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为什么后世评价李绩是千古忠义之人?

为什么后世评价李绩是千古忠义之人?

全文共2285字 | 阅读需5分钟

李继为什么会被后世评价为千古忠义之人?

李勣(594-669年),"勣"音"绩",后世人称其为李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讳改名为李绩,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人,是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一生功绩卓著。唐太祖评价他:论他的品德和功劳,实属最大的功臣。唐太宗评价他:能文能武,声振朝野,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世称赞他是千古忠义之人。

对旧主不忘旧恩

李绩的家景比较富有,他的父亲徐盖是喜欢做善事,经常用粮食和钱财接济困难的人。隋朝后期社会不稳定,起兵闹事的此起彼伏。他就近参加了翟让的军队。因缺少粮饷,翟让的军队会经常去抢劫商旅财物。李绩给翟让说,我们的家乡就在附近,兔子不能吃窝边草哟,运河那边的商旅移,我们到那里去抢劫吧。有了更多和钱财后,招募了更多的兵将来。这时隋朝廷派名将张须陀带领大军来讨伐,翟让吓得要临阵脱逃。李绩出面来制止,并亲自策划与隋军交战,竟然获得了大胜。

当时蒲山公李密的军队最有影响,本人的威望也最高,李绩就劝说翟让投奔了李密。后来翟让和李密发生了矛盾,李密设计杀了翟让。但对翟让的下属李绩、单雄信等没有加害。李密声势浩大时有三十万人马,但在一次交战中,被隋朝廷派出的王世充打败,不得已率领残部投靠了李渊。

当时李绩统领的李密旧部所管辖的范围有数千里之广。李绩给长史郭孝恪说,现在主公已归顺了大唐 ,我将原来属主公的土地和老百姓直接献给大唐 ,就是借主人的失势自己去求取富贵。应该把这些报告给主公,让主公自己去献给大唐,这样就是他的功劳了。

于是李绩派使者去上表。唐高祖一问只有给李密的信,觉得非常奇怪。使者把李密的意图告诉了李渊,李渊高兴的说,感念主人恩德之人是好样的,于是下诏封李密为黎阳总管,莱国公,赐姓李氏。

李密后来反唐失败被诛,李绩请求朝廷允许他收葬故主。李密当初兵败时,李绩的同僚单雄信投靠了王世充。有次在战场上单雄信差点儿要了李世民的命。王世充投降了李世民后,李世民要处决王世充手下包括单雄信在内的大将。李绩知道后哭着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坚决不答应。单雄信死后,李绩就像照顾自己家人一样照顾他的妻子儿女。

忠心耿耿事新主

李绩归顺大唐后,立下了赫赫占功。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李绩跟随李世民在东都讨伐王世充。郑国的州司兵沈悦准备反正献出虎牢关,李绩夜间埋伏军队积极极接应,顺利地占领了虎牢关。他跟从李世民打了大大小小数十仗,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等,回朝论功行赏,李世民和李绩名列前两位。后来李绩又跟从李世民打败了刘黑闼、徐圆朗等。由于战功卓著,李绩连续升迁为左监门大将军。

贞观三年(629年),李绩任通汉道行军总管,在白道与突厥颉利可汗的部队大战。颉利可汗不里是李绩的对手,被 打得落荒而逃。颉利可汗把部队驻扎在沙漠的入口处后,派使者求和。朝廷同意他们的求和,派使者前去宣布赦免令。

李绩给前来汇合的李靖说:“颉利虽然战败了,人马还多,他们驻扎在沙漠的入口处可能是缓口气后好逃跑。如果他们走过沙漠就很难消灭了。现在突厥必定放松戒备,我们要设法干掉他们。”李靖表示同意,两人商量后。李靖率兵连夜出发去突袭,李绩带兵断后。李靖的军队刚到了沙漠入口处,颉利与一万多人就匆匆奔逃而来,想逃过沙漠。李绩的部队已守在那里,敌人插翅难飞了。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绩被调到朝廷担任兵部尚书,还没有动身赴京时,就听到薛延陀派他的儿子大度设率领骑兵八万去侵犯李思摩部落的消息。朝廷命令李绩担任朔州行军总管,带领人马去征服薛延陀。李绩亲率轻骑三千在青山追上了薛延陀的骑兵,俘获其首领和士兵五万多。因为功劳卓著,朝廷封李绩的一个儿子为县公。

知人善用举贤能

作为一个杰出的谋臣良将,李绩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知人善用,举贤荐能。李绩在担任并州都督时,发现参军张文瓘很有才华,因此特别看中他。当时帐下还有两名官员李绩也很看重。后来李绩奉命调入京城时,分别赠送那两个下属官员一把佩刀和一条玉带,唯独没有送任何东西给张文瓘。张文瓘不解问李绩。李绩说,你不要认为没收到礼物是件坏事。他们一个做事优柔寡断,送刀的意思是提醒处理事情要果断。一个放纵自己,送带子的意思是要好好约束自己。你很有才华,没有啥事需要提醒,还需要赠送什么呢?后来张文瓘在李绩的推荐下,仕途坦荡,一直当上了宰相。

由于李绩忠心耿耿,深得几任皇帝的尊重。有次李绩得了疾病,医生说要拿人的胡须做药引子。唐太宗就剪了自己的胡须给他送去。古人讲究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一般人是不会轻易损伤的,何况是九五之尊的天子。李绩感动得热泪盈眶。

唐太宗深知李绩很忠义,担心太子李治对他无恩以后不能尽心辅佐他。就找了一个借口将李绩贬到叠州担任都督。唐高宗继位后,将他官复原职。他历任了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

李绩很会审时度势,唐高宗曾经征求他的意见,立武则天为皇后如何?李绩深知此事的复杂性,巧妙地回答,这是陛下的家事,用不着问外人。

公元669年李绩病逝,唐高宗为他停止上朝七天,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6633.html
上一篇两个证据表明,匈人可能并不是匈奴人,那匈奴后裔去了哪里?
下一篇肖说三国 26|曹操怕孙权?荀攸道破天机

为您推荐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