电视节目给它带来了转机。作为一个口碑很好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还是有很多忠实观众的。

因此当《舌尖上的中国》走进新疆,并且拍摄了一档关于切糕的内容之后,那些《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们还是重新认识了一下切糕。

但是重新认识切糕最多只能让切糕的名声变好,不能让新疆切糕的名声变好,新疆切糕还是靠着电商走出了新疆。

毕竟这些年的网络发展还是很快的,新疆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在网络的连接之下并不算非常偏远。

而且网络平台可以让一个人足不出户就吃遍全国各地,能吃到新疆切糕可太正常了。对于新疆本地的切糕商户来说,电商可谓是“救命稻草”了。

毕竟愿意去新疆玩的消费者大多数都知道新疆切糕的名声,在这样的名声下,就算很多良心商人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有良心,也没有消费者愿意相信,能碰见一个不绕着卖切糕的走的消费者都很难。

在线下卖不出去的切糕,在网络上可没有那么多的顾忌,毕竟网店要明码标价,因此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在电商开启之后愿意再次尝试接受切糕的。

在电商与节目的双重助力下,切糕逐步找回了市场信任,重新成为特色小吃。它的名声也终于从“贵的要死”转换为了“贵且好吃”。

但这“贵且好吃”的切糕,在摆脱了“新疆切糕”的名号之后没多久,再次把这充满了负面含义的“新疆切糕”的名号给戴在了头上。

再次遇冷

切糕能再次出现名声方面的问题,本质上还是黑心商家的“锅”。

这看着好看吃着也好吃的切糕,成本其实也很高,毕竟看上去只是一块糕点的切糕,在制作的时候用到的材料却一点都不少。

这用到的材料越多,制作工艺越复杂的东西,就越容易在中间出问题。切糕制作的过程中用到了坚果、水果、面粉等东西,甚至因为不同商户在制作的时候放的东西不一样最终的味道也不一样。

这就给了一些“黑心商家”在中间操作的机会,简单一点的就把材料给换成品质不太好的材料,比如把新鲜坚果换成劣质坚果,把新鲜水果换成劣质水果,这一下子就能剩下来不少的成本。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黑心商家”光换材料还不够,还会为了让这些劣质材料呈现出更好的效果的时候在切糕中放很多“科技”,什么化学香精、增色剂之类的呀那是框框的往里放,一点都不顾消费者吃了这么多添加剂会不会身体不适。

还有一些“黑心商家”不顾切糕的保质期,一次性做出大量的切糕,也不管这大量的切糕一时半会儿卖不完。

这些切糕天天跟着商家在街上“跑”,甚至因为气温关系而逐渐变质了也依然在“跑”,“黑心商家”明知道这些切糕已经变质不能食用了也不管,继续卖,最终只能让买到的消费者吃到变质的切糕。

想建立好名声难,但是想毁掉名声还是挺简单的,更何况切糕的名声本身就没有非常好,于是新疆切糕的名声一下子“掉到底”了。

再加上现在美食也多,网络也发达,新疆切糕作为一个特色美食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被其他美食顶替掉的可能性实在是太高了。

于是消费者们看到新疆切糕的名声都成这样以后,转头就买了新的糕点零食,只留下新疆切糕的“吓人”名声在流传。

但新疆切糕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外地人不买而消失,而是会逐渐变回本地人喜欢的特色小吃,也许这样的新疆切糕才会回归他本来的特色和味道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9_193324.html
上一篇承包你一个月的午餐!家常快手,营养美味,10分钟搞定,赶紧收藏
下一篇腌酸菜时,别只知道加盐,学会3个技巧,不发霉不起沫,越放越香

为您推荐

西安小吃排行榜前十名

西安小吃排行榜前十名

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因其制作过程中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字是一个合字,有时会被写为BiángBiáng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