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寻美井陉:千年古威州,竟有这么多的历史传说!

寻美井陉:千年古威州,竟有这么多的历史传说!

图说威州(古威州)

威州、天护、天长是井陉境内的三大古城。而威州古城历史悠久,是在两千三百多年前战国中期,时井陉属白狄人建的中山国,而威州北距中山国都灵寿城仅25公里,是灵寿城南部扼守绵曼河东岸通道的要塞,中山国即在威州设守筑曼葭城(6410工厂处),这是迄今发现的井陉最早的古城。中山国为千乘之国,兵士善战。故赵国与中山国曾多次发生战争。公元前307年至305年,赵武灵王动用二十万兵力通过“曼葭之战”灭中山,就在今威州。

此战不亚于后来同在井陉发生的“背水之战”那样的战术典范。赵国灭中山后,威州一带属赵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西汉时曾建立绵曼县(辖今获鹿、平山及井陉部分地区),其治城沿用战国时的曼葭旧城。汉以后至唐,县城在天护。唐末宋金时期,威州曾是天武军,井陉县城所在地。金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井陉县升置威州,下领井陉县,州城由县城改置。金宣宗贞佑二年,北方蒙古军入侵河北,时任威州刺史的井陉人武仙曾率兵在威州及河北一带与蒙古军激战。

元代,仍沿用金威州城池,并扩大规模,又将洺水县划归威州管辖,威州作为州城长达123年。威州城背倚簸箕掌山,面临绵曼河畔芦苇荡,加之威西街先商早期文化遗址的新发现,唐代建的庄严寺,威河西龙门寺,宋代建的威北岸明行院(内有陀罗尼经幢)及明行院南大门威西街的石牌楼,明代建的冀晋通衢威东街大石桥等古迹,今有的虽已不存在,但尚可领略战国、汉代、宋金阶段威州古城“山明水秀,古号形胜”的昔日风采。

“鱼石”和“鱼坟”的传说

威南沟村南杨家峪一块四亩有余的田地里,有个土丘,人称“鱼坟”。上有长69厘米、宽49厘米、厚35厘米的长方体大青石,中间有直径30厘米的圆圈,圈内有条鱼,人称“鱼石”。

传说“鱼石”是此地的脉眼,如站在地南的平光垴上向北一看,石上的圆圈就像小水池,鱼在水中游动,情景十分迷人。

南蛮闻听人说井陉能出三斗三升芝麻官,脉气十分旺盛,于是就来到井陉。一日,南蛮路过南沟平光垴正逢此景,喜出望外,就将“鱼魂”盗去,至今鱼身上还留有两个深深的指痕,指纹历历在目。南蛮携带“鱼魂”沿着燕晋古道一直向西,行至山西娘子关,南蛮贪心不足继而又寻宝,“鱼魂”乘其不备,蹦出钻进岩石缝,南蛮急忙寻找,只见缝隙清泉汩汩而出,越来越大,久而成溪,后又成河,滔滔东流去,南蛮无望而去,但娘子关之清泉却绵绵不断,潺潺而下。水中的鱼儿在石缝中游来游去,自在快活,有的留恋故土顺流而下,不再归晋,据说威州川泉水旺盛就是这个缘故。

“鱼魂”被盗,空留“鱼坟”上的 “鱼石”,邑人惋惜之。一九九五年,村民赵连庭恐“鱼石”受损,推回家中保存。

鱼石

东家桥“打五虎”

威州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什么人东家桥上打“五虎”?什么人敲圆锣卖过香油?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

什么人扛刀桥上走?什么人骑马看《春秋》?

赵匡胤东家桥上打“五虎”,郑子明敲圆锣卖过香油,柴荣推车轧了一道沟,

周仓扛刀桥上走,关公骑马看《春秋》。相传,赵匡胤当年打“五虎”的事就发生在这里。

五代时期,战乱四起,家居涿州的赵匡胤因打死供皇帝淫乐的乐女,闯下杀身之祸,便只身向汴梁奔逃。路上遇见推车贩伞的柴荣和贩卖香油的郑子明,三人意气相投,结为弟兄。

一日傍晚,来到古威州地界,看见一家店房,匾牌上大书“东家店”三字,弟兄三人就此住下。店房规模虽大,但条件极坏,店主极苛。从店客口中得知,此店乃一姓东的土豪所营,有五男一女,个个武艺高强,号称“东家五虎”。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就连店旁的威州大石桥也改名为“东家桥”,向过桥的百姓勒索“过桥钱”。三人一听,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

