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流量褪去后的淄博,如今怎么样了?

流量褪去后的淄博,如今怎么样了?

2023年已步入尾声,不知你是否发现:

年初那些红极一时的事物,现在都已经没了声音。

淄博便是其中之一。

当初的淄博“一夜爆火”,全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如今,互联网上有关“淄博”的词条却早已所剩无几,前往淄博的航班也显得冷落不堪。

种种变化,让人不禁想问:

“淄博,真的凉了吗?”

2023年12月,山东淄博。

一场大雪落下,将周围的空气变得干冷。

商铺旁、转角处,三三两两的行人裹着大衣、脚不离地地向前走着。偶尔,路过的车辆发出细碎的轰鸣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悠长。

山东淄博,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保持了很多年的默默无闻,又在今年年初经历过“一夜爆火”。

突如其来的热度,让当地的小店老板们仿佛梦一般的,从休闲有余,变得手忙脚乱。

他们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客人,朝他们报以微笑,心里自然也是乐开了花。

而如今,淄博的热度消散,当地市场又落得一副冷清的局面。

图中是淄博“八大局”,也是当地最大的便民市场之一。

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一处地地道道的菜市。人们来来往往,讨价还价;倒也增添了许多生气。

而在淄博变得商业化,尤其是突然爆火之后,八大局的商铺们逐渐开始售卖一些“网红食品”。

鸡蛋汉堡、香酥牛奶棒、炸鸡排、紫薯芋泥饼......

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将这条本就不宽敞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而现在,“八大局”早已不复当时盛况。

(图源《九派新闻》)

两旁的商铺,关的关、走的走;就连路过的行人,也显得冷清了许多。

而要说到当时淄博最火的是什么,答案必然是烧烤。

据统计,今年1月开始,淄博市新增烧烤企业注册数量便达到了739家,且主要集中在2至5月。

在当时,有关淄博烧烤的手势可谓是炸出了圈。

前有大学生“特种兵”蜂拥而至,后有“愤怒的小鸟”创始人闻讯赶来。

有人不远千里“打飞的”,只为吃一口烧烤;有人甚至干脆辞掉了工作,来淄博过“gap year”。

正所谓“不问机票多少钱,就问还能浪几年?”

广场上、小摊前,人挤满了人,每一家店铺,常常从下午五点排到凌晨2点。

大家有的把烧烤串着吃、有的拿饼卷着吃;总之,怎么开心,怎么来。

风一吹,空气里满是孜然和啤酒的香味。

而现在呢?

露天烧烤摊,关了。

路边的小店,撤了。

就连一些有关烧烤的宣传广告,也不见了踪影。

一切的一切,都不免让人感叹:

流量,它来得快,去得更快。

突如其来的流量,让淄博一时间成为了全国最热的旅游城市。

而当流量落潮,人群风流云散之时,只留下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还在默默坚守。

淄博热,带火了一座城,也带火了一群人。

还记得当初那位因为太受欢迎而委屈到哭的“鸭头小哥”吗?

时间拨回到2023年5月。

当时,一名网友前去买鸭货,却撞见了“不雅”的一幕。

一位女游客,拉着店主的手臂,对其上下打量,还时不时地捏着他的肌肉。

而店主,作为一名“i”人,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行为吓着了,他一边扭曲着身子躲避,一边却显得手足无措。

这一段视频上传至网上后,网友们一时间议论纷纷。

有的人谴责女游客,称她的行为是“没有边界感”的表现。

但更多的人,则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鸭头小哥”本人身上。

的确,在流量时代,任何一位有颜值的素人,都具备“火出圈”的资质。

更何况,小哥身材匀称、性格腼腆,一举一动中还透露着淳朴的气息。

这种种特质,更是让人们又怜又爱。

于是,“鸭头小哥”彻底火了,小哥的店铺也成为了淄博市的“网红景点”之一。

每天,总会有大量游客围在小哥的铺子前,与他合影、拍照,却鲜少有人记得,小哥只是个卖鸭货的。

因而,在流量的躁动下,小哥每天的工作,更多地是“被迫营业”,满足游客们的需求,而自己的营业额却不升反降。

最终,因为市场秩序受到影响,小哥的鸭货店只得暂停营业。

(图源《青年报》)

“流量”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让“万丈高楼平地起”,也能让千里之堤毁于一旦。

无独有偶,在流量中“反复横跳”的可不止“鸭头小哥”一个。

还记得在“五一”期间,“绿豆糕”这一词条竟莫名其妙地登上了热搜。

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小小的“绿豆糕”,竟也能引发一场悲剧。

一开始,有人在淄博街头买了一份绿豆糕,没想到味道出奇得好。

他将这份意外之喜发到了网上,竟意外得到了大量的关注。于是大家都慕名而来,前去打卡这份新晋网红小吃。

对于卖绿豆糕的老大爷而言,可谓是惊喜万分,在他前几十年的摆摊生涯中,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顾客。

然而,“惊喜”到最后往往会变成“惊吓”。

由于大爷精力有限,产品常常供不应求。

没有买到绿豆糕,自然有人会感到不服气。

于是,大家索性建了一个群,分享大爷的动向,组团前去“围堵”大爷。

面对游客们突如其来的热情,大爷也是哭笑不得,甚至当着大家的面喊出:

“我这绿豆糕不好吃!”

