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宠物 > 研究100种动物“性生活”后,牛津女博士发现人类与动物大同小异

研究100种动物“性生活”后,牛津女博士发现人类与动物大同小异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淩轩

编辑 | 淩轩

●—≺ 前言 ≻—●

这位奇葩牛津女博士曾说:“我研究动物的性与爱,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观测、了解人,因为人和动物是相通的。”

动物的“性”怎么会与人产生关联?一个女博士,又为何要对“性”高谈阔论?

●—≺ 动物与人 ≻—●

这位女博士叫王云阁,在大众眼光看来,动物的性行为仅仅只是为了繁衍生息。但在王云柯看来,人的性行为和动物的没有多大区别。

在她的划分中,人类和动物的性生活可以总结为求偶和交配,对于有婚姻观念的动物,她又将婚姻生活总结为交配和育雏。

在人的世界里出现的“相亲”、“侵犯”、“出轨”等行为,在动物的世界里也会有。

按这样的逻辑来说,动物和人类在繁衍这点上确实并没有什么差异。

天鹅总被人类归类为忠贞的动物之一,但王云柯却在研究时候有不一样的发现。她觉得人类对于天鹅忠贞爱情的歌颂,也许多是人类自我满足的遐想。

天鹅的出轨率很高,甚至同一窝天鹅蛋,父亲也会不同。

针对类似的禽类,王云柯还曾写过一篇名为《鸟类一夫一妻神话的破灭》的论文,来专门阐述相关研究。

在王云柯的研究生涯中,除了会出轨的天鹅,她还揭秘了很多动物之间的“交往”。

有的流苏鹬是以雌性外表进行诈骗的“女装大佬”;有的雄孔雀蹭同性叫声吸引雌性,借机与雌性交配;有的公鸭喜欢强迫母鸭,以至于母鸭经常溺死;就连微笑海豚,也会无时无刻想进行性行为,甚至还会强迫同性的海豚。

以上种种,都是王云柯这数年研究生涯中的见闻。

但是,生长在一个谈“性”敏感、内敛的国家,她又是如何萌发出研究这一课题的想法的呢?

●—≺ 成长之路 ≻—●

王云柯出生于1994年,生在一个并不算封建的年代,但她的成长之路却并不坦荡。

小时候父母很忙,王云柯几乎是外婆带大的,但外婆性格十分暴戾,经常打骂王云柯。

王云柯偶尔带朋友到家中玩闹,都会遭到责骂,后来王云柯就学会了趁外婆不在家的时候带朋友来玩,快回来时就将朋友带走,开展颇有反抗性的“拉锯战”。

一直生长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中,逐渐影响到了王云柯对于家庭亲密关系的看法,在她看来,家人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当你越渴望得到它,你就越容易被它伤害。

长大后的王云柯依旧认为,只要自己否定爱,那就不会受到伤害。这也是王云柯后来学习生物学的契机,她要证明世间的本质是无爱、是利益的交换

生在压迫环境中的王云柯并没有变得木讷,从小她就与众不同,对世界充满着好奇。

在书中她提到自己是一个奇怪的女孩,她曾在上高中就暗中观察,女生在姨妈期和非姨妈期,男生发起聊天的频率是否有差别。

据她的高中老师回忆,那时候的王云柯经常会问一些课本上无关的问题,例如地球上的空气从何而来?

就是这些旺盛的求生欲,让王云柯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她在理科方面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一举考上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是一个很冷门的领域,就业面也很窄,但王云柯还是义无反顾的报考了这个专业。

在王云柯进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后,却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王云柯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感受到“自我需求”了。

在别人思考“我想怎么样”时,王云柯往往会想“我应该怎么样”。

这导致王云柯的情绪一直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你要相信世界上有一些人并不会伤害你。”王云柯的哲学老师这样开导她。

在老师帮助下,王云柯慢慢打开了心扉,去接受一些新的事物,逐渐发现身边“爱”的存在。

“爱是一种感受并非论证”,她想从动物的性爱去反观人类,教导我们如何爱与被爱。

毕业答辩结束后,因为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算很好,王云柯也一度感受到压力。

但很快,她就在一场学术会议上遇见了深圳先进院的导师,对方邀请她去深圳工作。

起初,王云柯是不太愿意的,她认为深圳并不算一个在传统教育行业非常强的城市。但因为一个细节,王云柯最终决定前往深圳。

在深圳面试完以后,合作的导师带领学生吃饭,导师吃完后问学生们有没有吃饱,有个学生表示还想再来一碗面,于是导师就再点了一碗面,并等学生吃完后才一起离开。

这样一个很生活化的场景却触动了王云柯。

“这是一个很非常平等、包容的城市,这边的结构扁平简单,没有什么非常深厚的、不可撼动的东西。”这种自由、无拘束的生活氛围,也许正是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氛围。

