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晋一百名人图】裴秀是怎样开创古代地图绘制学的?

【三晋一百名人图】裴秀是怎样开创古代地图绘制学的?

西 晋

裴 秀

(224—271年)。山西闻喜人。魏晋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地图学家。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活动中,都离不开地图。他的《制图六体》,奠定了我国绘制地图的理论基础,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开国元勋位三公,丰功更在《绘图论》。

《禹贡地图》十八卷,治国理政有依凭。

字季彦,魏、晋间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魏晋之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杰出的地图学家。

裴秀出生于世族之家,祖父裴茂曾任汉尚书令,父裴潜曾任魏尚书令,为魏之重臣。《晋书·裴秀传》载:“秀少年好学,有风操,八岁能属(zhu,作)文。”时人称之为“儒林丈人”、“后进领袖”。

魏时,裴秀袭父爵清阳亭侯,拜黄门侍郎。后,司马氏独揽朝政,裴秀累迁散骑常侍,“军国之政,多见信纳”。魏甘露二年(257年),裴秀随司马昭征讨诸葛诞,因“豫参谋略”有功,进封鲁阳乡侯,迁尚书仆射。司马昭定嗣,从裴秀、贾充等人之谏,立司马炎为世子,及司马氏废魏立晋,司马炎称帝,裴秀为开国元勋,任左光禄大夫,封巨鹿公。泰始四年(268年),裴秀任司空,居三公之重位。

裴秀的历史功绩不在于他的政治活动,而在于他的绘制地图理论的创建,在地图学上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地图在国家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绘制地图的历史很悠久,《周礼》中就记载有各种地图,如疆域图、地界图、军事图、外交图等等。至晋,“图书之设,由来尚矣。自古立象垂制,而赖其用。”前人绘制的地图,有的因朝代更迭,地域的重新划分,使当时的地名与古代的地名多有不符,“后世说者或强牵引,渐以暗昧”;有的侧重户籍、物产、疆域、风俗,与山川原泽关系不密,对地形的绘制精确度不高;有的则因历代迁徙或战乱而散佚。

裴秀身为司空,又“职在地官”,深谙这一情况,他指出:“今秘书既无古之地图,又无萧何所得,惟有汉氏《舆地》及《括地》诸杂图。各不设分率,又不考证准望,亦不备载名山大川。虽有粗形,皆不精审,不可依据。”他负责管理国家的户籍、土地、田亩赋税,主持地图的编制,接触到许多古代的地理、地图资料。他仔细分析研究了我国地图史,“上考《禹贡》山海川流,原隰陂泽,古之九州”及晋之“十六州,郡国县邑,疆界乡陬及古国盟会旧名,水陆经路”,而后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这是世界上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裴秀又在总结前人经验及自己的心得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制图六体”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是绘制地图必须遵守的六条原则:

“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

“制图六体”是中国关于地图绘制方法的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论述,它提出了绘制地图所需要具备的比例、方位、标高、距离等重要地理概念,除经纬和投影外,今天地图学所遵循的原则,它都考虑到了。“制图六体”为我国传统地图学奠定了基础,成为后世绘制地图遵循的准则。裴秀不仅是我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他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图为宋代的《禹迹图》其底图来源于唐代贾耽的《海内华夷图》。《海内华夷图》便是按照裴秀六体方法编绘的底图,国内部分来源于《禹贡》,外国部分取自班固的《汉书·地理志》。该地图可展现唐代疆域全貌,可惜原本已丢失。】

裴秀还“以旧天下大图,用缣八十匹,省视既难,事又不审,乃裁为“方丈图”,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备载名山都邑,王者可不下堂而知四方也”,从而发明了方格缩制地图的方法,这就是今日之小比例尺地图。在当时,这自然也是个伟大的创造。

西晋社会,世风淫邪,崇尚老、庄,高谈玄学。仕进以苟活为荣耀,当官以虚名为高尚。裴秀身居高位(仅次于宰相),权势在握,但他没有同贵族官僚同流合污,营私舞弊,害民误国,而是孜孜于创造活动,对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是,社会风气的极端恶劣,也终于使裴秀遭到悲剧的命运。“服食(吃“长生不老”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泰始七年(271年),因“服寒食散后,当饮热酒而饮冷酒”中毒身亡,时年48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5425.html
上一篇杨秀清是天才的战略家,手握太平军实权,为何会被洪秀全给灭了?他不懂权谋
下一篇战败后的日本有多惨?人均口粮不足一斤,80%的人处于饥饿状态

为您推荐

安溪铁观音香满三晋

安溪铁观音香满三晋

作者:黄佳雄为进一步展示安溪茶叶的品质优势和品牌形象,推动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安溪县持续开展安溪县品牌兴茶计划,组织安溪铁观音
【三晋史话】赵武灵王为何要胡服骑射?又因何而死?

【三晋史话】赵武灵王为何要胡服骑射?又因何而死?

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跳出了“华贵夷贱”传统思想的束缚,移风易俗,主动学习胡人先进的服饰文化和军事技能。这种敢于变革的精神,时至今日都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你对赵武灵王的生平故事了解多少呢?赵武灵王,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君主赵雍死后的谥号。在我国古代对帝王的称呼,前期多以谥号相称,如汉武帝、汉灵帝;中
笔底父爱深 三国西晋时期的教子家书

笔底父爱深 三国西晋时期的教子家书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才辈出,彼此之间,斗智斗勇,为今人留下了生动的三国故事。在我们激赏三国人物运筹帷幄的智慧、侠肝义胆的忠勇时,容易忘记这一时代诞生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家训文献,正是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得以见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中三国人物内心深处的柔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以
三晋史话:五代山西牛人!八天灭后梁,七十天灭前蜀

三晋史话:五代山西牛人!八天灭后梁,七十天灭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表里山河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山西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有“得山西者得天下”的说法。比如,原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存勖就是以山西为据点,最终南下攻灭后梁,并取而代之,建立了“五代”中的第二个王朝——后唐。而李存勖能够灭亡后梁,首功之臣是一个叫郭崇韬的山西人。后唐第一谋臣郭崇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