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漫谈华夏.他尊王攘夷保卫华夏文明,首霸齐桓

漫谈华夏.他尊王攘夷保卫华夏文明,首霸齐桓

文:子夏记

漫说历史,闲讲创业,论大千世界

图片来源史图馆

1

公子小白

武王分封姜太公与齐地以后,齐国开始大力发展工商业,因为临靠东海,捕鱼晒盐,人们生活富足,百姓归附,很快发展成为当时大国。

周成王时期,管叔, 财叔作乱,淮夷又反叛,于是周天子授权四朝元老姜太公齐国征伐诸侯之权。

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史记》

齐国就一直在东海之滨默默渡过了西周时期,没有什么震惊天下的大事,各国百姓只知道齐国一个临海的国家,那里人民生活富足,海上有蓬莱仙岛。

其他传闻就是一些齐国公室经常发生篡位的事情。

时间来到东周时期,国君齐僖公在位,他是一个比较喜欢小孩子的人。

齐僖公二十五年,北戎攻打齐国,当时的郑国还是实力强悍,毕竟都是华夏子孙,自己人可以平时干仗,外敌来了还是要帮衬着。

就派太子姬忽来驰援齐国,齐僖公一看小伙子一表人才,还帮了大忙,就想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姬忽给推辞了。

他也很爱自己的侄子无知,自己儿子有的待遇,也照着给侄子来了一套。

可是这两表兄弟却不对付,关系很不好,经常打架,这就为齐国的内乱埋下了伏笔。

后来太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他一即位就降低了无知的待遇,无知于是怀恨在心。

你当国君了就了不起了,就要打击报复了

这边说齐襄公,从他对待表兄弟的态度就可以知道,这是个心胸狭隘自私的人。

他不是啥好货,当太子时候就和自己妹妹文姜私通,文姜嫁给了鲁恒公以后,他还经常感叹思念。

一次鲁恒公带着文姜回齐国探亲,齐襄公在这段时间又和文姜旧情复燃,干柴烈火。

鲁恒公知道以后对着文姜大骂,但是除了骂以外也没别的办法。

文姜把此事告诉了齐襄公,襄公就派大力士彭生杀害了鲁恒公。

国君被杀,鲁国人不干了,襄公于是杀了彭生做替罪羊,甩锅了,不关我的事,以平息鲁人的愤怒。

上层社会就是这么腐朽,黑暗

齐襄公对自己兄弟不好,对自己的大臣也更差。他安排连称,管至父,两个大臣到葵丘戍边。说好了的,西瓜成熟的时候去,一年后,西瓜成熟的时候后来。

可襄公不认账了,两个人火了,联合无知密谋造反。

连称有一堂妹在襄公宫内,不被宠幸,就让她侦伺襄公,对她说:“事成以后让你给无知当夫人。

齐襄公十二年冬天,襄公跑到沛丘打猎,脚受伤了。

通过堂妹告诉的情报,无知,连称,管至父一伙人杀到宫中,干掉了齐襄公,于是无知自立为齐君。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史记讲述更多的不仅是历史王侯将相的故事,还有做人的道理。

齐襄公最后被人干掉,是主要得罪了三方的势力。

第一是自己的表兄弟,他爹对他表兄弟好,他嫉妒,他看不惯,当了国君以后对自己表兄弟无知打击报复,如果他能做到兄友弟恭,无知又怎会仇恨于他。

第二是自己的大臣,说好安排出差一年时间,答应的事情就不认账,伤害了下属的感情。

第三是自己的女人,一个一直得不到宠爱的女人,对于自己的男人一定是怨恨的。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女人用心。

而这三种敌对齐襄公的势力纠集在了一起,可想而知齐襄公的下场。

得到君位的无知沾沾自喜,但他毕竟不是那个位置的人,这年春天,无知春游雍林,被雍林当地人干掉了。

这人告诉齐国的诸位大臣:“这货干掉正牌齐襄公,是个冒牌货,我不认,我是专业打假的,你们再从齐襄公的兄弟里面选个我服气的。”

还真有两个合适的人,一个公子纠,现在鲁国,其金主是鲁国君主。

还有管仲,召忽两位得力助手辅佐。

一个公子小白,现在莒国,辅佐他的是鲍叔。

按实力而言,公子纠胜于公子小白,那小白是如何赢得最后的胜利呢?

