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替儿女带孙子最害怕:越俎代庖

替儿女带孙子最害怕:越俎代庖

育邻梦

网友提问:帮女儿带了七年外孙,现在成冤家,该怎么解决?

回复:替儿女带孙子最害怕:越俎代庖。解决的办法:关于如何带孙子,多征询子女的意见、不要架空孙子亲生父母的监护职责。

越俎代庖,意思是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对均衡稳定性的“生态食物链”。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辅助未成年孩子学习成长的教育业......主动劳动创造已经成为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

孩子刚出生时只有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出生8个月左右开始能爬、1岁左右能走&能试着说话、3岁以后可以自己独立吃饭&排便、7岁以后基本实现行动自主、15岁【根据各国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龄从15岁到21岁不等,我国规定18岁以上体力+智力发育正常的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成年人】以后基本具备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年过花甲【60岁】之后独立生存能力开始下降、直至个人最终回归大自然,人类个体生命轨迹犹如完整的抛物线、独立自主生存能力不会突然驾临也不会突然消逝。因此,每个现代人类的孩子出生后,都必须从零起步模仿练习综合生存技能。

祖孙相伴需要征询孩子们亲生父母的管教意见

幼儿园3年、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3年以上......现代文明社会出生的孩子们,具备独立民事行为能力之前,有20多年在被管束的状态下学习成长,并且孩子的年岁越小需要被管束的越严格。因此,养孩子就形同放风筝,对他们的管束便是从99%管束到99%放手。那么,替儿女带孩子会有哪些越俎代庖行为呢?

1、作息习惯无规律隔代亲,指老年人带自己的孙辈现象,如此能最大程度上解除老年人的寂寞和孤独,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宽慰,甚至还会焕发起老年人尚未泯灭的“童心”。但是,老人带孙子通常也会对孙辈倍加宠爱,甚至不带任何原则地宠爱。其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当属从不严格约束孩子的作息,任由孩子自主想睡则睡、想玩则玩儿。

2、综合社会价值观念跨代代沟,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跟孩子相处时间越长的人,其综合社会价值观念必然影响孩子对生活事务的真+善+美判别能力。

3、指责儿女对孙辈的教导。广告说:“新闻总在发生,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看法”。同理,面对孩子相同的言行,其父母很可能觉着不同,严厉管教或有可能。但是,祖辈很可能觉着孩子尚小,等他们长大了自然会变好。于是,三代同住的家庭时常会出现祖辈批评自己孩子管教孙子的行为。

4、把孙子看的太紧。生物学家达尔文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任何自然生命绝不能单独存活。人类个体学习成长的根本任务就是逐步融入人类社会分工协作体系,成为不同生产劳动职业分工领域中的一员。每个人如何与其他同伴友好相处的综合社交技能不是通过说教就能掌握,每孩子必须从小与不同年龄段的同伴们打成一片才能逐步适应如何以他人友好相处。因此,每个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急切地想要融入群体,比如小一些的孩子总是追着大一些的孩子跑。但是,老人看孩子通常情况下会因为要确保孙辈安全,极少乐意让孙子远离自己的视线【特别是只看一个孙子的老人】。

......

过犹不及,做事做过了头、做得不够都不好,出自《论语·先进》。作为祖辈,不帮助儿女看带孙辈不妥,也不利于增进家庭代际亲情传承,更不利于缓解职场劳动年轻人的家庭生育负担。但是,作为祖辈,如果管教孙辈太强势,让孙辈的亲生父母都无处管教孩子【部分祖孙常年相依为伴的除外】时,老人与儿女之间教养观念就难免“擦枪走火”。所以,替儿女带孙子最害怕:越俎代庖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88076.html
上一篇肌营养不良的孩子出现发育迟缓
下一篇幼儿出现“枕秃”是缺钙?经常听到的育儿谣言,误导了多少家长?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