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资治通鉴:要想办大事,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能被众人左右

资治通鉴:要想办大事,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能被众人左右

《资治通鉴》第二卷 周纪二

【原文】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译文】

公孙鞅想要进行变法改制,谋求富强,秦国的贵族们知道后很不高兴。他对秦孝公说:“对一般人,当新的政策刚开始施行的时候,没有必要和他们商量,只需要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利益。有着高尚德行的人,言行不会和世俗的人一样;成就大功业的人,做事情不会和普通人一起谋划。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如果采取的措施能够富国强兵,那么就是没有必要墨守成规。”

大夫甘龙说:“事情不一定是这样,按照原先的法制章程来实施,官吏做起事来熟习,而百姓生活也安定。”

卫鞅说:“一般人往往习惯于旧的习俗,读书人也往往陷于自己的见闻难以自拔,这两类人,可以让他做官,让他守法,但不能和他讨论法制以外的事。有才智的人制定法律政策,愚笨的人只能接受统治;贤良的人因时革新礼法,平庸的人则只知道死守现有的法规。”

秦孝公说:“说得真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相当于早期的丞相,是非王公大臣的领政),负责订立变法的政令。

【材料解析】

自从商鞅获得秦孝公青睐后,便开始着手在秦国实行变法改革。我们都知道,无论什么制度,不管他有多烂,当执行一段时间后,必然会有既得利益者存在,并且形成一个稳固的阶层。

对于现有制度的改变或改革,不管招数如何,不管今后会给既得利益者多大的回报,当前要对现有利益分配模式进行改变,这就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因为只要改革就会动别人的蛋糕。

材料发生的时间是秦国变法之前,孝公召开御前会议,提出想变法发话题,询问大家的意见,不过,如同上面那段话,有人反对,而且多数是世家大族。

其中甘龙就是秦国世族中领袖人物,保守派的扛把子。他就是既得利益者的代表,商鞅变法肯定会触及他的利益,所以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大刀阔斧的改革。

商鞅,新兴地主阶级代表,要想登上历史舞台必须干两件事:第一获得实权人物的支持,拉拢一批支持自己变法图强的人。第二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对旧有制度给予否定,打倒保守派,建立新制度。

变法改革不是过家家,不是请客吃饭,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要流血。如果没实权人物的支持,实权人物信念不坚定,也会中途夭折。其中熙宁变法和戊戌变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商鞅首先要稳住的是秦孝公,上面所说的话就是给他打气,让他对变法充满信心。因为秦孝公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有压力,国家在他手上积贫积弱难以跟列祖列宗交代,变法太过激烈,激起太多人反对,导致内部动乱,没办法收场,他也会被赶下台。

接着否定现有制度。商鞅的思路是变法,甚至是大变。而甘龙他们更倾向于不变或者温和变。从方向上来看二者是对立的,商鞅给出来的否定逻辑,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如果甘龙你说现在的方法有用,那为什么秦国还是一穷二白》如果想要秦国强大起来,必须要彻底变法。”所以他通过现有的国家状况来否定现有制度,只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让国家富强,小打小闹没用。

材料中,甘龙有一句话看似是对秦孝公善意的提醒,实际上是赤裸裸的威胁。“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意思是按照原来的法子来干,官吏听话,百姓都会安慰生活,言外之意,如果你不安装原来的方法来干,搞出什么大动作,官吏不听话,百姓不安慰,你赢渠梁能扛得起这个责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遇到这种情况都开始龟缩了。就算当场不龟缩,心里也会忐忑不安,因为未来都是未知的,眼前这个毛头小伙子也没有听说有什么业绩,真弄不好把事情搞砸了就完了。所以唯有坚持者,有自己的主见,坚定自己信念的人才能成就不凡。

这段材料中,商鞅也说了一句狠毒的话:“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意思是说,大多数人,你可以跟他们分享利益,但是不能让他们给你在开始的时候出谋划策。但凡有成就的人,都不会和大多数人谋划,所以圣人才能强国。

商鞅讲这些话,一方面是稳住秦孝公的心,让他变法尽可能听他这位没有利害关系的专家,别听那些有利益纠葛的贵族。

以材料中秦孝公为例子,要想干一件大事,有时候是需要有一定的魄力,但是这魄力背后对应的是风险和责任。所以干事情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心,然后听取不同人的建议,看看反对的人具体反对什么,是不是真有问题,如果真有,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做细微调整,再继续前行。不能别人说什么是什么,别人吓唬你,你就开始龟缩不敢继续了。

对秦孝公来说,无论是商鞅要求大刀阔斧改革也好,还是甘龙等顽固派墨守成规也好,他们都只是提出自己意见的人,至于什么后果还是孝公自己来承担。不过最后还是秦孝公选对了,最终选定商鞅的意见,这就是伟大的政治领袖所拥有的智慧。

历史就是在这种不断选择中前进的,选对的人成为牛逼的人物,选错了的人就变成了傻B。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8690.html
上一篇古代官员座驾千奇百怪,牛马羊车齐上阵|往事
下一篇苏联灭掉70万关东军后,我国连忙去捡漏,光是武器就拉了好几天

为您推荐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收集整理 庞国翔清光绪十六年,钟云舫所撰《足邑教案论》在四川引起强烈反响。他揭露了帝国主义荼毒我百姓的滔天罪行,提出“西人之衅,万不可开;西人之来,万不可止;西人之教,万不可灭”。他支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知识。他还将儿子送到外国留学。
为啥有人说,商鞅是史上最大的罪人?商鞅的思想真的禁锢了百姓?

为啥有人说,商鞅是史上最大的罪人?商鞅的思想真的禁锢了百姓?

对于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商鞅,千百年来,后世一直普遍争议比较大。有人认为,商鞅是真正的治国奇才,正是因为他的变法思想,秦国才能崛起,并且最后统一天下。但也有人认为,商鞅的思想是最大的祸根。正是因为商鞅的这套思想,后世的那些统治者,开始执行坚定的愚民政策,导致老百姓开始逐渐被统治阶级奴役。千百年来,这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