2

回国即位

公子小白在齐国朝中有个做官知己好友,高傒。

无知被人干掉以后,他第一时间叫人通知小白,赶紧回来继承君位。

平时有个真心能帮助你的朋友是多么重要,在这场公位争夺战里,高傒的消息起了很大的作用。

公子纠这边也没有闲着,鲁国君主得知齐国需要公子回来继承君位 ,马上就要把手上的公子纠送回去,继承君位。

读史书的人都会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都很喜欢把别国送到本国的公子王子迎接回国,帮助其当上国君。

这其中也是有着政治利益的考量,他国王子,公子,受了本国的好处,回国以后登上君位,自然会和帮助他上位的国家亲近,或者结盟。

鲁国这边官方负责,正规军护送纠回国上位。

考虑到还有一个竞争者,小白,于是安排了一队人马埋伏在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刺杀公子小白。

管夷吾终于登场了,又是一个王佐之才。

他第一次出场却是以刺客的身份,在先秦时期是文武不分家,出将入相,不要觉得文人就好欺负。

当年文圣人,孔夫子也是一米九几的大汉。

先秦男子,只要有点身份的,都是人人佩剑,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了唐朝时期,至少唐朝时期,华夏族的尚武之风还很浓厚,就连文人李白就是剑术高手,才能写下《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可见唐朝时期的文人也是随身配剑,更不说那些边塞诗人了,个个都是武力值都不低,所以诗文都是:

月黑燕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尽关西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还说管仲,姬姓,周穆王的后代,最早是做生意的,所以有句话叫管夷吾举于市。

做生意破产以后,发现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就给别人当幕僚家臣。

此时公子小白踌躇满志的站在马车上,马上就要回国登上君位。

管仲早已埋伏在路边,拉弓,瞄准,射箭。

一箭飞出正射中公子小白,看来管仲先生真是文科安邦,武可定国。

小白中箭,直接倒下。

心想:我中箭了,但是感觉又不对呢?

一摸原来是射中了身上的带钩,一加思索,决定将计就计,于是假扮死了。

这边管仲看到小白这样倒下,心想解决了,撤,告知公子纠那边,问题已经解决了。

管仲走后,公子小白马不停蹄的赶往齐国,回到齐国在高傒的帮助下继承君位 。

这个就是对于成功的渴望

想想也是,一个流落在外的公子,说的好听是公子,说不好听的,平时连饭都不吃饱。

现在告诉你,一份偌大的家业,等你回去继承,就不说一个国了,就《西虹市首富》里面,主人公得知可以继承叔公300亿人民币,直接就懵了,范进得知自己中了举了,当时就疯了,可别说一个国的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

这是跨越阶级,而这阶级跨程度太大了,从地下直接到了天上,一步登天。

君位意味着无数的美女,无数的财宝,至高无上的的权利,土地,人口,全部都是属于你的。

公子纠本来有着优势。一听说问题解决了,那就慢慢走呗,一共花了六天时间才到齐国。

等公子纠走到齐国边境之时,发知道公子小白正式即位了,是为齐桓公。

3

任用管仲

这个时候的齐桓公还没有那么成熟,刚刚即位,一下子掌握如此大的权利的年青人,即位第一件事就是找公子纠和他的后台金主鲁国算账。

想想也是本来君位都是公平竞争的,谁先回去,谁就是新的齐国国君,但是你鲁国和公子纠却半路埋伏,这就不要脸了。

所以齐桓公刚刚即位就派兵去拦截护送公子纠的鲁国军队,这年秋天又真正和鲁国打了一仗,此仗鲁军大败,归路也被齐军阻断。

齐桓公叫人写信给鲁国:“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亲手干掉他,请你们代劳。

召忽,管仲,他的两个跟班,都是我的仇人,我要你们送到齐国,我要把他们剁成肉酱才甘心。

不然,我齐国就和鲁国比划比划。”

如果公子纠不阴谋加害小白,那么小白也不会如此报复纠,都是兄弟,古人为了王位争夺就是这么残酷无情,君王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

其中也可以知道春秋时期的社会风气如此,阴谋诡计盛行,礼崩乐坏 ,所以孔夫子一生理想就是恢复西周那个礼乐文明的时代。

鲁国人干掉了公子纠,这时公子纠就是一枚弃子了,没有用处,干掉就干掉。

公子纠另一个小弟召忽自杀。

按照齐桓公要求,鲁国人将管仲打包装好发往齐国,鲁公叫人,赶紧把管仲送走,赶紧送走,只要齐国不攻打鲁国。

鲁国君不知,他送走的管仲却是王佐之才,一份大礼就这样送给齐国了,后来管仲使得齐国成为天下霸主以后,不知他有何感想?

