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不一样的“阳”都北京

不一样的“阳”都北京

不一样的“阳”都北京,开放包容,坚毅果敢。在这里,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本文首发于时代面孔全媒体平台

撰文|张谷丰

编辑|波 仔

12月20日,离春节整一个月。

早上,接到了多个骚扰电话,我没有挂断,耐心的聆听和解释。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群最勤奋的人,复工了。

看到工作群里,有人发牢骚,地铁人太多了,我们复工了,熟悉的北京回来了。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可能是这座城市独有的底色。

北京是一座具有“冲撞感”的城市。既有四九城胡同里的慢生活,又有高架、环线、地铁“奏响”的 “快旋律”。

京城又似一位谦谦君子,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并鼓励不同的文化交汇。

这里人都说,做事讲究“局气”,讲话办事有规矩、要靠谱。

古往今来,大是大非,北京从来不含糊。

京城保卫战

明朝,有一位太子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在城门上,一起保卫北京。

建文元年,朱棣率800人起兵靖难,朱允炆为了巩固帝位,派李景隆率50万大军出兵直扑北京。

此时,北京只留下了世子朱高炽以及1万兵卒。此时,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李景隆也非常清楚,只要拿下北平,朱棣再无翻身之日。

朱高炽虽然不懂军事,并且体态丰满无法上阵。但是朱高炽为了鼓舞士气,将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朱瞻基带到了城门上,对全体官兵说到:“如果北京城破,我与其子当死于北平城上”。

在后续的北平保卫战中,士兵们时常能看到朱高炽在城门上忙碌的身影。

同样在明朝,有一位大将于谦,率领军民保卫了京城。

土木堡之变后,六部九卿几乎死绝了。

就连一国之君朱祁镇也难逃阶下囚的命运,土木堡之变成为汉族皇廷历史上继“永嘉之乱” 、“靖康之难” 后的奇耻大辱。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师,人心惶惶,一时之间南迁的消息甚嚣尘上。

大明王朝进入至暗时刻,陷入绝望境地。

《明史》记载,兵部侍郎于谦厉声曰:“言南迁者, 可斩也。京师, 天下根本, 一动则大事去矣, 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他一面勒令边防军队遏制南下敌军,一面大量招募民兵,扩充军力,以备不时之需。

他还动员全城百姓,自备车辆将储备在东郊通州的数百万石粮食运往北京城内,老百姓毫不犹豫。

将士们抱着必死之心于城外迎敌。

老百姓也自发地参与到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中。有技术、有体力的石瓦匠等负责挖战壕、修城墙;其他人各司其职,照顾伤员、运送物资,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京城周围的百姓还根据情况向敌军投掷砖石予以打击,切断其后路。

对于战争,那时有了一个新打法:“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 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北京君臣,北京军民,宁死不退。

或许这就是北京的城市气节。

包容的京城,最早叫南京

北京第一次作为京城登上历史舞台时,它的名字不叫“北京”,而是“南京”。这是公元938年。

目光敏锐、雄心勃勃的契丹人,第一次把永定河边的幽州故地变成了一个煌煌都城。从此,它迈出中华民族政治文化中心慢慢蜕变的第一步。

在京城“南京”,契丹人建设了孔庙,他们说:“孔子是大圣人,世世代代受人尊敬。”

那个时候,包容的契丹人发明了“一国两制”——“北枢密院”管理契丹及其他游牧民族;“南枢密院”管理汉人行政事务,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北京第二次作为京城登上历史舞台时,名字叫“中都”。这是公元1153年。

摧城拔地、金戈铁马的女真人,在攻灭辽国、掳掠徽钦二宗之后,把契丹的“南京”变成了金朝的首都。

这是北京正式成为古都的起点。

女真人翻译儒家经典,在女真人中倡导学习汉族经史和诗文,明令女真人可与汉族人互通婚姻,甚至还接纳了远方的伊斯兰教。

有历史学家曾如此认为:女真人如此包容,崇尚儒家礼教,以至于让北方的族际界限浑融莫辨。

北京第三次作为京城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名字叫“大都”。这是公元1260年。

风起云涌、雷霆万钧的蒙古人,曾经广泛征召天下名儒,甚至也不排斥基督教。

马可·波罗描述了有一个历史细节:在复活节的祭典上,忽必烈恭谨地将《圣经》反复薰香之后,又虔敬地亲吻《圣经》,并下令在场的蒙古贵族一一照办……

现在我们知道的是:元代北京城的天空下,不仅铺展出规模庞大的国子监,也耸起了第一座基督教堂的哥特式尖顶。

明清时期,京城已经成为中国的中心。

过去的1000年间,北京在古代民族的驰骋奔突、烽火狼烟与铸剑为犁的历程中,熔炼了北京的包容性文化。

如今,包容则淬炼成北京的城市气质。

满城尽是“小阳人”的豪迈

北京的朋友圈已经从杨过到杨康了。

有人通过阳总结了下3个城市的特质,广州:安静地阳,上海:阳不阳是我的隐私,北京:牛逼大发了,老子阳了!

前几天的朋友圈:阳性在酝酿、药物在疯抢、朋友在分享。有人戏言:

到哪一步了?答:“到安陵容喊宝娟这一步了”。

问门诊一位医生阳了都是什么症状,他说99%都是先发朋友圈。

这就是北京人性格中的豪放大气。 

如今,北京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实现群体免疫的城市,这里最安全。

国家和北京新十条政策实施以来,北京市正在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应开尽开”。

19日是北京明确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首日,相关主体的复工复产已经按下“加速键”。

12月19日下午召开的北京市第43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复工复产情况,指出:北京各区、各部门要认真对照“新十条”,尽快实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

如航空方面,据华北空管局数据显示,预计首都机场、大兴机场航班日架次将于近期达到2019年历史同期日架次的70%。

种种迹象表明,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北京,正在加速归来。

一个满城尽是“小阳人”的首都,正在快速“满血复活”。

在病毒面前,这座城市,历经磨难。

03年,它自己承受着世纪之痛,开启了中国式防疫的样板建设;2022年,三年疫情,在焦虑的极限,它不仅科普了社区和物业的职责,更是疫情全面放开的桥头堡。

电影《老炮儿》中,六爷举着刀,就像是举着信仰。很多人说,他用生命践行规矩,但也许是一种价值传递,精神不死,信念长存。

不一样的“阳”都北京,开放包容,坚毅果敢。

在这里,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0292.html
上一篇大功毕成:成语故事.成语接龙Ⅰ看图猜成语
下一篇《天下长河》这一退就是一辈子,论康熙身边10位重臣的“十宗罪”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