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雍正王朝》:隆科多,励志人生的反面教材

《雍正王朝》:隆科多,励志人生的反面教材

在《雍正王朝》剧中,隆科多,昔日里被唤作小多子,随着官阶日渐提升,直至最后成为了众人追捧的隆中堂。

纵观隆科多在剧中的成长经历,如果不是最后一刻他上了八阿哥的贼船,沦为阶下囚,那么隆科多从最初的“无业游民”,一步步晋升为上书房大臣、军机处大臣以及九门提督,在雍正朝的权力核心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样的人生经历无疑是充满励志和传奇的。

导致隆科多最后人生悲剧的,恰恰就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和八阿哥尿到一个壶里,背叛了一向待他不薄的雍正。

隆科多的这个人生悲剧,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

因为本剧在塑造隆科多这个角色的时候,通过隆科多粉墨登场以来的一系列表现,就注定他最终将一步步走向自我覆灭。

我们知道,性格决定人的认知,而认知又决定了这个人能有多大出息,同时也会决定这个人最终会有怎样的结局。

那么本剧的前半部分是如何塑造隆科多这个角色呢?

我们通过隆科多登场后的一系列表现,就能看出一二。

隆科多最初登场,是在众官员的撺掇声中,和马国成大闹胤禛、田文镜在户部设立的追缴欠款办公室。

在明知自己欠债不还是违背朝廷王法制度的情况下,隆科多还要跟着冒这个尖、犯这个混,足见此时的隆科多不仅目无法纪,而且还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头脑,很容易被别人煽动和利用。

这种认知能力,比之旁人尚且不如。

接下来,佟国维和隆科多的一次谈话,继续向我们揭示了他的过往经历。

原来隆科多当初也曾经追随康熙南征北战,立下了一些军功,后来被佟国维安排到关外进一步历练。可惜隆科多吃不了关外的苦,私自溜了回来。

从此,隆科多的仕途生涯被按下了暂停键。

试想,但凡隆科多能有一点头脑和意志力,也会明白自己此番在关外的历练至关重要,将为接下来康熙进一步提拔他奠定基础。

隆科多看不到这一层,说明他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得失,是个缺乏远见的人,也是个不堪大用的人。而他吃不了关外的苦,说明他更缺乏干大事应有的果敢和毅力。

再后来,为了归还国库欠款,隆科多把康熙赐给他的宝刀卖到当铺换钱。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细节,折射出的问题更凸显。

如果换做一个正常人,哪怕饿死也不会把康熙大帝赏赐的宝刀卖掉,因为那是自己曾经荣耀、功劳的重要见证,有朝一日如果迎来翻身的机会,宝刀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比如年羹尧,哪怕被安排去守城门,也没有卖掉雍正赏赐他的黄马褂。

而隆科多仅仅因为生活陷入了困境,就卖掉这把对他具有重要意义的宝刀,不仅说明了隆科多缺乏主见,而且为了一点小利,便会经常干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蠢事。

如果再往深层次剖析,隆科多连康熙赏给他的宝刀都可以卖掉,如果有了更大的利益诱惑,会不会直接出卖康熙本人呢?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卖刀问题,而是关乎一个人的气节和人格问题。

很显然,隆科多并没有什么气节,是一个只会算计眼前利益的平庸的人。

一个既无远见、也无头脑、更没有意志力和气节的人,又怎么会在事业上有多大成功?

然而隆科多那位位高权重的六叔佟国维,并没有放弃他。

佟国维并不是不清楚隆科多的这些缺点。但是佟国维还是要把隆科多推上去,让他成为未来佟氏家族的掌家人。

原因也许很简单:佟氏家族已经没有其他人能够支撑起家族事业了,隆科多已然算是后辈族人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佟国维为了向康熙推荐隆科多,便把一向惫懒、狡猾、只知道投机钻营的小多子,夸成了“坚韧敏达,才堪重用”,估计说这句话的时候,佟国维自己内心都苦笑一声。

