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人为什么经常性迁都?

古人为什么经常性迁都?

所谓迁都,可以拆解成两项内容:一是把一群人从甲地迁到乙地,二是在一个新的地点复制一套可以安置中央政府的城市建设。迁都的阻力也可以拆解成两类:一是技术阻力,二是舆论阻力。

先看最简单的一项:城市建设。找一片地方,盖房子,修路,或者在一座现成的城镇基础上升级改造,这并不难,或者说成本并不很高。中国古代搞城建,基本都是土木工程,相对来说轻松简单,除非皇帝有什么特殊要求,建筑材料非要从几千里之外运输。

可以比照一下古罗马,城建都用石材,好处是经久耐用,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当年的建筑屹立不倒,成为旅游名胜,但坏处是施工难度太高,相应地,施工周期也会很长,所以罗马人轻易不会迁都,否则真是伤筋动骨。

和罗马人刚好相反的是,日本人可能是全世界最爱迁都的。在日本的古代史上,基本上每换一个天皇就要迁一次都,甚至就在同一个天皇的任期之内也要迁好几次都。

古代日本和古代中国相似的是,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不同的是,日本经常地震。在以木结构为主的聚居区域发生地震的时候,很容易引发火灾。既然房子盖起来容易,烧起来也容易,那么频繁的迁都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把日本的迁都传统斩断的,就是由社会的进步带来的都城规模的扩张。

以前船小好掉头,渐渐地船太大了,不好掉头了。所以我们会看到,日本明历三年(1657年),江户城,也就是今天的东京,发生了一场骇人听闻的火灾,连续两天时间里烧掉了全城2/3的区域,但即便是这样级别的灾害,竟然都没能导致迁都,只是促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更新运动。

但如果说到迁都问题上最大的阻力,那还不是船大船小的问题,而是舆论问题。

舆论阻力才是最难克服的。在人的天性里,熟悉总是等于安全,陌生总是等于危险,所以人一旦熟悉了一个环境,就不愿意换到别处生活,除非能获得超常的好处。那么不难想见,当最高统治者想要迁都的时候,要跟着举家搬迁的那些贵族和官员们多半都会不情不愿。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在今天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甘肃玉门的相关视频,看看一座资源枯竭型的城市是如何变成一座空城的。

就算只是简单想像一下,要把一座城市里的居民通通迁走--要么迁到另一座城市安置,要么拆散之后分别迁到几座城市安置--不但要预先安排好房子、落户、社保和医保关系,还有档案的交接和子女的转学,千头万绪。

更难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张三明明和我同样的工龄,凭什么安置后的新房子比我的大出1平米?我必须找上级领导去闹!

而这些在今天看来千头万绪的事情,换在古代反而远没有这么复杂,要解决的只是贵族和权臣集团,人数毕竟有限,至于深受影响的普罗大众,没人在意他们的声音。

即便不是为了迁都,中央政府也经常发布政令,大规模地迁徙人口,目的通常有这样几个:

一是把宗族聚居拆散,让一个行政区划里不再有一家独大的局面,好比把一座赵家村变成一个赵钱孙李各姓人口杂居的村落,人口越杂,彼此之间的凝聚力就越弱;

二是充实一些重要地点的防御力量,比如从内地迁徙大量人口到边疆去,一边种地,一边搞边防;

三是把一些有可能不服管教的人口迁居到自己的眼皮底下,一来可以看紧这些人,二来切断他们对家乡的影响力。

在所有被迫迁徙的人口当中,真正具备反抗能力的基本只有贵族集团。蔡昭侯就是因为执意迁都,被不情不愿的贵族们联手做掉了。

如果把这件事反过来理解,就意味着:只要能把贵族集团摆平,迁都就没什么难的,只是一个纯粹的工程问题而已。

战国时代的迁都,主要受军事局面的影响。

你可以把国都理解为作战指挥部。当时的通讯效率很低,进取型的迁都会把指挥部调整到最方便实施下一个战略意图的地方,收缩型的迁都会把指挥部后撤,避开对手的锋芒。既然国都的核心意义就是作战指挥部,那么和指挥无关的事情通通可以从简,比如宗庙这种高规格的的礼仪建筑就不必搬迁。

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的第二轮变法,把秦国的都城迁到咸阳,这次迁都的营建规模很大,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指挥部搬迁,但即便如此,宗庙祭祀类的机构依然留在旧都雍城,这就导致后来的秦国国君在有典礼需要的时候还得回到雍城去办,

至于王朝迁都,虽然规模会大很多,但有一个便利性,那就是通常都有现成的基础可以借力。

比如周平王东迁,这就借了当初周公日营建雒邑的力。如果非要从零开始的话,就算是大一统的王朝,操作起来也不容易。在你列举的那些例子当中,朱元璋的迁都就属于这种。

朱元璋的国都规划,一开始是两京制,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为北京,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和河南开封,朱元璋作为皇帝,准备每年两边跑。这倒不算新奇,唐高宗和武则天曾经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来回折腾。

朱元璋的独创性来自中都的规划:只有南北两京还不够,必须加一个中都。哪里适合做中都呢?衣锦必须还乡的价值观占了上风,中都的选址就在朱元璋的老家临濠,今天的安徽凤阳。于是新的都城格局就不再是两京制了,而是两京一都制,让南京和北京拱卫中都。

朱元璋虽然狠夸家乡这好那好,适合建都,但临濠那个地方,无论从交通、人口、资源等等任何一个方面衡量,怎么看怎么不合适,而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地方营建都城,工程量相当让人吃不消。

不过真正的阻力是,还没等中都建成规模,朱元璋就醒过一个味儿来:跟自己打天下的那帮兄弟,好多人都是自己的同乡,一旦建成中都,这些人就会变成地头蛇,势力太容易膨胀了。算了,宁可自己衣锦夜行,也不能让功臣集团势力坐大。

就这样,中都建设半途而废。今天我们去凤阳,还能看到中都皇城遗址。大梁后来也被放弃,朱元璋终于老老实实地坐镇南京了。

到后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削藩惹出了靖难之变,燕王朱棣夺权篡位,建立了新的两京制:把自己的大本营北平改为北京,作为正式首都,原先的首都南京作为备份,保留一套名义上的中央班底。

朱棣从计划迁都北京到正式迁过去,准备工作搞了将近20年,又是大搞土木工程,从皇宫到皇陵,又是从全国各地迁居富人充实北京,又是疏通漕运,免得将来粮食供应不上。之所以要如此耗时耗力,最有可能出于以下3个因素:一是朱棣知道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还是回到根据地坐镇江山心里踏实;二是别看朱棣是被朱允炆削藩逼反的,等他自己掌权之后,削藩削得更狠,这就导致北方的防御力量严重不足,既然对谁都信不过,那就只好天子守国门了;三是表明自己继承元朝法统,要建立一套以当年的元大都--今天的北京--为中心的天下秩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5574.html
上一篇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能再生头发吗?
下一篇1952年,湘西美女土匪被判处枪决,她曾说谁杀5个鬼子就嫁给谁!

为您推荐

北京玉渊潭公园紫藤花绽放

北京玉渊潭公园紫藤花绽放

4月21日,市民在北京玉渊潭公园观赏紫藤花。4月下旬开始,玉渊潭公园紫藤进入最佳观赏期,花期可持续到5月上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