正是这个正确的决定,帮助她一举拿下了哈佛的博士生名额。

●—≺ 研究之路 ≻—●

“出轨行为通常不能使雌性获益,那它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呢?”王云柯很好奇这样的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2016年,王云柯成功申请进入牛津大学动物学系鸟类研究所读博。

王云柯的课题需要研究鸡的性行为策略、镜子分配策略和人知决策机制。其实就是,需要学习理解“鸡是怎么找对象的”。

起初,王云柯更想研究母鸡。她表示:“我对精子没有那么感兴趣,因为我是一个女性,我更想去研究母鸡。”

她想知道,母鸡在被迫性行为之后是否可以筛选精子。

由于性行为发生的过程在体内,同时鸡的性行为可能只持续五秒钟,又不可能因为研究而把鸡杀了,尝试的方法都以失败告终,王云柯只能转而研究起了公鸡。

距离学校中心大概10公里处有个养鸡场,那里十分偏僻,走到最近的公交站都要40分钟。

但由于早上五、六点和晚上八、九点是公鸡的性最活跃的时候,王云柯只能早上五点就起床赶去养鸡场观测。

经过不断的学习观察,王云柯又有了新的发现,在鸡的性研究领域,它们是被无意中忽略掉的“不渴望交配的”。

王云柯对此也有了新的感慨:“科学注重的是整体,要剔除偶然,而人生却处处充斥着偶然。”

也是在这里,王云柯认识了一只代号为L32的公鸡,这只公鸡十分漂亮,走路也非常霸气,但这只公鸡有一天却突然死亡了。

王云柯非常惊讶,但通过监控才找到了原因,原来这只公鸡是被其他公鸡霸凌至死的。

动物之间也会产生霸凌行为?也会有嫉妒情绪?

这件事给王云柯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也为她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帮助,公鸡之间产生的“嫉妒”心理会不会和人类社会中因为嫉妒而霸凌一样?

●—≺ 无心插柳 ≻—●

王云柯在牛津大学读博期间,经常碰见许多疑问和不解,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王云柯经常强迫自己看了一部分论文后,提炼出它的观点和结论,这样才能把这个知识点巩固起来,要不然看了就忘。

王云柯坚持每周写一篇笔记,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后来就有自媒体联系她开专栏供稿,因此就这么一直写下去了,一直到2019年才结束。

所以,王云柯撰写的书的主体,其实是在2017年和2018年完成的。

两年后,王云柯回到国内,在深圳先进院工作,她从未停止过自己对于更多知识的攻读。

在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脑功能图谱与行为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后,她开始研究小鼠性行为策略的认知基础,并逐渐向着脑科学的方向发展。

这正迎合了她所喜欢的方向,从研究动物向研究人转变。

在研究“性行为”的路上,也有人抱有调侃的目光,甚至直接询问,“王云柯你为什么要研究‘性’?”

王云柯往往调侃性地回复:“为了研究怎么找对象。”

再追问,她就不答了。她觉得往下顺下去,例如你为什么学这个专业?为什么选这个大学?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

“这是因为,在尘埃落定之前,你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出现在哪,你能做的就是给未来预留很多的可能性。”

当然也有人不理解,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也许在她的书中,她早已解答。

在书的后记里有这样一段话:人做实验,采取的是上帝视角,而人活着,采取的是“我”视角。

上帝视角下,如果偏离了宏观统计学规律,那么就无意义,“我”视角下,正因为有个人意志,所以更有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3_182584.html
上一篇比熊因护食咬伤小孩,主人当街遗弃而去,它坐在原地哀嚎了半小时
下一篇狗狗犯错被主人抓到时的样子,又气又好笑!

为您推荐

今起,可以坐船到武汉动物园了!

今起,可以坐船到武汉动物园了!

游客坐游船可直达动物园熊猫馆。位于武汉动物园西门的。墨水湖 · 平塘古渡生态文旅项目于2023年9月开通,前期已开设2座码头为精忠栈和卧龙栈,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