也难怪鲁国春秋战国都是只能当配角,千里马在手,也不识得。

而就在之前,齐桓公已经改变了对管仲的态度。

鲍叔牙对齐桓说:“我跟着老板你这么多年,如今您终于上了位,以我的才能也对您的威望没有什么帮助了。如果您想治理好齐国,我和高傒两个老伙计足够了,如果您想称霸天下,必须要管仲辅佐不可。”

毕竟我和管仲是老朋友了,我打包票,管仲是个人才。

齐桓公陷入了思索之中,一边是霸业,一边是报仇。

最后他选择了霸业,齐桓公接纳了管仲,这就是现在人所说的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杀了管仲,是个很容易达成的小目标,而创建霸业是长远大目标,为了大目标的实现,可以忍耐住小目标。

这就是成功者的秘诀,长期主义,选择最困难,也最踏实的方式,不要急功近利。

考研究生是大目标,每天打游戏是个小目标,打游戏觉得很好玩有趣得到良好游戏体验,但是考研成功以后那种快乐体验又不同,能考上研究生的人一般会选择放弃打游戏而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想要的。

就革命历史来说,国民党蒋介石为了自己的独裁政权,选择了放弃农民工人阶级,投入了英美帝国主义的怀抱,和封建买办主义合作,于是实力迅速得到提升,所以南京国民政府也成为当时中国最强的一个势力,这就是捷径。

而毛主席领导共产党人,选择了去广大农村,去发动农民的力量,去建立基层组织,从而真正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推倒了封建,帝国,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你叫蒋介石去发动农民的力量,他会觉得根本不可能,太难了。

直接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英美政府就扶持他,就给枪给炮,和封建买办主义合作,就给他银元钞票。

根据蒋介石以前打仗期间炒股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他的志向就这么大了。

再说管仲作为囚犯来到齐国,一来,直接囚犯变成贵客了,鲍叔牙亲自迎接,沐浴斋戒以后得见齐桓公。

齐桓公也是个好老板,五险一金,分房子,任命为齐国大夫,委以国政。

《史记》记载: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伸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4

齐国兴起

齐桓公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百姓种田的种田,打鱼的打鱼,做工的做工,都在积极创造社会财富。

齐国在总经理管仲的带领下蒸蒸日上,百姓生活富足,国家府库充实,毕竟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很大程度在于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

管仲本是姬姓,周王室后裔,现在辅佐姜太公后裔,以前是姜太公辅佐姬姓,现在是颠倒过来了。

管仲为齐国制定了全新的行政体制,内容为: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工商之乡不从事作战,实际从事作战 的是士乡十五。

五乡为一帅,有一万一千人。由齐君率为中军,两个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是为三军,就是“参其国”。

一乡有十连,一连有四里,一里有十轨,一轨有五家,五家为 一轨,这就是“伍其鄙”。轨中的五家,因世代相居处在一起,因为利害祸福相同,所以,“守则同固,战则同强”。

这个制度就是把不管你是国人还是野人,全部规划到作战的队伍里面,有点类似于明代的军户,既要种田,要打仗的时候还要负责打仗。

我觉得管仲这么高的意义是,齐国东临大海,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工商业,但又要保持有一只较强战力的军队,那就这样,把全国划分二十一乡,六乡就做手工业去赚钱,剩下的十五乡,主要就两件事,种田和打仗。

这样打仗种田赚钱全部可以兼顾,而且这种全新的制度提高了行政层级的效率,更有效的提升了国家社会资源的组织力,对于动员百姓的能力,这才是齐国称霸的关键。

齐桓公二年,齐桓公灭了郯国,齐桓公以前还是一个落迫公子的时候,郯国人对齐桓公无礼,这应该算是齐桓公上位灭掉的第一国家,很大程度上,齐桓公提这件事就是想师出有名而已。

齐国就这样快速的扩张了,齐桓公五年,齐国攻打老对手鲁国,毕竟因为之前的关系,齐桓公对鲁国就没啥好感。

鲁国只能割地求和,齐桓公见有利可图,你都割地了,那好说嘛,齐鲁一家,还是好兄弟。

遂在柯地与鲁国举行会盟,会盟的时候各地大小诸侯都来了,毕竟齐国的面子不能不给。

齐桓公站在高坛之上,意气风发,俯瞰着坛下的大小诸侯,乌泱泱一大片的人,心里顿生豪迈之情。

祭坛上,鲁国那方的大臣里,一个人影快速跑到齐桓公身边,抽出匕首,就架到了齐桓公的脖子上。

这人是鲁国爱国青年曹沫, 绑架人质的目的只有一个,这个人也不废话,

曹沫拿着刀,狠狠的说道:把侵占了鲁国的土地全吐出来。

当时又没有反恐部队,特种精英什么的,人家刀都架到脖子上了,一代霸主也只能好言应允。

台下那么多来参加的诸侯,齐桓公只能当着这么多诸侯的面答应归还鲁国土地、

目的达成的曹沫心满意足的放下匕首,没事人一样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没有了威胁,此时的齐桓公终于暴怒了,后悔了,鲁国土地想要回去做梦吧。

刚才持刀要挟我那小子,左右侍卫,给我逮住,看我怎么收拾你

一旁的管仲急忙把齐桓公拉到一边,低声说道:劫持时答应了人家的要求,然后又背弃诺言杀别人,是满足于一件小小的快意之事,而在诸侯中却失去了信义,也就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不能这样做啊。

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沬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後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於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於鲁。

—《史记》

这就是大局观,小到个体,大到国家之间的交往还是要讲信义的,这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还算有信义,所以能在七八十年代经济繁荣,现在的美国就上不得台面了。

我想,曹沫是算准了这样要挟还地,当着天下诸侯说了出口,事后也拿他没有办法,所以才会这么做的。

齐国这边呢?

