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扎波罗热往事:这个地方,特别有故事

扎波罗热往事:这个地方,特别有故事

对于乌克兰四地的入俄公投,有人说,他们是在分裂国家;而也有人说,这是当地人民要求“回归”。

从历史上看,乌克兰第聂伯河以东地区并入俄罗斯已经超过了300多年了,而乌克兰全境大部分区域归沙俄/苏联管辖,也足有两个多世纪,但它做独立国家的时间,却才30来年的光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乌克兰都算不上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而更像是一个地理概念——他们不是被波兰-立陶宛人以及后来的奥匈帝国统治(利沃夫和沃伦的一部分地区),就是被沙俄控制,东西两地很多认识都是割裂的。

这其中,乌克兰哥萨克曾经的大本营——扎波罗热,就是个非常有故事的地方。

现代乌克兰人都普遍以哥萨克为傲,认为这代表了乌克兰追求独立的精神和勇敢的民族性格。

但其实,源于基辅罗斯的东斯拉夫“三毛”——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它们却共同拥有着哥萨克文化。

不过,哥萨克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派系——一支是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另一支就是俄罗斯的顿河哥萨克。

而曾经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和现代乌克兰人,论血统的话,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传承关系。

cosplay扎波罗热哥萨克装束的乌克兰人,他们的早期服饰发型带着明显的游牧特征

哥萨克,并非一个民族,而是一种介于自耕农和雇佣军双重身份的特殊职业团体,也可以被看做一种生活方式~平时他们从事农业,或者以渔猎和游牧为生,接到战争“订单”后,则会拿起武器啸聚山林,无畏地冲锋陷阵。

这些人大约出现在14世纪末的南俄-东欧大草原上,在各国势力的“边缘地带”,一些波兰人、立陶宛人、东斯拉夫、日耳曼人、突厥人、鞑靼人聚集于此。

他们有的是自由身份,有的是在逃囚犯或者农奴,甚至是土匪、强盗....在这些人眼里,没什么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只要咱们在一起生活、战场上砍杀过,那就是兄弟;只要“按时打钱”,待遇给足,就认你当老板,为你战场上打打杀杀,并没有什么民族或者国家的具体认识。

电影中的扎波罗热的哥萨克

所以,当年的哥萨克人的效忠对象,形象点说,就是——待遇和报酬。

在乌克兰的大平原上,扎波罗热的哥萨克本来是给波兰人打工的,拿钱后办了不少大事~往南打过克里米亚汗国、奥斯曼帝国军队,往东对付过俄罗斯人。

直到进入16世纪,波兰王国不愿意再给扎波罗热的哥萨克发福利了,甚至还试图去压榨和奴役他们。

但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哥萨克人只认报酬和待遇,没啥国家、民族观念。

于是,从15世纪末开始,扎波罗热哥萨克牵头 带着一众乌克兰哥萨克部落,接连发动了五次大起义。

不过,当年的波兰人,也不是好惹的,前四次哥萨克起义,均被镇压了下去,直到1650年代,扎波罗热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率众的第五次起义,靠着《佩列亚斯拉夫协议》,这次终于把波兰老板彻底赶跑。

列宾名画——赫梅利尼茨基向哥萨克宣布《佩列亚斯拉夫协议》,效忠沙皇

而这个《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的签订,则标志着哥萨克代表着乌克兰东部地区,开始效忠沙俄帝国。

也正是从这时起,扎波罗热的哥萨克开始享受俄罗斯帝国提供的各种福利政策与军饷,成了沙俄帝国开疆拓土的急先锋。

不过,当年的扎波罗热哥萨克人,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格、服饰发型,都跟如今的乌克兰人,相差甚远。而且,这时候,他们还保持着一定的自治权,甚至曾经一度试图建立”哥萨克酋长国“。

列宾的名画《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17世纪扎波罗热哥萨克人的穿搭是这样的

然而,时间一晃,到了18世纪末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拉辛与普加乔夫大起义被镇压后,扎波罗热的哥萨克最终被沙俄帝国完全降伏。

自此,沙皇成了哥萨克人唯一的“老板”。

也正是从这时起,原本作为哥萨克大本营的乌克兰扎波罗热,也不再属于一个哥萨克人打打杀杀的大本营,而成了沙俄重点打造的一个代表着斯拉夫繁荣和东正教文明的亚速海港口城市。

很快,宏伟的城市建筑陆续拔地而起,高等学府在这里接连成立,俄罗斯人携家带口的迁入,扎波罗热的哥萨克子弟们则被鼓励来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学习和任职,接受“城市生活”和近代文化的“熏陶”。渐渐地,他们欣然接受了沙俄的军事文化、制度教育和国家、民族观念等等。

