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千古诤臣话魏征

千古诤臣话魏征

文/孟宪德

诗云:述往开来史为鉴,家国兴替岂无凭;功名利禄何足论,千古诤臣话魏征。

魏征,(公元580年-643年),隋唐时期巨鹿人(今邢台巨鹿人),贞观名臣,字玄成,汉族,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魏征少年孤贫,落拓有大志,曾出家为道士,归唐后历任太子洗马、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因犯颜直谏、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大业”,被后世誉为“一代名相”“千古第一诤臣”。

隋末天下大乱,烟尘四起,百姓涂炭。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一展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魏征毅然放弃清修,投身义军,在瓦岗军李密账下作了一名幕僚。虽有经世之才,却不受重用,每献良策,多不被采纳。后几易其主,归唐后因才华出众,颇受太子李建成器重,授太子洗马。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身为太子门下主要人物,魏征自然也受到了牵连。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深知魏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召见了他,一见面就声色俱厉地责问魏征:“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之间的情谊?劝李建成除掉我。”见李世民表情严肃,在场的大臣无不替魏征捏了一把汗。没想到魏征从容自若,泰然回答:“如果太子当初采纳我的建议,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早就听说魏征是个直脾气,也很欣赏他的为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没有处罚他,反而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而魏征也被唐太宗的博大胸怀所折服,深感李世民正是自己一直在苦苦寻找的英明之主。自此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终于开创了辉煌的贞观盛世。魏征的直言谏争和李世民的闻过则喜、从谏如流,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明君贤臣的典范之一。

据史书记载,魏征虽然状貌一般,却胆略过人,一片赤心,善回人主之意。每每犯颜直谏,纵是太宗皇帝异常恼怒,但魏征却神色自若,据理力争,每使太宗为之折服,“霁威”改色,瞿然向魏征赔礼道:“吾已悔之。”遂有“李世民畏魏征”之说。

一次,唐太宗车驾齐备,准备出门游玩。蓦然见到回家扫墓归来的魏征,即刻下令将车马驱回。魏征不解,问道:“听说陛下要驾幸南山,外面都已整装待发,却又突然不去了,这是何因呢?”太宗李世民笑着说:“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您责怪我,所以就半路取消了。” 

还有一次,太宗李世民得到一只鹰隼,非常喜欢,就架在胳膊上耍玩逗乐,即使在朝堂上也片刻不离。意兴正浓,远远看到魏征前来上朝,赶忙把鹰隼揣到怀里藏了起来。魏征为了劝谏太宗不要玩物废政,故意上奏久久不停,太宗皇帝也不敢乱动,待到魏征讲完公务告辞离朝后,急忙从怀里掏出鹰隼,可怜那矫健雄武的鹰隼早已被活活闷死了。

有学者把魏征归为“谏臣”之列,但我更愿意把他定义为“铮臣”。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谏”与“诤”还是有所区别的。正如《说苑·臣术》所言:“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很显然,总是为了纠正皇帝过失,而“逆龙鳞”、“拔虎须”、以死相谏的魏征毫无疑问配得上“铮臣”的名号。而且,纵观整个中国谏诤史,罕有出其右者,委实不负“千古第一铮臣”的名号。

正所谓,为人臣者尽忠之不易,“铮臣”是一个高危职业,夏有关龙逄赴火,商有比干剖心,即使贤明如太宗者,亦时有杀魏征而后快之心。一天,太宗皇帝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边走边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要杀谁?”太宗憋屈的吐槽,魏征经常在朝堂上使他难堪,必欲除之而后快。长孙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听后恍然大悟,怒气全消。此后更是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