然而,游客们仍然不依不饶,围追堵截。

终于在某一天,大爷为了躲避人群,一时间没有控制好电动车的方向,不幸酿成车祸。

不仅绿豆糕洒了一地,大爷本人也因为摔在了地上,腰部受伤。

这件事儿也成功登上了各大媒体,成为了“不文明旅游”的案例。

如今,随着“淄博热”散去,我们再理性地回顾当时的这些事情,不免会觉得荒唐可笑。

诚然,“淄博热”带给了当地百姓们前所未有的机遇,却也同时催生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乱象。

或许,流量散去,不仅仅意味着冷清,也同样留给了当地的百姓们一段宝贵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安静下来,排除外界的干扰,重新思考,今后的路,到底该走向何方。

如今,6个月过去了,当时的“网红”们尽数想好了答案。

对于他们而言,“流量”既拿得起,也放得下。

就拿“鸭头小哥”来说吧。

在突然爆火之后,“鸭头小哥”曾尝试过转型直播。

他将抖音账号改名为“淄博鸭头小哥”,拥有了超过46万的粉丝。

然而,生性内向的他却并不擅长在直播间里面即兴表演,左右逢源。

面对着部分网友的质疑甚至是恶意谩骂,小哥也曾在直播间里“破防”。

他与网友争吵的视频被传到网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现在,谈起这段经历,小哥却能够一笑了之。

于他而言,突然的走红,是机遇,也是成长,让他能够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

随着热度的消散,小哥的店铺外不再像过去那样人满为患,偶尔有几名顾客来到店前,挑选自己心仪的鸭货,而后结账,告别。

这也让小哥重拾了本真的快乐。

毕竟,最纯粹买卖,不过是我恰好拥有,而你恰好喜欢。

如今,小哥已经将创业时的20万外债悉数还清,接下来,他将用心做好自己的产品,一如“流量”来之前的模样。

而对于“绿豆糕大爷”而言,被年轻人追捧的两个月,既是一段神奇的经历,也是记忆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回忆起自己摆摊的缘由时,大爷只是说道:

“老是待在家里怕老婆子唠叨,不如在外面找点事情干。”

说到这里,大爷笑了,仿佛这些年的经历又浮现在眼前。

据@红星新闻的记者采访,大爷在周村区卖绿豆糕已经有38年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然而,仅5、6月的时间,大爷便比之前多挣了好几万。

对于年轻人的过度热情,他虽然曾感到苦恼,但更多的则是感动与愉悦。

“周村特色绿豆糕”是大爷自己独创的品牌。

为了将产品做好,大爷总是自己挑选材料,再根据顾客的反馈,对制作工艺进行微调,研发出独特的口味。

产品的爆火,不仅意味着收入的增加,更是自己的努力被认可的表现。

这对每一个淳朴的手艺人来说,都是值得庆贺的。

面对着流量的落潮,大爷的选择和“鸭头小哥”一样:尽最大的努力把产品做好。

至于能不能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二春”,那便听天由命。

从21世纪初到现在,互联网带火了许多城市,也造就了一大批网红。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爆火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种。

其一是,得益于某一出圈现象,城市的名字开始广为人知。

例如电视剧《狂飙》大火,带红了“京海”的原型——江门。

又如赵雷的一首《成都》,让这座文化古都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另一个原因则是,城市本身,就像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只是长久以来都在静待人们的探索和发掘。

而淄博,便属于其中之一。

为了让游客们放心撸串,当地警局派出了安保大队,切实保障每一名游客的安全。

倘若是有载客车辆不打表、乱打表,被投诉,立马停运。

倘若有饭店欺负外地人不懂当地物价,故意抬高价格,被发现,立马关门。

淄博市政府也向市民们倡议,要“让利于客,让路于客,让景于客。”

这般周到的服务,可谓是将“好客山东”这段广告词发挥到了极致。

而当地的产品质量,同样也是一绝。

无论是“鸭头小哥”还是“绿豆糕大爷”,抑或是其他和他们一样的店铺老板们,他们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淄博热,绝不是昙花一现。

《吴子·图国》中说道: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在当今时代,流量的升降,网红的更替,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然而,如何在流量中不迷失自我,坚守初心,却是所有人必修的课程。

如今,淄博迎来了爆红后的第一个冬天,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

它淘汰掉了许多唯利是图,挣快钱的商家;同样也给了一直坚守在这里的店主们一次沉淀自己的机会。

我们期待着,一个熟悉而又崭新的淄博将会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而那一天,一定就在不远的将来。

本文作者 | 簧小淮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小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192876.html
上一篇广西这条最美边境公路,虽只有700多公里,却值得用半个月来自驾
下一篇静安的围城——生活的磨练

为您推荐

西安小吃排行榜前十名

西安小吃排行榜前十名

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因其制作过程中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字是一个合字,有时会被写为BiángBiáng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