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多民族融合的榆林,你知道有哪些民族吗?

多民族融合的榆林,你知道有哪些民族吗?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多民族融合的榆林,你知道有哪些民族吗?

民族融合造就历史名片,牵人心魄的是苍凉、浑厚和淡淡的萧瑟……这片古老的土地写满神秘,似乎有着无法触碰的美。榆林自古位于边塞,作为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的前沿,金戈铁马、强弓劲弩,在这里各民族上演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剧目。

自古以来,榆林是兵家必争和多民族贸易交往的要地,大漠胡歌、勇战匈奴,是古城榆林咏叹的历史。也因此,榆林有了多民族交融、多元文化荟萃的特点。那么你知道,有哪些民族曾在榆林生活、并不断融合吗?一起来看看吧。

黄帝族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而陕北是黄帝族的发源地。《中国史问答》中说道,“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最早居住在西北方,即陕西省北部。”此外,《汉书•地理志》说:“肤施,有五龙山,帝源水,黄帝祠四。”其中帝源水,就是榆溪河的古名,含有这条河是黄帝族起源和发祥地之意。

鬼方族

鬼方族亦称蒐(sōu)方、魃方、媿(kuì)方、鬼方氏、鬼方蛮。殷周时,活动于今陕西北部。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清涧县发掘了一座古城址。据考证,这座古城是商代晚期鬼方等民族的遗存。据《榆林地区志》载,榆林地区境内,夏商时代居住有鬼方古氏族。

猃狁(xiǎn yǔn)族

猃狁,古族名,亦作荤粥、獯鬻(xūn yù)、熏育、荤允等。《史记•匈奴列传》载:“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史料记载,夏代,荤粥为夏民族的北邻;殷商时,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内蒙古西部;西周时,陕北一带猃狁部族侵周,宣王命将领率士兵征伐猃狁,取得了胜利。

林胡族与狄族

林胡,古族名,亦称澹林,从事畜牧,精骑射。战国末,赵武灵王派将军李牧击败林胡后,林胡归附于赵国,其民大多融入华夏民族。春秋战国时,榆林北部和东南部(今清涧一带)为林胡地。

狄,古族名,亦作“翟”。公元前7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为北狄。榆林境内居住的主要有白狄和赤狄,《绥德县志》载,春秋时绥德有赤狄。

戎族

春秋时,榆林一带居住有戎。殷周有鬼戎、西戎等;春秋时有已氏三戎、北戎、允姓之戎等七种;秦国西北有狄獂(huán)邦冀之戎、义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战国时,晋北有林胡、楼烦代为猃狁、绲(gǔn)戎、犬戎等。旧时,“戎”或“西戎”是中原人对西北各族的泛称之一。

氐(dī)族

古族名。殷周至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说汉话、穿汉服、从汉姓。两晋年间,仇池、前秦、后凉等为氐人所建。

匈奴族

榆林在秦汉时期,处于和匈奴交界的地带,是中原王朝通往北地匈奴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也是匈奴与中原王朝争夺最激烈的地方,更是两族人民往来最为频繁的地区。公元前407年,匈奴族铁弗部赫连勃勃在今陕北、宁夏、内蒙古河套地区建立了夏(史称“大夏”),国都统万城(今靖边县白城子)。

龟兹族

龟兹又叫鸠兹、屈茨、归兹、屈支、丘兹等,是古代西域“城廓诸国”之一。在榆林城北长城线下的古城滩有一座古城遗址,叫龟兹城。龟兹城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500米,遗址内散布有大量秦汉筒瓦、板瓦、陶片等。

先零羌族

先零羌,古族名,汉时西羌的一支,分布在今甘肃临夏以西和青海东北一带,以畜牧为业。东汉初,被陇西太守马援征服,逐渐与汉族及西北其他民族融合。在这一时期,榆林一带也居住有先零羌族。

乌桓族

乌桓,古族名,也作乌丸,东胡族的一支。秦末东胡遭匈奴击败后,部分迁乌桓,因以为名,以游牧射猎为生。汉初附匈奴,武帝以后附汉,汉、魏为置护乌桓校尉,因受汉族影响,渐营农业。东汉榆林一带住乌桓人。

稽胡族

稽胡族又称山胡、步落稽,源于南匈奴,南北朝时,居今山西、陕西北部山谷间,从事农业,以麻布为衣,与汉人杂处。隋唐以来,渐与汉族相融合。南北朝时,榆林一带居住有稽胡族。

柔然族

柔然,古族名,北魏时亦称所建立的政权为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源于东胡。柔然族的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食畜肉、衣皮毛、以穹庐为居室。柔然人有制造穹庐、毛毡、毛裘、皮褥等皮毛、皮革等手工业。十六国时,榆林一带居住有柔然人。

羯族

羯,古族名,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从事农业,受汉族地主的奴役,被称为“羯胡”。十六国时,榆林一带居住有羯人。

