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探元计划”2022 探索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新纪元线上复审路演举办

“探元计划”2022 探索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新纪元线上复审路演举办

为遴选具有行业前瞻性与社会价值的创新案例、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指导下,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特邀共创伙伴青腾发起的“探元计划”2022复审路演于2022年8月18、19两日在线上顺利举办,路演累计直播观看量、互动量超过1.5万人,反响热烈,受到学界、业界、公众的一致关注和好评。

此次参与路演的61家复审项目呈现出涉及领域广、优势特色突出、技术先进性强等鲜明特点。针对行业上下游的科技考古关键技术研发、中华文化元素转化与应用不足、项目应用场景不够新颖、经济社会效益不够显著等痛点,各申报主体结合自身实践,从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与模式创新等层面出发,探索了诸多具备引领示范、社会价值和可持续性的文化遗产数字活化解决方案。

1.科技创新:部分申报主体针对科技考古关键技术研发的痛点,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原则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三维信息采集等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提高了我国科技考古的手段与能力。如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解决了石质文物风化速度只有定性描述的难题,实现了对风化速度的定量测定,并建立了对应描述体系;再如,利用3D打印和VR技术实现了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模块化组装,实现了不可移动文物研究与保护技术的创新。

2.产品创新:基于文创产品对中华文化元素转化与应用不足等痛点,部分项目采取了传统元素IP再授权、数字化扫描、多人互动VR等方式,多角度切入促进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迭代发展。例如,借助超高清扫描与微痕技术对文物元素进行提取与转化,打造新国粹文化IP矩阵,通过IP授权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又如,通过数字化扫描与高模渲染等技术,将我国礼乐重器与娱乐产品相结合,研发出基于AR/VR技术的多人互动音乐游戏,打通了文创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多感知、深层次通道。

3.场景及模式创新:为推动文化遗产领域项目应用场景及模式创新,各申报主体从考古端、产业端、消费端等多点出发,多方协同解决痛点。例如,运用3S(RS/GPS/GIS)、物联网等技术打造面向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的考古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紧密串联考古工作环节,从源头上提升并规范了考古工作管理效率;又如,通过开发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设计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利用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技术,构建中国风格大数据平台,助力文化元素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面向消费端,部分项目创造性应用空间识别、融合定位、全息触控展览等技术,实现了文物的电影形式数字导览、VR文物鉴赏等多场景应用的文化遗产交互体验方式。

4.可持续社会价值:路演项目也充分彰显了文化遗产的时代新义,体现了文化遗产的可持续社会价值。例如,某项目在缅怀治疗法等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将文化遗产与艺术展览进行了深度融合,利用现代展览改善与加强社会对老年人“失智症”的认知。在非遗传承方面,某项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突破性地使参与者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VR皮影的操作乐趣,助力了非遗活态保护传承;另有项目以机器算法为核心,借助Unity3D、三维建模等技术,提取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符号,打造了集文创产品设计、生产、购买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

此外,本次路演邀请了文化遗产和数字文化领域行业专家、投资机构专家对“探元计划”2022线上复审路演进行整体点评,专家们高度肯定此次路演活动的首创性、前瞻性和社会价值,并对“探元计划”2022后续工作提出了期待与展望。

文化遗产领域专家

安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所大遗址与规划部主任)

感谢“探元计划”的邀请,对我来说也是个学习的机会,很高兴看到了不同领域的对文化遗产数字化感兴趣的企业、高校和个人,带来的各种案例和创意,可以直接反映出当代中国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大多数项目也是直面需求和应用研发的,希望在“探元计划”的促进下,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能够更加关注文化遗产内核,深入了解行业发展难点和痛点,探索出更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解决方案。

滕磊(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检测评估专委会副主任、研究馆员)

“探元计划”2022的复审项目整体质量较高,代表了近年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遗产+元宇宙”等新兴技术与理念的发展。项目内容包含了博物馆展陈、民族非遗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防护、数字藏品体系与交易平台搭建等,展现出了内容的广泛性,满足了目前我国文博领域的迫切需求,展现了我国文博机构在“数字+”方面大有可为的发展趋势,也让我大开眼界。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新技术、新科技的企业参与进来,共同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与传承。同时我也要感谢工作组策划出“探元计划”2022这个主题,切中了文博领域“数字+”的要害,体现了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当中对价值的深入挖掘,能够促进有效利用,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衷心希望“探元计划”能够长久坚持下去。

