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雍正王朝》里,雍正到底为何要杀坎儿?

《雍正王朝》里,雍正到底为何要杀坎儿?

由于电视剧和小说不一样,所以这个问题我分开说。

先说电视剧

电视剧的明线非常简单,太子因为想要《百官行述》,便亲笔写了一封信给任伯安。后来这封信被年羹尧搞到手,交给了雍正。然后雍正又通过李卫搞到了《百官行述》,并当着众人的面给一把火烧了。

这个事情让太子很不满意,也让老八一党十分警惕,暗示手下收买坎儿获悉了来龙去脉,并且从高福手上拿到了太子给任伯安的信(实际上是邬思道将计就计),指示老十四把信交给康熙,直接导致了太子谋反被废。

也就是说,从明线上看,是坎儿被收买,背叛了雍正,所以被雍正派人赐死,算是清理门户了。

但是如果只从电视剧的明线上分析雍正为什么杀坎儿,那后面的很多剧情就说不通了。比如邬思道为什么要跑?以及雍正为什么想要杀邬思道?

要知道,雍正在未登基前,他的人物刻画都是正面的。譬如专心办事、一心为国、尊敬康熙和太子、无欲无争,连太子第一次被废时,雍正都是一心一意保太子。

前期形象如此正面的人,后面突然变得阴险狡诈,这说不通啊!难道是电视剧BUG吗?当然不是了!

实际上导演在营造雍正的正面形象时,也埋藏了许多暗线,刻画了雍正虚伪的一面。杀坎儿就是这些暗线之一。

早在群臣拥戴老八当储君时,十三阿哥就问雍正,你就不能出来争一争这个太子之位吗?

雍正先是一副惶恐的表情,接着又是各种假模假样的推诿,用喝酒来掩饰表情,其实虚伪全写在脸上。(唐国强演的真牛B)

雍正的这套把戏也就骗骗十三阿哥这种直肠子的人罢了,岂能瞒过邬思道?雍正有争储的心思,导演已经用暗示挑明了。

后来老十三让雍正烧掉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亲笔信,雍正以保护老十三为借口拒绝了。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

实际上隐藏的理由是,雍正深知这封信是扳倒太子的重器,这是自己重要的机会,一旦烧掉了,就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只不过雍正没有下定决心,还在犹豫中。

我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因为这部剧的情节非常紧凑,却在坎儿偷信之后,拍了一段雍正找潜邸的大和尚“心理治疗”的戏。

雍正对大和尚说自己“近日来,一闭上眼睛,就看到大山大河扑面而来,无穷烦恼”。这里,雍正脑海中的大山大河就代表了江山,把江山藏在心中,即寓意雍正早就在心中有了扳倒太子,争储的念头。而他居然能隐藏的如此深,心机怎能不深?

这段戏表面上和前后剧情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本剧的剧情如此紧凑,导演也不可能拍一段没有意义的片段吧?

只不过就在雍正犹豫的时候,旁边的邬思道已然窥探到了他的心思,便将计就计,指示坎儿将信交给老八,并通过老八一党扳倒了太子。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坎儿被赐死的时间点也很值得玩味,可谓极其有深意。

坎儿把信偷给八阿哥之后,雍正一直都没有处理他。也就是说坎儿的死,并不是完全是因为他背叛了雍正。(否则发现之后应该直接就杀了)

雍正是等到太子被逼谋反后,受康熙的皇命去监视和捉拿太子之前,抢先除掉了坎儿。试想一下,在形势如此危及的情况下,雍正竟然还有闲心去除掉高福,为什么?

因为太子已经铁定要被彻底废黜了,高福留着也没有价值了。反倒是高福知道了这封信的秘密,如果一旦传到康熙的耳朵里,自己不仅无望争储,性命都难保。

所以,雍正杀高福,实际上是在利用完高福的价值之后,必然的结果罢了。而高福死后,邬思道也看透了雍正,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讲究情义的人,对自己有任何威胁的障碍,就算是自己一手带大调教的奴才,也是除之而后快。从而有了退隐之心。

下面再讲讲小说

小说就非常简单了,文字描写也很露骨。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的高福和坎儿是两个人。

杀高福的原文:

戴铎便问:“四爷,这次回来见那院里少了四五个熟人,高福儿也没见,四爷差他出去了么?”胤禛阴狠地一笑,看了看周用诚,说道:“我差他们到鬼门关去了。没天理的混帐王八,我是何等样人,为了一个臭婊子加上八千两银子,他就敢卖主!”——《雍正皇帝·九王夺嫡》第四十九回

杀坎儿的原文:

雍正即位两天后的一个夜里,他们也都遭到了“粘竿处”的毒手,死于非命。可怜那个叫坎儿的孩子,因为他的差使是在书房里给四爷管文墨,也替四爷照顾邬思道和文觉、性音两位和尚,他知道的又大多是雍正和阿哥党争夺皇位的事。他就成了第一个不能留下的人,与性音和尚一起走向了天国。——《雍正皇帝·雕弓天狼》第十五回

在杀坎儿(高福)这件事上,电视剧和原著的区别在于:

小说是重点强调了雍正的狠毒,并且这种狠是贯穿始终的;

电视剧则重点强调的是雍正的虚伪,这种虚伪也是贯穿始终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9319.html
上一篇皇后不跟华妃正面冲突,不仅因为年羹尧,更重要的是她掌握了一个秘密
下一篇侵华时期死于中国的日军大将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这些天,有网友给我提出了建议:      鉴于我迄今为止已经写了很多和《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而且深挖了不少剧中的内容和细节,何不按照电视剧既有的剧情,再结合这些细节,重新把这部电视剧再进行一个全方.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这些天,电视剧《狂飙》正在热播,几乎是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这是继《人民的名义》以来,又一部可以引起所有人广泛共鸣的电视剧。就连向来不怎么看电视剧的笔者,也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不断在追剧。众所周知,笔者创作了很多和电视剧《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对《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情早已烂熟于心。今天,偶然的机会,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文|赵梦得康熙登基后,非常重视其父顺治留下的密奏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人不能欺朕,亦不敢欺朕”。此后他规范了在密奏时的一些程序和规范:“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这就是是重要的话说四遍了。影视画面现存康熙朝的密奏三千余件,由百余人所写,虽然较顺治时期大有增加,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雍正关于雍正篡改圣旨登基的故事,已经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上演,而其实这种传言早在雍正年间便已传播于民间社会。就当时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几个阿哥来看,人们很少认为康熙皇帝会传位于所谓的“贤王”八阿哥,反而都认为康熙会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因此才出现了雍正篡改圣旨,将传位十四阿哥中的“十”字改为“于”,进而成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重头戏,便是胤禛奉康熙之命,追比国库欠款。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八阿哥管理下的国库,已经造成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亏空,而且拖欠人员形形色色,既有王公贵族、也有文武大臣,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追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胤禛原计划希望十三阿哥能够和他一起参与办理此项重任,却被康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