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康熙临终前曾点名要一位大臣陪葬?此人是谁?康熙此举用意何在?

康熙临终前曾点名要一位大臣陪葬?此人是谁?康熙此举用意何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时已经69岁的康熙病情突然加重,此时的康熙已经预感自己时日无多,于是他开始着手安排自己的后事,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康熙居然会在安排后事时点名让一位朝廷重臣殉葬。

要知道殉葬制度自明英宗朱祁镇之后就基本逐渐废除,清朝除了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后曾让大妃阿巴亥殉葬之外,也基本没有延续殉葬制度,而且为皇帝殉葬者大多是其生前宠爱的妃嫔,很少有让大臣殉葬的事情发生,那么这位让康熙想让殉葬的苦命大臣又是谁,康熙又为何想让其殉葬呢?

这个被康熙点名殉葬的大臣不是别人,正是九门提督隆科多。说起康熙想让隆科多殉葬的事情,其中蕴含着康熙的帝王权术的运用。

隆科多其实也不是外人,他是康熙的亲舅舅佟国维第三子,他的姐姐和妹妹都先后嫁给了康熙,大姐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妹妹则是康熙的悫惠皇贵妃,可以说他既是康熙的表弟又是小舅子,是典型的皇亲贵戚。

康熙初期隆科多也曾获得提拔重用,曾出任一等侍卫兼銮仪使、正蓝旗蒙古旗副都统,不过由于后来隆科多的下属违法犯罪牵连到了他,因此康熙罢免了他的副都统和銮仪使之职,只保留了一等侍卫之职。

此后隆科多在一等侍卫的职位上干了六年,直到他的两个兄长先后去世,父亲佟国维又年老退休,康熙不想舅舅佟国维家族就此没落,于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时,提拔隆科多接替托合齐出任九门提督之职,隆科多的命运由此改变。

九门提督的正式官名叫作步军统领,这个职位是步军统领衙门的最高指挥官,而步军统领衙门在清朝属于卫戍京畿的禁卫军,负责卫戍京城,同时还要负责维护京城治安,属于是一支军警合一性质的军队。

清朝自顺治时期由摄政王多尔衮带领八旗兵入关定都北京,当时清朝有二十万八旗军,多尔衮留了一半的兵力也就是十万驻守京城卫戍京畿,称之为驻京八旗。另外十万则被用来统一天下,后来这些八旗兵则分驻各省,称之为驻防八旗。

驻京八旗的八旗兵其实被拆分得很散,大多分驻京城内外各处,但是整体而言除了皇帝身边装备精良的贴身禁卫军骁骑营有两万八千兵力之外,就属步军统领衙门的三万兵力最强,可以说步军统领衙门是当时卫戍京畿最强的武装力量。

而且这个步军统领衙门的权力还很大,相比于骁骑营只负责护卫皇帝,步军统领衙门则是卫戍京畿,还要负责维护京城治安以及暗中监视观察文武百官的动向,颇有些类似于明朝锦衣卫的性质,权力远比骁骑营要大得多,因此凡是出任九门提督的人皆是皇帝的心腹器重之人。

这里还要说一说隆科多的前任九门提督托合齐,这个托合齐出身低微,家族是内务府包衣奴才出身,但他的妹妹嫁给了康熙,是康熙的定嫔万琉哈氏,也是皇十二子胤祹的亲舅舅,因此托合齐受到康熙的器重和信任,从而被委任为九门提督。

本来九门提督就有着替皇帝监视文武百官和王公贵族的职能,因此这就要求任职者必须完全忠心于皇帝,不偏不倚,不结党不营私,所以康熙才会提拔大舅哥托合齐出任这个职务,但是托合齐却辜负康熙的期望。

托合齐却卷入了康熙晚年的九子争位之中,在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后,胤礽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因此开始大肆结党,托合齐正是在这时候受到胤礽的拉拢,与胤礽关系越走越近,结成了太子党。