次日结账,账房先生硬要十两银子,还说这是规矩。郑子明早已按捺不住,劈面一掌将他打翻在地。又和匡胤、柴荣驱散前来狡辩的伙计,推起伞车扬长而去。

行至东家桥,只见五个彪形大汉,横立桥头,手执刀枪,拦住去路,声言交纳过桥钱,赔偿店房损失,否则,休想通过。原来,那被打的店伙计跑到东家,诉说挨打之事。“五虎”一听,暴跳如雷,立刻带领家丁赶至桥上。赵匡胤趋前几步,历数“五虎”条条罪状。“五虎”理屈词穷,恼羞成怒,一涌而上,将赵团团围住,赵虽武功显赫,但手无利器。正在这时,郑子明大喝一声,从路边拔下一棵碗口粗的枣树,伸手将树身上的树杈一捋,冲入“虎群”,柴荣也放下伞车助战。“五虎”那能抵挡得住,只好跪地求饶。郑子明抡起枣棍正要结果他们,却被赵匡胤拦住,说他们既已悔悟,可以留下性命,让其重新作人。

三人推起伞车,过了东家桥,正行之际,路旁闪出“五虎”之妹,声言要报辱兄之仇,与三弟兄撕杀起来,而且越战越勇。三弟兄因适才同“五虎”恶战半日,耗力过多,渐渐招架不住。郑子明心生一计,解开裤子,露出下体。那女子一见,羞得掩面而去。赵匡胤责怪郑子明不该用此下策。说罢,继续往关西而去。

后来,赵匡胤建立宋朝,做了皇帝。东家人怕皇上不忘前怨,遭灭门之祸,就在东字的前面加一“ ”旁,改“东”为“陈”,至今威州人陈姓居多。东家桥的桥面上还留下了一道柴荣推车的辙印,桥边的枣树因被郑子明捋过,因此,那棵枣树的针刺都朝上长。直到建国,那棵枣树以及东家桥遗址尚存,历经十年浩劫,已荡然无存了。

东家桥现存石碑

近千年古威州历史考证“威仪司三清殿碑记”

道教八仙之一张果老久居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武则天曾遣人召见之,张果老即佯死。后人复见张果老隐居恒州井陉山中,他倒骑白驴日行万里,休息时,将驴折迭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唐明皇开元末,通玄先生尸解于井陉段庄山紫云洞,故以仙翁名其山。

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升井陉县为威州,置刺史,州城就在当今的威州镇。天会九年(1131年北宋亡后五年)在威州城设立掌管道教事务的威仪司,天会十五年(1137年)又在威州城东关创建威仪司三清殿(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是道教最尊的天神),供张果老像。三清殿遗址,今已湮没,而张嗣京碑记确于民国八年(1919年)知事张蔚南奉令调查古物时在威州东城地中觅得,证实当今的威州即是近千年历史上的古威州。作为历史上的古威州的考证,今将“威仪司三清殿碑记”原文附录于后:

粤自犹龙驱车而西迈,关尹望气而授书。首播玄风,用警聋俗。庄列相继,益闱妙理。大概以虚无自然为宗,清静无为为趣。尔后,天机泄秘,乃有三境十极之号,七返九转之药,黄庭大洞之书,符录科蘸之事。其间,异人奇术,灵效昭著,功侔造化,力制鬼神。或羽化而仙,或蝉脱而去。见于传记者,不可胜数。唐有张果老先生,明皇尝召至阙下,饮堇试毒,敲齿现异。先知有公府之畏,岁帝女忘其尊;成道于开辟之初,虽刑君失其算。井陉,介晋赵之间,抱犊障其东,洄 带其南,山明水秀,古号形胜。先生策蹇,常游于兹,遗址至今尚存,居民筑室以祠焉。天会七年(1129年)升为威州,于格当设威仪司。时兵火之后,羽衣分散。九年,郑州防御使高公 来守是邦,劳来安集,繁庶倍昔;兴滞起废,纲纪必举。十年(1132年)始命道士何宗志为威仪,寓居于仙翁堂。十五年春,乃度东关之隙地,创为观宇,建中殿以奉上真,辟西庑以处其徒,古木缭垣,森然如素;云车风马,俨然若临。即成,又命嗣京铭其事于右。其辞曰:“绵之山兮 巉岩,洄 之水兮泛澄澜,郁郁兮东城之 ,筑琳馆兮宅群仙,黄冠集兮羽衣鲜,启蕊笈兮咏灵篇,高真降兮来鉴观,锡洪禧兮庇黎元”

水打庄严寺 淹不了古威州

水打庄严寺,淹不了古威州”。这句俗语在井陉县威州一带流传甚久。

庄严寺,原名洪门寺,建于明代,位于古威州西部一座土丘上。寺旁一片墓地,叫“和尚坟”。坟边大道通往平山。寺中主持方丈生性好色,手下众僧也多为酒色之徒。每逢百姓娶亲或有俊妇路过,常被抢去玩弄淫乐。久而久之,弄得路断人稀,黎民百姓恨之入骨。

