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伴着冬日的阳光,去邬达克“家”吃下午茶

伴着冬日的阳光,去邬达克“家”吃下午茶

长宁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与东方广播中心此前共同推出《倾听长宁:海派考古》声音纪录片第一季,挑选了5栋位于长宁区的特色建筑:圣玛利亚女中旧址、路易·艾黎故居、市三女中、锦江都城酒店(原达华宾馆)以及岐山村,讲述它们过往和如今。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华宾馆,感受这里的光阴流转……

戳链接观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RTca8AFUeMip3WemBxQX4g

每个在街头巷尾追寻老上海风情的人,大概都很熟悉一块红砖、一面拉毛墙、一扇彩绘玻璃或者一道镶着铜把手的雕花木门,“懂经的”上海人会指着说:“侬看,个斯邬达克留下的嘛。”但,在上海留下一百多幢房子的邬达克,自己最爱的是哪幢?有人说当然是他自己的家了!而邬达克在上海的家,除了如今作为邬达克纪念馆的番禺路花园洋房,还有便是他离开上海前一直居住的达华公寓。

点击海报并放大,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收听本期声音纪录片

1937年,邬达克正式入住新建成的达华公寓。此时的他,早已声名赫赫。文艺复兴风格的诺曼底公寓、艺术派装饰风格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还有新古典主义的何东住宅、西班牙风格的雷文住宅……这些豪宅成为邬达克在上海滩一张张响亮的名片。但达华公寓与这些建筑都不同——它摒弃了繁琐装饰,以简洁的体块布局,形式更具现代感。这栋十层建筑,每层楼面有两套大的公寓,南侧带出挑大阳台,北侧为佣人房,还有一套带两个房间的小公寓。外墙采用乳白色水泥拉毛粉刷,并设有大面积玻璃墙,整个立面凹凸有致,曲直和谐。

如果说此前那些建筑都是为客户设计,那么达华公寓就是邬达克为自己所绘制的图纸,最新的建筑潮流和最先进的技术都在这栋建筑中有所体现。它虽设计简约,功能却非常具有现代感和前瞻性,空调、暖气、双卫……当时的顶配生活设施,都能在这所公寓里找到。

1937年到1947年,在离开上海的前十年,邬达克和妻子女儿以及岳父岳母一直居住在达华公寓的一楼大平层内。1946年8月,邬达克洋行被当局以扰乱市场的名义查封,尽管这样的指控子虚乌有,但这打破了邬达克一家在达华公寓的平静生活。第二天清晨,邬达克一家搭乘邮轮离开了上海。也许他冥冥中已经意识到,此生不会再回来了,所以他才带走了跟随他多年的绘图桌和雕花木门。自此,这两件拙朴笨重的家具一直跟随邬达克,到瑞士、到意大利、到美国……此后,除了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为自己建造了一幢瑞士风格住宅,邬达克再未有过其他建筑作品。

邬达克离开了,但是他的建筑却被时光珍藏,就像老家具被打磨出光亮,这些建筑也在新的岁月里再度焕发出生命力。

1978年,达华公寓改为达华宾馆对外营业。作为当时上海少数几家涉外宾馆之一,达华宾馆成为很多外宾指定的下榻宾馆。外宾的到来,也将五湖四海的新风带入了宾馆。1980年末,达华宾馆新建“四季厅”对外开放。厅内的冷暖气空调,供应的正宗京菜、法式西菜和特色菜在当时实属时髦。

在风气还略为保守的年代,达华宾馆的工作人员率先在工作时穿西装打领带。1984年,达华宾馆又率先在餐厅开设音乐晚会,并请小乐队伴奏……

2013年,这栋曾经风靡沪上的“小白楼”变身为颇具上海风情的锦江都城酒店。走进酒店,迎面就是一块邬达克的铜牌,显示着他与这所酒店的深厚渊源。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和酒店还在此共同设置了“邬达克纪念室”,墨绿色调的玻璃墙内陈列了邬达克的生平和他的经典建筑作品介绍。

走出邬达克纪念室,便来到当年邬达克家的会客厅,如今这里是酒店大堂的一部分。阳光会透过落地窗,暖暖地洒进客厅,窗外的水景花园曾经是孩子们最爱的大草坪。据说当年邬达克也总是在这里招待客人。到这儿点上一杯咖啡,再听听旧日往事,沉浸其中,会有一种与大师对话的穿越感。

如今,这栋被时光珍藏的老房子,在上海这座珍爱它的城市里,亦有着许多珍爱它的人。在这其中,就有一位“老上海”——锦江都城经典达华静安寺酒店总经理马建革。近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穿行在这座建筑当中。在他看来,当老房子遇到新时代,会诞生新的传奇。他告诉记者,现在,各种文化在达华宾馆里都有所体现,比如下午茶,有中式和西式,有上海人生活中会吃的东西,也有邬达克喜欢吃的东西。“我们把它融合在一起,更能体现我们的海派文化。欢迎大家来邬达克的家里喝下午茶,这应该是别有一番风味的。”马建革说。

来源:上海长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148081.html
上一篇武穴有座蟠桃园,带你到余川桃树岭领略山水风情
下一篇最适合冬天旅游的地方有哪些?推荐这7个地方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