一个20世纪初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家庭,几乎全都被俄罗斯化

就这样,原本带着鲜明哥萨克特征的扎波罗热,成了一个典型的俄式斯拉夫城市群。

从沙俄到苏联时代,圣彼得堡/莫斯科方面,都曾下了很大功夫整治乌克兰的第聂伯河。

而这条第聂伯河正好穿越扎波罗热州,让此地受益匪浅——扎波罗热不但河道航运发达,其境内大片的黑土地,更是得到了非常优厚的水源灌溉。

至今,扎波罗热和它西南方向的赫尔松,都属于乌克兰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被称为东欧的“面包篮子”。

再往后的苏联岁月,包括扎波罗热在内的整个乌东地区,都以跑步前进的速度,被打造成了一个分工鲜明,互为补充的现代化工业基地。

比如,大名鼎鼎的“动力沙皇”之称的马达西奇,就建在这里。当年,它担负着为几乎全苏联的军机制造航空发动机的任务。

此外,机械制造、金属加工、钢铁、化学和核电工程等等,也都属于扎波罗热当年被组织上“安排”上的重点项目。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特别是本世纪两次颜色革命以后,上述工业,大部分全垮了。

像这个大名鼎鼎的,被称为“前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的马达西奇,因为丧失了俄罗斯方面的订单,几度濒临破产。咱们中国企业曾经想注资将它盘活,但因为大国势力插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原本谈的妥妥的

如今,马达西奇,仍旧处于一个半死的状态。

类似情形的乌克兰著名军工企业,例子太多太多。比如,南方设计局、安东诺夫设计局、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曙光机械厂等等。

而最惨的,当属苏联时代唯一的航母建造基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黑海造船厂),早就完全“死透”了——它已经在2018年7月3日,被乌克兰政府宣布破产。

如今的黑海造船厂,宛如一个大型的工业垃圾场

因为,苏联时代的工业布局,是莫斯科党中央从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系统角度规划的,各个加盟共和国都有自己的分工,放一起才能发挥合力。

这导致,无论这些工业企业有多高端,其上下游仍旧严重依赖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配套产业链,承接的是苏联工业体系,放别处,如同一堆废金属。

而短期内搞转型,在政府不给力,又严重缺钱的情形下,也非常不现实。

就这样,30年一步步走下来,原本聚集了苏联工业精华的乌克兰,竟然自己主动进行了“去工业化”。

随之非常受伤的,就包括了扎波罗热的那些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拿上了“铁饭碗”的工人老大哥老大姐们。

此外,遍及黑土的乌克兰东部各州,农民们也很受伤。

扎波罗热黑土地上,小麦种植面积居全乌第二,向日葵面积则是长期位居NO.1。

所以,对于现代扎波罗热来说,除了作为工业重镇外,它更属于一个妥妥的农业大州。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如今的扎波罗热农民,很多竟然都是在给以美国人为主的西方资本打工。

苏联解体后,在大寡头们的操纵下,不但国有资产被以“白菜价”买卖给了私人,甚至连乌克兰的黑土地,也被用“长期租赁”的形式,变相拱手让给了西方粮食公司。

乌克兰农民们在自家门口耕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但他们的种子化肥、农用机械,却都得要按照西方规定的操作,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而粮食加工特别是粮食深加工,则是绝对禁止的——因为粮食加工的利润更大。

甚至可以说——如今的乌克兰身为粮食出口大国,却毫无种粮自主权。

这样的,都是摆拍

扎波罗热粮食的真正主人,早已不是扎波罗热人,更不是乌克兰政府,而是西方世界,再具体来说,是美国资本。

很可能,也正是如此,一部分扎波罗热人,对基辅政府,已经失望透顶了。

要知道,扎波罗热的俄族人口,仅仅占比15%,而当地乌克兰族人口却超过了八成。

但这个地方,却被划为了亲俄地区。

其中缘由,就很耐人寻味了。

排队领救济物资的扎波罗热人

其实,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文化民族角度,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很多元素,都是互相重叠和交融的,说来话长 并非单纯的征服和被征服,或者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有关乌东地区的情况,更是相当特殊,以至于在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参考的先例。

也正因如此,单就某一方面对扎波罗热人进行非黑即白的判断,似乎都是有些站不住脚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6980.html
上一篇陈克昌:靠一棺材烂猪肠子,运回一大批枪支弹药
下一篇离宫之冠,隋唐记忆——探访麟游县《九成宫醴泉铭》

为您推荐

俄罗斯是如何征服贝加尔湖的?哥萨克进兵外贝加尔

俄罗斯是如何征服贝加尔湖的?哥萨克进兵外贝加尔

俄罗斯联邦一直不缺乏亚洲面孔,无论是在俄罗斯政坛呼风唤雨的国防部长绍伊古,还是俄罗斯军队中数量众多的蒙古人模样的士兵。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来自西伯利亚,其中尤以来自贝加尔湖周围地区最多。贝加尔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