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新四军留分头穿绸缎,山东老乡大开眼界:这样的部队能打仗?

新四军留分头穿绸缎,山东老乡大开眼界:这样的部队能打仗?

作者:莫孤烟

抗战胜利后,和平的曙光来临,但战争的风险并未随着日本投降而消除,延安和南京都在调兵遣将,全力争夺日本留下的真空地带,工农业基础最为发达的东北更是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1945年11月,位于苏北的涟水城里来了大批军队,让这个荒凉的小城顿时热闹起来。这是一支北方人没见过的奇特部队——官兵外穿灰布军装,内穿丝绸衬衣,背着绸缎面的被子,梳着漂亮的分头,还说着一口难懂的吴侬软语,说兵不像兵,说学生不像学生。

转战江南的新四军部队

这是一支来自江南的新四军,汇集了浙东、浙西、苏南各地的部队以及一些地方干部。生长在鱼米之乡的部队,穿着打扮、语言风俗、饮食习惯都和北方人完全不同,难怪老乡们看着稀奇。《双十协定》签订之后,长江以南的部队按照协议全部撤到江北,而这支部队的使命,则是和山东的八路军、新四军各部一起挺进东北。按照计划,他们要越过陇海路,经山东滨海地区到达胶东,然后坐船横渡渤海湾去东北。

这支远征军由司令员叶飞和政委赖传珠指挥,下辖三个旅:

1旅(旅长廖政国)就是原来的新四军1师1旅,后来叫苏浙军区4纵,其中1团发源于红军闽东游击队,抗战后成为赫赫有名的新四军“老六团”;2团的前身就是由江南抗日义勇军改编的“新六团”;3团就是以前的高(邮)宝(应)独立团。

2旅(旅长刘飞)就是原新四军6师18旅,其中4团是以“老六团”留在阳澄湖养伤的36个伤病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京剧《沙家浜》的故事原型),5团的前身为江都独立团,6团则是东台地方武装升级后的新部队。

京剧《沙家浜》剧照

3旅(旅长张翼翔)的前身就是原浙东游击队,也就是苏浙军区2纵,下辖7团、8团、9团三个团,主要是由活跃在金华、萧山、余姚、镇海、慈溪等地的游击队组成。

就在部队要开拔的时候,叶飞接到来自华中军区的电报,让他们把武器装备都留下,空着手走。原因是东北的武器多的是,去了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手头的这些枪炮,还是留给地方部队吧。

去东北“发洋财”,是当时在各个部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当初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最先进东北,苏军给他们移交了一个军火库,一个团搬了三天才搬空了装备,光机枪就搬了一千挺,确实了发了大财。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之后去延安汇报工作,说“在沈阳及各地堆积之轻重武器及物资甚多,无人看管,随手可以拿到”。这种过于乐观的陈述误导了总部,各支准备闯关东的部队都接到了“除带最少数之自卫武器外,均可空手渡海”的电令,因为电令中说“到东北可领到足够之武器”。

苏军进入东北,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乐观。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苏军改变了态度,不允许我军驻扎在大城市,也不允许我军接受苏军缴获的日伪军装备,反而让蒋军接管。如此一来,那些赤手空拳去东北的部队顿时陷入困境,只有新四军3师黄克诚部坚持带武器上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和黄克诚一样,叶飞也习惯于把困难想得多一些。他向华中军区陈述自己的意见,武器还是要带的,这么远的路长途跋涉,一旦有什么变故,没有武器可怎么应对。军区回复说轻武器可以带,重武器还是要留下的。

叶飞思来想去,决心抗命,不仅轻武器要带上,重武器也要带上。事后证明,叶飞的这一决策无比英明。

华野领导合影。左起:叶飞、丁秋生、韦国清、邓子恢、陈毅、唐亮、粟裕、陈士榘、谭震林

到了12月,这支远征军到达山东滨海地区,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就可以渡海去东北了。谁知此时形势又起了变化,蒋军的两个军在秦皇岛登陆,进入山海关,占领锦州,切断了东北和华北的联系,随即又进占沈阳。如此一来,延安不得不做出调整,让准备进东北的晋察冀杨得志部和山东叶飞部停止进东北,叶飞部编入山东野战军,番号为1纵。

山野的部队以八路军为主,1纵是来自江南的新四军部队,因此显得有些“异类”。吃大米的南方人到了北方,首先在生活上就有个适应的过程。叶飞在他的回忆录中写了很多趣事,比如山东老乡为了照顾部队送来了自己舍不得吃的小米,但炊事班不会做,米淘不干净,吃一口一嘴沙子。官兵们背井离乡本来就有情绪,吃不惯当地的饭难免说怪话。老百姓拥军拥到了实处,上门来给炊事班传授经验,让战士们大为感动,以后哪怕是吃高粱煎饼、豆饼末子都再无怨言。

新四军缴获大批日军武器

老乡们对这些留分头、穿绸缎褂子的兵感到好奇,怎么看也不像能打仗的部队。但这种顾虑很快就打消了,1纵通过一系列战斗的胜利,证明了他们是山野乃至后来的华野最强的部队。1纵战斗力强,一来在于有老红军部队的底蕴,战斗经验丰富;二来是武器没丢下,战斗部队不缺装备,特别是重武器比别的部队阔的多;三来是叶飞治军有方,指挥得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华丰旷工的加入。

蒋军为了抢占华北、华中的地盘,居然利用残留在中国的日军力量控制沦陷区,伺机进攻解放区,来了个“蒋日伪合流”。1纵痛打盘踞在兖州的伪军吴化文部,警告盘踞在华丰的一个日军旅团不许妄动,等待受降。日军乖乖受降,1纵接受了两辆坦克、37辆汽车、大小11门炮,算是发了一笔洋财。更加令人高兴的是,日军在华丰建了一个大型煤矿,其中有旷工1万多人。这些旷工获得解放后很多人加入了1纵,他们精通爆破技术,摆弄炸药十分在行,日后成为1纵摧城拔寨的尖兵,在攻坚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0065.html
上一篇罗新:一个北魏宫女的漫长余生|正午访谈
下一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为什么最后能得以善终?

为您推荐

带你走进东北花样豆角世界

带你走进东北花样豆角世界

东北的土地上的蔬菜都特别好吃,特别是黑龙江,不踏上这片土地,不来这亲自品尝,是无法感觉到的,夏天来东北黑龙江一定要吃当地的豆角,豆角品种非常多,
五一山东省免费的景区推荐

五一山东省免费的景区推荐

山东省的免费景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淄博玉黛湖景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为游客们带来无尽的欢愉与宁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