齐桓公遵守信用的品德,传遍天下,各国诸侯都开始自觉唯齐国马首是瞻。

只用了七年,齐国遂开创了霸业,成为了春秋舞台上第一个霸主。

七年,诸侯会桓公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

—《史记》

5

尊王攘夷

春秋的主题是争霸,战国的主题是兼并

既然是争霸,那就要提出一个自己的口号

作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齐国,东方大国,开国国君为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在经历漫长的西周以后。

齐国以大国强国的姿态,第一个走上了霸主的舞台。

齐桓公在暴揍了公子纠的金主鲁国以后,在与鲁国的会盟仪式上,被曹沫威胁,无奈当众承诺归还侵吞鲁国的土地。

他本想反悔,后来被管仲拉倒一边小声告知,这样当众反悔对于舆论不好,只得忍气吞声作罢。

可没想到,这件事传到了天下诸侯耳中,一下子成为了美谈,天下诸侯都对齐桓公守信行为交口称赞。

齐桓公一看,这没有想到,居然获得这么好的舆论效应,不好好利用一下可惜了。

就按照这样道德模范的人设来包装自己,岂不美哉?

第二年机会就来了,参加过北杏之盟的宋国违背盟约,于是齐桓公有了收拾宋国的借口,当然为了名正言顺,包装自己,齐桓公还是先去请示了周天子,以天子的名义讨伐。

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不管多不要脸,发动战争还是要找个理由借口,说别人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就是洗衣粉。

周天子现在也混得不咋的,时常就想恢复西周唯我独尊的状态。

一听说齐桓公来面见自己,赶紧召见, 一见面齐桓公就痛斥宋国国君不尊周礼,不敬天子,随便废立国君,想来征询一下天子的意见。

反正就是,老大表个态吧,怎么收拾宋国。

周天子一见,齐候这么敬重自己,看来毕竟姜太公后裔,就是好啊,心系大周啊。

正好可以借助一下齐国的实力,长长天子的威风。

于是拉起齐桓公的手热情说到:

好好好,宋国是要收拾一下的,我派大夫单伯带部分兵力,会同齐、陈、蔡三国合兵伐宋,盟军就由齐候一齐统率吧。

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夏,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

—《左传·庄公十四年》

宋国这边看到齐桓公打着天子旗号带领着诸侯大军杀到宋国,直接投降,表示要归顺天子的领导。

这次的胜利让齐桓公喜出望外,看来天子的名义就是好使啊,于是在第二年在鄄地会盟,

这次会议邀请了尊贵嘉宾,天子代表单伯,,卫国,郑国,宋国的国君。

会上,天子代表单伯坐主席,齐桓公座次稍次,其余诸侯则按照爵位太小依次就坐,会议由大会发起人,齐桓公主持。

经过各国诸侯国君讨论和意见征集,大会肯定了齐桓公对于大周的重要贡献。

对于齐桓公归还鲁国土地的诚信精神给出了高度评价,最后天子代表申伯做出会议总结,参会各国将团结在大周天子的周围,共同在周天子的领导下共同建设华夏天下。

会议结束以后,大方的齐桓公笑嘻嘻告诉各国代表,这次会议管伙食,齐国特产海鲜饭,那个各国国君都带点齐国特产海鲜回去。

那个申伯,带点我齐国海鲜回去,给天子尝尝鲜。

齐恒公似乎开会上瘾。齐桓公八年(公元前678年),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

—《左传·庄公十六年》

这次的会议的内容不得而知,由于是齐桓公主持的,我们大概可以从尊王攘夷中获得一点线索。

这又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峰会,齐桓公坐在主持台上慷慨发言:

各位,我简单地说两句,其实参会的各国诸侯大家都是被周天子分封的华夏圣君后裔。

你先看宋国,成汤后裔

鲁国国君,周公旦后裔

陈国国君,帝舜后裔

郑国,周穆王后裔

你看几百年前我们都是华夏子孙一家人,干嘛打来打去呢?

现在我们不要窝里斗,现在华夏的最大问题,不在中原,而在四夷,你们看北狄,西戎,侵扰中原,周天子更是被犬戎把镐京都占了。

西边秦国还是比较争气的,把华夏故土抢回来了,我们也不要说秦国是蛮夷了,秦公因为路程太远,就没有过来参加这次会议,秦公托人向这次大会举行表示衷心祝贺。

东夷问题呢?