在长达十几年的密切交往中,魏征与李世民的关系早已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君臣关系,魏征年长李世民十八、九岁,对于太宗而言,魏征更像是一位苦口婆心的长辈,在谆谆教导一个少不更事的晚辈,劝其克己复礼,从善如流。在家国大事上,魏征就是一位帝师,他总是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时常犯错的幼主,教导他以史为鉴,广施仁政,励精图治,纳谏任贤。据信史记载,魏征有籍可考的奏谏就达200多条,内容涉及时政、文化、教育、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公主出嫁的嫁妆都要管。并且为了家国社稷,从不顾忌李世民是否在群臣面前下不了台。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又一说为贞观八年),长孙皇后为唐太宗李世民寻访美女填充后宫,听说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郑氏年方十六七岁,容色绝美,在当时没有人能够比得上,遂访求得之,奏请李世民纳入后宫,作为嫔妃的备用人选。李世民满心欢喜,当即下诏封其为充华(隋制九嫔之一,唐初改为“充媛”,位居后宫第十三位,九嫔之末),择日行册封礼。诏书已经颁布,在宣旨的使者正要出发之际,魏征得知郑氏女已经许嫁士人陆爽,只是还没有迎娶。立即上表谏阻太宗,说:“我听说皇帝为民之父母,当抚爱百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君,皆以百姓之心为心。当陛下您住高楼的时候,要想到让老百姓也能有安身之所;当陛下您吃好喝好的时候,要考虑怎样使老百姓无饥寒之苦;当陛下您纳嫔妃的时候,要考虑到让老百姓也能有婚配成家之欢;这才是身为人主的常道。可眼下,我听说郑仁基的女儿早就许配给了陆爽,但陛下您却取之不疑,无所顾忌,这种事传之四海,这难道是皇帝为民父母之道吗?我听来的传闻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我怕这件事影响到陛下您的圣誉,所以不敢隐瞒,希望陛下您能慎重考虑。”唐太宗听后大为吃惊,立即手诏自责,下令即刻停止派遣使者前往册封,并把郑氏女送还原定的丈夫。

当时左仆射房玄龄、中书令温彦博、礼部尚书王珪、御史大夫韦挺均在现场,立即联合上奏说:“郑氏女许嫁陆爽一事没有明证,册封大礼既已开始,不可中途废止。”而当事人陆爽也赶紧上表,诚惶诚恐地表示,父亲陆康在世时与郑家往来交好,虽然时时馈赠一些财物,但并没有婚娶郑氏女的约定。并且说:“外人不知道内情,才有这样的传言。”其他大臣们趁机再一次劝太宗纳郑氏为妃,李世民颇感疑惑,左右为难,于是问魏徵说:“大臣们或许是迎合朕意,极力相劝,但陆爽本人也否认婚约,这是什么原因呢?”魏徵向太宗解释道:“昔年太上皇刚刚入主京城长安的时候,得到了辛处俭的妻子,恩宠有加。当时辛处俭任太子舍人,太上皇知道了很不高兴,就下令把辛处俭逐出东宫,贬到了万年县,辛处俭每日过得战战兢兢,生怕哪一天丢了脑袋。恐怕陆爽也是这个原因吧,他认为陛下虽然今天表示可以宽容他,却怕日后暗地里会加以责贬;之所以他会反复自陈,矢口否认婚约,用意就在这里了,这不足为怪!”太宗笑着说:“在外人看来,事情的真相或许就是这样,然而我所说的话,却也未必能使人家完全相信。”遂下发了一道敕令道:“我刚刚听闻郑氏之女先前已经接受了陆家的聘礼,先前下达册封诏令的时候,没有详加审查,这是我的过失,也是相关办事人员的过错。册封郑氏女为充华的诏令立即取消。”

