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福闻话·航海文化|中国航海日,一起看郑和七下西洋中的福建印记

福闻话·航海文化|中国航海日,一起看郑和七下西洋中的福建印记

东南网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福建官方新闻门户网站。

明朝初年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航海时代

创造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

航线最远的航海纪录

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向巅峰

历史上

福建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

如果说

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策划地

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起锚地

那么

长乐就是郑和七下西洋的

舟师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

登文道码头,郑和曾多次在此出海下西洋 图片来源:海峡都市报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

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

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

2022年7月11日

是第十八个中国航海日

今天

让我们一起听历史文物讲述

郑和与福建的故事

在郑和下西洋的壮丽航程中,福建扮演了浓墨重彩的角色。

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候风放洋;郑和舰队的许多船舶是在福建建造的;郑和舰队在长乐太平港休整期间,船上的火器、弓弩、刀牌等兵器多由福建都司辖下的3个“成造军火器局”提供;大批福建人随郑和出使远航,有些人留居东南亚各地,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南洋;福建是妈祖信仰的发祥地,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成功,推动了华人移民海外的热潮,移民的迁徙,又把妈祖信仰传播到世界各地……

郑和史迹陈列馆 图片来源:海峡都市报

福建保存了郑和下西洋的

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物

历史事实证明

福建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基地

古代福建人民在郑和下西洋中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和碑、圣寿宝塔……

通过这些至今尚存的历史遗存

我们依稀可以看见

六百多年前的帆影和波涛

感受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智慧与力量

显应宫郑和雕像

巡海大神郑和神龛 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摄

福州市长乐区显应宫

2003年专家确认,福建长乐出土的显应宫文物中的十尊“巡海大臣”神像,其中一尊为郑和塑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国家历史博物馆等相关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专程到显应宫,对这一尊塑像进行鉴定,确认此塑像为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尊郑和塑像,也是中国惟一发现的作为神和妈祖像供在一起的郑和塑像。这极为有价值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郑和历史,将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郑和的人士认为,该塑像与郑和真实形象的误差最小。

圣寿宝塔

圣寿宝塔。福州日报记者 蓝瑜萍 摄

福州市长乐区南山

在长乐南山顶端,圣寿宝塔屹立千年。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圣寿宝塔,又名三峰寺塔。从宋代至明代,宝塔不断得到僧人募缘、乡人舍财、官府捐资重修。郑和下西洋时,见其颓圮,也多次进行了修葺。

当年,郑和船队每次开洋出海,都会在长乐一个叫太平港的地方整训,伺风开洋。为了一览整个太平港船队情况,郑和经常登上位于南山的圣寿宝塔,远眺太平港,且在每次出入闽江口时,郑和也是凭借圣寿宝塔的位置来确定航线。郑和史迹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因圣寿宝塔对郑和开洋出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往返泊舟太平港时,他多次出资修葺圣寿宝塔。

在第七次下西洋离国前,郑和组织整修三峰寺塔、天妃宫,并在天妃宫左侧修建一座三清宝殿。南山上,塔、寺、宫、殿俱全,依照郑和的话来说,便是“画栋连云,如翚如翼”。郑和修建的这组南山建筑,在历史更迭中,仅留下一座三峰寺塔。

《天妃灵应之记》碑

图片来源:郑和史迹陈列馆

福州市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

上世纪30年代,距圣寿宝塔不远处,一块石碑的出土,轰动海内外。这块由郑和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记录下空前绝后的航海壮举,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遗物。

石碑不仅详细记载了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不畏艰险的远航历程,包括七下西洋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还褒扬了天妃(妈祖)的神力。其中,碑文明确记载:“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这是考证郑和下西洋最权威的史料碑刻。

“这块碑,我们俗称‘郑和碑’,是郑和最后一次奉命出使西洋时亲自撰文的。”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陈迟介绍,碑文共有1177个字,至今基本完整可读。“这是目前国内仅存的详细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石碑,不但是先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还可以修补文献记载的失误和不足。”

长乐南山天妃宫石柱础

图片来源:郑和史迹陈列馆

福州市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

该柱础高30厘米,宽43厘米,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郑和因三次航海活动皆受到天妃庇佑,遂奉请朝廷在长乐县南山(又称三峰山、塔坪山)修建天妃行宫,同年行宫落成。

行宫原建筑在抗日战争中被毁。1984年在遗址上出土原行宫石柱础5件,大小相同,建馆时作为柱础使用四件,现存一件。

郑和宝船(模型)

图片来源:郑和史迹陈列馆

福州市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

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九桅十二帆,底呈尖刀型,稳定性好,抗风力强,适于远洋航行,船模是仿造郑和乘坐的最大帅船而制作的,模型与原型的比例是1:85。