从前朝商朝开始,中原就一直就对东夷用兵,到了本朝成康之时继续用兵征伐,知道我齐国终于搞定了东夷,

说到商王征伐东夷,宋国代表很激动骂骂咧咧,看来是因为商纣王主力出征东夷被周武王偷袭大本营从而失国的原因。

宋国代表,请你注意一下会场纪律。

现在,华夏西门有秦国把着,东面已经被我齐国搞定。

就北门有戎狄,南门有楚蛮,我们华夏各国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保卫周天子,捍卫华夏文明。

一番慷慨热情的演讲,让各国国君热血沸腾,都表示要团结起来,收拾南蛮,北戎。

大会决议:建立军事同盟组织,如果一国受到北狄,南蛮进攻,其他国家要协助出军帮助抗击外族,共同捍卫华夏文明。

从此齐桓公就像英雄老大哥一样带领着华夏各小弟,抗击着四夷对于中原的进攻,保卫着华夏文明。

6

保卫华夏文明

齐桓公二十三年,山戎讨伐燕国,燕国打不过,燕庄公哭着鼻子来找齐桓公。

老大,我挨打了

齐桓公二话没说,亲自带领齐军直接北伐山戎,抓住山戎一顿暴揍。

一边打,一边说,叫你欺负我同胞小弟,叫你侵犯中原,我姜小白就是看不惯你们这些蛮夷,记住我叫姜小白,姜太公后代,燕国我护着,你们来一次,我打一次。

收拾完山戎,燕公送齐桓公返还齐国,这么好的老大哥,燕公一直不舍的把齐桓公送到齐国境内。

这下齐桓公发言了:“不是天子,诸侯国君不能送出国境,我不可以对燕国无礼。“

于是把燕公相送的地界全部划给了燕国。

第二天的大周头版日报消息标题就是:

震惊!齐桓公为了不违反周礼割让土地给燕国。

天下舆论哗然,齐桓公已经成为了国民级别的偶像,说到他就都要举起大拇指。

临别之前,齐桓公对燕庄公语重心长说到:“小姬啊,大哥就回去了,你在燕国好好干,学你先祖召公,要按时给天子交纳贡品,就像成康时候一样恭敬。”

在这一段时间内,除了帮助燕国打山戎

齐桓公还做了几件值得称颂的事。

齐国和鲁国相互联姻,此时鲁闵公的母亲哀姜是齐桓公的妹妹,其实鲁闵公是他妹妹叔姜的儿子,只是她没有儿子,就把鲁闵公当成自己儿子。

哀姜私通鲁公子庆父,哀姜要情人不要鲁闵公,联合庆父杀死鲁闵公,让庆父登上鲁国国君的位置。

最后计划没有得逞,鲁国人重新立了鲁厘公。

这个时候的齐桓公已经称霸多年,在国际上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延续周礼,辅助弱国,是正义化身的形象。

而哀姜淫乱,弑君,作为自己妹妹,把自己的脸都丢尽了。

他把哀姜召回齐国,哀姜受到了正义使者齐桓公的审判。

齐桓公二十八年。戎狄又侵犯卫国,戎狄在卫国杀人放火,无助的卫文公只能站在山上一旁无助的都城的一切。

忽然远处的地平面升起烟尘,渐渐地才看出那是中原诸侯的援军。

为首一个男人好似天神下凡,头戴紫金冠,身披黄金甲,胯下枣红马,他的身后是无数的骁勇的齐国战士。

他挥舞着长矛,大喊道:“兄弟们,跟我冲啊”

在诸侯联军的奋勇拼杀下,戎狄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戎狄被打跑以后,那个天神一般的男人来到卫文公身边,对着卫文公说到:“对不起,大哥来晚了”

为了弥补卫文公,齐桓公率领各国诸侯在楚丘帮助卫国筑新城,使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

说了齐桓公这么多的英雄事迹,也说说齐桓公的私生活,显然雄才大略的齐桓公治理江山是一把好手,对付女人的水平就差了很多。

齐桓公二十九年的一天,风和日丽,阳光和煦,齐桓公和宠妃蔡姬坐船游览于湖中。

此时齐桓公心情大好。

霸业将成,天下百姓无不对我歌功颂德,我的功业恐怕要追上尧舜禹了吧,哈哈哈哈。

忽然这个时候,船身摇晃,原来是蔡姬在玩水。

史书没有记载蔡姬的年龄,但是能够作为君王的女人,而且活泼好动,该是青春美丽的少女吧。

少女把脚伸到水里,摇晃着船身,看来是要和君王闹着玩,可惜齐桓公不懂得风情。

齐桓公连忙呵止,可娇惯了蔡姬耍起了性子,戏弄起了君王

蔡姬娇声笑道:哟,天下的霸主居然害怕船摇晃啊

齐桓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回去就叫人把蔡姬送回了蔡国。

把嫁出去的贵族女子送回母国,在春秋时期是非常打脸的事情,蔡国人也同样很生气。

你一个诸侯盟主,连个女人都容不下吗?

