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973年警卫战士被迫退伍,张爱萍苦寻其14年: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1973年警卫战士被迫退伍,张爱萍苦寻其14年: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1987年11月,张爱萍早早起床,将那扇平时只有来了贵宾才开的大门打开,等候赵保群的到来。当警卫报告赵保群已到达时,张爱萍颤抖地高喊道:“敞开大门,让保群进来!”

随即张爱萍夫妇站立在大门前,欢迎赵保群的到来。一阵亲切地问候后,张爱萍问赵保群:

“保群呀,我早已恢复工作,现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知道我担任了国防部长,你为什么不来找我呢?”

苦寻警卫战士14年

“保群是个好同志,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他啊!”

自从1973年和赵保群分别之后,每当想起他照顾自己的180个日日夜夜,张爱萍的心中总是难以平静。他曾经多次打电话给赵保群的部队,得到的回复却都是:“该团已解散编入武警序列,赵保群早已退伍。”

诺大的中国,想要找个退伍老兵,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张爱萍依稀记得,赵保群是江苏泰兴、如阜一带的人,后来他治病经过南京时,曾特地托在电台工作的吴邦义,请他帮忙寻找赵保群。

吴邦义是个办事认真的人,接受任务后,他通过各种关系写信、打电话,但人海茫茫,想要找到一个退伍战士,哪有那么容易?张爱萍多次打电话询问结果,吴邦义始终给不到一个满意答复,自己也感到十分的内疚和不安。

图丨战争年代的张爱萍夫妇

转眼十几年就过去了,1986年的春节,张爱萍家中一片团聚的祥和气氛,兴致勃勃的张爱萍,为大家吟了一首新填的词《迎春》:

“七十六个春,风雨停征程。越山岭、歧路不平,往事多少凌烟去,春米早,报佳音。

天地间无垠,远洋破浪行。莫回首、休问浮沉,满眼风光看不尽,任驰骋,马蹄轻。”

吟着吟着,张爱萍又想起了寻找十几年未果的赵保群,他动情地对妻子说,保群现在不知道在哪里,要是现在坐在自己身边,该有多好啊。妻子放下手中的碗筷,说:

“我这就给老吴打个电话,请他多想想办法,再不行,就请他亲自跑一趟,到基层去查询。”

吴邦义被老将军对赵保群的真情深深打动,他放弃了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搭车赶往张爱萍提供的几个地方再次寻找,并请当地的广播站播出“寻人启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月初五,海安县广播站的同志给吴邦义打去电话,说在本县五坊村,有一名叫赵保群的退伍战士,曾经在北京某部队服过役,经历、外貌特征和“寻人启事”的内容基本一致。

图丨张爱萍夫妇与赵保群合影

第二天,在吴邦义的安排下,赵保群被接到了南京。吴邦义拿出夹有百余张照片的相册,请他找到当年监护的人,赵保群很快从相册中找到了仅有的两张张爱萍将军的照片。吴邦义激动地紧握着他的手,惊喜地叫道:

“你就是当年张爱萍将军的救命恩人赵保群同志!”

吴邦义置办了一桌酒菜,热情招待赵保群,两人边吃边谈。吴邦义细细询问了当年的一些情况,以及他退伍后的经历。他高兴地告诉赵保群,这么多年来,首长夫妇一直都在惦记着他。

两人一直聊到了晚上十点多钟,等赵保群休息以后,吴邦义赶回办公室,拨通了张爱萍家中的电话,将赵保群的一些情况告诉了张爱萍。

寻找多年的警卫战士终于有了下落,张爱萍夫妇非常高兴。过了几个月,张爱萍的妻子给赵保群写了一封信,随信还附汇了一百元,让他给父母和孩子买点东西,聊表心意。

图丨张爱萍夫妇给赵保群的信件

收到信之后,赵保群立刻召开了家庭会议,询问父母这笔钱该如何处理。父亲说这笔钱不能要,但退回去,又显得不礼貌。赵保群就想了一个主意,将这笔钱转赠给当地的五坊小学,让后代记住一个将军对一个普通战士的情谊。

