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为什么把接待或宴客的主人称为“东道主”?

为什么把接待或宴客的主人称为“东道主”?

一个国家、组织或个人主持某项活动,常被称作“东道主”。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说起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东道主”一词初见于左丘明的《左传》,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件事: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九月十三日,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眼看就要城破。郑文公一时六神无主,大夫佚之狐赶忙奏道:“老臣烛之武能言善辩,是把谈判的好手,让他到秦军中说和,城下之围可解!”郑文公召来烛之武一说,当夜他就被人用绳子从城头送下,悄悄见了秦军头领秦穆公。烛之武几句客气话说完,就巧妙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滔滔不绝说了起来:“秦晋两军兵临城下,郑国眼看就要灭亡。可是既便如此,对贵国有何益呢?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晋国夹在秦、郑之间,贵国要控制郑国,怎能越过晋国?既然无法越过,受益的还是人家晋国。其次再从各国实力来看,晋国实力增加,就是秦国实力的削弱,眼下晋国如此积极出兵,正是为了借以自肥啊!”秦穆公听后似有所动,烛之武遂进一步说:“若是能把郑国保住,从此成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贵国使者来往经过这里,郑国一定提供各种方便,热情进行招待,这是多么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烛之武见秦穆公沉吟不语,继续摇动三寸不烂之舌:“您对晋国国君曾有许多好处,可是人家对您有什么回报?今天他们起劲向东扩张,为的就是吞并郑国领土,可是,领土是无价之宝,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今后再向哪里侵占更多的土地,这不是令人深思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吗?秦穆公听烛之武这样一说,真是如梦初醒,于是果断撤兵,一场灭国之灾得以轻松化解。

在这场游说中,烛之武利用秦国在西、郑国在东的地理位置,以“东道主”自居,通过耐心说服,达到了预期目的,被视为者名的谈判案例,由此也诞生了“东道主”典故,至今在社交场合和各种媒体上,“东道主”一词频频露面,尤其是在国际交往特别是在国际体育中经常听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2107.html
上一篇俄罗斯发现中国千年宫殿,墓主竟是中国古代名将,为何流落他乡?
下一篇三国志11世界版:历代英国首相能力盘点,这届实在是有点一言难尽

为您推荐

养由基:能开千斤弓,鄢陵之战,射杀晋国大将吕锜

养由基:能开千斤弓,鄢陵之战,射杀晋国大将吕锜

养由基,楚国将领,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鄢陵之战,养由基一箭射死晋国大将吕锜,掩护楚共王撤退,名震中原。养由基,嬴姓,养国人,从小就善于射箭。史书记载,养由基双臂可以拉开千斤弓,百步之外轻易射中柳叶,箭无虚发,名气很大。楚庄王时,令尹(丞相)斗越椒叛乱,率兵杀向王宫。楚庄王招募勇士:“谁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