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周室不共匡、齐楚两争强—召陵之盟

周室不共匡、齐楚两争强—召陵之盟

——————————————————接上篇

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夏,在齐桓公率联军驻扎于陉地(河南漯河郾城区)、以军事攻势威压楚国半年之久后,楚成王与楚令尹子文也准备好了和齐国(联军)武力对抗的军事部署,于是亲率楚军主力出郢都(湖北荆州纪南城),向齐桓公驻军的陉地逼近,准备再一次和联军‘商议商议、沟通沟通’,并做好了‘谈得成就谈,谈不成就开打’的思想和军事准备。

齐桓公得知楚军的车阵隆隆开来、逼近自己主营之后,立即将联军的宿营地从陉地改到了召陵(郾城以东),也做好了展开军阵、迎击楚军的阵势(齐桓公:寡人不是害怕楚军的逼近才移营的,绝对不是啊!只是陉地狭窄、不利于战车往来驰骋,所以才改驻到地势宽阔的召陵来,就是这个原因啊,盟友们可都要相信寡人啊。)

当然,楚成王在出兵的同时,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当楚军逼近联军在召陵的大营时,楚成王与令尹子文商议后,还是再次派遣使者前往齐桓公的新驻军地(召陵),以‘议和’的名义参见齐桓公,首先做出了‘求和’的低姿态和诚意;与上次赴陉地时的楚国使者在史书中没留下姓名不一样,这次的楚国议和使者被《左传》记载了姓名——楚国大夫屈完。

其实,屈完在奉楚成王之命出使联军大营、拜见齐桓公、商议‘和议’的同时,还有另外的重要任务,那就是观察诸侯联军的下一步行动方向,以及联军的军阵部署计划和后勤供应情况,并对这些军事情报做出汇总,以便回国后向楚成王详细加以汇报,为楚国接下来的行动抉择提供有价值的讯息。

而在屈完来到联军大营、并提出了拜见齐桓公的请求后,齐桓公当即决定接见楚使(这次不摆诸侯霸主架子了,直接见面),然后把联军的兵车集中起来,都列成作战时的军阵架势,让屈完和自己乘坐一辆战车,去检阅列阵完毕的军队。

(对屈完这次来拜见、请求议和之行的背后暗藏目的,作为当了近三十年中原诸侯盟主的大国霸主,齐桓公岂能不知道,因此干脆把自己的实力都摆上台面,让楚国使者好好看一看,也让楚人不要做出误判;真的打起来,大家都要损失惨重,可齐国的损失有诸侯盟国们一起分担,楚国那就只有自己硬抗了)。

带着屈完检阅了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联军战车军阵之后,齐桓公又以大度宽容的口吻对屈完说:

“寡人此次出兵,并非只为一人(指齐桓公自己的霸业),而是为了延续两国先君当年所建立的友好关系;大夫可回复贵君,与寡人重结两国友好,怎么样?”

屈完立即领会了齐桓公的意思,马上就坡下驴,毕恭毕敬地回答说:

“君上您惠临敝国,以求多福,敝国国君岂有不应允之理;承蒙您远道而来,安抚我国君臣、士卒、国人,这正是我国国君的愿望!”

见屈完态度谦卑、对自己也是恭恭敬敬,齐桓公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心情很是舒畅;为了能将诸侯霸主的威风发挥得淋漓尽致,齐桓公在志得意满之下,指着整齐肃穆、严阵以待的联军军阵对屈完说:

“大夫你看,用这样的军队来作战,谁能够抵御?用这样的军队来攻城,哪个城攻不破?”

