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养育孩子16年,深深体会到:最需要学习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养育孩子16年,深深体会到:最需要学习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文|凝妈悟语

《从出生到独立》中说,在孩子的发展进程中,要改变的不是个体本身,还有其所处的环境;父母也要配合文化的变迁而适应和调整亲子关系模式,与时俱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人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养育孩子16年,经历过很多坎坷。曾经试图去改变孩子,但是收效甚微。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隔阂越来越大,冲突越来越多。

直到后来,在无奈之际,学着去了解孩子在特定年龄的心理状态、发展特点,慢慢理解了孩子,从心态上接纳了孩子,采用更合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亲子关系才缓和起来,孩子的很多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最需要学习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心理专家陈默也说:父母要快速成长,在精神上和孩子相匹配。如果孩子的谈话对象是父母的话,就不屑于沉迷于网上跟别人谈了。

我回顾了一下孩子不同成长阶段遇到的问题,踩了很多坑,希望你早点了解,不会遇到。

婴幼儿阶段

养育0-3岁的孩子,并不只是要解决吃饭、长高、睡觉这些生理问题,还有很多棘手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如果不早了解,我们很容易被孩子气坏,情绪反应比孩子还剧烈,给孩子不好的示范,孩子也难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记得儿子小时候动不动闹情绪,我们就开始训斥他,试图让他变得乖巧,但是儿子却越发起劲,这更加激怒了我们,训斥升级,儿子害怕了,躺在地上大哭起来,我们吓唬他要关进小黑屋,他的哭声由耍赖变成了恐惧。

《从出生到独立》中提到:所有的情绪都是一个人非常正常的感受。闹情绪的孩子缺乏识别和处理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所以惩罚他们根本无济于事。

如果早知道孩子闹情绪并非故意和我们做对,早知道惩罚无效,我们就不会采用野蛮的方式对待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学龄前

孩子到了3岁,开始上幼儿园,我们最希望的是,孩子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去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听老师话,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想法虽然没错,但还是很天真,并没有预想到孩子还会出现一系列让人头疼的问题。

有一次逛商场的时候,儿子喜欢上了一个双层床,可是我们考虑到家里的空间不够大,并没有立即同意给他买,他就不高兴了,开始大哭着又踢又打。我们数落他“男孩子不许哭!”“有话为什么不好好说,没出息。”

《从出生到独立》中提到:乱发脾气其实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反应,通过这样的行为,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也在试探自己跟父母之间的边界。

如果早了解这一点,我们又何苦压制孩子、羞辱孩子,为以后的沟通不畅打下伏笔。

学龄阶段

孩子上学后,学习成绩成了重头戏,看着孩子学习轻松、成绩还好,我们也感觉很欣慰。对孩子并没有过高的期待,孩子上学也很快乐。但是这让我们过于乐观,忽视了各种习惯的培养。孩子到了初中后,就没有小学阶段那么优秀和自信。

吃饭暴饮暴食,睡眠做不到早睡早起,沟通能力不足情商偏低,一点就爆,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沉迷于电子产品......这些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学习状态,以及社交关系。

《从出生到独立》中提到:培养学龄儿童的好习惯最好在小学阶段,且主要责任人是父母。

早知道习惯如此重要,就是再忙也要拿出时间培养孩子的习惯。只是因为认知偏差,错过最佳培养时期,后来无数次的唠叨、建议、帮扶都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青春期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就迎来了灾难期,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曾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我都在焦虑、痛苦中度过,不知道该如何拯救执迷不悟的孩子。

我们给儿子提出建议时,他开始会答应着,但从不照办。当我们再次给他提要求时,他就有种被冒犯的感觉,态度变得愠怒,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不用你管。”看到还是无动于衷,继续唠叨,儿子就开始火冒三丈。我们再也无法忍受,情绪失控,引起一场家庭战争。

《从出生到独立》中提到:许多孩子的表面情绪是愤怒,背后的深层情绪实则是委屈、不安或悲伤。

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往往舍本逐末,只顾和孩子争论事实层面的对与错,而忘了表达对孩子想法的好奇和尊重。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就不会一味命令孩子、要求孩子,反复说同样无效的话,而是去理解孩子,和孩子沟通、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写在最后:养育孩子16年,不幸的是后来才知道最该学习的是父母,和孩子产生了很多矛盾,让孩子受了很多苦。庆幸的是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亡羊补牢,让孩子一点点走出困境,也让年幼的二宝获益。

父母的学习途径很多,但读书是最好的选择。我读过很多育儿书,用书中的理论和方法武装自己,育儿之路变得很明朗,希望爸爸妈妈们重视起来。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29827.html
上一篇在这1000首诗里,留守儿童写下自己的内心世界
下一篇744分的高考状元告诉你:比起物质,父母更应该给孩子这3样东西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