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 > 亲子心理咨询:孩子受挫后,为何父母的鼓励开解没能帮到孩子?

亲子心理咨询:孩子受挫后,为何父母的鼓励开解没能帮到孩子?

“遭到挫折时,比起被鼓励、开解,其实我们更希望自己的感受能被看到,能被共情到。”

欢欢,11岁的小男生,刚刚经历了一次考试考砸,自己躲在房间里,把头埋在被子里哭。

这已经是他上小学来第n+1次考砸了,而他感觉自己好像除了哭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二年级时,成绩还可以,但随着学的东西越来越多,我觉得自己好像学不好了,慢慢地成绩就下去了。

每一次考砸,自己心里都很难受。

我不明白,明明自己都那么努力了,别的同学一做完作业就去看动画片了,而我还是会再预习下课本;

课堂上我也很认真听讲,课下有问题会找老师;

可是,考试成绩就是不理想。

现在我一听到“考试”两个字,心里就像压着块大石头,都喘不过气了。

每次考砸后,爸妈没有责怪我,还安慰我说‘没事,下次会考好的,我们相信你’,但我听到这句话,感觉心上那块石头更重了,压得我都不能呼吸了。

怎么办?我要怎么办?下学期我都要小升初了,可是我觉得我还是会考砸的。”

陷入习得性无助

欢欢的状态,就像是在迷宫里迷了路,无论自己往哪个方向走,都会回到原地;

又像是在跌落谷底,无论如何挣扎向上,都是一直下坠;

没有人可以来帮助自己,而自己只能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失败。

多次的考试失败,仿佛在告诉欢欢“你没法考好”;

多次努力无果的经历,仿佛在告诉欢欢“你的努力是徒劳的”;

反复受挫的经历,甚至可能令欢欢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这样的信念“我是没用的,我是失败者。”

欢欢陷入了一种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进步的绝望,努力向前走,却还是看不到希望。

在这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下,欢欢自然很难对自己对学习有信心,每一次的考试对于他来说就是再一次的受挫;所以欢欢会恐惧考试、讨厌考试,也讨厌失败的自己。

考试成了欢欢的噩梦,急需身边人给他力量和支持

只有当我们清楚了解了情绪的含义时,才有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有利于我们的决策。

“我们相信你”

“我们相信你”,这句话并没有给欢欢带来安慰,为什么呢?

其实,欢欢的父母能说出“我们相信你”这句话已经表达出一定的包容了,而不少父母,在孩子受挫失败时,说出口的更多是指责和批评的话,让孩子的痛苦加倍。

此时,虽然父母没有责备欢欢,更多地向他表示作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信心,父母相信孩子有力量去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然而,当我们往往处于极其自卑、极度怀疑自己的状态中时,内心是缺乏力量的。

就像欢欢目前强烈感觉到自己是弱小的无力的,而当父母告诉自己,你是有力量的,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看见的无助的自己。

这种感觉,我们可能从小就有所体会。

蹒跚学步时,不小心摔到了,父母冲上来,抱住我们,嘴里说着“乖乖,不痛不痛。”可是,我们明明很痛......

与小朋友玩耍时闹不愉快了,爸妈却把这当做小事,笑着跟对方父母聊天,说只是小孩子闹着玩,不碍事;可是,我们明明是认真的......

遭到挫折时,比起父母的鼓励、开解,其实我们更希望自己的感受能被看到,能被共情到。

欢欢的父母没能看到孩子的焦虑和恐惧,也没能理解他自责无助的情绪。

这句话在欢欢的心中,更像是在说“嗯,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不用说了,赶紧去学习吧”,欢欢感觉到自己表达情绪的出口被堵住了。

慢慢地,他也放弃了向他人倾诉与求助的愿望,因为最后还是剩下他一个人孤独面对这一切。

另外,“我相信你”,其实还蕴含着一份期望,期待孩子下一次能考好。

对于陷入习得性无助的人来说,“继续尝试”是让他再一次体验受挫,体验自信被打击。

对于下一次的考试,欢欢只有强烈的排斥和恐惧,此时父母的期望也许变成了更大的压力。

所以,当欢欢听到父母的“安慰”时,就像是被扼住了咽喉,压抑、窒息。

就算失败了,我们也是爱你的

处于习得性无助状态中的人,最痛苦的是体验到了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进步的绝望,我们希望的是有人给我们一个出口,允许我们停止无谓的挣扎。

我们内心渴求的,是自己的痛苦绝望有人能够共情到,是自己崩溃的情绪有人能够接纳,是自己一直在原地打圈的时候有人能帮我们按下停止键,而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加油,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欢欢此时最需要的,是来自于父母的支持和力量。

也许在父母看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当遇到困难,父母相信他独立面对克服的能力,这也是欢欢自己认为需要的。

可是,学业上的频繁受挫,长期处于焦虑、迷茫心境中,这对于还处于成长期的欢欢来说,就超出了他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了。

所以,欢欢此时的心理就像退行到幼年时的宝宝,自己难以完全地自我照顾,希望有人能关怀、呵护他。

如果父母能理解、看见这一切,去拥抱无助的孩子,陪伴他身边,告诉他:“我们知道你很难受了,失败让你很痛苦,我们懂你的害怕和不易。

现在你不是一个人去面对了,我们牵着你的手一起走,看看可以怎样走得更好,好吗?也要记住,无论结果如何,我们永远是爱你的。”

让孩子明白,不论自己成功与否,即使自己能量耗尽,但是父母永远可以接纳自己,永远是自己的强大后盾,自己也永远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支持和力量。

孩子在学业上、生活中、人际中受挫,在已经长大成人的父母看来,也许仅仅是海上一个小小的浪花,因为自己见识过更大的海浪;

但对于孩子心中这片小小的湖泊来说,却是足以颠翻自己这艘小船的暴风雨。

想要孩子继续稳定向前驶进,有些时候需要与孩子一起置身于这艘小船里,以他的目光来看看前面的风浪,与他共同思考如何在暴风雨中不断乘风破浪。

END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1_130838.html
上一篇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离儿女远一些,多关注自己,富养自己
下一篇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家庭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