于是就把蔡国又把蔡姬嫁给了别人。

过了一段时间,齐桓公气也消了,准备叫人去把蔡姬接回来,却听说,蔡国人已经把蔡姬嫁给别国了。

这可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作为全华夏实际权力最大的男人,齐桓公火了。

为了男人的尊严,第二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大军讨伐蔡国,蕞尔小国没有一合之力,蔡国大败。

当然蔡国敢于和齐国叫板是因为已经找到了新大哥楚国,有楚国给撑腰。

不过这次正对了齐桓公的胃口。

好哇,收拾的就是你楚蛮

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对楚国展开了进攻,齐桓公所率的可以算是中原国家全部的军事力量了,就像是七龙珠的蓄力的龟派气功,是大招。

楚成王看到齐桓公这么大阵仗。

心想:这家伙的战斗力估计有十万,我的战斗力才五千

看来打不赢,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吧

于是也带领军队和诸侯军对峙着,并请管仲出来答话

楚成王的第一个问题:贵军为什么跑到我的地盘上来

管仲回复:过去召康公命令我国先君太公:五等诸侯,各地守官,你有权征伐,以辅佐周室。赐给我先君有权征伐的疆界,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国应该进贡的包皮皮茅没有进献,天子祭祀用品不全,因此来督责。昭王南征不归死在南方,因此前来问罪。

楚成王答道:“贡品没有进献,确实如此,是我之罪过,今后不敢不奉上。至于昭王一去不归,并未在我楚国领土,请您到汉水边上去问罪。”

双方的第一次文斗就这样结束了,看起来齐桓公占据了上风

于是武斗开始了

齐军和诸侯联军发起了进攻,攻打到了楚国境内陉地,到了夏天楚王只好放出大招,派遣将军屈完去抵抗诸侯联军。

屈完是个会用兵的,一上场,把齐军打退到了召陵。

齐军优势兵强马壮,楚军优势有良将坐阵

两军就这样僵持着,都拿对方没有办法。

于是齐桓公就只能向楚国炫耀自己人多势众,军力强盛,在那秀肌肉。

屈完笑道:你这健身房练的肌肉吧,不顶用

不对,不是这个

屈完告诉齐桓公:如果您这次战争是正义的就能获胜,如果不是,那我大楚就以方城山为城墙,以长江、汉江为护城河,您怎么能推进呢?

齐桓公也看也占不到啥便宜,那就和谈吧,毕竟也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于是和楚国签订盟约。

楚国答应遵守诸侯的本分,恢复向周天子纳贡。互相结盟,各自退兵,史称“召陵之盟”

毕竟这次南征楚国也算是胜利了,达到目的了。

回想这些年所做的一切,齐桓公自己也发现。

我咋变了性子呢?

我只是为了舆论宣传,包装自己的人设,我咋真的变成了道德模范了?

尊王攘夷,主持天下正义

看来浓厚的华夏认同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齐桓公。

他从一个利益熏心的诸侯国君,成长为一个肩负天下苍生的英雄领袖。

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

—《史记》

7

霸业巅峰

公子小白继承君位已经三十五年了,在贤臣管仲的辅佐下,尊王攘夷,九和诸侯,一匡天下。

这是自周王朝东迁洛阳以来,华夏文明陷入低谷以后又一次的复兴,虽然称不上什么盛世,但也足够精彩了。

当时的华夏,虽然发生战争,但有个齐国在哪协调着大局,总体上各国还是有次序的。

齐桓公三十五年的夏天,葵丘之盟召开了,这次会议非同一般,因为周天子要正式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祭坛之下,各国诸侯的大臣观望着,齐桓公一步一步地踏上了祭坛之上,只有他自己明白,这每一步的成就是有多么的不容易,率领诸侯们抗击蛮夷保卫华夏,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教训不听话的诸侯,虽然说齐桓公也有其自己称霸的私心存在,但到底他还是大周的臣子,他没有像曹操,司马炎一样取周天子而代之。

