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西藏老兵再进藏,寻找老部队原11师驻地:巴嘎沟,夏龙、卧龙台…

西藏老兵再进藏,寻找老部队原11师驻地:巴嘎沟,夏龙、卧龙台…

#头条创作挑战赛#

西藏老兵再进藏(三)

张平

点击进入:西藏老兵再进藏(一)

点击进入:西藏老兵再进藏(二)

7月29日,已经在林芝呆了三天的我们,觉得可以适应了。于是在这一天开启了米、朗、加之行。这是我们此次西藏之行的重点,因为这里是我们久已向往的第二故乡。自1968年进驻此地,至1979年出藏进疆,11师在东自米林西至加查、沿雅江40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坚守了11年。占去了红军师进藏20年中一半多的岁月。这里,先后留下了一批又一批军人的青春和汗水,还有红军师的旧址和广大官兵的美好记忆。这里是红军师战友们魂牵梦绕的灵魂圣地,也是我们不得不去不能不去的精神家园。

巴嗄沟营房旧址

先一天,也就是7月28日,一位战友微信给我,说若到米朗加,能否到巴嘎沟去一趟,那是“长攻善守”英雄团——31团3营曾经的驻地,他在那里住守了5年,如果能拍一张照片让他看看,也是莫大的安慰。为了这个嘱托,我们专门绕到下游过江,一路聚精会神地关注着路标。车行40多分钟后,路边突然出现“巴嘎村”字样,左边有一道沟,这道沟是不是巴嘎沟,我们谁也说不准。司机小张问:“进去吗?”我说:“进去看看。”进到沟里几分钟,真的看见一座军营。门口有一士兵站岗,我们说明来意,从里面走出一名班长,说旧营房已全部拆除,现在这里就是个训练场。我仔细看了看周围环境,对常富和传杰说道:“就是这里,当年师演出队曾在这里对部队进行过演出,没错,就是这儿。”既然旧址已荡然无存,不必进去了,站在外边看看就行。临走时,常富用手机拍了一张大门照片,发至群中,让那位战友看看,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离开巴嘎沟,我们驱车直奔夏龙——31团原驻地,不大一会儿,来到夏龙,我们拿出退伍军人优待证,身份证等证件,经登记,一名军官陪同我们进入营区。走着走着,看到的全是一栋栋新营房。于是不由发问:“老营房还有吗?”回答是:“没有了,一栋都没有了。”这让我们有些失望,再也无心观览,只好走出营门,告别夏龙。在这里,一张照片也没拍到,多少有些遗憾。王常富眼疾手快,抢拍了一张夏龙营房大门,算是对31团战友们的交待。

夏龙营房大门

绕过米林机场,远远就看见了岗嘎大桥,那熟悉的身姿一下就把我们吸引住了。不过,在它的旁边又建了一座新桥。车到桥北,下车驻足,我们就像遇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看着那雄浑伟岸的大桥身影,急切地跑到桥上,争相拍照。啊,岗嘎大桥,我们又见到你了。想当年,为了你,红军师官兵和当地藏胞付出了多少血汗,那是在设备十分落后,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战士和群众全凭人抬肩扛完成的。有了你,雅江两岸的军民再也不用绕到下游几十公里外乘船过江了。你是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最早的一道霓虹,这霓虹是在我们手中完成的。

如今,在它的旁边虽然另建了新桥,但那座旧桥依然矗立在原地,依然是那样坚强挺拔,仿佛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说:“在这条江的中下游所有桥梁中,我的资格是最老的。”

在岗嗄大桥旧址留影(身后左侧为新建大桥)

离开岗嘎大桥,车辆沿着雅江南岸继续西进。下一个目标就是33团原驻地——卧龙台。一路上,平展展的路面全是柏油铺就,坐在车上,不颠不簸,很是舒服。

车行一小时后,沿公路左边,有一条很不起眼的道路,我们问了问路旁的老乡:“从这儿上去,是不是卧龙台?”老乡说:“就是。”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们直接驱车而上,大约十几分钟,远远看见一道大门,这就是33团当年的驻地——卧龙台。站岗的哨兵和门卫人员听说我们是西藏老兵,立即请示首长,得到批准并履行登记后,一名战士引领着我们走进营房。这里与夏龙不同,旧营房基本保存完整,一排排整齐的平房粉刷一新,房顶上的铁皮似乎也换了新的,现驻部队依然使用着,但却不让拍照。战士们在院中似乎忙碌着什么,道路两边的绿树历经50载风雨,已是遮天蔽日。转了一圈,走出营门,向战士们告别。车子启动后,战士们向我们行军礼,表示欢送。车辆启动的刹那间,王常富又举起手机,只拍了大门一角,作为向33团战友的礼物。

