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700年王朝的覆灭:被唐朝两任皇帝一刀刀“凌迟”,最终死于“内讧”!

700年王朝的覆灭:被唐朝两任皇帝一刀刀“凌迟”,最终死于“内讧”!

唐太宗在出征高句丽时被射瞎一只眼?

这个段子我们现在回头来看,只是当作一个笑话来看看,但是现在对于一部分某半岛的“宇宙人”来说,却还一直当真了!确实很搞笑。

更何况,当年的高句丽和那个“半岛宇宙国”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

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很快完成了中央集权和扩张。当时这个“高句丽”帝国不仅囊括大半个朝鲜半岛,其实还有中国东部的很大一片疆域,完全是独立的另一个王朝。

不过话又说回来,隋唐时期的高句丽确实不是很好打!

唐太宗远征高句丽时损失很小,被射瞎一只眼纯属谣言!

首先,高句丽这个帝国的地理位置可攻可守;其次,该王朝极盛时期拥兵几十万,有强大的步兵、骑兵、重甲骑兵、重甲步兵等各兵种。而且该王朝的经济也比较好:农业、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比较发达。

有了强大的军队和经济支撑,那么高句丽王朝的野心就逐渐变大了:他们先是征服了周边不少蛮族。在强盛的隋文帝时期,高句丽便开始蠢蠢欲动了,不断蚕食隋朝的东北及辽东等地。

后来,高句丽趁中原内乱逐一占领了汉四郡。这种情况下,隋唐不打你打谁?不过隋朝军队虽然连续多次出征,但从来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以后,于公元644年便对这个“心头大患”开始下狠手了!不过他在远征高句丽的时候,也吸取了之前隋炀帝的教训,率军采取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策略。

但是高句丽的城池地理位置都实在太好了,高句丽军队也抓住了这点,每一座城他们都死守到最后才投降。虽然唐军成功攻下了很多城池,但是损耗太大了,后勤也逐渐跟不上了。

后来,苏定方率军围攻平壤半年都没能攻下来。最后,出征时豪情万丈的唐太宗不得不铩羽而归。而且根据现有的史料表明:唐太宗在撤退的途中,可能染上了重病或者负了伤。

但是今天在某“宇宙国”的嘴时,却被传说成了另一个版本:唐太宗在安市城让高句丽守军射瞎了一只眼睛。

这就有点过分了!

要知道,虽然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最后未能成功,但当时唐军的战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唐军总共损失了不到2000人,但是唐军却一举攻破高句丽大小城池十余座,消灭十几万高句丽军主力,其中斩首4万多级。

例如平壤之战中,唐军虽然自己损失了八千匹马,但是从高句丽军队手中夺取的马匹却超过了5万匹。另外,唐军在战役中还缴获了大量铠甲等装备物资。

因此,无论是在作战中还是在撤军时,唐军的损失其实一直都很小。只是因为对方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好,后勤难以保障这才不得不班师回朝。

在《资治通鉴》中,就曾对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果与损失进行了详细描述:

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另外在《新唐书》列传中,也对唐军远征高句丽有过记载:“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至于“唐太宗在征高句丽时被射瞎一只眼”的说法,其实只是近代朝鲜半岛某国小说伪造出的谣言。在这之前的古代汉人史料,以及朝鲜半岛史料中,都从来没有提到过有这种事发生。

这个“典故”最早从何而来?现在都是语焉不详,也无从考证。

唐高宗采取长期战略对付高句丽,“内讧”给了他天赐良机。

公元655年,高句丽和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朝求救,当时的唐高宗李治便决定再次起兵讨伐高句丽: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军击退高句丽军队。

不过这一次,和隋唐前几位皇帝讨伐高句丽不一样:李治知道高句丽短时间内并不好打,便决定采取长期战略,双方虽然处于战争状态,但表面上却又没有直接撕破脸皮。

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时,高句丽甚至还派了自己的太子前来“观礼”。而李治也对这种情况默认了,接受了高句丽的“示好”。由此可见,李治对于高句丽这个对手还是很谨慎很清醒的。

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终于看到了征服高句丽的机会:这一年高句丽的莫离支盖苏文去世了,而他的三个儿子开始了内讧。

莫离支盖苏文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32岁的长子泉男生,但他的另两个儿子泉男建和泉男产却心生不满。

但这一切泉男生即位后并没有在意,他当时任命自己的两个弟弟做监国主持朝政,自己便离开平壤视察民情去。

结果在权力的诱惑下,泉男建和泉男产两兄弟把哥哥泉男生留在平壤的小儿子泉献忠杀掉了,然后自立为莫离支。平壤发生政变后,泉男生只能逃到旧都国内城。

面对自己两个弟弟的围攻,泉男生只得派人向唐朝请求支援。但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心中虽然暗喜,但也知道这个“泉男生”也不是什么“朋友”:他当莫离支的时候对唐军也并不友好,曾经凭借鸭绿江的天险让唐朝远征军遭受过巨大损失。

而如果让他们兄弟三人继续内讧,无疑对唐朝才更有利!因此,李治先后两次拒绝了泉男生”的出兵请求。

最后,泉男生只好让自己的大儿子泉献诚亲自出使唐朝。“泉献诚”这个名字取得好,“献诚”不就是在暗示李治:只要你出兵援助我,就可以献城给你。

据《泉男生墓志》记载:

“公率国内等六城十余万户,书藉辕门。又有木底等三城,希风共款。”

就这样,泉男生把之前让唐军步履维艰的城池一下子都给献了,顺带着还有鸭绿江北部重镇乌骨城。

李治心里这下子出兵终于有数了:高句丽以鸭绿江为根本建立的战略防御体系,瞬间便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平壤直接暴露在唐军的眼皮子底下。

于是,唐军开始浩浩荡荡开进高句丽各个重镇,随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一举将平壤以北的所有重镇全部攻克。

公元668年九月,唐军兵临平壤城下。由于这一次有了泉男生的协助,平壤俨然成了一座孤城。进行了一番抵抗后,泉男建和泉男产不得不摇白旗向唐军投降。

结语:700年王朝覆灭的真正原因。

高句丽的叛乱被平定以后,唐高宗李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令把高句丽贵族,富户和十万百姓全部迁入中原,一部分人留在辽东,其余的全部并入突厥、新罗。

就这样,建国七百年之久的高句丽被彻底肢解灭亡。直至200年以后,朝鲜半岛才出现“王氏高丽”,但此“高丽”非彼“高句丽”。

对于高句丽王朝的历史来说,泉男生无疑就是该王朝的叛徒和带路党!在《三国史记·卷49·盖苏文传》中是这样评价泉男生的:

“男生、献诚虽有闻于唐室,而以本国言之,未免为叛人者矣。”

不过,其实早在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就已经大幅削弱了高句丽军队的有生力量。而李治,也一直在继续不断削弱高句丽的长期战略,搞得高句丽境内不稳,人口锐减,从而才奠定了一举灭亡高句丽的良好基础。

而高句丽后来发生的内讧,只是给了唐高宗李治一个很好的“导火索”而已。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驿站枫雪(未经允许,请勿复制全文搬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2003.html
上一篇一代大贪和珅凭得什么混得如此高位?其终局可谓站得高摔得惨
下一篇抵抗是死,投降能活,蜀亡后的四川老百姓是否要感谢谯周?

为您推荐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