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王近山消灭120个日军,清点尸体时发现:带刀的多带枪的少

王近山消灭120个日军,清点尸体时发现:带刀的多带枪的少

上个世纪的上半叶,我国一直笼罩在被敌人侵犯国土的黑暗中。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出现了许多的有志青年,为民族的振兴前赴后继着。王近山便是这样的人物,他痛恨肆意烧杀掠夺的敌人,因此,他带着这股恨意,打起仗来毫不手软。也正是因为王近山不要命的打法,使得他得到了“王疯子”的称号。其中让他闻名的那一场仗便是王近山在韩略村的战斗。而在王近山消灭120个日军后,人们在清理尸体的时候发现,被歼灭的日军里,仅有少数带了枪,其余的都带的是刀。到底为何呢?

一、王近山临危受命王近山在军中那是出了名的打仗疯的。在战场上,他总是身先士卒,不要命地向前冲,他骁勇善战,屡次在战场上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就是这样的一位战士,论起谋略,也同样不在话下。他可以说是一位屡建战功,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1943年,彼时,国内还处在抗战期间。也就是在这一年,王近山得到了上级让其带领部队奔赴延安的指令,以此来保卫陕甘宁辖区的安全。因为这份命令,王近山带领部队乔装打扮,步履匆匆,连夜向延安赶去。

可赶去延安哪有这么容易?王近山和他的部队一路上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开敌人的封锁线,昼行夜出。也正是因为这份小心谨慎,王近山和他的部队没有被敌人发现。就在王近山带领着部队来到了洪洞县了解了当地被日军侵占的情况后,当即决定在此地开战。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说就是,日军经常从洪洞县的韩略村经过,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百姓已经恨惨了这群没有人性的日军了。而王近山在听到这样的情况后,当即拍案怒吼道:“一定要给这群畜生们颜色瞧瞧”。

而在带领部队奔赴延安之前,王近山的上级就曾找过王近山,对方因为深知王近山的脾气秉性,便对其嘱咐说让他尽快赶到延安,路上要减少战斗。但王近山既然知道了洪洞县百姓的苦难,便不可能坐视不理,计划把日军来个一窝端了。二、日军遇上王近山王近山决定在此地开战之后,有人便对王近山说:“出发前首长让我们要避免战斗,尽快到达延安”。但王近山却说既然我们的炮火已经抵在了日军的脑袋上,是趁机打死日军还是放任日军继续在此地横行霸道呢?如此一番话,消除了反对的声音。

因此,在王近山和其他同志考察和观察了韩略村的地形之后,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攻打计划。整支部队于这年的24日凌晨埋伏完毕,等待着敌人的上钩。在装作打柴队友点燃柴火,释放出攻击的信号后,王近山和其部队的一众将士一拥而上,把日军坐着的汽车给轰翻。之后的我方将士们看着日军的负隅顽抗,配合默契地堵住了这些占领者的退路,让他们无路可退。

而韩略村也带着被这群日军侵占的怒火,带着自家的干活工具纷纷也加入到了这场战斗之中。三个小时之后,虽然我军仍有伤亡,但日军已在这样的攻势下被全部歼灭,至此,这场战斗以王近山一方的胜利而圆满结束。这场战斗之后,王进山缴获了一定的敌军的武器。也就是在清理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在被歼灭的日军中,只有少数几人身上有着枪,其余的日军则是腰佩军刀。也就是说,这支日军的队伍里面,带枪的少,带刀的却占了大部分。

三、带刀的多带枪的少这场战斗之后,我方从内线带回的消息了解到,此次王近山歼灭的日军里面,大多数都为日军军官。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他们清理的时候,看到的带刀的多,带枪的少的原因了。原来,日军在在我国的土地扫荡后,为了观察自己的胜利果实,日军上级特地召集了120名军官组成“观察团”。而日军上级本想带领这个团到太岳地区进行“观战学习”的,没想到途中遇上了不要命的王近山,落了个全军被歼灭的下场。