他做了那个时代,最符合道德文明的事。

周襄王的使者站立于祭坛之上,宣读天子对于齐桓公的嘉勉之言,还有对于其功绩的肯定。

天子诏书宣读完毕,然后是赐予文武胙肉,丹彩装饰的弓箭、天子乘用的车乘。

其实赏赐的这些东西更多的政治价值大于实际价值,胙肉就是干肉之类,还有弓箭,天子车乘,毕竟此时的周天子自己也不富裕,土地和财宝这些是赏赐不出来的了。

天子赏赐这些东西,就代表认可你的霸主身份,肯定你的成就。

天子诏书还格外恩宠允许齐桓公不用跪拜。

齐桓公这边心想:也是,我为大周干了一辈子工作了,天子心疼老员工,那就不跪拜吧。

然后一旁的管仲悄悄走到身边附耳说道:不可

齐桓公才下拜接受赏赐,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齐桓公已经开始有点骄傲得意了。

当有了成绩以后,就会满足于以往成就与功名之中,这也许是所有君王的问题吧。

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

—《史记》

在秋天的第二次的葵丘之盟,齐桓公更加骄傲了。

齐桓公又给各国诸侯发出了邀请,好吃好喝招待,欢迎各位赏光。

各国诸侯们都看出齐桓公好像有点得意了,这就像一个以前的同学,突然发达了,当了大老板,邀请老同学聚会请吃饭。

宴会上说:你看这菜,澳洲龙虾八百一只,你看这鸡蛋吃中药的鸡下的,一百一个,你看我这手表,也不过才三万块钱,你看我这一身衣服也就十万块。

你现在混得怎么样,还在找工作啊?

早点告诉我啊,明天来我这,我给你安排一个。

当然这些面子话是不能信的

谁听了不气人,都肯定窝火不爽。

周天子代表宰孔看完了齐桓公的炫耀以后,吃了饭,早早就回洛阳去了。

毕竟是周朝的臣子

心想:有什么好炫耀的啊,我大周以前还是阔过的。

在回去的路上,宰孔遇到了晋国国君晋候,晋候因为迟到了齐恒公的会盟正不好意思呢。

两人就开始聊上了

宰孔对晋候说到:齐候开始膨胀了,不是已经那个温良恭俭让的道德模范齐桓公了,小老弟还是回去吧。

晋候听了这么说,那就不去参加齐桓公的会盟了吧 。

当然齐桓公开始变得这么得意自满也是因为自己的功绩太大,而且中原其他国家都在忙别的事,所以该齐桓公一枝独秀。

此时的华夏:

周王室衰微,

楚成王刚刚吞并荆蛮之地,还在消化中。

秦穆公正往西攻伐戎狄,扩地千里。

晋国正在经历内乱,都没有精力参与中原争霸之中

不过这些国家的国君都在暗自里积蓄力量,为争霸天下做着准备,齐桓公过后,他们才是舞台的主角。

月盈则亏,日中则昃,齐桓公骄傲自满,他所创造霸业也逐渐走向低谷。

8

霸业落幕

创造了如此恢弘的霸业,齐桓公在想做点什么来表现一下自己的功业呢?

左思右想了很久,那就是封禅。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

祭天,天指的是昊天上帝,但也不单指人格化形象的天帝,而是还包括天道,自然,对于宇宙的抽象概念,这源于早期文明的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从而人格化了天,从而有了天帝的形象,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老天爷。

人间的君王自称是天子,天赋皇权。祭天就是天子向老天爷汇报自己的工作成绩。能够封禅的都是君王里面的尖子生,才有资格去泰山封禅。

秦始皇统一华夏,去封禅了。汉武帝驱逐匈奴,开疆拓土,也去封禅了。

后来宋真宗这个水平的天子也跑去封禅,一下子把封禅的水平拉的很低,后代君王就很少有去泰山封禅的了。

封禅可以说是君王最高荣誉的体现了,所以齐桓公才对封禅的执念这么深。

於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於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史记》

当然齐桓公从功业来说够了,但封禅只能天子才有资格,作为周王朝的臣子是不合适的,虽然当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很低了,这么做就是越俎代庖。

齐桓公想要封禅,就是非常自信的表现,为此管仲可是伤透了脑筋,劝诫齐桓公也不听,君王任性起来也是这样的不好对付。

管仲考虑的是封禅以后,齐桓公有可能从全天下的道德模范,就变成全天下诸侯的公敌。

爱出风头,总会为他人妒忌,所以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学会七十二变就在同门师兄那里到处显摆,菩提祖师才告诫他,别人知道你有了,肯定妒忌要你教他,如果你不教,他必然谋害你。

不管大到诸侯争霸,还是我们个人,这个道理都通用,做人还是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要给自己树敌。

管仲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告诉齐桓公,想要去泰山封禅,要准备珍奇异物作为给天的礼物,才能去。

现在我们条件不够,没办法,于是齐桓公只得放弃了他的封禅梦。

齐桓公与周天子的关系也逐渐没有那般亲密,齐桓公三十八年,周天子家爆发内乱,周襄王的弟弟带,伙同戎狄军队入侵洛阳,想要取代他哥哥周襄王的位置,也尝试一下做天子的滋味。

王室有事,齐桓公派遣管仲去洛阳调和,周襄王一看帮手来了,非常热情,要以上卿之礼接待管仲。

管仲则十分谦逊地表示:“这哪行啊?我是齐国小臣,您是最高领导,太客气了,使不得,使不得”

一再谦让下,最终采用了下卿的礼仪接见了管仲。看得出来管仲一直都是头脑很清楚的,对于周王室的敬畏之心,始终都在。

以此作为对比的是,齐桓公三十九年,周襄王的弟弟带,在和其哥哥周襄王争夺王位而失败,逃跑到了齐国。

齐桓公呢,或许是觉得自己的面子已经够大了,和天子的关系也比较铁,就派遣使者仲孙到洛阳,为带开罪,周襄王哪能干啊?