正是有了佟国维的这次关键的推荐,隆科多职业生涯的按键被再次开启,并且走上了快车道,康熙册封他为九门提督,雍正更是让他位列上书房、军机处大臣,风头无两。

基于以上对隆科多性格的分析,我们就不奇怪为什么隆科多在听闻太子将废,便欢欣雀跃地找到佟国维,希望参与到这次储君废立的重大变故中,好从中掘得丰厚回报,而且隆科多是非常希望站到八阿哥的夺嫡阵营中。

因为以他的那点道行,他也简单地认为八阿哥是夺嫡的最大热门,完全看不到康熙安排的这次“议举新太子”活动背后的深刻布局。

好在老谋深算的佟国维提前进行了布局,隆科多才没有陷入到本轮危机之中,并且在佟国维拼尽自己全力的运作下,隆科多被推上了重要岗位。

隆科多究竟行不行,康熙清楚、佟国维也清楚。但是为了家族未来的荣耀,佟国维别无选择,只有这样做了。

在雍正继位后,原本具有拥立之功的隆科多,本可仰仗雍正的信赖和支持,不断巩固自己的势力,确保家族的荣耀延续下去。

可惜,他的那种“捡芝麻丢西瓜”的坏毛病又犯了。

八阿哥为了实现推翻雍正的阴谋,暗地里许给隆科多一点利益。就是这么一点点利益,让隆科多忘了自己的初衷,忘了自己在康熙面前许下的诺言,居然把自己绑到了八阿哥发动政变的战车之上。

而且,成为掌家人的隆科多却发现一个更为尴尬的事实,他的隆大公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隆科多更加不能指望他去振兴自己的家族。

一个家族培养出的后辈子弟,如此不肖,而且一代不如一代,真的算得上是这个家族的悲哀。

八阿哥所发动的“八王议政”最终是以失败告终,八爷党彻底倒台了,而作为这场阴谋的重要参与者,隆科多也跟着完了。

他背后所代表的整个佟氏家族也随着他的覆灭,走向了衰亡,而这种衰亡几乎是万劫不复的。

正如我前文所说,隆科多原本就不是干大事、担大任的材器,他自己不自知,偏要寻找向上爬的机会,而佟国维依托自己的算计外加强权,硬把他推了上去。

叔侄俩的这番逆天操作,只会使得隆科多犯更大的错,把整个家族带到更深的沟里面。

如果隆科多只是安然地当个普通人,或许佟氏家族不会衰败得这么彻底。

隆科多的这种人生悲剧,其实我们的先人早已经看得明明白白。

《周易·系辞下传》中写得清清楚楚: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8529.html
上一篇4个日本战犯,竟被南京玄奘寺供奉?
下一篇星汉灿烂:三个皇子结局差异大,细节暴露凌不疑和谁暗地结盟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这些天,有网友给我提出了建议:      鉴于我迄今为止已经写了很多和《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而且深挖了不少剧中的内容和细节,何不按照电视剧既有的剧情,再结合这些细节,重新把这部电视剧再进行一个全方.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这些天,电视剧《狂飙》正在热播,几乎是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这是继《人民的名义》以来,又一部可以引起所有人广泛共鸣的电视剧。就连向来不怎么看电视剧的笔者,也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不断在追剧。众所周知,笔者创作了很多和电视剧《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对《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情早已烂熟于心。今天,偶然的机会,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文|赵梦得康熙登基后,非常重视其父顺治留下的密奏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人不能欺朕,亦不敢欺朕”。此后他规范了在密奏时的一些程序和规范:“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这就是是重要的话说四遍了。影视画面现存康熙朝的密奏三千余件,由百余人所写,虽然较顺治时期大有增加,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雍正关于雍正篡改圣旨登基的故事,已经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上演,而其实这种传言早在雍正年间便已传播于民间社会。就当时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几个阿哥来看,人们很少认为康熙皇帝会传位于所谓的“贤王”八阿哥,反而都认为康熙会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因此才出现了雍正篡改圣旨,将传位十四阿哥中的“十”字改为“于”,进而成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重头戏,便是胤禛奉康熙之命,追比国库欠款。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八阿哥管理下的国库,已经造成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亏空,而且拖欠人员形形色色,既有王公贵族、也有文武大臣,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追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胤禛原计划希望十三阿哥能够和他一起参与办理此项重任,却被康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