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常见问题(一)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常见问题(一)

关于孩子的阅读,很多家长越来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怎么落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今天我们就针对常见的问题做一些解答。里面也有些例子供大家参考。总之无论家长如何养育孩子,在阅读这件事上都绝不能吝啬。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大量阅读”可不是一件课余里锦上添花的事儿,而是实打实的学习需求!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您家宝贝读书怎么样?如果你是学生,我问你,你同学读书怎么样?你平时看书怎么样?你会如何用一句话来描述孩子读书的情况?如果回答起来有点费劲,那下面的分享可能会帮到您。

今天和大家讨论读书方面的4个问题

第1个就是书治百病,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第2个问题是读书的时候“挑食”怎么办?就像刚才有家长问到只爱读漫画书,这个怎么办呀?

第3个就是读不深怎么办或者读得多写得又不好怎么办?也就是读书并没有把营养吸收到位;

第4个就是很多家长会问的是道理我都懂,可是孩子不听我的呀,我说了他不听啊,这个怎么办?

今天先回答前两个。

01

先说第1个问题关于书治百病。

我们都知道读书是件好事儿,那到底为什么要读书呢?我们来分享几位教授的他们的观点。

清华大学有位许教授他就说:读书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面其实是不读书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前面几十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是不读书的。不读书,我们照样可以成长;不读书,我们仰天俯地同样是一个自然之子。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他觉得是因为我们人类人生的经验实在太有限了,而我们的好奇心,我们对于人生的无限性和浩瀚的宇宙探索是压抑不住的,即使你能活100岁120岁,你也只能看到这100年你眼前的这一切。而生前的你死后的那一切,你只有通过阅读去获得,所以他说人生的有限性,可以的通过阅读来延伸。在某种程度上告诉我们读书对我们的人生意义是多么的重大,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求学,而是为了让我们活得更真实更精彩,在这样的基础上为读书所付出的所有辛苦,我觉得都是值得的,都是应该的。

清华的教授说完了,北大教授也没闲着呀,北大有位陈教授,他给他们的学校毕业生说了这样的话: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你很久没有读书了,而且你没有什么负罪感的话,那么说明你已经堕落了。读书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读出这个行为很重要,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你还在追求个人的突破,你还有不满足,你还寻找另外一种可能性,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你不能只有肉体的生活,物质的生活,没有精神的生活,要更好的活着,我们必须要读书。

开卷有益,开什么卷?如何开卷?开卷一定有益吗?许多读书的人会成功,但是有很多不读书的人也很成功,还有很多人甚至更多的人是读了一辈子的书都不成功。所以如何读书,读哪些书,怎么样把书读透,读到让书里的内容成为自己的智慧,是一门值得研究和去了解的课程。

在这里大家最容易提出的问题,就是读什么书也就是如何选书,你会发现今天我并没有设置这个主题。为什么?因为小学生如果想找到该读哪些书,这个太容易了,不需要在这里我花时间跟你讲,你去搜索一下书单,就可以找到铺天盖地各种各样的书刊推荐,数不尽数,你可以很容易得到推荐书目和经典书目。

那到底从哪里开始呢?建议你啊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来,他对什么方面比较感兴趣,他对哪个素材、哪个题材、哪个主题可能比较有兴趣,那就从那里开始,然后慢慢的,再去扩展读书种类就好啦!所以读什么书我今天先不多说,之前也写过专门的文章,如何为孩子选书,链接在下面,感兴趣的可以查看。

02

我们先往下讲,读书挑食怎么办?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很多家长就会跟我抱怨,我的孩子只爱看漫画书,我的孩子只爱看小说书,只爱看杨红樱,马小跳的,查理九世等等等等,就是不爱看老师要读的那些书,这可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解决还是有办法的。各位家长,我问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吃蔬菜不吃豆制品、不吃米饭,只吃炸鸡,你会怎么办?你当然会想尽各种办法:首先断了炸鸡,让他的生活中没有炸鸡出现,然后呢,把他不爱吃的豆腐呀,米饭呀,蔬菜呀,菌类啊,做成好吃味道的菜,做成好看形状的菜,做成汁变成饺子皮包在饺子上,变着花样他把它吃下去,因为你知道这些菜都会吃成他身体的营养,我必须要用心去做。