鲜卑族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载:“义熙三年(407),僭称天王、大单于,赦其境内,建元曰龙升,署置百官。自以为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辖境内有汉、鲜卑、匈奴等众多民族。鲜卑是游牧民族,逐水草放牧,骑射是鲜卑人的特长。

突厥族

史载唐代,居住在榆林一带的东突厥人依靠唐朝的力量,多次击败吐蕃的侵扰。突厥的统治阶级,其最高首领称可汗(亦称大可汗),隋开皇九年(589),突利可汗归顺隋朝,隋朝封他为启民可汗,并以义成公主配他为妻。将其移居于黄河以南的夏、胜两州之间(今陕西靖边县、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设置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为都督进行统治。

吐谷(yù)浑族

隋唐时期的榆林一带住有吐谷浑族,吐谷浑族是鲜卑慕容的一支。吐谷浑最初只是一个人名,他死后大儿子吐延继位,吐延死后其子叶延继位,而吐谷浑作为族名也是从叶延开始的。此后,吐谷浑族逐渐与羌族和其他土著融合,形成了一个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与鲜卑相区别的新的民族。

回纥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肃宗以宁国公主婚配回鹘可汗,在今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建英宁府。回纥,曾助唐平安史之乱,在唐朝时期改为回鹘,是铁勒各族的一支,是南北朝时期敕勒六氏之一的袁纥氏的后裔。回鹘人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居无恒所,随水草流徙”,同中原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

吐蕃族

隋唐时期榆林一带居住、生活有吐蕃族。吐蕃族自称“博”或称“博巴”,唐代的汉族史家将之译为蕃,同时又将其所建立的政权称为吐蕃。唐蕃通使频繁,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吐蕃是唐人对这一政权的称谓,后宋、元、明初史籍仍沿称为吐(土)蕃,或称西蕃(番)。

粟特族

隋唐时期的榆林一带居住有粟特族人。粟特,中亚细亚古国,即粟弋。居民属伊朗语族,主要经营农牧业。粟特与中国(自汉朝以后)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其地即中国隋唐时的康国一带。

铁勒族

隋唐时的榆林一带居住生活有铁勒族。铁勒,古族名,汉称丁零,后音变为狄历、敕勒、铁勒等。因所用车轮高达,亦称高车。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属燕然都护府。

党项族

党项族在榆林的活动时间从唐代广德二年(764)至南宋宝庆三年(1227),共460多年。党项族也称党项羌,是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唐广德年间,唐王朝将居住在靖边等六府的党项迁到银州(今米脂县西北)以北、夏州(今横山区西)以东一带居住,另将居住在宁朔州(今榆阳区境)的吐谷浑迁移到夏州以西。从此这一部被称作“平夏部”。

蒙古族

榆林与内蒙古接壤,自古是蒙汉贸易交往地。榆林名胜红石峡不仅有蒙文摩崖石刻,还有“蒙汉一家”石刻。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地区的居民至今仍然保持着草原人民的某些生活习惯,如吃酥油、喝奶茶、吃炒米等,当地蒙汉两族人民贸易频繁、互相通婚,诠释了“蒙汉一家”的含义。

女真族

北宋灭亡后,榆林被金国统治,有女真族人居住生活在榆林。女真,一称女直,来源于唐代黑水靺鞨(mò hé),从事渔猎,并养猪,农产品有粟、麦等。明末由努尔哈赤统一,成为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

回族

“回回”名称的起源与唐以后的“回鹘”有关。他们大多与汉族杂居,到了明代,各族人民在长期交往与融合过程中,陕西境内形成了回民。同治年间,陕西爆发了回民反清起义,1867年一月回民攻打米脂城,十月攻占了绥德,次年正月围攻榆林城……至同治九年(1870年),榆林境内的回民起义才平息。

满族

满族来源于女真人。1644年清定都北京后,大批满人入关,形成了满含杂居的局面,榆林也同全国一样。从古以来广泛流传在榆林、米脂、绥德等地的“羊皮鼓”舞,即满族信仰的萨满教的祀神舞蹈之一。明、清和民国年间,榆林城在庙会“喜神”中打“羊皮鼓”“玩辫子”非常普遍。

几千年来,在榆林长城内外生活着的几十个民族人民互相杂居,不断融合,对榆林历史文化的发展曾做出过重要贡献。这也是榆林黄土文化、游牧文化、边塞文化等众多文化交融,从而形成独特的多元文化风格的原因。

在榆林广袤的土地上,有长城边塞之雄、黄土沟壑之奇、黄河峡谷之险、沙漠绿洲之胜、历史文化之妙……北方游牧文化与南方农耕文化碰撞、交融,多族人民不同的文化背景呈现出独特的意蕴。民族融合,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平添了丰富灿烂的文化意蕴。

来源:榆林文化旅游

靖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主办

监制:林泽

策划:赵来来

主编:燕昆山 责任编辑:马金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4274.html
上一篇人在职场,该装就装
下一篇黄百韬喊:人死绝了,也要给我守住!结果人死绝了也没守住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