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武则天墓的61个无头石人,为何只有石身,头去哪儿了?

武则天墓的61个无头石人,为何只有石身,头去哪儿了?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去世之后将王朝又还给了李家,并且与唐高宗李治一同葬在了乾陵。

多年来,无人能找到乾陵的入口,武则天在去世之后,她的传奇依然尚存人世,光是无字碑就让后世之人议论纷纷。

除此之外,武则天墓里的61个无头石人,为何只有石身,头都去哪儿了呢?

说起来,武则天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她的生命里有两位重要的男人,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是唐高宗李治。

当年年龄只有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了唐太宗后宫里的武才人,12年里,武才人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更别提怀上子嗣。

唐太宗去世后,武才人由于没有子嗣,就被安排去了感业寺,在此为尼修行。

本以为这辈子都与深宫无缘,谁知道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一次去感业寺上香,碰见武则天时,难耐心中的怀念。

原来,在当初李世民病重期间,两人就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次再度重逢,让李治下定决心,等服丧期满后,就把武则天接回宫。

在入宫以前,武则天就已经怀上了唐高宗李治的骨肉,回宫后,生下儿子李弘。李治非常宠爱武则天,甚至一度想把现任王皇后废除,立武则天为后。

可是,当时李治刚即位不久,在权力上面总是被前朝元老限制,他们的根基太过稳固,对于废王立武的想法十分反对。

于是,李治与武则天建立起了“战友”般的情感,开始共同打击前朝元老。一来,李治如果根基稳固后,再立废王立武的想法就可以实行。

想要根基稳固,就要与大臣建立人脉,就连皇上也是如此。终于,李治的阵营逐渐扩大,时机成熟时,他又再一次提出废王立武的想法,这次居然无人反对。

于是,武则天终于当上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后来,由于李治经常头痛,严重到无法批阅奏折,于是武则天开始代替李治批阅。她不断地在稳定自己的地位,学理国之道,充实支持自己的大本营。

弘道元年,唐高宗去世,武则天开始以太后的身份称制。但眼前的一切并没有让武则天满足,她废除了儿子,自己称帝,建立周朝。

可以说,武则天能走上称帝的道路,离不开李治的宠爱和铺垫。

当然也离不开武则天自身的雄才谋略,谁说女子不如男呢?武则天精通文史,才学兼备,武周时期更是鼓励农桑,创下盛世之举。

武则天去世后,就把天下又还给了李家,并且与李治一同葬在了乾陵。

很奇怪的是,武则天墓的61个无头石人,为何只有石身,头去哪儿了?

这还要从唐朝的盛世说起。当年唐朝疆土辽阔,国内一片繁荣,成为了周边许多藩国的向往之处,所以形成了万国来朝的盛世之景。

而乾陵,也就是武则天与李治的墓,那里61个无头石人,就代表着61个藩国的使臣。

其实原先这61个石人,都是完整无缺的。

到了后期,唐朝盛荣衰败,逐渐走向灭亡时,而这些石人的藩国一个个发展起来,干脆就把乾陵里石人的头去掉,反正唐朝也是过去式了。

​好在,乾陵的保护很完整,也是唐陵里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陵墓。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将历史文物可以完整地留给后世纪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7162.html
上一篇少年龙魂被夺沦为废物,受尽屈辱,仇人却被世人追捧……
下一篇汉族是中国本土原有的,还是外迁而来的?

为您推荐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