后来康熙又对复立为太子之后的胤礽越发不满,胤礽的太子之位也朝不保夕,而托合齐与胤礽关系亲密,眼见康熙如此猜忌和不信任胤礽,他由此对康熙的所作所为颇有怨言。

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一次家庭宴会上,托合齐与参加宴会的下属官员谈起康熙对胤礽不公,以及替胤礽说好话埋怨康熙的事被人揭发到康熙那,于是康熙大怒,下旨罢免托合齐的官职,并将他打入宗人府监狱中,史称托合齐会饮案。

终于胤礽二次被康熙所废,随着胤礽二次被废,康熙又查出来胤礽曾想与托合齐密谋动用步军统领衙门的兵力发动政变,逼康熙退位,这件事令康熙大怒,托合齐在狱中被赐死,并且挫骨扬灰不得收葬。

隆科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接替托合齐出任了九门提督,由于托合齐让康熙很失望,因此隆科多出任九门提督时康熙特意在朱批中对他进行了警醒。

康熙在朱批中告诫隆科多出任九门提督就要行事端正,要做到不偏不倚,不结党不营私,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要保持距离,要以托合齐的事时刻警醒自己。

从此之后隆科多果然听康熙的话,不结党不营私,以托合齐为教训,凡事都是只听康熙指挥,因此他才一直能稳居九门提督之职,一直到康熙去世时,隆科多也是康熙朝任职时间最长的九门提督。

隆科多也以为自己终于赢得了康熙的信任,谁知道康熙在临死前,于畅春园召见隆科多,并让随侍在旁的大学士马齐向隆科多宣达康熙的旨意,康熙居然下旨在自己去世后,命隆科多立即自尽殉葬。

康熙这道旨意一下来,隆科多当场就懵了,自己是哪里做得不对了,皇上居然要让自己殉葬,还是皇上对自己太满意了,连死都想把自己拉到下面去服侍他?

当时隆科多已经五十多岁,虽然不是很年轻,但也算是正有精力之时,他当然不想为康熙殉葬,但是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因此即便隆科多再不愿意为康熙殉葬他也只得接旨跪谢隆恩。

不过马齐在屋内传达让隆科多殉葬的旨意却被屋外等着伺候的皇四子胤禛听到,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当即进屋跪在康熙面前以人殉制度属于陋习,自太祖皇帝之后清朝就已废除,不可让重臣为皇帝殉葬为由劝阻康熙。

最终康熙听从了胤禛的建议,取消了让隆科多殉葬的旨意,隆科多这才从鬼门关前走了回来,为此他对胤禛是感激不尽。

那么康熙是真的想让隆科多殉葬吗?当然不可能,如果康熙真想让隆科多殉葬,那任凭胤禛如何说都不可能劝康熙撤销这道旨意,这其中包含了康熙的帝王权术。

其实康熙后期诸子争位的事闹得让康熙心力交瘁,而当时的胤禛玩起了比较高明的套路,他隐藏起自己的野心,表现出对康熙极为忠孝,全都按照康熙的喜怒去行事,而且还能团结兄弟,最关键的是他吸取了皇八子胤禩结党营私最终遭到康熙厌恶的教训,他平素不结党不营私,行事公正无私,由此获得了康熙的青睐,因此康熙最终决定传位给他。

可是既然胤禛平素不结党不营私,那么朝臣中对他支持的人也就比较少,而胤禩平素向来深得人心,能笼络朝臣,朝廷中党羽不少,虽然胤禩遭到康熙的厌恶,但是胤禩却带着自己的党羽转为支持胤禛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争位。

因此康熙如果传位给胤禛的话,那么胤禛就要孤身要面临着深得人心的胤禩和胤禵一党,这些肯定是康熙准备传位给胤禛时所考虑到的。所以康熙才会给胤禛找到一个能镇住场面的帮手,那就是手握卫戍京畿兵权的九门提督隆科多。

康熙为什么要找隆科多,就因为隆科多自上任九门提督之后,确实是一心忠于康熙,吸取了托合齐的教训,不结党不营私,持身端正,而且最关键的是从礼法上隆科多还是胤禛的舅舅。

虽然胤禛的生母是康熙的德妃乌雅氏,但是由于孝懿仁皇后生育的女儿夭折后,她一直没有生育,康熙心疼她,所以特意把刚出生不久的胤禛交由孝懿仁皇后抚育,此后孝懿仁皇后一直抚育胤禛到12岁时去世。