唐朝政府规定,男丁年满20岁开始服兵役,到60岁则免于征发。但是在贞观三年,以兵源不足为由,应简点使右仆射封德彝等大臣的请求,李世民罔顾法旨,下令把尚未成丁的、十八岁以上的男子都征召入伍。几次三番的下发敕令,当诏令转到魏征任职的门下省时,魏征竟抗旨拒不签字。太宗大怒,直斥道:“朝廷已经商议决定的事情,你怎么敢反对?”魏征坚持上奏,认为这样做不妥当。封德彝又趁机向太宗上奏道:“听负责征兵的人说,即使在家中小一点的男子,也有身体强壮的。”太宗非常生气,于是下了一道命令说:“尚未成丁的男子,即使没有满十八岁,只要身体强壮的,也征兵入伍。”魏征又不同意,不肯签署发布这道命令。太宗召见魏征和另一位负责此事的大臣王珪,怒形于色,并对他们说:“尚未成丁的男子如果太小,自然不征召入伍;如果确实身体强壮,也可以参军。这对于你们来说有何不妥?你们过分固执,我不能理解你们的想法!”魏征严肃地说:“我听说涸泽而渔,这样做的后果虽然可以捕到更多的鱼,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可捕了;放火焚烧森林来获取猎物,这样并不是得不到猎物,而是第二年就再也没有野兽可以捕获了。如果家中尚未成丁的男子全都应召入伍,国家的租税,又由谁来承担呢?况且近年来国家的兵士战斗力下降,难道是因为兵士少吗?那是因为国家的待遇不公,造成人们没有斗志。如果只是一味地想多征兵,有的还充当杂役,即使人数再多,也没有战斗力。不如精挑细选一些强壮的男子,尊重并厚待他们,一个人就可以发挥出百倍的勇气,哪里用得着人数众多呢?”太宗听后,沉吟半晌,深感魏征言之有理,遂下令停止征兵之事。

贞观六年,太宗与长孙皇后所钟爱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授意有关部门准备了比长公主还多一倍的嫁妆,魏征认为这样不合礼法,极力谏止。唐太宗下朝后将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感叹道:“以前我只是听说陛下倚重魏征,但是不知道个中原因,通过今天这件事,我明白了魏征果然是国家社稷的肱股之臣啊,魏征作为臣下能够秉公直谏,这份品行实在是难能可贵啊!”太宗于是改正了错误,并特意嘱咐魏征:“我希望郑公能够一直将这份敢于直谏之心保持下去,认为不对的就直说,不要因为君臣之礼而有所讳言。”

或许有人会说,作为一朝重臣,不但屡屡冒犯皇帝,竟然连皇帝纳妃、公主出嫁这等小事都要管,是不是有些多管闲事了。殊不知这正是魏征的大忠所在,正所谓“逆命而利君为之忠”,“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真正的忠直之士,胸怀的是天下苍生,他们又何曾只愚忠于君主一人。

正如同魏征在他的《谏太宗十思疏》所说的一样:“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可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君主是群臣万民的表率,君主品行不端,势必上行下效,危及社稷,甚至祸乱天下。假如开元、天宝有魏征,万民或可免受安史之苦。

然而,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的魏征。竟然有不愿为“忠臣”的言论。作为封建王朝著名的“谏诤之臣”,竟然直言自己不想做“忠臣”,这岂不是大逆不道吗?

当然,唐太宗李世民听闻此论也是大为光火,当即质问魏征:“你为什么要宣扬不愿意做忠臣的言论呢?”魏征毫无惧色,娓娓道来:“希望陛下能够让我做一个良臣,而不要逼我不得已做一个忠臣。”

“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吗?”太宗李世民疑惑地反问。

“所谓良臣,应该像唐虞时代的后稷、契、皋陶那样,一心为民,不仅自己身获美名,还能彰显君主的圣明;而所谓的忠臣,只能像夏桀时期的关龙逄、商纣时期的比干那样,自己白白丢了性命,不但于事无补,还使君主陷于大恶之名,最终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的区别大了!”反过来说,只有君主圣明,臣下才有成为良臣的机会;而君主昏聩,忠直之士只有遗恨苍天,空落一个“忠臣”的虚名了。

太宗李世民何等聪明,这是在劝谏自己要向尧、舜、禹、汤那样的圣君学习,而不要步夏桀、商纣的后尘啊!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太宗亲自到他家里哭悼,追赠魏征为司空,谥号文贞.并亲自撰写碑文,又亲手写在魏征的碑石上。据史书记载,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朕遂亡一镜矣!”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此行也”的长叹。然而斯人已去,再也没有人能像魏征一样诤谏其过了。

作为贞观名臣,魏征呕心沥血,整饬朝纲,为大唐的兴盛耗尽了毕生心血,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品行,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民需要魏征,时代呼唤魏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0036.html
上一篇2002年战斗英雄孙玉国远赴珍宝岛,恳求道:请在这里给我留块墓地
下一篇兵法的四个层次,以及如何提高赚钱效率

为您推荐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