姜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

本次“探元计划”路演组织非常成功,参赛单位非常踊跃,充分展示了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领域的广阔前景,催生了一批优质的数字遗产项目,也向社会公众展示了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魅力。

数字文化领域专家

祁述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京观恒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探元计划”2022案例征集项目参与城市多,企业类型多样,项目各有特色且极具开拓性,是迄今为止当代中国文化遗产数字活化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集中亮相。此次活动为数字文化企业提供了展示机会,为产学研搭建了交流平台,为年轻学子就业创业提供了标杆,让社会各界看到了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结合的巨大前景。

吴承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负责人、教授)

这次参加复审的这些项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化遗产资源3D扫描技术及应用成为热点,有一半项目与该技术有关。二是知识图谱及应用有新意。三是沉浸式仿真技术及场景重构是新趋势。有的项目比如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动态数字长卷,以古画为蓝本,采用了数字化手段,体现出很高的多维技术水平,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综合效益。

齐悦(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此次“探元计划”2022申报的项目整体质量都很高,很好地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专业性与引领性等方面比较突出,不少项目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探元计划”2022是对入选项目的助推与引导,同时也是资源赋能,助力项目的快速成长与不断提升。同时,探元计划也为申报机构提供了互相学习借鉴的平台,我觉得这也是特别好的一件事情。

张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次的征集项目看到了很多亮点,涉及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各个领域,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遗产。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专项技术,到技术平台建设和通用工具的开发;从海外文物数字回归,到文化遗产数字版权的探讨;从文化遗产的知识挖掘,到面向公众和商业的活化利用和服务体验;从虚实融合的场景体验,到面向文化遗产教育的数字创新等。是近年来文化遗产数字化多领域成果的一次比较全面的展现,尤其是多学科的参与让人印象深刻。

吴莎(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助理院长)

首先,此次“探元计划”2022项目复审展现了我国“文化遗产+前沿科技”领域的众多优秀案例,做到了整体质量有保证、涉及方向够全面、内涵挖掘有意义。针对文化遗产领域市场化程度低、创意开发不足等问题,各类企业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部分企业还兼顾了社会效益,体现了“探元计划”的大众普及性。其次,本次“探元计划”的参与企业与机构数量多、类型丰富,还包含了大学生双创团队、高校及科研机构等,有助于促进多方合作,推进文化遗产与科技融合的共创共建与共享。最后,希望“探元计划”2022能够圆满成功。

彭英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参与“探元计划”2022评审工作,使我切实感到“科技创新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大有可为,有三个方面让我印象深刻:首先是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对于提升文化生产效率的必要性。文化资源是一切文化生产力的源头,内容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整个行业的上游作业。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意义重大,一方面能够开发知识图谱提升检索效率,促进下游文化生产;另一方面拓宽了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展示渠道。其次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更多可能,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保护与开发。最后数字化提升了文化资源的公共服务效率。这次“探元计划”中,部分项目能够服务于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创新传承、教学与科研等多个层面,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提升提供了宝贵思路。

杨越明(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数字化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最大推力之一。针对“探元计划”的路演项目,我有三点感受:一是基于遗产资源的数字化采集意识和能力在提升,对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保护遗产资源,拉近文化遗产与民众的距离。二是基于知识图谱技术能够对遗产资源知识体系进行整合性挖掘与呈现,让民众在文化整体观视角下全面感知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三是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下,文化遗产借助数字化创新探索文化遗产“+教育”,“+文创”,“+演艺”等多样化表达模式,使文化遗产在更大场域上得到有效传播。“探元计划”的意义在于将有意投身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高校实验室、新锐企业集合在一起,让在不同技术领域有细分优势的主体一起碰撞出遗产数字化更大的可能性。