而隆科多正是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孝懿仁皇后虽非胤禛生母,却是他的养母,因此从礼法上来说隆科多算是胤禛的舅舅,所以康熙才会选择隆科多来辅佐胤禛。

但是帝王家本无情,虽然礼法上隆科多算是胤禛的舅舅,可是胤禛既没有领导过隆科多,也没有对隆科多有恩惠,如何能确保隆科多死心塌地辅佐胤禛,因此康熙就想出了这么一个苦肉计。

这也是为何《清实录》记载康熙病重时只命胤禛入内伺候,而其他皇子则都在畅春园外候命,康熙掐准了胤禛在屋外知道隆科多要被殉葬时必然会进来阻止,然后自己在顺坡下驴卖给胤禛这个面子,这样一来胤禛就对隆科多有了救命之恩,隆科多不管是从亲情上还是从道义上都必然要竭尽心力辅佐胤禛继位,至于隆科多会不会恨康熙,那就无所谓了,反正那时候康熙已经蹬腿咽气了,恨与不恨都无所谓了。

因此康熙临终时才会让大学士马齐和九门提督隆科多接受临终顾命辅佐胤禛继位,而且胤禛继位其实让很多皇子和朝臣都很意外,马齐就是担心胤禛不能服众,所以才让隆科多在康熙咽气之后立刻指挥步军统领衙门的军队关闭京城九门,对内城实行军事管制,也正是隆科多不遗余力地调派军队同时对外宣读康熙遗诏才镇住了那些不服胤禛的皇子和朝臣。

所以胤禛能继位成为雍正皇帝,隆科多是居功至伟。雍正继位之后立刻任命隆科多和马齐为总理事务大臣,也是对他俩的政治回报。

雍正对待隆科多可谓是恩宠至极,不仅在公开场合称隆科多为舅舅,还让他掌管人事调动和任免大权,可以无需报请雍正直接任免官员,隆科多选举的官员当时被人称之为“佟选”,在雍正初期隆科多一时之间权势滔天。

在这种情况下隆科多也逐渐迷失了自己,忘却了当初康熙在他接任九门提督之时对他的告诫,他开始居功自傲,任人唯私,广结党羽。

因此雍正对隆科多也就越发反感,雍正在处理隆科多之前,先是在雍正三年(1725年)撤掉了隆科多九门提督之职,这就是先卸了他的兵权,然后在雍正五年(1727年)时,雍正彻底收拾完了嚣张跋扈的名将年羹尧和政敌兄弟胤禩一党,这时候雍正就可以调转枪头收拾隆科多了,这一年隆科多被雍正定下了四十一条大罪,终身囚禁起来,他的儿子们也被雍正流放黑龙江宁古塔,被囚禁之后不久隆科多就病死于囚禁之所。

写在最后

所以康熙临终前点名殉葬的大臣是隆科多,康熙并不是真心想让隆科多殉葬,他让隆科多殉葬不过是做场戏,让还只是继承人的雍正能有恩于隆科多,这样就能换来隆科多竭尽全力辅佐雍正继位了。

可以说康熙让隆科多死,而雍正让隆科多生,也就换来了隆科多对雍正的忠心,因此不能不服的是康熙连临死前都把帝王权术玩得如此通透。

不过康熙也没有预料到真正手握大权之后的隆科多会如此居功自傲,退化得那么快。当然隆科多最后结局凄惨也属于咎由自取,自古凡是居功自傲的功臣都不会好的下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7568.html
上一篇西北军的火种,29军从卢沟桥事变参与抗战,十万人打到只剩2万人
下一篇戴安澜:战死他国的抗日名将,毛主席为其写诗,罗斯福对他赞称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重头戏,便是胤禛奉康熙之命,追比国库欠款。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八阿哥管理下的国库,已经造成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亏空,而且拖欠人员形形色色,既有王公贵族、也有文武大臣,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追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胤禛原计划希望十三阿哥能够和他一起参与办理此项重任,却被康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