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说话口齿不清?父母别着急,“对症下药”是重点

孩子说话口齿不清?父母别着急,“对症下药”是重点

当孩子喊出第一声“爸爸”和“妈妈”的时候,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直到现在,还能依稀记得他们第一次喊人的情景,还能记得自己内心的感动。听到他们开口喊人,多日来的辛苦和努力,瞬间就被遗忘。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他们的词汇量、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最初的单字到现在的整句话,付出的艰辛,怕是只有父母自己知道。不幸的是,有些孩子出现口齿不清的现象,甚至不愿意表达。。

发现孩子说话不清楚,很多父母如同掉入深渊,久久都难以平静。的确,口齿不清是一种不良的讲话形态,会影响孩子的正常表达,还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发展。这些孩子,总是会被身边人无情的嘲笑,从而变得自卑、胆怯。

时间久了,孩子就只愿蜷缩在自己的世界,不愿跟周围人沟通。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内心有多痛苦,就连跟家人主动开口说话,都成了一种奢望。对孩子来说,口齿不清就像恶魔一般,总是缠绕着他们。

可以理解父母的心情,但是一定不能着急,因为负面情绪会相互传染。此时,孩子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父母悲痛、惋惜和后悔的情绪。即便是发现孩子有口齿不清的迹象,父母也不要着急,只要找到原因,都是可以挽救的。

孩子说话不清楚,多半是这些原因

1、家庭原因

每个父母的性格不同,他们在表达和处理问题时,也会存在很大差异。若是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几乎从来不跟孩子对话、沟通,不是沉溺在做家务中,就是沉溺在手机中,那孩子在说话方面,多少都有些欠缺。

2、无效对话

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会说话,很多父母喜欢用叠词的方式,试图吸引和教导他们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叠词说话的方式,可是在后期跟其他人对话时,这种方式很可能会被嘲笑,影响了孩子说话的心情。

3、旁人嘲笑

不知道为何,总是有一些人自带优越感。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本来就不好,说话时经常会出现漏词,或者不连贯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可是旁人就会嘲笑,慢慢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可见周围环境和人,对孩子语言的影响特别大。作为父母,应该时刻谨记一句话:不随意给孩子贴不好的标签,更不能否定和质疑他们。老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学习。

想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这些方法赶紧安排

1、提供良好的表达氛围

在特定的环境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真的会突飞猛进。父母要跟孩子多交流,用标准的普通话教他们,杜绝所谓的方言、老家话等。哪怕只是听着父母讲话,很多词汇和说话方式,也会记在孩子脑海中。

跟孩子对话时,父母的语气一定要温柔,不仅要有耐心,而且吐字要清晰,说话速度相对也要慢一点。当孩子表达时,父母也不要急着打断他们,更不要插话,做个静静倾听的聆听者就好。

2、游戏方式打开对话欲望

有些孩子的性格相对内向,父母在旁边说了很久,他们却始终没有开口的欲望。面对这种情况,那父母就要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毕竟,很少有孩子能够拒绝游戏的诱惑。

推荐游戏:比赛朗读诗歌,挑选一篇孩子比较喜欢的童话故事,然后约定好比赛时间和奖励,相信孩子很容易接受。再有就是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选择喜欢的人物,父母也积极的参与配合,一起完成这个游戏。

3、远离嘲笑和打击孩子的人

这个社会,肯定会遇到很多不称心的人,被打击或被嘲笑,都是正常的现象。能做的,就是带着孩子远离这些人,最起码现阶段不要再让他们受伤。同时,也要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慢慢训练他成为无坚不摧的人。

有时想想,被嘲笑、被打击也是好事,说明自己还有可以进步的空间。要教会孩子化悲痛为力量,而不是一蹶不振,只要重拾坚强和信心,一切都皆有可能。

写在最后:就算孩子表达不清楚,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父母不放弃,只要他们自己不放弃,相信终有一天,都会创造出奇迹。爱和温暖,是最好的礼物,能让孩子突破眼前的困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92418.html
上一篇内江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市率先开展产前无创DNA检测技术
下一篇佳诺智慧托育中心浅谈家庭早期教育的常见错误方法和教育的误解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