赵保群的父母连声赞同。第二天一早,赵保群就敲开了校长的家门,商议之后,决定用这笔钱给学校添置一台风琴。后来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又以“红领巾”的名义,给远在北京的张爷爷和李奶奶写了一封感谢信。

张爱萍夫妇再次被赵保群的高尚品格所感动,张爱萍主动为赵保群题词“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连同妻子购买的76本图书,一并寄给了赵保群,托他转赠五坊小学。

1987年,赵保群的妻子患病住院,张爱萍夫妇听说后,立刻汇去400元,并写信告诉他,每个月还会给他寄50元。赵保群十分不安,立刻回信婉拒了张爱萍夫妇的好意,然后将400元转赠给镇民政部门,用来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

书信往来,毕竟难以了却张爱萍夫妇对赵保群的思念之情。虽然他们很早就说,有机会去南方,一定要去看看多年不见的保群同志。但张爱萍公务缠身,实在难有机会。于是,他们决定邀请赵保群进京叙旧。

图丨张爱萍给赵保群的亲笔题词

分别了整整14年,张爱萍夫妇和赵保群有说不完的话。张爱萍对赵保群退伍之后的经历十分关心,赵保群便将自己退伍之后的情况,向张爱萍夫妇娓娓道来……

和老首长分别后的日子

在退伍到家的第二天,赵保群起了个大早,冒着雨赶到了村支书家里。村支书知道他之前在北京当兵,问他退伍后有什么想法。赵保群坚决地说,虽然自己当不成兵了,但还要当一个民兵。

就这样,赵保群成为“红旗民兵团”的一名普通民兵。

和正规部队的训练比起来,民兵的训练要差上不少。赵保群跟着训练了几天后,心里十分着急,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民兵的训练水平。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赵保群熬了整整两个通宵,写下了一份7000多字的改进细则。当民兵营教导员看到这份报告后,立刻交到了民兵团领导手中,并举荐赵保群担任民兵教练员。

尽管赵保群在部队当过几年班长,训练上也有一套方法,但他对待民兵训练,丝毫没有半点马虎。每次操练前,他都会认真备课,经常备课到深夜。在训练场上,他严抓细节,一招一式都按照部队的标准来要求民兵。

图丨训练中的民兵

训练间隙,他还给民兵们上政治教育课,将当年从张爱萍口中听来的红军革命故事,再讲给民兵们听。

赵保群严格的训练,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不少其他地方的民兵代表团,纷纷前来向“红旗民兵团”取经。每次赵保群训练的民兵,必定会上台表演刺杀,后来就成为民兵团的保留科目。

1985年,赵保群经过严格的考核,被上级任命为预备役连连长。上任伊始,他就开始着手制定严格的管理和训练办法,每期官兵集训,他既要忙训练,还要忙管理,三十多岁的人,和小伙子们一起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受了再多的苦,也不吭一声。

在赵保群的努力下,他所带的预备役连,被评为先进连队,先后17次在比武考核中夺得第一。后来赵保群还被省里评为“优秀预备役连连长”。

除了训练民兵,赵保群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孩子。赵保群的家乡地处盐碱地,乡亲们一年干到头,也只能勉强糊口,有的家里甚至连咸菜都没得吃。

赵保群退伍后,带着全村的乡亲们埋头苦干,引水灌溉,改造碱田,还通过战友关系,请来农业专家到村里做指导。

图丨赵保群给少年军校学员讲课

后来村里为了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将赵保群介绍到供销社当农民工,帮着收棉花。赵保群每天都要扛着75公斤重的棉花包,步行200多米,将棉花包送上2米多高的棉囤。