组织观察团的日军上级或许也没有预料到,因为遇上了万进山,他们的“观战学习”变成了日军军官的集体葬礼。而王近山也因为这次的战斗消灭了足足120个日军军官,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抗战士气,为之后的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消息一出,王近山在带领部队顺利地来到了延安之后,上级领导曾握着他的手夸赞称他为吴下阿蒙,说他打了一场漂亮的仗。更有甚者这样说道,王近山消灭120个日军军官的意义比消灭5万日军的意义还要大。

由此可见,王近山这场漂亮的战斗不仅拂去了洪洞县被日军肆意侵犯的乌云,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极大地提高了全军的抗战士气。1945年因为日军的投降,我国取得了抗战的胜利。由此,长达14年的抗战也因此结束,日军至此退出我国。也正是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犹如王近山这样打起其他人来不要命的英雄人士,我国在历经14年的战斗后终于迎来了胜利。时至今日,这些先辈的英勇事迹依旧让如今生在和平年代的人们热血沸腾,他们所流传下来的抗战精神也永远地值得被学习。

四、总结王近山带领将士们歼灭日军军官120人的战斗极大地挫伤了日军嚣张的气焰,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抗战士气。他的同仇敌忾,他对敌军的深恶痛绝,他的骁勇善战,他的出色谋略,个个都促成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他的贡献是不朽的。1943年之后,我国的抗战士气愈加高涨,终于在1945年的8月迎来了抗战长达十四年的胜利。也正是这样长时间的拉锯战,才更加能够凸显如同王近山这样为民族振兴、为中华崛起英雄的宝贵、才更能够凸显他们那不朽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这人什么都不会干,打仗就是我的本行”。王近山有勇有谋,王近山骁勇善战。即便将军已经不在人间,他的精神,他的话语依然能够振奋如今的人们。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0445.html
上一篇东阿鱼山的荒冢,曹植的长眠之所
下一篇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

为您推荐

胡宗南攻延安闹剧:部下争抢“头功”,悬赏1000万法币

胡宗南攻延安闹剧:部下争抢“头功”,悬赏1000万法币

作者:莫孤烟1947年3月,胡宗南率20万大军进犯延安。之前,胡向蒋氏许诺:三天拿下延安。胡这么说也并非夸口,他的对手——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兵团只有区区2万人,以装备精良的十倍兵力发动进攻,拿下延安也并非难事。3月14日,蒋军兵分两路向延安发动钳形攻势,刘戡的29军从洛川出发,董钊的第1军从宜川出发,共计6个师
决死队遣送百余旧军官去延安,薄政委批示:此人可以留下

决死队遣送百余旧军官去延安,薄政委批示:此人可以留下

作者:SOUL迪尔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前夕,山西新军决死纵队的内部情况错综复杂、新旧势力斗争激烈。为掌握好部队,决死一纵薄政委做了最坏打算,决定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将原第一纵队长、独立第1旅旅长梁述哉和原第1总队长、第216旅旅长台耀玺以下百余名晋绥军出身的旧军官调离部队,以学习为名遣送到延安去。梁述哉,字
百岁“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离世!当年还未出月子就被日军掳走

百岁“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离世!当年还未出月子就被日军掳走

12月13日,南都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12日,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方奶奶去世,享年101岁。方奶奶为今年5月新确认的3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之一。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登记在册在世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已不足20人。今年5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
日军哨兵投降,决死队审讯发现:居然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

日军哨兵投降,决死队审讯发现:居然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

作者:SOUL迪尔1939年4月1日,侵华日军为打通同蒲-白晋路,摧毁太岳根据地,抽调了第91混成旅团约2000人的兵力,进攻根据地各级领导机关所在地——山西沁源县王和镇。此时驻扎在王和镇的是山西新军决死一纵队一总队,总队长是阎锡山手下旧军官台耀玺,政治部主任则是黄埔六期生周仲英(解放后任人民公安学院书记兼副院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