投资机构专家

刘素宏(创世伙伴资本CCV副总裁)

“探元计划”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眼光,发掘并支持了一批致力于展示文化与科技之美的创新公司。通过技术手段为记载历史、考古发现、场景还原、空间再现、参与互动等提供更多可能性,并且为文物监测、保护、复原等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方案,在效率与精度上都有进步。随着VR,AR等技术的发展,技术作为重要的驱动力,使得今人能够跨越古今、超越时空,重新去触碰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在科技力量之下更加敬畏文化。

创世伙伴CCV也希望与致力于此的创业者携手,共同探索科技与文明的前沿。感谢探元计划提供了这样的良好平台,汇聚星星之火的创新力量,终可燎原。

蒋锴(愉悦资本投资副总裁)

技术带来的社会创新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此次“探元计划”案例征集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创业者把前沿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解锁文化遗产数字活化的新科技、新场景、新模式,在技术前瞻、文化传承与社会价值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马赫(华映资本副总裁)

这是我第二次参与“探元计划”的项目评审了。相较于以往,今年的“探元计划”里的项目更加“元”一些,围绕着虚拟形象、VR/AR、数字藏品、空间孪生等元宇宙要素的项目变得更多。明显感受到元宇宙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正逐渐实现一个个落地。这些变化都会让文化的体验更加丰富,传播更加高效,未来也更适合全球化的发展。在参与评审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项目比较垂直,也很深度,带有很强的公益属性,兼顾社会效益。这些项目也让我在熟悉的商业世界之外,了解到更多的特定人群偏好和需求,也让我受益良多。

李研(高通创投风险投资总监)

很多项目都利用先进技术推动了对文化遗产及历史名胜的保护和传承,我也期待看到参与企业能够在商业落地和可持续方面进一步探索。感谢“探元计划”,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技术的社会价值。

苏宇晗(BAI资本)

腾讯“探元计划”集合了各类新颖的文化科技类项目,用先进的软硬件产品形态,展现了中国创业者对古典文化、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为这个大赛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未来,“探元计划”2022将在项目前瞻性、内容丰富性与价值潜力等评审标准的基础下,筛选优秀项目进入终审环节,为“探元计划”2022后续实证研究工作和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共创奠定坚实案例基础。线下终审环节预计于9月至10月正式开启,详细计划将在日后发布,敬请期待。

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分享洞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4_177541.html
上一篇特稿丨终于,成了!
下一篇关于富士康印度工厂我们知道些什么?

为您推荐

《惊天救援》北大闹乌龙?路演本是一场双向奔赴

《惊天救援》北大闹乌龙?路演本是一场双向奔赴

本是一场电影人与观众沟通交流、传递情感的路演,却演变成一场罗生门……读娱丨yiqiduyu文 | 老张疫情过后,本以为会被“云线上”淘汰的线下路演,却再度回到大众的视野。春节期间上映的《流浪地球2》,在上映两个月后,校园路演仍在继续,《铃芽之旅》导演新海诚来华的一举一动都引发全网围观“五一档”大战在即,而
中信证券:2026年数字文化产品市场空间有望达到800亿元

中信证券:2026年数字文化产品市场空间有望达到800亿元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综合讯】7月21日消息,中信证券研报称,数字文化产品充分受益于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发展,有望不断促进以中华经典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传播,逐步转型升级形成全新的数字消费……
关帝夫人胡玥的历史存在及社会价值

关帝夫人胡玥的历史存在及社会价值

拜关公  结善缘  学关公 行鸿运▲关公祖庙中关娘娘供像 (资料图)关新刚台湾礁溪协天庙明年年初要组织举办“关祖殿与夫人殿晋座大典”暨“关帝、关夫人信仰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作为关帝及关夫……
零碳房、医药黏土……一批高校科技项目路演亮相

零碳房、医药黏土……一批高校科技项目路演亮相

专为抗疫设计的抗菌柔性新材料、零碳被动房、高效抗菌的医药黏土、电动汽车电池温度管理系统、热伏发电……7月7日,在“学院路街道校友科技创新赛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分赛场”上,十多项新材料、智能制造、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