那读书也是一样啊,如果你的孩子只读这一类书,你明明知道不太好,你要怎么办呢?嗯,同样让这类书不要出现或者换另一种方法让孩子乐于接受,就是这么个道理呀,你要知道饭菜吃进去会长成他的身体。那读进去的书,也会长成他的思维,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像关注孩子吃饭一样,关注孩子所读的书。不可以让他挑食下去,这是绝对有办法解决的,只要你愿意行动起来。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叫做单纯曝光效应,关于这个效应有两个有趣的故事,第1个是水果店的故事,在一家水果店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老板娘,而水果店楼上的一个住户,是位男孩子,特别喜欢这个老板娘,一直觉得自己呢配不上他,所以从来没有敢向她表白自己的心意,只是每天每天去水果店里买一个水果,可能只是一个苹果,也可能只是一根香蕉,但他每天都去混了个脸熟,每一次都不开口说话。直到有一天他看到这个老板娘,眼睛红红的仿佛是被什么事情伤了心,小伙子什么都没说,赶紧跑回家拿了一张他最爱的CD送过来。几天后老板娘将CD还给他的时候把他叫住了,两个人聊天,两个人认识,最后两个人相爱结婚了,你看这个故事是什么?是一个癞蛤蟆吃了天鹅肉的故事,是一个普通小伙子逆袭抱得美人归的故事,它也是一个证明了单纯曝光效应的故事,什么是单纯曝光效应呢?他就是我们的人啊,非常的奇妙,只要经常出现的东西你就会比较喜欢他,只要你本身对他没有厌恶没有反感,你都会喜欢上。

还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毕业纪念册,你会看到一本毕业纪念册里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面庞,,看完之后你被提问你最喜欢里面哪一个人,前提是你不认识里面任何一个人哦,你会发现。出现次数多于其他人那个人,他可能并没有比其他人漂亮或者出彩,他只是出现的次数比较多,我们的人脑就是这么荒诞,常常喜欢就会不知不觉的爱上他,就会不知不觉的喜欢他。

同理,那在生活当中如果孩子不喜欢某一种书,不喜欢某一类型的文文章,那是因为他接触的太少了,那是因为这个书这个文章在他的眼皮底下曝光的次数太少了。假设去逛宜家,走进宜家,去逛家具店的时候你会觉得,哇,我好想念家呀,当你走进书店,看到那么多书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会想到,啊我看书的时间好像太少了呀。那你想想,你有没有把你们的家或者孩子的房间布置的像书店一样很多很多书呢,你有没有把那些你希望孩子去读的书放在他的手边呢?

就这么简单吗?对就这么简单。有位家长告诉我他实践成功的经验,他把希望孩子读的那些书啊,悄悄的买回来,堆放在家里的茶几上,餐桌边床头,书架孩子的书桌甚至是马桶的旁边,孩子不看,没关系,一直放着孩子,不是爱看查理九世吗?悄悄的把他的查理九世放到下面,把其他的书放到上面,再悄悄的把它看完的书拿走。孩子就会不知不觉的去翻那些他本来不熟悉,本来不感兴趣的书。有位家长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有本书,我买了三年,我家孩子终于拿起来翻了,他多么得有耐心啊。比起这位家长的做法,有些家长买回来书就跟孩子说,这个书是你们老师要去看的,赶快看赶紧看,怎么还不看呀。你怎么就看那些没有营养的书,这样的负面的暗示和强化,显得就比较不明智啊不睿智了。

所以想让孩子去看某一种书,就像你想让孩子去吃某一种菜一样,多花些心思。孩子就会对这个书产生极大的兴趣,然后就慢慢的不挑食了,孩子读书挑食这个问题一定不能忽视,一定要用心着手去解决它和改善它,时间拖得越长,他对这个书感兴趣需要花的时间就越长。

早点让他接触吧,早点让他耳濡目染吧,他会喜欢上各种各样的书的。

剩下的两问,明天我们接着聊。

第3个就是读不深怎么办或者读得多写得又不好怎么办?也就是读书并没有把营养吸收到位;

第4个就是很多家长会问的是道理我都懂,可是孩子不听我的呀,我说了他不听啊,这个怎么办?

孩子的成长过程,

就像一棵树的成长过程,

最诚实,最外显,

浇灌什么,就长出什么。

匠心名师宣言

“教孩子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因为我知道,

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我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

我不浪费一分一秒,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并视自己为教师和家长兼具的角色,而非仅仅是教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7481.html
上一篇一个寻常的夜晚……
下一篇好想妈妈(一)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