要抢自己的宝座,自然没得商量,也就没有给齐桓公这个面子,确实齐桓公已经膨胀了,没有意识到他霸业的衰落。

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生病,齐桓公问询问管仲大臣里面有谁可以接替管仲呢。

管仲表示:知臣莫如君,你心里清楚

齐桓公:易牙这个人怎么样?

管仲:他杀死自己的儿子来迎合国君,简直没有人性,不能任用

齐桓公:开方这个人怎么样?

管仲:这个人连父母都不要,毫无人性,不能任用

齐桓公:竖刀这个人怎么样?

管仲:这个人更变态了,为了亲近君王,不惜自宫,可见野心勃勃,也不能

好家伙,齐桓公一连说的三个都是奸佞。

这边齐桓公答应的好好的,在管仲死后,马上把管仲的话望到九霄云外了,任用三个奸佞把持齐国朝政

强盛的齐国霸业就在齐桓公的自大与昏聩中,经过奸佞的把持朝政慢慢的落幕了。

储君问题一直是中国古代的难题,不是兄夺弟位,就是叔叔夺侄子位,本来齐桓公就是和公子纠争夺成功而登上的齐国君位,他有很深刻的体会。

自从管仲走后,齐桓公也开始考虑起自己接班人的问题。

本来齐桓公就比较好色,他有三位正妻,王姬,徐姬,蔡姬,一个孩子都没有。

六位内宠就是美人那种,长卫姬,生公子无诡。少卫姬生惠公元。郑姬,生孝公昭。葛赢,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

结果他的三位夫人一个孩子都没有,而他的六个美人,一人生了一个。

他的这些儿子后来除了公子雍以外,全部都做了一段时间的国君,反正异常混乱,和齐桓公即位之时的情况差不多。

开始的时候齐桓公和管仲商量好立孝公姜昭为太子,还嘱咐当时的小弟宋襄公好好关照太子。

后来齐桓公被奸佞雍巫蛊惑,又立了无诡为太子。

齐桓公四十三年,十月,齐桓公卒,齐桓公宠信的两个奸臣易牙与竖刀率先动手,杀死忠于姜昭的大臣,立公子无诡为君。

这个时候的齐国乱作一团,其他公子都忙着争夺君位,谁还能去管齐桓公的尸体,一直过了六十七天,齐桓公尸体已经长满了蛆虫,无诡才暂时即位,处理好了齐桓公的尸体,一代霸主结局是如此凄凉。

太子昭不是笨蛋,连忙跑到了宋国,找到帮手宋襄公,在第二年三月的时候,带领军队打回齐国。

刚开始齐国人眼见毕竟太子姜昭是正统,而且又找来了这么大的帮手,于是自发的干掉无诡,马上决定还是立太子,表示热烈欢迎太子回国即位。

其余四个公子不服气啊,太子刚回来,就把孝公给打跑到了宋国,这个时候的宋襄公不知怎么回事战斗力一直在线,遂又护送太子回齐,击败其他公子,五月正式即位为齐孝公,同年八月,终于安葬了齐桓公。

宋襄公表示,作为齐桓公的铁杆小弟。太子姜昭是齐桓公和管仲大夫一起确立的太子,我只认他,其他公子在我眼里都是伪劣产品,这就是我征伐的原因。

齐桓公的故事结束了,齐国的霸业也结束了,自诩为齐桓公小弟的宋襄公,蓄势待发,想要接过天下霸主的位置,他能否恢复商汤一脉的荣耀呢?

推荐关注这篇文章的作者子夏记。子夏记一位青年作者。现在主要的作品是漫谈华夏系列,以通俗易懂的文风讲述悠悠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且该系列作品已经被全历史平台选为优质专栏作品。除了漫谈华夏系列之外,子夏记主要是写国际国内的热点事件,与各类书籍内容的解读。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编者简介:子夏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用文字带来温暖和力量的作者

文章创作不易,点个在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5916.html
上一篇唐朝的宦官有多厉害,拥立8个皇帝、辅佐2个皇帝,推翻2个皇帝
下一篇孙立人在新38师西撤印度途中,严令:士兵有喝生水者,就地枪决

为您推荐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据淄博文旅: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东岸,有四座巍峨耸立的山丘,且均匀排列,互相连属。夏天,青葱翠绿,气势磅礴。冬天,雪雾朦胧,显得更加神秘、壮观。其实,这不是山,而是战国时期齐国最鼎盛时期的四个君王的王陵。齐国四王冢四王冢呈东西排列,其墓方基圆顶,均匀排列,耸立在山坡上,显得异常醒目。自西向东,齐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