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警惕!潜伏在宝宝身边的智力杀手!

警惕!潜伏在宝宝身边的智力杀手!

铅中毒被视为当今儿童智力发育的“第一杀手”,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铅超标或铅中毒对孩子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伤害是极大的。

美国CDC(国家疾病控制中心)1982年的"儿童铅中毒指南"规定: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0μg/L,无论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症及其他血液生化变化即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并且把儿童的血铅水平分为五级,用以表示不同的铅负荷状态。

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开展"零铅工程(即体内含铅量为'零'的理想水平)"。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医疗儿童保健机构已将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确定为50μg/L。

“铅中毒”都有哪些表现症状呢?

· 多动、脾气急躁;

· 注意力不集中;

· 理解力和阅读能力降低;

· 轻度贫血;

· 记忆力减弱;

· 厌食、异食癖、味觉迟钝;

· 少数有呕吐、腹痛和便秘等。

铅是一种累积性毒物,如果得不到缓解,宝宝身体各个部位铅的堆积会越来越多,铅中毒的影响就越大,特别是在大脑、肝脏、肾脏和骨骼中,产生的影响就是智商降低以及身体机能受损。

铅在哪儿呢?你不得不知道的真相

谨防呼吸道摄入

吸烟

研究表明,对比吸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和无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前者患铅中毒的比例比后者要高出10倍以上。幼儿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随家庭中吸烟量的增加及吸烟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年龄越小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越高。

环境污染

由于环境污染,空气中存在不少铅尘,尤其在交通繁忙的道路,汽车排放出的废弃,铅尘密度高,大多在距离地面1米左右,正与儿童呼吸带高度一致,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吸入铅尘是成人的5~8倍,吸入后累积于体内,容易造成铅中毒。

谨防消化道摄入

爆米花

老式爆米机在制作过程中受高压加热后,罐盖内层软铅垫表面的一部分铅会变成气态铅,即使随着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大大降低爆米花的含铅量,但也不宜多吃。

松花蛋

皮蛋在制作过程中,其原料中含有氧化铅和铅盐,虽然现在市场上的皮蛋都已实行国家标准,但真正不含铅的皮蛋几乎是不存在的。

餐具

餐具也要尽量使用浅色或者纯色的。太过艳丽的餐具,如果烤花温度不够或工艺处理不当,也会引起铅溶量超标。

室内装饰

一些父母喜欢把儿童房间装饰的五颜六色,殊不知许多建材如木器涂料、内墙涂料、有颜色的木家具等都含有铅。虽然现在很多油漆已经按国家标准禁放了含铅材料,但一些市场上买的比较低价的家具、涂料仍然会存在,孩子喜欢到处摸,很容易吃进体内。

油画棒或蜡笔或铅笔

有些劣质的油画棒或蜡笔,会增加铅污染的机会。宝宝在画画时还喜欢将油画棒的纸质外皮撕掉,拿着棒体直接作画。如果这时吃东西前不洗手或洗手不净,就会把铅吃进肚子里。

另外,铅笔芯的成分是石墨,本是没有铅的,但是铅笔表面的油漆可能会有铅,所以不要让娃咬铅笔头。

喷漆玩具

一些金属玩具、彩色颜料积木、注塑玩具、印有图案的气球等,不合格的漆中含有的铅是相当惊人的。宝宝平常喜欢搂着睡觉、亲吻甚至啃各种玩具,要是碰上劣质的玩具,那受到的危害就更大了。

盗版书

盗版书的油墨不安全,为了追求低成本,往往会使用含有超标的铅等重金属元素。孩子看书的时候喜欢吮手指,甚至还撕书吃书,分分钟铅就进入孩子体内。

所以给宝宝选择玩具用品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关。

如何远离?你不得不学的知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洗手

病从口入,洗手是预防生病的最重要自我保护方法,尤其是喜欢经常啃手的宝宝。

勤修指甲

指甲缝可是铅最喜欢藏身的地方哦。

多吃一些可以帮助排铅的食物

奶制品或豆浆

所含有的蛋白质能与体内存在的铅结合生成可溶的化合物,可通过优质蛋白质减少铅的吸收。

海产品

紫菜、海带、海白菜等海产品中含有的海藻酸等物质都能有效促进铅的排出。

维生素C

能与铅结合生成可溶性的物质,同时还有解毒能力。多给孩子准备一些含维C较多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等。

粗粮和干果

大量的B族维生素、粗纤维有助于排铅。在主食方面,家长应多给孩子吃一些粗粮,如小米粥、玉米渣子粥等。

充足的钙铁锌也可以抵抗铅的吸收。

蓝莓妈妈爱心提示

警惕潜伏在宝贝身边的“隐形“杀手,

重视孩子的铅中毒防护,

切勿为铅打开方便之门,

使之进入体内作威作福。

让我们家园共育

共同守护宝贝们的健康成长吧!

END

蓝莓妈妈

蓝莓果教育集团创始人

二十年深耕幼教

大型幼教集团带头人

向百万家长分享

育儿经验

家庭教育

父母成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1168.html
上一篇备孕肚子迟迟没动静?可能和“隐性流产”有关,三种方法可检测
下一篇孩子老是拿自己的成绩跟差的比,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为您推荐

到底能不能打毛孩子?

到底能不能打毛孩子?

宠物拆家行为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如缺乏锻炼、焦虑或无聊等。正确做法是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运动量、陪伴时间以及提供玩具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