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战国七雄中为何韩国最弱?

战国七雄中为何韩国最弱?

首先在于三家分晋时韩氏的话语权最小,故所分得的土地要小于赵氏、魏氏两家。

韩氏一脉与晋国国君是血缘很近的宗亲,而晋国自曲沃代翼后,为防止别的宗亲夺权,大力打压公室诸公子,在晋献公时期又有重耳等公子外奔,故韩氏在晋国长期进入不了核心权力圈层。韩厥的父亲早逝,幼小的韩厥被赵衰所养大,成为赵氏家臣,被授予行军司马一职,自此以后,韩氏是长期亲赵氏的,两方的利益关系结合得比较紧密。

赵氏、魏氏发迹史则要比韩氏早得多,因赵氏不属于晋国公族,而魏氏则属于晋国公族远支,且已经旁落,从国君继承法理上没有夺权的可能,所以就相对容易升迁。晋献公十六年(公园前662年),赵夙、毕万作为献公的亲信,为其御戎驾车,灭掉耿、魏、霍三个小国后,将耿、魏作为食邑分别赐给了赵夙和毕万二人,此后毕万即以封邑魏为氏。此后,赵、魏二氏常有贤才主政晋国,如赵衰、魏犨即为与狐偃、先轸为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的五贤,往后又有赵盾、魏绛作为晋国重臣。在长期主政中,赵魏两家尽力培植自身势力,建设城邑。而韩氏发家得稍晚,出能人贤才又不如其他两家多,故势力经营得没这两家深厚。

奠定三家分晋基础的是晋阳之战,而晋阳之战功劳最大的是赵襄子家,当时四卿之中最强大的智氏首领智瑶,以奉献公室为名,要韩、魏、赵三家各献出一个万家之县给晋侯,借此削弱三家实力,韩、魏迫于压力献出了,而赵襄子不肯,智瑶遂挟韩、魏两家攻打赵氏,赵襄子退守经营得十分稳固的根据地晋阳。三家联军围困了晋阳三个月也没能打下来,于是智瑶令人掘开汾水河堤淹,大水几乎漫上城墙,赵襄子赶紧派管家张孟谈去策反韩康子、魏桓子,韩、魏而家担心赵氏灭亡之后祸患将延及自身,于是倒戈而助赵氏,击灭智氏。

鉴于此,三家分晋的结果是,赵氏虽然分得的地盘比较偏远贫瘠,且与楼烦、林胡、匈奴等游牧部族接壤,但实则而言,赵氏的地盘最大,其次是魏氏,最小的是韩氏。赵氏的战略处境略优于韩、魏,仅与魏、齐两个大国临近。韩氏的地盘最小,且在三个方向上面临秦、楚、魏三个大国的包夹,一般来说,要想有良好的扩张空间和进取态势,最好只在一个方向上面对一个强国,面对两个还勉强可以,如若面对三个,那就缺少扩张的余地,并将长期处于防守的态势,一旦想尽力往某一方向扩张,也会被旁边的强国趁火打劫。所以,这就是韩国在七雄中实力比较弱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韩国也是三晋国家中雄心不足的一个国家,其首领国君从韩厥而至韩武子,其有意扩张领土而无意称霸争强,如赵盾、赵鞅、魏绛之徒都尽力佐晋君先后与楚国、吴国争霸。事实上,一个国家的决心意志与战略追求,是很能影响国势发展的,韩国国君称霸的意图不足,也导致其扩张的后劲不足。虽然韩国灭掉东边的郑国后,韩昭侯又任用申不害变法,国力增强,十年间诸侯不敢侵伐,但韩国也没在这段国力上升期里对外扩张。

韩国过力对比来说比较弱,但应该不是七雄里最弱的,最弱的应该是燕国,燕国只有在燕昭王时期,以及战国末期国力才比韩国强。韩国地盘要比燕国小得多,不过人口密度倒是比燕国高不少,加之有矿产资源,善于制作弓弩,且得益于晋国的军事遗产,军队战斗力也还不错,在列国中一度有“劲韩”之称。在魏文侯的带领下,三晋联合向外扩张,接连打败楚国、齐国两个大国,韩、魏从楚国手里夺得了不少土地。北、西、南三个方向韩国都没法扩张,而从成皋向东倒是侵占了卫国、宋国的一些领土。于合纵连横中,韩国追随过一系列的“大哥”打败过楚国(三晋伐楚夺取榆关和大梁、垂沙之战)、齐国(三晋伐齐之战)、秦国(匡章率齐韩魏联军攻破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魏国(马陵之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6110.html
上一篇【滨州百名历史人物】农民起义军领袖王薄
下一篇每半年搞一次文字狱,乾隆帝怎么想的?|循迹晓讲

为您推荐

养由基:能开千斤弓,鄢陵之战,射杀晋国大将吕锜

养由基:能开千斤弓,鄢陵之战,射杀晋国大将吕锜

养由基,楚国将领,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鄢陵之战,养由基一箭射死晋国大将吕锜,掩护楚共王撤退,名震中原。养由基,嬴姓,养国人,从小就善于射箭。史书记载,养由基双臂可以拉开千斤弓,百步之外轻易射中柳叶,箭无虚发,名气很大。楚庄王时,令尹(丞相)斗越椒叛乱,率兵杀向王宫。楚庄王招募勇士:“谁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