一次,绵河暴涨,水面漂来花轿一顶,轿中走出一人,自称“河神”,来到寺前,正遇方丈从寺内踱出。河神指着方丈的鼻子说;“哈哈!你这老乌龟还活着?早该归天了,却在此处躲藏,今日休走!”说着拔出宝剑向方丈砍去。

方丈见势不妙,撒腿逃进寺内,紧闭寺门。那河神舞动宝剑,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绵蔓河白浪滔滔,洪水铺天盖地向庄严寺涌来。说也奇怪,水涨寺升,总也漫不过寺院,原来这方丈乃是修炼千年的老龟化身,施展法术,将寺院托起。

良久,河神法术用尽,洪水慢慢退去,庄严寺完好无损,而低于庄严寺的古威州亦安然无恙。传说古威州东街为鱼脉,街西口的石阁为鱼嘴,石阁两旁小胡同为鱼腮,鱼当然不怕水淹。西街为船脉,街东北有一土台,俗名“链船垴”,船在这里链着,水涨船高,所以古威州未遭水淹。

水打庄严寺,淹不了古威州,但也救不了威州人。和尚照旧欺男霸女,横行乡里。百姓无奈,联合多人从西山请来姓武的英雄,率领好汉数十人,深夜将庄严寺团团围住,未等方丈施展法术,僧众早已悉数被擒,并打开地牢,抄出金银珠宝,放出被虏妇女。又在寺内发现一条地道,直通绵河岸边石崖,洞中白骨累累,皆为寺僧残害妇女的遗骸。由于民愤极大,武英雄将寺僧交给百姓处置,百姓把罪僧一一立埋土坑,只留脑袋在外。然后套上牲口,拉着犁、耙,在和尚们的光头上犁来耙去,直犁得血肉模糊,身首异处。后来和尚的尸骨化作肥料,生长着荆棘茅草,人们称此为“和尚坟”。至今,老人们常说:“犁耕耙成和尚坟,百姓安然事耕耘。”

威州西街西庙脑先商、早商遗址

1989年11月12日河北省文物复查队在井陉威州西街西庙脑高台地顶部发现先商、早商遗址。

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80米,面积1.2万平方米。在台地西端南侧面上,均可见暴露的文化层。文化层在地表以下0.3米,厚度为0.40-0.60米,颜色与相邻的土层区别不明显,较多的夹杂物为红烧土块,灰烬。采集的遗物碎片以灰陶为大宗,也有少量褐陶,可辩认器形有薄胎细绳纹夹砂高尖足灰陶鬲、绳纹磨光灰陶盆、泥质绳纹灰陶深腹盆、夹砂细绳纹褐陶鬲、弦断细绳纹褐陶罐(或盆)、小方格纹褐陶罐。以采集标本特征均表现为早于商代前期文化,尤其褐陶细绳纹鬲和先商器比较接近,因此这处聚落遗址应为先商早期文化遗址。

加之石桥头、杨树岭、微新庄、南良都、北岭坡等十余处龙山、先商遗址的发现,不仅使得井陉早早地发出了中华古老文明的光辉,而且井陉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的商先民曼族的族源地,是商文化起源的祖地之一,井陉历史上形成的绵曼河,战国时建的井陉最早的古城曼葭城,汉代建的绵曼国、绵曼县(皆在威州6410工厂处)等盖因曼族的长期居住而得名。威州西街先商早期文化遗址这一文物古迹,是无比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映征着井陉威州乃至东方华夏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后世子孙要珍惜传承。

先商遗址

威州西洋古庙记

威州西洋古庙始建于北宋年间,供祀汉光武刘秀帝定国功臣邳彤。邳彤曾任曲阳郡太守,能文善武,精通医理,济物施药,德政于民。故誉满四海,被人称为药王。自宋迄今,以医显灵,有医者铸之即愈。相传先朝有宋秦王得疾,诸医莫疗。一医后至,进药数丸立愈,问其姓名,对曰:祁州南关邳彤人也。遣使及其地,使知为神,诏立庙祀之。北宋建中元年(1101年)先追封“灵贶侯”,后改封公,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加封为“明灵昭惠显佑王”,并扩建庙宇。后在重修庙宇时,在药王左右加塑李时珍、华佗两大名医。

西洋古庙地临威西街,庙的管理、维修、庙会的一切活动,一直都由威西街主持。每年庙会三月二十三,远近善男信女,前来进香求医,许愿还愿,络绎不绝,加之唱大戏、民间花会表演,都搞得红火热闹。西洋庙会在历史上有一定声誉,题诗曰:“刀圭医国手,生死活人心,礼 纷如蚁,常闻萧鼓音”。继往开来,为使庙情传续后辈,特立此碑。

