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荣妃:给14岁的康熙生下第一个皇子,晚年却被厌弃

荣妃:给14岁的康熙生下第一个皇子,晚年却被厌弃

1667年,荣妃马佳氏给14岁的康熙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承瑞。之后10年内,马佳氏又给康熙生下了5个孩子。然而,一直盛宠的她,却栽在了堂妹的丧事礼制上,为何?

1716年,荣妃的堂妹马贵人去世,康熙让荣妃主持丧事,结果荣妃打算直接让堂妹以贵人的身份礼制下葬,这让康熙十分的不悦。

按常理,除非是获罪而死的嫔妃,一般都会以抬高一级身份下葬。而康熙把这事交给荣妃,也是希望荣妃能看在姐妹的份上,让妹妹得以风光大葬。

可康熙没有料到荣妃脑子如此不醒水,后来,康熙直接下旨,让人拿了荣妃的依仗,用在了马贵人的身上,此事过后再补造一副给荣妃。

( 《奏请制备已逝贵人丧仪折》:查前薨逝之马贵人因不遑制摆丧仪,故上命取用荣妃之仪仗,其后补造之。)

康熙的这个操作惊呆了荣妃,我一个活人的东西,给用到了死人的身上。于是跑去见康熙,没想到康熙却没有见她,此后还疏远了她。

马佳氏,是康熙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他第一个宠爱的女人,也就是后来的荣妃,为康熙生下了五子一女,是康熙朝生育最多的嫔妃之一。

也许是因为孩子的父母都还太小,也许是因为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好,荣妃生下的6个孩子有4个都早早夭折了,仅留下一个儿子皇三子胤祉和一个女儿固伦荣宪公主。

不过,固伦荣宪公主是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嫁到了漠南蒙古巴林部,后来因为康熙废太子胤礽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荣宪公主特意从蒙古回来照顾,被康熙特别封为固伦公主。而皇三子胤祉则文武双全、博学多才,主持编纂《古今图书集成》,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

影视剧《康熙王朝》里的蓝齐儿,就是以荣妃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为原型的。

荣妃虽然出身上三旗之一的满洲正黄旗,其父亲盖山是从五品的员外郎,这点身份在后宫是远远不够看。

1665年,荣妃马佳氏经八旗选秀入宫,刚入宫的她被封为“答应”,当时的康熙才年仅12岁。

一年后,马佳氏怀孕了,此时的康熙还未大婚。

10个月后1667年,马佳氏生下了康熙的第一个孩子:儿子承瑞。

也许是父母的年纪都太小,三年后,承瑞就夭折了。

1671年,马佳氏生下康熙帝的第四子赛音察浑。

1673年,马佳氏生下康熙帝第三女,即固伦荣宪公主。

1674年,年仅四岁的赛音察浑病死。同年四月初六,马佳氏生下康熙帝第六子长华,婴儿当天便夭折。

1675年,马佳氏生康熙帝第八子长生。

1677年,马佳氏最后一次生产,生下康熙帝第十子胤祉。同年三月廿六,长生病死。

10年的时间,马佳氏生下了6个孩子,可见荣宠非常,但是哪怕是生下了6个孩子,她还不是一宫主位。

和后进宫的宜妃郭络罗氏,进宫仅仅几个月就封嫔,生下儿子后就封妃相比,马佳氏的晋升之路可谓艰难,算起来,包衣出生的宜妃,身世还不如马佳氏呢!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康熙的皇长子不是胤禔吗,怎么第一个儿子是承瑞呢?

其实胤禔的前面还有四个孩子,只不过都早夭,没有参与序齿。

1677年,康熙大封后宫,生育了6个孩子的马佳氏晋封为荣嫔,成为一宫主位,同期一起晋封为嫔的还有皇长子胤禔的母妃惠嫔、皇五子胤祺的母妃宜嫔、 僖嫔赫舍里氏。

四年后,康熙有一次大封后宫,荣嫔晋为荣妃,成为四妃之末,但是因为进宫时间早,所以被太后赐予协理六宫之权,还算比较有威望。

虽然位份晋封比较慢,还也还算顺畅,只可惜,晚年的时候,却栽在了堂妹丧事礼制一事上。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皇太子胤礽被迁怒,因为赫舍里皇后难产去世,荣妃就一直担负着照顾胤礽的重任。当初胤礽第一次被废太子位的时候,就是荣妃的儿子胤祉,举报揭发皇长子胤禔使用魇术诅咒太子,后来太子才复位的。

之后,太子胤礽再次被康熙厌弃,作为太子的养母,也因为多次维护太子被康熙厌恶。

1723年,康熙去世后第二年,荣妃根据康熙生前留下的谕旨,出宫到了诚亲王胤祉的府上荣养,后来因为久未回宫向皇帝皇后请安,曾经被雍正责怪后。

1727年,荣妃在宫外去世。

【夏之梦读书】

作为康熙第一个皇子的生母,作为康熙的第一个妃子,在前十几年内,她的牌子几乎都被翻烂,生下了6个孩子。

因为太子而卷入皇子间的争斗,导致被康熙厌恶,亦不是她所愿,毕竟有哪个母亲不疼爱孩子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5566.html
上一篇46年杨至成从苏联回国,向叶季壮打听妻女情况,叶季壮:她改嫁了
下一篇九旬老人怀英烈 教育后代跟党走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重头戏,便是胤禛奉康熙之命,追比国库欠款。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八阿哥管理下的国库,已经造成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亏空,而且拖欠人员形形色色,既有王公贵族、也有文武大臣,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追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胤禛原计划希望十三阿哥能够和他一起参与办理此项重任,却被康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