一天干下来,赵保群要来来回回走四五十趟,别人都累到腰酸背痛,坐在那里不想再动,可赵保群却主动到附近的村组,帮助群众收拾棉花,出售棉花。

收棉花的工作结束后,赵保群又被安排到砖瓦厂干活。在厂里,他从来都是争着抢着干苦累活,盛夏时节,他还得顶着高温,钻进窑里将滚热的砖头一车一车拉出来。

有一次赵保群工作时间太长,拉砖头的时候突然眼前一黑,昏倒在地。送到医院之后,医生诊断为高度贫血,营养不足,需要在家静养。躺在床上,赵保群多想给张爱萍将军写一封信,向老首长诉诉这生活的苦。

但一想到老首长当年在病床上,对待病痛的坚强意志,他就再也写不下去了。休息了一个星期后,他重新回到砖瓦厂上班。

后来赵保群从广播上听到张爱萍复出担任国防部长的消息时,激动了好一阵子,省吃俭用买了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通过电视屏幕一睹老首长的风采。这些年,他一直都想念着老首长,但又考虑到老首长工作繁忙,不愿打扰。

图丨张爱萍以国防部长身份出访美国

其实退伍之后,他从来没给别人讲过自己和张爱萍交往的经历,他觉得如果将对首长的照顾当作资本,要首长给自己解决生活困难,就太“小人”了。

“要不是保群同志,我早已不在了”

你对革命事业做过贡献,我们之间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问题。”听完赵保群的讲述,张爱萍动情地说道。

当天晚上,张爱萍将儿子、儿媳都叫了回来,设宴款待这位多年未见的前警卫班长。席间张爱萍夫妇兴致很高,不停地向赵保群敬酒、夹菜,那一天他们谈了很多往事,在哭泣和欢笑中结束了会面。

在张爱萍夫妇的一再要求下,赵保群在北京停留的七天,在张爱萍秘书的陪同下,赵保群去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游览了当年在北京服役时,想去而没有去过的那些地方。

离开北京的前一天下午,张爱萍夫妇再次邀请赵保群到家里,并设宴为赵保群饯行。晚宴后,张爱萍的妻子拿出赠给赵保群的礼物:两块给他父母的布料,一件给他妻子的羊毛衫,给他孩子的美术书和画笔,以及给他的两套军装。

图丨正在整理信件的赵保群

清点完这些礼物后,张爱萍将一个包裹郑重地交到赵保群的手中,嘱咐他:“这里有只和平鸽,是老山前线的战士用弹壳做的,我委托你转赠给五坊小学的孩子们,希望前线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扎下根。”

临别前,张爱萍夫妇一直将赵保群送到了大门口,握着他的手再三叮嘱,往后一定要常来,回去之后代他们向乡亲们问好。

赵保群强忍着泪水,让老首长赶快回去。但张爱萍夫妇怎么都不肯,直到汽车启动,他们还冲着汽车离开的方向不住地挥手告别。

自1987年以来,赵保群先后16次应邀前往张爱萍家做客,每次进京,张爱萍都要详细询问赵保群家乡的一些情况。当听说赵保群当选为省和市的人大代表,并获得了诸多奖项时,张爱萍对赵保群竖起了大拇指:“好,干得好!”

2000年,张爱萍九十大寿之际,赵保群再次应邀到张爱萍家做客。宴席上,张爱萍给大家讲述了自己和赵保群的交往经历,他希望每个人都能记住他们的生死友情。

图丨2000年张爱萍与赵保群合影

当年张爱萍在洗澡时,不慎摔倒在地,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在周总理的关照下,他被送进了301医院,化名“张续”接受治疗。

当赵保群奉命来到医院,见到自己要监护的病人“张续”时,“张续”刚刚做完手术,正在进行复位治疗。他不禁暗自佩服眼前的这个人,猜想他一定是个好人,下定决心要保护好他。

