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校园霸凌之草东没有派对-大风吹,吹不走我的自卑

校园霸凌之草东没有派对-大风吹,吹不走我的自卑

校园霸凌永远是一个大主题,对于那些被霸凌的孩子,有些创伤是很久很久不能遗忘,而且直接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性格,他们可能会被欺负,可能会被忽视,而不知所以的家长只会感觉,为什么你这么内向,这么胆小?这种不被理解又恶性循环的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和懦弱。

每当我听起这首歌都会想到《长江七号》这个电影,主角小狄就是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每当看起班里的富二代们摆弄这新奇的玩具,内心一定也会有些失落吧。之后在玩具店看到同款玩具,而依依不舍被父亲拉走的剧情,一定还印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哪有什么长江七号,只不过是一个可怜孩子的幻想而已。

“大风吹到谁,谁就倒霉”,我当初花了很大精力研究了这句歌词,我还以为是某种攀比的歪风邪气,或者是被大风吹的到倒霉孩子就会得到所有人的歧视,直到我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大风吹”原来是一种游戏,类似于抢板凳,7-8个孩子一人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中间的孩子称之为“鬼”,鬼可以发“大风吹”的口令,之后规定条件,例如:大风吹戴眼镜的,这时候戴眼镜的孩子就需要站起互相换一个座位,这时候“鬼”就可以趁虚而入,坐到某一个带眼镜孩子的座位上,这时候就会有一个没有座位的小孩在风中凌乱。

这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游戏,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画面,现在找不到座位的孩子正是平时最被欺负,最被无视的那个孩子,这种场面肯定会伴随着老师和那些侥幸没有出局的孩子的笑声,但一个自卑孩子的内心,只会感觉那是一种嘲笑,是嘲笑我的不幸,嘲笑我的无能。

那个孩子心里一定在想:这个鬼害的我成为大家的笑柄,他可真下贱。

一个无能为力的孩子,他不知道怎么赢得大家的关注,怎么获取大家的肯定,他或许以为自己一切的遭遇都是因为自己的物资条件的不足(现在很多成年人也是这么想的,把自己的一切遭遇怪罪到自己的经济实力)。如果能有一个很时髦的玩具,大家一定都原因和我玩,和我交朋友吧,于是哭着喊着,求着妈妈给我买一个能让我在同学面前炫耀的玩具吧(这句歌词原句是”哭啊喊啊,叫你妈妈带你去买玩具啊“,有人理解是这句话是霸凌他的同学对他说的,但我认为这是被霸凌者内心的控诉),但是那个可怜的孩子将这个玩具带到学校时,却又被狠狠的嘲笑了一番,你看你拿的那个破烂,是我们早就玩剩下的东西了。

穷,苦,被嘲笑,这些因素足以完完全全的毁了一个孩子的自尊。(这里没有任何歧视穷人的意思,我一直认为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更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也会有其特有的培养自信的方法,在这里只是说穷确实是一个可能会导致孩子自卑的一个因素)

在一个孩子的心里,他可能还不懂什么是屈辱,什么是自卑,只能以哭泣这种形式来宣泄这这种未知的情感。

之后这个孩子可能会为了避免受伤害,避免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他会尽可能的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这样让他感觉到安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比别人内向,会沉默寡言。那些爱表现的自信的孩子,总能得到大家的赞美,而那些沉默的孩子就越来越被人忽视。

有人可能人物孩子本身的就是那样的性格,但我看到的一本书里写道(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通过这些看法对这个世界作出的反应,都是他从小的生长环境造成的。所有有些家长在批评自己孩子,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勇敢,那么善于表现的时候,应该好好的进行一下自我反思了,你是否给了孩子一个幸福有爱的生长环境。

这个世界就是对内向的人不那么友好,交朋友大家一定喜欢和健谈的,而且积极乐观的。在职场中领导们也会对那些表现力强,更能融入集体的人更加关注。可是人们并不知道,有些性格就是从那些健康成长的人不曾经历过的屈辱中形成的,他们也期望能和别人坦诚的,敞开心扉的交流,可是每当想起那些痛苦的经过,他们就会下意识的把自己的内心藏的严严实实,即使忍受寂寞,也不愿意被那些不经意的语言所伤。外向的人总是如鱼得水,而那些可怜鬼总是守着那根敏感的神经。

其实我感觉社会慕强也好,喜欢乐观开朗也好,但是每一种性格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不必了解他们的经历,也不用刻意用心理学分析造成他性格的因素,我们只需要在他焦虑、恐慌的时候,给他一个微笑,给他一句真切的问候。假如他还只是一个孩子,我们更应给他足以温暖他的关爱,即使他什么都没有表露出来。

愿他们最终能得到善待

刚开始写文章的小白,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写的不好多多包涵,您的点赞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56610.html
上一篇明明检查没有问题,咋还是不怀孕呢?
下一篇重庆注意力训练机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为您推荐

到底能不能打毛孩子?

到底能不能打毛孩子?

宠物拆家行为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如缺乏锻炼、焦虑或无聊等。正确做法是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运动量、陪伴时间以及提供玩具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