现在的西庙

“刘秀洞”的传说

南沟村东南沈山寨“马脖子”附近有个天然石洞,高数丈,洞底洞壁错落有致,洞中有洞,洞深处攀援上七米洞左有平台,容 一人而卧,称“蛟龙炕”,此洞叫“刘秀洞”。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纂位,为除后患,四处派兵追杀汉室后代刘秀。

一日刘秀被王莽大将苏献追赶,怆惶逃入沈山寨下的南沟,当时山谷幽深,林木茂密,山路蜿蜒陡峭,刘秀弃大路催马上山,徒步钻进密林之中,跌跌撞撞爬上“马脖子”处。刘秀回头一看,林谷中烟尘滚滚,杀声震天,苏献带兵追上山来。前是峭壁悬崖后有敌兵追来,刘秀顿足向天疾呼:“王莽横行怨九州,如今亡吾欲灭刘,疾呼苍天神灵佑,化险为夷救刘秀。”

说完刘秀手抓荆棘向悬崖滑下去,忽见七、八米处向西二十来米有几块突兀崖石错落,此处还有一山洞,刘秀攀崖立即钻进山洞。这时喊杀声越来越近,贼兵追到“马脖子”,苏献催士兵顺着刘秀下滑之痕迹,跟踪而下,刘秀手脚并用又继续向石洞深处攀援,只见洞左有一石炕,于是侧身而卧,偷偷向下观看,见苏献带着十来个将士正向石洞爬来,刘秀觉得难以脱险,屏住呼吸暗暗祈祷上苍保佑。正值危急之时,忽见洞壁上趴着一只大蜘蛛抽丝结网,快若穿梭,霎时将通往石炕的通道网的严严实实。

苏献和士兵爬进石洞,继续向深处搜索,身边有一将士说:“刘秀刚进洞,而洞顶洞口蛛,丝密罗,决非一日之功,若刘秀上去,蛛丝岂能完好无损,还是不要耽误时间了,以免刘秀逃远”。苏献听了点头称是,逐带兵向沈山寨主峰搜索至天色已晚,苏献带兵下山。

刘秀化险为夷,借助各地农民义军势力,重整旗鼓,壮大力量,灭了王莽,建立了二百年东汉王朝。后来邑人称此山洞为“刘秀洞”,刘秀曾卧石炕叫“蛟龙炕”。

南沟东南有奇峰,沈山之阳洞藏龙。

若非蜘蛛巧结网,哪有东汉二百春。

挂云山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

一九四零年九月六日,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取得了第一阶段的伟大胜利。井陉战场的我八路军主力部队,在完成破袭正太铁路和攻克井陉矿的任务后,奉命转移。日本侵略军迅速纠集兵力,在威州一带围追堵截。九月九日,我平、井、获游击大队三中队和当地民兵武装负责牵制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我军三中队队长李鸿山带领50名战士与区妇救会武装干部吕秀兰,平井获支队战士康英英、刘贵子,“青年抗日先锋队”队员康三堂、李书祥,区公所助理员康二旦等,在挂云山设伏狙击,击退3000多敌人连续八次的进攻。六日黎明,日伪军在三峪、三峪沟、岭口兵分五路围攻挂云山,上午八点多钟,开始炮击挂云山主峰,多次进攻均遭失败,下午三点多钟,日军从石家庄调集五架飞机进行轰炸,同时围山之敌西路 攻,东路袭击,我军以山筑垒,英勇抵抗于下午五点,胜利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但是,在激战中中队长李鸿山中弹牺牲,年仅21岁,战士李云方独战主峰“卧狼垴”,在最后只剩他一人时,拉响了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挂云山牵制狙击战到最后只剩下吕秀兰,女,年仅22岁;康三堂,年仅15岁;李书祥、刘贵子、康英英、康二旦六人,弹尽枪绝后,摔碎枪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的口号,纵身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战歌。

为纪念和弘扬革命先烈舍身忘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97年,挂云山被中共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挂云山“烈士纪念亭”远眺

挂云山夕照

挂云山

挂云山古柏《六壮士跳崖》牺牲处

烈士纪念碑

传说归传说,遗址让人遐想。

话不多说,有谬误之处还望方家斧正。

赵润生简历

河北省井陉县人,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理事。2014年度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优秀会员。摄影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市摄影大展并获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8156.html
上一篇男子穿越皇太子,还没来及潇洒,父皇驾崩了
下一篇十六条杂语

为您推荐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据淄博文旅: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东岸,有四座巍峨耸立的山丘,且均匀排列,互相连属。夏天,青葱翠绿,气势磅礴。冬天,雪雾朦胧,显得更加神秘、壮观。其实,这不是山,而是战国时期齐国最鼎盛时期的四个君王的王陵。齐国四王冢四王冢呈东西排列,其墓方基圆顶,均匀排列,耸立在山坡上,显得异常醒目。自西向东,齐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