赵保群不知道的是,眼前的这个“张续”,就是张爱萍将军。

此后,赵保群就冒着“抗命”的危险,从“监护”变成了张爱萍的贴心人。他定期为张爱萍洗头理发,擦洗身体。张爱萍不能坐着吃饭,他就用勺子慢慢喂。张爱萍的家属来探望,他就守在门口,让他们多说点话。

这些行为,完全和上级交代他的命令“背道而驰”。

在赵保群的精心照料下,张爱萍的身体很快有了好转。医生说吃茄子能加快伤口愈合,他就偷偷上街买了茄子。张爱萍无意中说了一句:“西瓜该熟了。”赵保群就多次偷偷给他买西瓜回来。

图丨张爱萍视察核试验基地时讲话

赵保群对张爱萍的特殊照顾,自然引起了觉察,并找他谈话,称组织上考虑将他提拔为排长,希望他能严格做好监护工作,接受组织的考验。

谈话的人说到“严格做好”四个字时,故意提高了声调。赵保群淡然一笑,说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有限,目前还不具备条件。那人听完悻悻而去。

1972年7月的一个晚上,赵保群刚刚躺下休息,床头的电铃急促地响了起来。赵保群立刻冲到了病房,发现张爱萍口吐白沫,已经处于昏迷状态。

赵保群顿时急红了眼,大声责问值班战士怎么回事,值班战士报告说有个医生模样的人端来一碗中药,让“张续”喝下去,结果喝完就开始呕吐抽搐,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赵保群打电话通知院方派人抢救,可打了一遍又一遍都没有人接,跑到值班室也没有人。赵保群命令五名战士把守好病房,不让外人踏进半步。自己则向主治医生家里跑去。

很快赵保群就带着主治医生回来了,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张爱萍终于脱离危险,苏醒过来。当他得知赵保群寸步不离地守在自己身边时,他握住赵保群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图丨张爱萍在北京观看灯戏时留影

11月6日,对“张续”的监护宣布解除,赵保群等人当天必须离开医院,不得再和病人接触。知道此时,他才得知自己监护了6个月的“张续”,原来就是张爱萍上将。

临别时他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再见张爱萍一面,站在病区的窗口下,赵保群向老首长行了个军礼,默默祝愿老首长要保重身体。

1973年3月,已经做好材料,准备提干的赵保群莫名其妙地被宣布退伍。刚开始他还想不通,有人暗示可能和他在医院的表现有关。虽然有些可惜,但赵保群却一点都不后悔。

讲述完二人短暂的交往经历,张爱萍感慨地对大家说:“保群同志退伍,实际上和我有很大的关系。那次中毒,要不是保群同志,我早已不在了。

后来迟浩田接见了赵保群,并和他合影留念。说起当年赵保群和张爱萍的往事时,迟浩田敬佩地说,他为保护老首长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自己应该向他致敬。赵保群则腼腆地回答说:

“这没什么,有正义和良心的人都会这样做的。”

图丨张爱萍晚年照

2003年7月5日,张爱萍在北京因病去世,当赵保群听到这个噩耗,顿时失声痛哭,上一次见到老首长,他的身体还十分硬朗,怎么突然就走了呢?接到治丧委员会的通知后,赵保群立刻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站在老首长的遗体前,赵保群随大家一同肃立默哀、鞠躬,为老首长做最后的送别。回想起和老首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赵保群早已泣不成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456.html
上一篇星汉灿烂原著:难怪葛氏看萧夫人不顺眼,两人梁子从出嫁就结上了
下一篇《说文解字》第594课:细说“政”字,它的本义为什么是“征伐”

为您推荐

退伍季|来听听老兵们的军旅感悟

退伍季|来听听老兵们的军旅感悟

作者 | 文鹏、刘威、向博维、李帆、侯卯玉曾经你们怀揣梦想步入军营向军旗立下铮铮誓言如今即将踏上新征程无论你们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临别之际 思绪万千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无人机团的老兵道出了自己的军旅感悟……相     逢左右滑动      还记得第一次踏入部队时,心里那份激动的心情,忐忑之中对即将到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