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漫谈《雍正王朝》中的那些民间传言

漫谈《雍正王朝》中的那些民间传言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还有几个细节,也非常值得解析一下,那就是剧中出现的几段民间传言。

一、胤禛在江南筹款期间民间流传的歌谣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

“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

这两段歌谣,分别出自上书房大臣马齐和康熙之口。

据马齐说,他听闻的这句歌谣是胤禛所到之处的官员所说。

而据康熙自己说,他听闻的这段歌谣是来自老百姓传颂。

首先,咱们来解析一下这两段歌谣,无论字数,还是韵脚,都非常工整,显然两段歌谣极有可能是出自同一个人的编撰,又分别流向了官员和老百姓两个群体,然后在这两个群体内广为传播,最后又传播到了京城,传到了上书房和康熙这边。

也就是说,这两段歌谣的产生、流行,并非自然而然出现,而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咱们不妨做个大胆的推想:这两段歌谣是谁创作的呢?

我认为胤禛本人和他的团队创作的可能性最大。

那么胤禛之所以搞这样的舆论宣传,目的就是为自己在江南的筹款工作进行造势,树立口碑。因为单纯由他向上奏报自己的工作成绩,康熙未必全信。

而康熙又是一个非常喜欢体察民情的帝王,因此这种来自民间的呼声反而会受到康熙的重视,进而增加对胤禛的好感。

如果这确实是胤禛私下运作的话,那么很显然,胤禛的这番舆论运作是非常成功的。

面对地方官员上折子弹劾胤禛,康熙直接选择了无视,并进一步肯定了胤禛的功绩。

歌谣二、民间流传有关年羹尧的谶语

“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

这句民间歌谣在剧中先后两次出现,一次是借李卫之口禀报给了雍正。

另一次,则是出现在雍正贬谪年羹尧的圣旨之上。

咱们先来解析一下这句谶语的含义吧。

“三江口”指的是曹娥江、钱清江、钱塘江三水的入海口;“嘉湖”则是指杭嘉湖平原。

整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江浙一带会出现一个称帝自立的人。

按理说年羹尧是在西北治军,谶语中说的要称帝自立的人是在江浙一带,这两者本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这个谶语盛行的期间,年羹尧正在西北为所欲为、嚣张跋扈。而且,年羹尧统领着西北近二十万兵马。

如果说谁最有可能造反自立的话,那么年羹尧是最具备这个实力条件的。

所以,种种一切让雍正把谶语中提到的“帝”和年羹尧联系在了一起。

并且随着年羹尧在西北杀死了孙嘉诚这最后一棵稻草的落下,雍正终于下定决心要拿下年羹尧。

那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来了,这个谶语究竟是谁杜撰的呢?

想来想去,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清流派官员,另一个是八爷党成员。

清流派官员看不惯年羹尧在西北的所作所为,早就怀恨在心。尤其是年羹尧进京后,不仅大肆发展自己的党羽,清流领袖孙嘉诚因为弹劾年羹尧,被胤禛下令在太阳底下暴晒求雨,备受折磨。

最终,雍正明知年羹尧骄扬跋扈,在多方权衡利弊后,选择了继续支持年羹尧在西北治军。

眼见采用正面弹劾都无法拿下年羹尧,清流一派只好编撰这样一个直接威胁雍正皇权的谶语,在民间散布,以引发雍正对年羹尧的猜忌。

不过,虽然清流一派有铲除年羹尧的动机,但是八爷党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点。

因为这句谶语明显带有“造反”的意图,清流一派尽管看不惯年羹尧,想来还不至于靠制造“推翻”雍正的谣言,作为拿下年羹尧的助推器,因为清流一派是最注重名节,最看重君臣道义。

而八爷党就不一样了。

在雍正没有继位前,他们就是雍正最主要的皇位竞争者。

雍正称帝后,他们依旧不死心,一直在觊觎雍正的帝位。

眼下,雍正非常倚重的年羹尧,已经成为百官们的“众矢之的”,如果能够“胁迫”雍正杀死年羹尧,不仅可以断了雍正的一条重要臂膀,而且还会给雍正扣上“兔死狗烹”的反面形象,更会让雍正为重用年羹尧失误而“狠打自己的脸”,在百官中威信扫地,简直就是一箭多雕。

这种做事手段,不正是八爷党一贯的风格吗?

更为关键的是,八爷党在杜撰谶语方面是有案底的。

康熙年间,议举新太子期间,还曾经联络张德明道士,策划了“八王大”、“王上加白是为皇”的民间谶语,意图试探康熙的真实想法。

所以,到了雍正年间,八爷党继续杜撰这样一个“恶毒”的流言谶语来扰乱雍正的统治,完全有可能。

“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6494.html
上一篇史说三国:三三九 擒拿邓艾
下一篇明代户部尚书佀钟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这些天,有网友给我提出了建议:      鉴于我迄今为止已经写了很多和《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而且深挖了不少剧中的内容和细节,何不按照电视剧既有的剧情,再结合这些细节,重新把这部电视剧再进行一个全方.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这些天,电视剧《狂飙》正在热播,几乎是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这是继《人民的名义》以来,又一部可以引起所有人广泛共鸣的电视剧。就连向来不怎么看电视剧的笔者,也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不断在追剧。众所周知,笔者创作了很多和电视剧《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对《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情早已烂熟于心。今天,偶然的机会,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文|赵梦得康熙登基后,非常重视其父顺治留下的密奏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人不能欺朕,亦不敢欺朕”。此后他规范了在密奏时的一些程序和规范:“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这就是是重要的话说四遍了。影视画面现存康熙朝的密奏三千余件,由百余人所写,虽然较顺治时期大有增加,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雍正关于雍正篡改圣旨登基的故事,已经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上演,而其实这种传言早在雍正年间便已传播于民间社会。就当时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几个阿哥来看,人们很少认为康熙皇帝会传位于所谓的“贤王”八阿哥,反而都认为康熙会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因此才出现了雍正篡改圣旨,将传位十四阿哥中的“十”字改为“于”,进而成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重头戏,便是胤禛奉康熙之命,追比国库欠款。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八阿哥管理下的国库,已经造成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亏空,而且拖欠人员形形色色,既有王公贵族、也有文武大臣,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追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胤禛原计划希望十三阿哥能够和他一起参与办理此项重任,却被康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