屈完哪里不明白这是齐桓公在向自己炫耀武力、以彰显霸主的威风,这样的场面下,更加不能示弱,于是不卑不亢地回答说:

“君上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的话,谁也不敢不服从;君上如果一定要用武力来作为与诸侯的交往方式的话,那么我们楚国有方城作为城墙,有汉水作为护城河,君上您的军队即使再多,外臣认为那也没有什么用处。”

原本想借着强大的武力和众多的盟国,在楚使面前炫耀一下实力,抖一抖霸主威风,但却被屈完不软不硬地给顶了回来,齐桓公的心里当然不舒服;但他毕竟是三十年的国君、二十年的霸主,自然不会被屈完这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打乱了内心的思量,该怎么进行下一步的行动,齐桓公早在移营到召陵之时,其实就已经做出决定了。

目前的形势,是联军远离本土,后勤补给供应十分紧张(主要是齐军),劳师远征所需的军需粮秣耗费巨大,虽然有盟国的支持和分担,那也不是能长期持续的;而楚国就在本土作战,供应充足,士气也高(联军虽然不能说是乌合之众、但凝聚力确实不如有守土护家之责的楚军);而且楚国地广人众、潜力巨大,军队虽然不如联军数量多,但战斗力一点儿也不弱于齐军(其他联军军队,楚国就更不放在眼里了),如果真的打起来,不管是齐国还是楚国,双方都讨不到好处。

但楚国是本土作战,即使作战受挫,那也只要稍稍撤军、就地休整军队,再补充后勤粮秣、安顿好伤员就可以了。齐军以及联军却是长途远征而来,和楚军对战即使获胜,也不一定能彻底降服楚国(是一定不能,齐桓公已经有这个预感)。

到时候两败俱伤之下,又要长途跋涉返回齐国,先不说后勤补给是否充足,就是军队的物资、伤员、车马怎么安全地撤回去,那就是个大问题。一旦稍有不慎的话,当年周昭王南征不胜、撤军回国时‘意外驾崩’的旧事就要重演。

因此,齐桓公从齐国的利益出发,认为还是和议才最利于自己,也是解决齐、楚双方目前僵持不下局面的最佳办法(打起来实在没底,即使打赢了,齐国的损失也不小)。 

于是,齐桓公在召陵召集了其余七国诸侯,向他们告知自己将要和楚国和议的消息;而其余诸侯也巴不得就此休兵,以减少本国的损失(出兵半年了,虽然有因攻克蔡国而获得的部分战利品补充,但大军在外,每天的消耗都是巨量数字,要是再不结束和楚国的对峙,楚国还没被打垮,自己国家都要先被拖垮了),因此对盟主的和议决定当即表示举双手赞同;‘与楚和议’之事,就这么定了。

随后,齐桓公让国相管仲率各国大夫代表盟国国君们(诸侯国君和楚国的大夫地位不对等,当然不能出面盟誓),与代表楚成王的楚国大夫屈完在召陵缔结了和议盟约(当然,屈完在缔约之前,是先向后方的楚成王汇报并得到了授权后,才和中原诸侯联盟国家举行盟誓的),史称“召陵之盟”。

在“召陵之盟”中,屈完代表楚国和楚成王,名义上(再次)承认了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之前,在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的时候,楚武王熊通自立称王,从那时起,楚国就不再自认是周王室的臣子了),也承诺今后将恢复向王室进贡‘苞茅’的义务,再次确认楚国是周王室的臣子(屈完也是口头上说说而已,齐桓公都自认是周天子的臣属)。

另外,在屈完的盟誓中,楚国也认同(注意,这里是说认同,而不是承认)齐国是‘诸侯盟主’,齐桓公本人是‘诸侯长’,楚国以后将不与齐国争夺诸侯盟主的位置(也还是说说而已,不和齐国争,难道不能和其他诸侯国比划比划么)。

也就是说,这一次与楚国的和议,齐国总算有所收获,在达成的盟约内容中占据了上风,暂时压制了楚国咄咄逼人的攻势,维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本人的霸业也得到加强。

但齐桓公并没有真正在战场上直接击败楚国,距离力压楚国、让楚成王畏惧屈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楚国此次与中原诸侯会盟,只是派出了一名普通大夫(屈完),就连楚令尹子文都没有亲自出面,更加不要说楚成王本人了。

