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朝时期一二品官职多为荣誉职衔,宰相只是正三品

唐朝时期一二品官职多为荣誉职衔,宰相只是正三品

唐朝官制是在继承隋朝官制的基础上一步步完善成熟起来的,其核心就是三省六部制,即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六部辖二十四司。而在官员的设置上,宰相是唐朝时期辅佐皇帝、统领百官、协调政务的百官之首,是真正拥有实权的人物。

但宰相并不是一个官职,而且它在唐朝的发展也是一步步逐渐走向成熟的。而且,总体上,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这些宰相并不拘泥于某一个品级的官员,从正一品到正五品都有可能是宰相,只要是成为实权派的宰相,那就是百官之首。大体上来说,宰相集中在三品和四品官员之中。

唐初的宰相最开始有三四个,即三省的最高长官,分别是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其中尚书令是正二品,这个官职只有李世民担任过,唐中期出现的那个就不提了。而中书令和侍中都是正三品。到了贞观年间,尚书令就被束之高阁了,其副手尚书左右仆射(从二品)就成为宰相,这个时期的宰相有四位。

那四位宰相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很快就出现了更多的宰相,李世民为此加授部分三品官员以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样的官员也成为宰相,还有一些则是被准许参预政事,也算是宰相。所以李世民时期,大部分正三品的官员都可能是实权派宰相。

李治

到了唐高宗时期,群相制进一步发展,不仅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还加了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通常加在五品以上官员的,不过五品官员一般都是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直接升到四品,这同样是实权派宰相。这部分四品官员通常是三省的副手,比如黄门侍郎、中书侍郎。

随着宰相数量越来越多,宰相制度越来越完善,而尚书省逐渐被边缘化,后期尚书左右仆射也不再是实权宰相,除非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以这些时期的宰相,其官职大多集中在三品和四品。

安史之乱后,随着宰相制度的继续发展,同中书门下三品也逐渐不再是实权宰相,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则成为实权宰相的主力军。同时,三省的长官逐渐成为闲职和一种荣誉官职,而使相也在安史之乱后逐渐出现,成为一种制度,所谓使相就是节度使加上三省长官的官职。

郭子仪

但使相也只是一个荣誉性质的宰相职位,郭子仪就曾做过使相,在藩镇林立的时代,使相成为一种制度,唐朝皇帝中,使相最多的是唐僖宗时期,有多达六十人成为使相,可谓泛滥成灾。

说这些就是想说,唐朝时期的官职很难真正界定谁的权力最大,但是能确定的是,实权派的宰相是真正的掌权者,他们大部分集中在三品和四品。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品和二品的官员呢?三师、三公也是宰相,但其实就是有名无实的宰相,一品和二品的官职,大部分都是有名无实的,即地位尊崇,但没有什么权力。综合一品和二品的官职、散官和勋爵来看,它们一般会被授予皇室成员,还有就是重臣去世后的追封,再就是年老致仕的德高望重的官员。甚至很多时候,这些职位都是空闲的。

当然,也有一些手握权力的官员曾位居正一品官职,比如贞观时期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样的例子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一品和二品就是高大上的闲职,没啥权力,但享受的待遇却是很高的。而真正握有实权的就是实权派的宰相,不管他们是三品还是四品官职,只要被皇帝任命宰相,允许进入政事堂议事,就代表着这个人是宰相,可以和其它宰相共议军国大事。

魏征

比如,贞观时期的宰相魏征,他是在贞观三年(629年)被任命为从三品的秘书监,开始参预政事的,即实权派的宰相。当时的宰相主要是三省的最高长官。

还有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狄仁杰第一次任相是在天授二年(691年)的九月,当时狄仁杰刚升任正四品下的地官侍郎,然后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实权派宰相,不过狄仁杰在宰相之位上做了不到半年就被来俊臣陷害入狱,后被贬官外放。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第二次拜相,此次他拜相的官职是正四品上的鸾台侍郎,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实权派宰相。不过后期,他的官职升到了正三品。等他去世之后,被追封为正一品的司空。

所以我们看,唐朝时期,最厉害的官职并非是正三品,而是真正拥有实权的宰相。而大多数的一品、二品官员,就是地位尊崇而没有实权的人罢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9196.html
上一篇地主被捕,出狱后王震收到好友来信:还记得廖家的千担救命粮么?
下一篇明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为何后世褒贬不一?七分钟看懂明朝史

为您推荐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