卧龙台营房大门内外

不料这张图片发到群里后,惹得33团的老兵们思乡之情井喷而出。一位战友激情写下一篇文字,倾诉了对第二故乡的思念:

七九年春,我们要移防新疆了,上级有令只带武器装备和个人物品,其余设施全部留给接防部队。出发前,营区打扫得干干净净,物品摆得整整齐齐,连墙上挂挎包的小钉子也加固了一下。

出发了,汽笛一声肝肠断——

再见了,卧龙台。那迷人的景色,那碧绿的菜畦,那新建的营房,那日夜隆隆作响的水电站,还有那叮叮咚咚昼夜不停的溪流。

再见了,卧龙台。我为你流尽了汗水,付出了青春。你给我胆魄,给我成熟,给我爱情。也许,我们不会相见,但愿,在梦里一睹你的容颜……

这段话,看得我不禁潸然泪下。

出了卧龙台,车子下到公路,继续西行。来到一处沙堆旁,忽然想起了当年那个大沙窝。司机说:“这就是卧龙沙堆之所在。”我看了一眼,哦,就是。当年凡是路过此处者,必须下车,因为车到此处,总是打滑,车上的人若不下车,根本过不去。于是大家只好下车推行,每当此时,人也费劲,车也费劲,车辆就像蜗牛一样“呜……呜……呜呜呜……”的沉吟着、挣扎着,在人们的强力推动下,才能缓慢通过。现在,公路已远离沙堆,并作了硬化处理,根本不用下车,便可轻松通过。我不禁为筑路工人的辛苦付出和西藏的发展而赞叹。

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此行的重中之重——甲格台,一路上,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处处可见,每走一段就有一处村落,新建的二层三层藏式楼房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家家楼顶都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与50年前相比,完全是两种景像。在我的记忆里,公路两旁过去没有这么多村落和人家的,现在怎么冒出这么多来?司机小张解释道:“改开以前,当地的少数民族大都住在深山老林,这里一户,那里两家,十分分散,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便管理。政府经过再三动员,在自愿的前提下,给予一定补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为居民盖起新房。经过多年努力,才把偏远地区的居民一家一户的迁到这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大小不同的村镇。”哦,我一听,终于明白了其中缘由。

当然,也不时会见到50年前的旧景像——每走一段路程,总能看到一群大小不一的牛群挡住去路,牠们慢慢悠悠,不慌不忙,视大小车辆而不见,闻行人声响而不顾,我行我素,泰然自若。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见此情景,我们非但没有着急,反而觉得亲切自然。因为50年前的许多东西已经不复存在,唯有这“牛群挡路”依然如是。我想这大概是西藏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所致,保留下来也属正常。

车在行进的过程中,我一直注意左侧的叉路口,记得过了卧龙台,应当就是高炮营旧址——玉树沟了。高炮营的老兵无疑想看看他们当年的营房,那怕是残垣断壁,也应当拍下来发到群里,这是高炮营老兵的期盼。谁知一直走到甲格台下,始终没有找见通往玉树沟的叉路口。我说:“哎呀!走过了,走过了!”玉树沟什么时候走过了,一点都不知道。哎,真对不住高炮营的老兵们。

视频加载中...

【视频】今日米朗加公路

有了这次教训,我想甲格台千万再别走过了。现在公路两旁到处都是民房,上甲格台的路口被遮挡的很难找到。恰巧,走着走着,路边有一标志牌,上写“甲格村”三个大字。这才使我们免于重蹈玉树沟之复辙。啊!到了,终于到甲格台了!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张平:笔名弓长。陕西乾县人,1966年入伍。曾任十一师炮团宣传干事。1972年开始写作。数十年来,先后发表并出版文学、新闻作品30余万字。著有“弦板腔记事”。

作者:张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182839.html
上一篇五月去了一圈山东后回北京坐地铁,突发感慨,北京人怎么这么多
下一篇聪明的刘伟元,被人坑了,他居然没吱声?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