所以,楚国实际上还是没有真正敬服、畏惧齐国这个霸主,只不过以名义上的妥协结盟、承认齐桓公的霸主之位的方法,来换取更加实惠的利益。

“召陵之盟”的达成,标志着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强国对峙正式结束;楚国,没有输;齐国,也不能称之为‘获胜’;齐、楚两大强国之间的相互试探、交锋,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召陵之盟”圆满完成后,屈完随即返回楚成王驻军的军营,将这件‘外交胜利’的大事赶紧汇报给国君;而名义上迫使楚国低头服软的齐桓公,也心满意足地宣布从楚国的国境内撤军,诸侯盟国们也可以各自返回。

当时,倒霉蛋蔡穆侯还流落在外(史记是说蔡穆侯还被扣押在联军的军营中),于是将要各自撤军回国的诸侯们专门向盟主齐桓公求情(估计是陈国带的头,因为陈、蔡是姻亲关系),请盟主开恩,释放蔡侯,以示齐国的大度,和诸侯联盟的团结齐心。

齐桓公并不想把事情做得太过火(那样就失去从道义上了号令诸侯的优势地位了),同时也要顾及自己诸侯霸主的名声,于是便同意了盟友们的请求,停止继续占领蔡国,还归还蔡城及其他蔡国城邑给蔡穆侯(史记是说释放蔡侯并恢复蔡国);至于那个一度宠爱无比的蔡姬,反正都已经撕破脸、赶回娘家了,那干脆就正式休弃了她吧!

就这样,因为一场夫妻间乘船戏水的玩笑,而导致大国间发生严重的军事对峙,几乎爆发激战,在双方各自做出了妥协、退步之后,便以‘和议、盟誓’的结果而降下了帷幕,齐、楚两国都获得了各自想要的理想结果,中原诸侯们也在盟主齐桓公的面前展示了敬服、跟随之心,得到了齐桓公的高度认可。

而这场纷争最大的输家,就是奇葩作死、莫名其妙搞出‘断绝联姻、挑衅齐国’蠢事的蔡国和蔡穆侯了;虽然蔡穆侯最后还是得以复国(复位),但蔡国的财富、物产、田土都被诸侯联军借着攻伐的手段搜刮得干干净净,本来就处于衰落中的蔡国,因而更是一蹶不振,从此以后再也没能恢复国家元气,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蕞尔小国’。

并且,自‘召陵之盟’达成以后,中原诸侯联盟再也没有将蔡国视为‘自己人’(召陵之盟就没有让蔡国参加),以后所有的(中原)诸侯会盟、宴飨、朝见天子等礼仪活动,再也没有了蔡国的参加记录。

也就是说,蔡国这个血缘上属于周文王后裔的诸侯国,已经被‘用周礼、尊王室、敬霸主’的中原诸侯联盟给‘踢出群’了,不再承认蔡国是‘诸夏’成员。在这以后,蔡国只有紧跟‘我蛮夷也’的楚国,完全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国,惟楚命是从。

勉强挣扎了二百年后,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前447年),楚惠王发兵攻蔡,末代蔡侯‘齐’弃国出逃,蔡祀断绝,蔡国灭亡。

——————————————下一篇继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8937.html
上一篇细数历史人物临死前的遗言,看看他们的悲欢离合
下一篇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传——魏徵篇

为您推荐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据淄博文旅: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东岸,有四座巍峨耸立的山丘,且均匀排列,互相连属。夏天,青葱翠绿,气势磅礴。冬天,雪雾朦胧,显得更加神秘、壮观。其实,这不是山,而是战国时期齐国最鼎盛时期的四个君王的王陵。齐国四王冢四王冢呈东西排列,其墓方基圆顶,均匀排列,耸立在山坡上,显得异常醒目。自西向东,齐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