郑和舰队的许多船舶是在福建建造的。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记载:“(明)永乐七年(1409年)春正月,太监郑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舰于长乐。”著名的郑和宝船就是采用福建沿海一带常见的福船船型。福船尖底、阔面、水密,适于深海远洋航行,为当时中国航海木帆船的四大船型之一(另有沙船、广船和鸟船),亦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船型之一,明朝出国使臣(如册封琉球使)乘坐的官船均为福船型海船。

郑和铜钟

图片来源:郑和史迹陈列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该钟身高69厘米,壁厚2厘米,重77公斤,葵口,覆釜形。钟钮双龙柄,钟肩浮印云气如意纹,钟中部以云水波浪纹为母题,钟有八卦,云雷等纹饰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铭文,钟下部有楷书铭文五组,共54字,是宣德六年(1431)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为祈保西洋之行往返平安所铸造。

该铜钟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福建省南平市被发现,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在长乐活动的实物证据,进一步证明郑和在《天妃灵应之记》碑中描写的“钟鼓供仪,靡不俱备”是实指,绝非虚夸。

郑和行香碑

郑和行香碑 图片来源:泉州网

泉州市城东灵山圣墓回廊西侧

郑和行香碑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伊斯兰教圣墓墓廊西侧。1417年明代航海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专程来此拜谒先贤、祈求庇佑。地方官蒲和日为之立碑纪念。

碑文显示,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曾至泉州灵山圣墓行香,祈求保佑。而这次“官方祈福”,也直接促进了伊斯兰教在泉州的发展与兴盛。

宁德支提寺郑和木刻文物

图片来源:海峡都市报

宁德市霍童支提寺

这块木刻高2.25米,宽0.75米,板厚0.045米,正面为雕版反字与图刻,最上面刻着“敕赐大支提山华藏万寿寺山图记”,图上刻着除佛像之外,还有整个支提寺周围的地理环境。经过辨认,在下方的文字中,有“尊宿澄鉴荷南宋荥封于嘉定迨我”、“成祖文皇帝握乾符以昇位泽被九流”、“仁孝皇太后体坤德以资他恩隆三宝”、“圣像铸千尊”、“郑和”等字样。

这块木刻版上刻有航海舰队图案,有“郑和”等字样,根据相关文物和史料,推测郑和当时是奉旨而来,并给寺里赠送铁佛。

宁德市方志委王道亨主任表示,根据《华严寺志》记载,明永乐五年(1407),朝廷命祖籍宁德霍童的无碍禅师住持华严寺,并赐紫衣一袭。同时,朝廷又命中使周觉成入山重建大殿。因明仁孝皇后梦见自己游览支提山,于是下令南京工匠铸造千尊铁佛赐给华严寺。他说,当年皇后赐的千尊铁佛寺内还存有900多尊,根据《国榷》记载,徐皇后在永乐五年七月去世,同年九月“太监郑和还自西洋”。“郑和在第二次下西洋时受徐皇后临终之托”。而且,在《郑和航海图》也记载了郑和曾到过宁德三都澳等地方。

登文道

郑和多次下西洋的登文道码头遗址 图片来源:海峡都市报

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文石村

在文石村北侧江边,隐匿于石块中的“登文道”摩崖石刻,其横额隐约可见刻楷书“皇明 登文道”五个字。史料记载,登文道修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取名登文道,表明这里是登上文石的道头,也寓意登上文官仕途。郑和下西洋时,多次在此设祭开洋,这里也是他到长乐修建天妃庙时登陆的地方。

登文道还曾是古代长乐客商出洋的始发地和朝廷使臣赴琉球岛的码头。目前,它已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

参考资料

[1]《长乐登文道 当年郑和上岸地 —“一眼看千年探寻福州海丝史迹”》 海峡都市报

[2] 《七下西洋的福建印记》 福建纪检监察

[3]《世遗来了丨海丝之路,福建元素下西洋》 福建日报

[4] 《郑和与福建——周秋麟 杨圣云》郑和史迹陈列馆

[5] 《福建长乐显应宫文物中发现一尊最早期郑和塑像》中国新闻网

[6] 《圣寿宝塔:见证郑和七下西洋》福州新闻网

[7] 郑和史迹陈列馆网站

[8] 《【刺桐藏宝图】灵山圣墓谒先贤》泉州网

[9] 《宁德支提寺发现木刻 被证实与明朝皇室有关》海峡都市报

东南网出品

福闻话工作室制作

责编:李雅兰

美编:缪林西

配音:仇浩

策划:王祥楠 林雯晶 陈勍

监制:许上福

相关推荐

感谢您的阅读

喜欢就点“在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272.html
上一篇大家读《左传》 |秦晋殽之战 1
下一篇皇帝准备干掉将军,将军知道后对心腹说:皇帝让我把你们都处决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