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奇葩:鸦片战争时,英国曾发布“讨清檄文”,号称要“反清复明”

奇葩:鸦片战争时,英国曾发布“讨清檄文”,号称要“反清复明”

前阵子,大英博物馆的一个帖子因触怒到了中国网友,最终被迫下架。

显然,所谓的“韩国农历新年”(Korean Lunar New Year),根本就是个笑话。韩国人的旧历就是咱们的中国农历(Chinese lunar calendar),他们的春节就是中国农历新年(Chinese lunar new year)。

即便如此,大英博物馆仍旧不死心,后来又发了个庆祝春节的帖子,但依然绝口不提“Happy Chinese New Year”。

结果,在大多数人表示不满和愤怒的同时,有一部分声音说,春节也不是咱中国一家过的,格局别太小了,应该胸襟开阔一些,暂且原谅英国人的无知和“没文化”好了。

然而,事实上,大英博物馆,可并非一个“没文化”的单位。它始建于1753年,被认作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更可能是,他们正揣着明白装糊涂,意在将包括中国春节在内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去“中国化”。

毕竟,相对于中国,西方总是更乐于让韩国、日本去代表东亚文化。即便上述这俩国家,拿到的都是二手的东西,并不正宗。

老实说,有关中国文化和民俗,普通英国人确实缺乏了解,但这并不影响英国的知识界和政界对中国的持续研究和渗透——从近代起,英国那边就从来都不缺少“汉学家”、中国通。

别的不多啰嗦,就看下面这个《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书中记载的,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为了洗白自己而搞出的“三大恨讨清檄文”。

八竿子打不着的英帝国对大清国的“三大恨”总结起来就是:

一恨:清朝不讲道理,驱逐英国商船,导致那些商船只能巡游洋面,多次遇险(背景是:清朝严格的海禁政策,没有事先列入广州十三行清单的贸易,都会遭到驱逐);

二恨:定海、舟山原本是英国的领土,清朝却强占了去(背景是:马戛尔尼曾经试图跟乾隆商讨租借定海和舟山,被一口回绝了);

三恨:鸦片都是奸商走私的,英国完全无辜,清朝官员却拿英国开刀(背景:虎门销烟)。

更让人惊奇的是,英国人为了解释“三大恨”,字里行间一直打着“反清复明”的幌子,不断强调,你们满清原本是辽东女真,趁着明朝内部动荡,夺取明朝的天下200年,你们的犬羊羶俗,玷污了华夏的淳风,你们才是侵略者。

现如今,天命所归,我们英国在迫不得已出兵维护贸易的同时,还肩负着“为大明克复旧业”的“历史任务”。你们满人识相的话,就趁早投降吧,不然英军必将直捣中原,犁庭扫穴,恢复大明旧业。

最开始,这个英军发出的“三大恨讨清檄文”传到北京的朝廷里,道光皇帝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抓汉奸!

然而,道光皇帝直到驾崩,他也没搞清楚,其实,这篇站在英国角度用大清国官话写出来的“檄文”,并非出自哪个“汉奸”之手,而是英国雇佣的汉学家,普鲁士路德教派传教士卡尔·古兹拉基主笔写出来的。

这位给英军当“幕僚”的德国人,中文名字叫做郭士立。

鸦片战争期间,他还一度出任过英军占领下的定海“知县”。之后的1842年8月作为翻译,参与了《南京条约》签订的相关活动。

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年—1851年),他老家在二战德国战败后被割给了波兰

毕竟,你看“三大恨讨清檄文”的开头,先罗列出来的那一大堆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比如,西牛贺洲在当时指印度和缅甸西北地区;大狼山就是大浪山,即南非的好望角;三十六岛则虚指英国殖民的海外各岛。

很明显,上述世界地理常识,远超出了此时大部分中国文人的认知水平。

清朝的官员们,更是愚昧闭塞,天天意淫断供大黄茶叶,让西夷(英国人)痛苦地便秘而亡;上至朝廷高官,下到普通百姓,还广泛流传,西夷的腿不能弯曲,打仗时只要准备一根棍子,朝他们的腿部下手即可。一旦红毛夷人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等等。

这可能是当年英军的服装和排队打枪的“线式战术”导致清朝人产生的误解

甚至到了《南京条约》谈判的时候,中国作为世界GDP第一的泱泱大国,连个合格的现场翻译都搞不定,还得向英国人借用郭士立和马儒翰两位西洋传教士。

后排两个没穿军装的,一个是郭士立,一个是马儒翰

而英国那边,他们对中国的掌握程度,以及宣传和情报工作,却是相当深的,从历史演化到宫廷夺嫡的争斗,再到民情民生,甚至是沿海军事防务,都观察了个遍。

早在19世纪初,曾游走于中国多年的传教士马礼逊(他Robert Morrison是《南京条约》翻译马儒翰的爸爸),对于大清国就曾下过这样的结论——

这个皇朝并没有什么国家意识,有的仅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私人观念。清国的汉人对北京的鞑靼统治者更多的只是恐惧,一种叫做白莲教的民间宗教组织打着“恢复前朝”的旗帜,就能轻易凝聚大量人心。

马礼逊的《中国总论》(1834年出版)谈及历史上的剃发易服和汉人的反抗

还有1836年,郭士立等人写的《清国大观》一书中推测出,清国的军力早就不堪一击,徒有其表。

洋人评价大清的火炮——老旧落后、妥善率很低,部署位置不科学,以船舰炮火和登陆突击队配合,即可轻松压制。后来,英军还真就是用这种方法轻松击破了关天培设计的虎门海防,并且是零阵亡拿下的。

这些文字哪像一个“搞慈善”的传教士的笔迹,思维角度和相关内容,都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磨刀霍霍的西方舰队指挥官的形象

他们还很细致地了解到,清朝内部有一堆反清组织。

就这样,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鸦片战争中,为了“师出有名”,相距万里的英国人,竟然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要替亡了快200年的大明报仇,号称是在“解放”鞑靼暴政下的汉人。

你说西洋人不懂中国文化?

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的老祖先为了征服大清国,都已经如此用心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7305.html
上一篇开禧北伐时宋军为争功射杀忠义军,郭倬甚至将勇将田俊迈缚送金营
下一篇诸侯之恶、齐孝为甚—忘恩负义攻伐宋国的齐孝公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